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港娛的人生模擬器最新章節列表 > 第014章 還是有點太早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14章 還是有點太早了

1983年七月。

啟德機場,趙東淮和一個身高一米七二,瘦弱的青年仔走出通道時,看著熟悉的環境,他都忍不住感慨,“回來了,原本想著二三十天能搞定,沒想到搞了40多天啊!”

他去阿妹家收廢紙,順利麼?

一點不複雜,先是北上,當時他帶著七十幾萬港幣,那就是港商,順著一些社團賣廢紙的渠道打聽,看看有哪些公有大型紙廠收這個,再以港商身份去談。

真不難。

他預計中從阿妹家收回的廢紙,比港島社團搞來的質量高得多,哪怕和對方賣一樣的價格,造紙廠也是優先收他的。

貨比三家你當然買質量好的,不買以次充好。

何況趙東淮沒想過從這裡面賺太多錢?他不是在這方面死要錢的人,比港島社團爛仔質量好、還便宜一成。

吃幾次飯就搞定了。

他目的是給造紙廠送錢、節省成本,還是以港商身份送,太受歡迎了!

聯絡華遠集團的人?也很簡單,他是港商,這年代在內地就是buff……還是讓回程空船的華遠貨輪,載點貨物收點運費,依舊是送錢的!

送錢很難麼??

無非是吃飯談談價,內地厚待港商的氛圍很好的。

最難的一點是去阿妹家,在哪收廢紙,這個?他是去收廢紙的,不是搞什麼汽車、地產、影視行業等等,就收廢紙!!

到了地方找到相關行業的人,再比市價加一成,就成了,阿妹家賣廢紙的也只是一個個破爛王。

無非是語言不通,趙東淮英文菜雞,當年穿越前學的早就還給母校了,他身側是大坑村一個中六畢業生發小趙強,和他學歷一樣,不過阿強英文好,能和老外勉強交流。

帶阿強就是備用,他找到阿強之前,這貨在一家西餐廳當服務生,仗著懂點英文,日常小費可能拿得更多一點。

去了阿妹家後,趙東淮談生意,主力還是從華遠集團請來的一個英文精通的中年翻譯。

忙了四十多天,他總算回來了,出發時70多萬港幣,幾張機票就幾個萬了,回來……他帶回了200萬港幣。

最大原因,一個是他不想砍價砍的太麻煩,浪費大把時間精力,其次聯絡上的造紙廠,一次拿不出太多港幣。

別說那一個造紙廠,對方去找幾個兄弟單位拆解,都湊不出更多。

除了手裡帶出來的200萬港幣,某造紙廠還欠他二百多萬港幣。

就這趙東淮還是明言,你不給我拿出來足夠的港幣結賬,我下次就沒法和你繼續交易了,勉強湊出來200萬。

他倒是想過把200多萬欠款換成投資,內地造紙廠人民幣結賬的話,並不困難,但,他現在想投資房產類都沒路子。

就先變成欠條吧。

“還是有點太早了,不過這也依舊是暴利啊。”

70多變200個,還有200多個債務,這收穫只是四十來天,五倍多淨利潤!

當然,這是指那些紙從阿妹家離岸,向阿妹海關交過稅,同樣在內地交過稅的。

他還在感慨,趙強就恍忽道,“淮哥,我們這一趟真賺了幾百萬?天啊……”

“我收小費可能比其他人多一點,但這要收多少年?”

說著說著,趙強都像是剛活過來一樣,抓著趙東淮的手臂搖晃,“淮哥,現在九龍塘的房子,也才800多一尺,八萬多就能買一百尺,八十來萬一千尺,千尺豪宅啊!”

“那是九龍塘!”

九龍房價在1980年已經均價破一千港幣一尺了,但隨著83和84來臨,房價暴跌,目前均價才500多一尺。

均價,油尖旺和土瓜灣、牛頭角、秀茂坪之類比起來,不是一個等級,油尖旺遠高於均價,後者低於均價。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趙東淮無奈搖頭,“別想太多,你記下怎麼跑生意了麼??現在讓你去阿妹家買廢紙,能成?”

趙強尬笑,搖頭加擺手,“淮哥你也太看得起我了。”

他從大坑村招來一個發小,還是那種有點小聰明,為人也算穩重可靠的,是想著自己沒時間時,讓對方代跑。

現在??只能說想多了。

掏出根煙點上抽了一口,趙東淮開口,“200萬,還是不夠啊,不過現在就是繼續跑阿妹家,北邊拿不出港幣還是拿不出。”

抽完一根煙,他拿出一萬塊遞給趙強,“這算你的分紅,下次還想發財,學好英文,我希望下次時,你可以做到和老外日常交流,哪怕講的慢,能溝通就行。”

別覺得他給錢少,賺那麼多才給發小一萬……實在是趙強這次就是全程打醬油。

除了讓他多出一份機票和酒店食宿錢之外,毫無建樹。

趙強激動的不知道該說什麼時,趙東淮再次道,“記得保密,我希望下次出發時,分給你的會是十萬、二十萬,而不是有許多人和我們搶生意。”

他也不怕太多人搶生意。

還是那句話,目前內地造紙廠,給不出那麼多港幣,沒錢結賬只能記賬,容易打擊熱情。

這樣的生意多來幾次、十幾次,恐怕到明年,他在內地記得賬都可以盤下一個小廠了。

和趙強聊了一陣子,打車返回九龍塘的路上,趙東淮已經開始考慮,內地那些賬目,可不可以用其他方式搞回來,畢竟手握四百來萬,83年拍一版水準之上的優秀【新世界】,把握還不錯。

二百萬還是有點太緊張。

必須說明一點,趙東淮不是現在開始只拍電影,不做廢紙生意了,撿錢為什麼不繼續撿?

回來前,他和交易的造紙廠說好了,其他省份單位有需要的,只要能用港幣結賬,隨時聯絡他,他可以繼續跑,然後……給這次的粵東某造紙廠一成廢紙當利潤。

不是給錢,那是公家企業,給廢紙資源比給錢更吸引對方。

當他回到九龍住進某酒店時,才拿出BB機,這東西就響了起來,打去傳呼臺瞭解了一下情況,趙東淮很快就撥給了周閏發。

電話打通,阿發震驚道,“導演,你回來了?我還以為你人間蒸發了呢,咱們的電影還拍不拍了?”

趙東淮離去前,說過的,要給他們一兩個月籌備期,免得開拍後大家狀態不行,但你一走40來天基本聯絡不上,還是讓人有點慌。

上次約好的那些人,不說什麼精力成本了,時間成本也不少,比如周閏發拍電影不行,拍電視劇檔期絕對不多,他原軌跡83年也拍了四部電視劇的。

呂良韋都是為劉德樺、粱超偉等造勢期,他演配角捧新人。

趙東淮大笑,“前陣子忙,晚上出來吃飯,對了,你能不能幫我遞個話,我想見下邵老闆。”

周閏發激動道,“要籌備了?導演,你若只是租賃裝置,現在不需要見邵老闆啊,他也未必有時間,想上映,也是其他人負責。”

趙東淮解釋,“不是,是有點小生意。”

邵老闆從85年起,平均每年向內地捐一億多,他在內地的那200多萬港幣的賬,協商下找邵老闆換換?離他捐款不遠了嘛,而捐款,還是每年都捐。

在這之前,邵老闆肯定不會沒有心理建設過程。

邵老闆不會無償幫他,付出些代價應該有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