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嶽不群也要模擬人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四章、妖孽建國,吾道孤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四章、妖孽建國,吾道孤矣

“師父……師孃……”

令狐靈衝見著嶽不群和甯中則,直接就跪在地上,雙目落下兩行淚,泣不成聲。

封不平卻堅強許多,他是好漢子,怎能輕易落淚。

只是眼眶也紅了許多。

這一路來,真的是度日如年,精神得無時無刻緊繃著。

“哭什麼哭,我還沒死呢。”嶽不群對令狐靈衝總是嚴厲以待,即使此刻的令狐靈衝雙臂無力垂落在身旁,他也不給他好臉色。

不過,他手上的法力可是源源不斷地化作法術和符籙,落到兩人的身上,為他們驅除一路來的病害痛楚。

兩人的慘狀他自然時時刻刻盯著,只是沒有干預,沒有出手想幫罷了。

這一路的艱難險阻,他都看著,若是真有生命危險,他必然會出手。

“師弟,你們這一路辛苦了。”嶽不群末了還是說了一句。

“我這一路全仗令狐師侄照料了,若非師侄一路想幫,我怕是……回不了華山了。”封不平長嘆一聲。

“師父,聽說你受傷了?那綠袍老怪……”令狐靈衝擦了眼淚,便關心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我已將綠袍打殺,至於傷勢,雖有,卻也恢復了,無需擔心。”嶽不群也沒解釋太多。

沒解釋自己為什麼沒有將兩人直接帶回華山,而是讓兩人在外流浪如此之久。

若是解釋起來,他便得撒謊,否則也會傷了兩人的心,索性不說,讓兩人想去。

嶽不群不大喜歡對身邊的人撒謊,雖然有時也會說一些小謊。

而且謊言說了一個,便需得更多的謊言來圓謊,那還不如什麼也不說。

但嶽不群末了還是說了一句:“衝兒,師弟,抱歉。”

這一句話,卻讓封不平這鐵打的漢子落下了淚水。

“師兄,這全賴我太過大意,中了奸賊的計,才害得師侄與我身入險境。”封不平臉上露出慚愧之色。

“好了,我先帶你們回山治傷。”嶽不群打出法力,化作滾滾雲煙,然後攜卷眾人,便往華山朝陽峰去。

……

兩人的傷對於此世的神醫而言,或許是絕症,無可醫治。

但嶽不群自有肉白骨之仙術,可治兩人身上的此等重傷。

幾粒生肌煉骨丹下去,便可為封不平修復被斬斷的雙掌,只需半月,便可重新耍劍,使出狂風快劍。

至於令狐靈衝,治他也簡單,無需勐藥,徐徐而治,七日便可重新使劍去殺賊。

回了華山後的令狐靈衝便與過去沒什麼兩樣了,至少在人前還是以前那副樣子,愛浪蕩,愛說話,愛耍劍。

還與師弟師妹們說起自己在山下的經歷,編了個章回體,說了一遍又一遍。

而靈珊就愛聽這些,常去聽令狐靈衝講這些故事。

嶽不群知曉自然是惱,所以也跟靈珊說起自己的往事。

另外,嶽不群還讓傷好後的令狐靈衝去把南疆見聞寫出來,匯成一卷,如此也好讓華山弟子知曉南疆之中的情況。

這個活,令狐靈衝是拒絕的,如今的他見著字仍是犯困,更別提寫出來了。

這與他而言簡直就是酷刑。

倒是封不平很樂意幫忙,主動請纓來寫。

對此,嶽不群也不阻止,封不平的文采比令狐靈衝好多了。

就好似令狐靈衝新領悟的無劍勝有劍,令狐靈衝最開始取名無形劍氣,雖然也不錯,但半點不貼合,而後還是封不平給他換了個名,才叫無劍勝有劍。

山中無日月,時光荏冉,便是元宵佳節。

吃一碗湯圓,好運連年。

不過,嶽不群卻未曾過元宵,他正在閉關。

並非是要人生模擬,而是閉關悟道。

新年後,他便閉了死關。

不過即使他閉死關,山下的訊息仍舊源源不絕而來。

最新消息,有妖孽意圖在海外掀起波瀾,意圖在海外小島琉球建起妖孽國度。

之所以會如此,乃是因為妖孽之中除了人奸。

也不能說是人奸,而是人變成了妖,煉了妖法,成了妖孽。

如此大事自然震動八方。

四方信件雲集華山。

妖孽要在海外建國,此事極大的衝擊了世人的三觀。

曾經,雖然常常聽說哪哪哪有妖怪出沒,世人也不覺有什麼,但現在卻是妖孽建國,這就不一樣了。

妖孽皆有妖法,妖孽若成軍,若數量增多,那必對人族造成極大的威脅。

此時,人族這個稱呼已經在山下甚囂塵上。

當然,如今呼喊的還只是“有識之士”,也即是那些讀過幾年書,手上有錢有閒的人,尋常老百姓其實並不在意此事。

其中朝廷最是關注,東南海防的官員已經寫了奏摺,上書皇帝,請求出征琉球,征討妖孽。

理由也簡單,只說妖孽為禍,且琉球自古便是大明國土。

那些妖孽是要裂土分疆啊,是可忍孰不可忍。

皇帝便將此事告與華山,請華山大道君參詳。

但嶽不群在閉關。

妖孽建國將在二月二龍抬頭時,到時將有天外妖孽,山海界妖孽,諸多妖孽雲聚琉球海域。

唯有嶽不群清楚,此事不真,但也不假。

其實妖孽之中也有分歧。

畢竟妖孽是個群體,並非一個種族。

妖孽之中,牲畜可分一類,野獸可分一類,然後再細分,又有豬妖,狗妖,牛妖,狐妖,虎妖,熊妖等等,其中的妖孽之間還互相看不順眼,還會以其他妖孽為食,所以妖孽也非鐵桶一片。

至於建國之事,乃是人中妖孽向部分妖孽提出的。

嶽不群之所以知曉這麼清楚,只因近來地府冥土之中多了許多妖孽鬼魂。

因近來妖孽建國的傳聞,各地武夫符師都有出手殺妖。

這就使得各地的妖孽的死傷遠高於以往。

如此一來,也就使得地府冥土之中的妖孽魂靈數量急劇增多。

另外,還有部分妖孽的魂靈被人拘走,未曾進入地府冥土,現如今,已然有人學會了拘魂手段。

世道漸亂啊。

但這與嶽不群而言,都是小事。

世道之亂,全在於人心亂,若有人可坐鎮人心,安定天下寰宇,世間如何能亂。

還在於修行一途。

嶽不群已然沉心於己身之道。

昔年為練成化凡之境,他以身化凡,抹去一應修為,只餘下一身孑然,白淨如一張宣紙。

現如今,他欲要化身化道,又該如何?

嶽不群便想到兩步,乃將自身元神煉成第二元神,將念頭從第二元神中解散而出,落回空空軀殼中,後以軀殼承繼大道,煉成道身一具。

最後將第二元神煉入道身,兩身相合。

但嶽不群推演至此,卻又覺得自己之前的推演境界有了錯處。

如若如此化身之後,化神又有何意?又有何益?

為此,嶽不群就枯坐了三日。

他又念及達摩傳與他的佛門之法,佛門之中身外化身有多種,化身,法身,應身,報身。

一一羅列下來,嶽不群雖可梳理清楚,但也不好將之化為己用。

佛法自然精妙,佛法當然高深,畢竟有諸佛在前,佛祖為源,他也不敢說佛法半點不好。

嶽不群聽達摩有言,佛有六世身,橫三世,豎三世,橫貫過去未來與現在,徹通宇宙玄黃萬事萬理。

而佛的六世身流傳在外,就各有靈性,各得智慧,並各受世人參拜。

譬如在山海界,這六世身便有了豎三世的燃燈佛,如來佛,彌勒佛;橫三世的釋迦牟尼如來佛,藥師琉璃光佛,阿彌陀佛。

依達摩所說,這六位皆為佛之身。

且各有修持,亦在西天有尊位。

但他等皆為佛。

佛法深遠,嶽不群難以企及。

但嶽不群可不會追隨佛法,只想著從中取法,煉得己身之法。

對此,達摩也是歡迎的,無有任何的藏私。

只道:我佛渡眾生,非渡眾佛。

因此,不管是否修佛法,佛並不會在意,自修自身便是。

傳下佛法也不過是印證自身罷了。

所以,嶽不群總覺佛有壞心,其實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因著推演未來道途有差,嶽不群便想著重新演化。

化身為(第四聲)化道,化神乃神識演化,元神衍化。

思來想去,嶽不群想到了一法,那便是他鑽研出的符法。

符法練到最後,便是一萬元符化元神,那麼他可否以元神化元神呢?

這個念頭一起,嶽不群霎時茅塞頓開。

以三魂七魄煉成魂魄,後以魂魄煉入自身法力,自身修行之法,煉成元神,而元神再化元神,元神再化元神……如此反覆,也不知將來會是何光景。

但是嶽不群一番推演,卻算得此法有誤,元神可以有變化,但並非質變,元神已是極處。

只可添置道理,而無從自身再昇華之理。

因此,化神之小境理當棄置。

元神僅兩境,一境化凡,一境化身。

思及於此,嶽不群便長嘆息一聲。

或許這便是前路者的艱難懊惱,尤其他僅有自己一人在前,無他人協助求索。

“吾道孤矣。”嶽不群不由有此嘆息。

思及於此,他的元神已然離體而出。

而後元神周圍漸漸泛起點點毫光。

那是嶽不群的諸般念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