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嶽不群也要模擬人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五章、不朽第一步:道傳萬古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五章、不朽第一步:道傳萬古

天地開闢仍在繼續,隨著陰陽變化,諸多神異紛呈而至,先天而生的神聖,因玄煞而生的各類兇獸,齊齊出現在這方天地之中,她們讓這方天地更快地完整。

嶽不群做好這些後,身形便已虛實不定,漸漸無蹤。

但在過去的時光中,他的身影一一浮現。

蔓延,侵蝕,蹣跚,奔跑,疾馳若電。

嶽不群的身影在此地時間恢復如常的第一個剎那抵達洪荒破碎之前。

此刻,光陰在排擠著他,縱使他熟識宙光大法,但這些光陰如有靈性一般,拒絕“未來”的時光加入它們。

這是阻礙,上一回便是這重阻礙,將嶽不群阻攔下來,不得寸進。

但嶽不群這次的道行已經再漲一重,所能察見的事物法理也更多。

他看到了,一頭巨龍,無鱗巨龍,她彷彿是由時光組成,沉溺於時光之間。

嶽不群也看不到她的龍首在何方,看不到她的尾巴在哪裡,可她的身軀就在那裡,盤繞於此。

“邁步此前便一劫,你將不止是現世生靈。”一道聲音隆隆作響,其中充滿了光陰的力量。

嶽不群只聽一聲,便覺自己彷彿被時光長河沖刷一遍。

“燭龍大神?!”嶽不群心念中已經浮起一個尊號。

可惜沒有回應。

但這無鱗巨龍仍然橫亙於前,把光陰截斷,換做她自身龍軀。

燭龍大神的傳說在非常久遠的年頭,宇宙開闢有多久遠,她便有多久遠。

這位大神執掌時光,相傳這條命河便由她承載。

可嶽不群此刻卻只見證她截留過去,顯形在洪荒破碎之前。

嶽不群沒有多做等待,拜謁過這尊大神後,他便挺身向前。

隨著他的堅定,無鱗的巨龍身軀漸漸變澹。

洪荒年代就在眼前。

蒼茫浩瀚的氣息撲面而來,宇內的法理更加密集且森嚴,大運,劫氣也是匯聚與此間。

唯有抵達這個年代,嶽不群才知曉洪荒大地的意義。

宇宙有多寬廣,那麼洪荒便有多廣袤,宇宙便是天地,天地便是宇宙,不再似後世,宇宙是一片空洞無知的虛空,除了荒涼,就是死寂,數十個光年,才會有一方具有生機的天地。

而現在,一整塊的洪荒大地處處是生靈。

各種各類的生靈生活在這座無垠大地上,一個“池塘”便有一顆後世星辰那麼大,一條河流便好似天上銀河。

人族在這個年代仍未主角,在歷代先祖篳路藍縷之下,人族從小小的部落走出,建立國度,創立文明,布及整個洪荒大地,無數的人傑誕生,與此同時,也有無數人傑消亡在異族大戰之中。

這是個萬族爭鋒的時代,但人族拔得頭籌。

嶽不群一抵達這個年代,便感應到許多的目光投落在身處時光之間的他身上。

有過去的大神通者,也有“現在”的大神通者,還有“未來”的大神通者。

但是她們僅僅觀望,未曾對他動手。

在這個時代,命數早已註定,諸多永恆大羅道法在此交織,因此縱使是永恆大羅在此間也無法更改命數,只能在旁觀望著。

而嶽不群在此間,雖算不上螻蟻,卻也就相當於一個嬰孩,蹣跚踱步,繼續向前。

關注著人族的命運,嶽不群見證了代代人王引領人族,與各族爭鋒,爭奪土地,搶奪大運,開啟劫數,使人族慢慢強大。

這些人王並非後世傳說中的那些王者,且因洪荒廣袤,每一代人王其實不止一位,有時數百位,有時數千位,甚至還有上萬個人王同時在世。

洪荒之中意外太多了,人族部落國度一不小心就會在某一刻滅亡,路過一頭巨獸,一隻腳邁來,還未落地,其掀起的風暴就會先將一個佔地千里的國度掃蕩成灰。

而洪荒年代的自然災害也很是恐怖,一場暴雨就能將後世的一顆星辰填滿。

不過,人族的體質也不似後世那麼“孱弱”,嬰孩誕下便能爬,一刻鍾便能跑,且自然而然就能修行,可以說個個都是天生道體,而成年後,肩膀擔千斤,拳腳能打南山虎,一股呼吸就是風雨齊至。

但這等天賦在洪荒之中並不能算什麼。

真正厲害的還是人族的七情六慾,以及創造力,生靈皆有七情六慾,只不過人族的更加複雜,多思多想,這就造就了人族與其他種族的差異。

但是這些並不足以讓人族在這洪荒年代脫穎而出,且佔據主角之位這麼多年。

最為重要的原因還是那冥冥之中的天意。

這年代的天意是什麼?非是大天尊,也不是三清,而是昊天,是太一,是那一尊尊天帝。

嶽不群此刻所在的洪荒年代,乃是昊天紀,為洪荒年代的最後一個天帝紀年,洪荒由昊天執掌,足足三萬六千八百億年。

對於嶽不群而言,乃至許多生靈而言,這是一段漫長的歲月,可相比於整個洪荒年代,這只能算是一小段插曲。

再之前還有太一紀,更為漫長,再往前,還有五帝紀,再往前還有三皇紀,五太,混沌。

所以宇宙的“歲數”遠比嶽不群想象中還要漫長。

但是到此刻,嶽不群的道傳萬古都還未到終點。

要想證就道傳萬古,還得繼續往前,直抵那最初的混沌無極,大道初始之年。

無人來攔阻他,“現在的”,過去的,未來的,都只冷眼旁觀,目送他繼續向前。

阻道之仇誰也不想結下,而且其中的因果不是誰都樂意去承受的。

尤其嶽不群身上還有元始天尊的影子,更無人敢在這洪荒年代來跟元始天尊作對了,越接近鴻蒙最初,大家就越是忌憚元始天尊。

尤其三清同氣連枝,她們三位便代表了宇宙的開闢現在末劫,所以誰敢來攔。

倘若不長眼去做了,這還不得直面三清道祖嗎?

沿著光陰長河,繼續逆流,超越昊天紀,抵達太一紀,人族已非主角,這一紀乃是神為主角,世間萬物皆為神,無物不是神,如此,神自然是主角,太一自然也是神皇,受萬族共尊。

太一紀足足持續十萬八千億年,神消亡在內鬥之中,神需要法度,神與神之間的法度自然有所差別,可神又要擴大自己的法度,但洪荒雖大,卻要無數神來爭渡,於是爭鬥就不可避免,最終太一紀就在神道破碎,太一被迫超脫而結束。

太一紀再往前便是五帝紀,五帝乃是五帝共治之世。

五方上帝共治洪荒,分治東南西北中,但以中央黃帝含樞紐為最尊。

五帝共治也頗為持久,足有一萬八千億年。

而五帝紀的主角並非一成不變,嶽不群一一觀察統計過去,足足三萬六千八百九十九個種族當過天地主角。

人族未能在此紀稱雄,甚至,在五帝紀,人族行將滅亡。

五帝紀之前,便是人皇紀,人皇紀為八千億載,最終以人皇道化為結束。

人皇之所以道化,乃是感懷宇宙不全,便道化自身,人族便是由人皇創造出來的。

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講,人皇創造出的人族已經滅亡,後來的人族乃是在人皇創造的人族的餘韻中誕生,不過這部分人族後來也滅亡了,嶽不群所在的年代的人族乃是天意映照現世,而後衍化而出。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其實現世的許多種族都是如此誕生的。

人皇紀前頭就是地皇紀,也有七千多億年,地皇則是超脫而去。

地皇之前,為天皇,正是天皇感應大羅天,而開闢了永恆大羅之境。

天皇在世一萬三千多億年,後來天皇又與三清等先天神聖們聯手,推演宇宙之外的天地,最後得出超脫之境,且天皇更是先行驗證此境,超脫而去。

而天皇超脫後,天皇紀仍持續了三百億年,直到宇宙失衡,需要一位新的主宰執柄天意,由此才有地皇接位。

天皇之前,便是蠻荒年代了。

這個年代記載了天皇的誕生與崛起。

這是天皇波瀾壯闊的起始,也是先天神聖們爭道論法的年代。

可惜諸般法都已經被歲月淹沒,被它的主人掩藏,嶽不群也無法觀見。

但這一路來,嶽不群已覺自身正在發生著劇烈地蛻變。

這層蛻變從他的法,到大道,再到真靈。

他感覺自己似乎變得更加“龐大”了,且“臃腫”。

他身為人的七情六慾正在更易,在扭曲,那漫長的歲月之中發生的一切畫面湧入他的真靈記憶之中,而他的道法、真靈也在“汙染”著這漫長的歲月,使自身真靈出現在這段漫長歲月的每一個剎那。

而此時他已經抵近宇宙最初時,五太開闢之後,洪荒誕生。

最終,他抵達了。

見證了他早就見識過許多次的開天闢地,五太演化。

這一幕與他而言實在太過熟悉,只不過洪荒的開闢更為偉大,其體量遠超嶽不群所開闢的天地。

並且嶽不群見到了一道虛影。

“元始!

轟!

嶽不群如遭雷亟。

他呆滯當場。

因為他見到了“元始”。

而“元始”的模樣竟就是他的模樣。

身形為人,容貌與他一樣。

如此呆滯不知持續了多久,幸而光陰不存,這個時代不記年。

“不對。”

嶽不群的雙眼陡然恢復神采。

“我是元始,但元始不是我。”

嶽不群的這個念頭彷彿在剎那間想清的,又好似是在千萬年,上億年間想請的。

想清這些後,嶽不群輕吐一氣,整個人都輕鬆許多。

“該回身了。”嶽不群心念至此。

然後便見他轉過身去,看過自己一路走來的光陰留痕。

“道傳萬古,終於成了。”

這一路來,他並不輕鬆,漫長的時間就足以將他逼瘋,期間發生的諸多事一個不落的記入真靈之中,若非他將四位不朽的大法化解,成就自身,他根本就承受不了這漫長歲月之中的龐大資訊。

“他”往回走,每一步都有數不盡的他歸來,一步接著一步,三皇紀,五帝紀,太一紀,昊天紀,“他”又到了洪荒破碎之前。

“得見元始,得證一劫,道傳萬古,亙古不朽。”

一聲贊喝從洪荒破碎之前響開,但僅有嶽不群自己聽得到。

準確而言,每一位洪荒破碎之後的不朽都能聽見。

此刻,嶽不群便見到了幾位“同道”,亦是證就道傳萬古的人物。

不過,在這之前他逆遊光陰時,並未見到這幾位“同道”。

除了這幾位外,應該還有許多“同道”,只不過她們遮掩自身,使她人無法察見她們。

嶽不群並未在此多做停留,他的真靈仍在“迴歸”。

“道友且慢,且慢。”

忽然,有人喚住他。

是那幾位留了身影的“同道”中的一位。

泗呂道人,散仙,不入上界,只在人間開一方天地,立教傳道。

嶽不群只留了一道念頭與之交流,然後繼續迴歸。

“不知仙尊喚我作甚?”嶽不群問道。

“道君新證道傳萬古,不知可願來我泗呂仙域做客?”他問道。

“仙尊有請,必當前往。”嶽不群應承了下來。

“多謝道君賞臉。”泗呂道人拱拱手。

隨後她的這道分念也漸漸消散,只留了個影子在此地。

不過,若是她有心,意念可以在須臾之間填入這道身影中。

時間流逝,如大江東去,直達山海界。

山海界,華山,朝陽峰上。

道君接見諸葛正我等人已一月,但道君未現身,諸葛正我等人也沒從正氣堂中走出,其中的兩個小娃娃也未曾出來。

可,無人去打攪,沒人叩門,他們自己該做什麼,就繼續做什麼。

而正氣堂中,眾人尚不知外界時光已經流逝一月,他們僅僅度過了半盞茶功夫。

一杯茶還都沒喝完,茶水都還是溫燙溫燙的。

眾人都注視著坐於上首的嶽不群。

就連兩個小娃娃也這麼看著。

之所以這樣看著,乃是因為,一道金光燦燦地身影從嶽不群的身後躍出。

這道身影太過亮眼,自然將他們的目光都給吸引過去。

隨後,他們就見到嶽不群輕輕嘆息:“不容易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