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嶽不群也要模擬人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章、蕭升曹寶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章、蕭升曹寶

置身中流?

對於這一結果,嶽不群還是能理解的,畢竟他也能感覺到宇宙的上限他還未觸碰到。

“不知張真人在上界居何要職?”嶽不群轉而又問道。

張三丰答:“散仙之流,不敢居職。”

隨後張三丰就開始解釋散仙為何,散仙在上界無職清修,領不到俸祿,但修行並不會艱難,散仙可感悟大道,從大道中體悟玄妙之理,化解仙氣為天地元氣,以補自身。

否則上界仙氣都是有主的,唯有領受仙職,從大天尊出領取符詔,如此才可根據自身仙職高低來吐納仙氣。

如此仙氣與修行自然是大有裨益,且有長生之妙,吞吐便能得一份長生不死,若是有所領悟,更可從中明悟大道,與道合真,化作道主,為上界卿職。

張三丰也間接說明了上界的森嚴等級。

本以元始天尊為尊,後來元始天尊破界去了,便以元始天尊招來的天地為尊,別號玉皇大天尊;玉皇大天尊下則是四御,北極紫微大帝、南極長生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四尊一同拱衛玉皇大天尊,輔左大天尊治理上界。

四御之下為五方老,東方青帝、南方赤帝、西方白帝、北方黑帝、中央黃帝,五方帝掌五方五行。

五方老下有八部正神,分為雷部、火部、瘟部、鬥部、太歲部、痘部、水部、財部,司管下界諸天。

在這些仙神之下就是毛神雜神,不入品階。

以上便是上界的仙神的總體組成,但除了這些外,還有與之這些尊神仙平級的大神,這些位大神名聲不顯,職權也不高,可神通強橫,厲害者就是昔年元始天尊在世時也得忌憚之輩。

就如張三丰這樣的散仙之輩。

可他們還是得尊奉玉皇大天尊,畢竟她是上界之主。

正因此,張三丰才會聽命玉皇大天尊降臨山海界,否則他在上界逍遙自在,冥合大道,已證長生,何須走這趟渾水。

“不知上界修行又是什麼路數?”嶽不群問道。

“不瞞道君,上界修行法門可是多了去,畢竟寰宇諸天都有人飛昇上界,便也帶來了諸般玄妙奇異的法門,不過上界主修仍是元始天尊定下的神道法。”

“修道德,累功德,集陰德,收聖德,立福德,如此煉就真神仙,可得天尊符詔,領受俸祿。”

“五德?”嶽不群倒有些訝異。

“天尊定下,我等只能遵從。”張三丰說道。

“道君五德俱全,入上界必能立即得授天尊符詔。”張三丰又補上一句。

但瞧他這姿態,似乎不大能瞧得上仙官職位。

“得了天尊符詔後,便領仙官職位,自從神,至八部屬神,再到八部正神,而後合道領神主職。”

“再而後領受仙尊之位,列於五方五帝右側,可繼任,可輪轉替換之。”

“之後呢?”嶽不群追問道。

“四御從未更易過。”張三丰聲音低下來,細細傳到嶽不群耳中。

聽聞至此,嶽不群立時就明白了。

難怪張三丰無意仙官職務,只做了散仙。

畢竟以他的修為,在上界領個下卿也是輕易的事,下卿便是八部正神之位了。

“如此上界,入之便失了自由,我修行為了逍遙自在,著實受不得拘束。”嶽不群悠悠說道。

“上界廣袤,且分三十三重天,其中更有無數洞天福地,足夠億兆兆生靈居存,道君入得上界,也無需擔心無自由,即使得仙職,也可在上界自有出入行走,無所拘束。”

“而且大天尊有符詔來,就是我等散仙也得領受。”張三丰緩緩說道。

兩人說話間,就到了天柱峰的太和宮,此乃武當最高處,有房間五百一十。

張三丰對這太和宮也是滿臉不爽利。

走過太和宮,他只往天柱峰下的一方小觀中,小觀為草木建成,屋頂為茅草,頗為簡陋,讓人不忍直視。

但正如陋室銘所言,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到得此地,張三丰這道雲霧所聚成的分身便自行散去,然後從這間茅草道觀中走出一人。

此人樣貌與方才的張三丰一模一樣,且鮮活許多。

“不知真人可有教我?”嶽不群繼而問道。

“我不過一介散仙,怎敢教道君。”但他做了個請態。

這便要與嶽不群論道一場。

他方才跟嶽不群已經說了那麼多,解釋了上界的境況,現在也該到嶽不群回報他的時候,與他說說山海界的詳細境況。

畢竟他可是能感應到嶽不群已經合了山海界天意,而且就在剛才,嶽不群還藉著山海界天意搜天索地,他正是因此而被發現的。

想來山海界還有不少隱匿起來的人被嶽不群發現了,現在正要一家家問候過去。

想來他應該不是第一個,但也不是最後一個,此刻他眼前這位也只是一道念頭分身,華山道君的念頭定還有分化出去。

事實卻也如他所想的那般,嶽不群的還分了念頭去了北極冰原,去了對岸大陸,也去了山海界地核,將山海界各地藏匿的傢伙都給問候了一遍。

……

此刻他就立在武當山旁的武夷山外,琢磨著怎麼進入這座武夷山洞天。

這洞天已經被裡頭的人祭煉,歸屬於他,嶽不群即使佔了天意,也無法直接破界而入。

但嶽不群無需用強,裡頭的人自然會出來奉迎他為貴客,沏好上等武夷大紅袍。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當嶽不群的神念分身駕臨時,武夷山便有法螺大奏聲。

然後兩個道人從山中迎出。

“貧道蕭升(曹寶)見過道君。”兩人穿著頗為古樸的道袍,頭上戴著蓮花道冠,也不知是不講究,還是太講究。

“貧道嶽不群,見過兩位道友。”嶽不群回了一禮。

這般一來,雙方就算是打過照面了。

“不知道君此來,所為何事?”兩人明知故問道。

“自然是為兩位而來。”這也是一句廢話。

兩人也不驚訝,拱拱手,就要將嶽不群迎入武夷山洞天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