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撿來的官人最新章節列表 > 五年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五年後

五年後一封五百裡加急快報打破了清乾的平靜,這封快報送到明澤手上的時候,厲兵秣馬七十個月的莫兒墨國王的大旗已經插遍了西北廣袤的草原和攏梓山腳下所有堅固的城池……

明澤一夜之間熬紅了雙眼,這幾年他苦心提拔豢養的將領被一撥撥派到西北前線禦敵,然而莫兒墨七十個月的蟄伏不是在喝奶茶中度過的,他的鐵騎宛如換了鐵骨鋼筋,攻城略地勢不可擋,一寸寸的吃掉了西北大片的土地,直直的向京師逼來——像五年多前一樣,他目標明確,一刀封喉!

明澤大罵將帥無能,自開戰以來食不甘味夜不安寢,無日無夜的聚集一班謀臣在內殿議事,有些體弱多病的老臣撐不住,在這開不完的軍事會議上暈倒了好幾個。

終於,有一天中書省右諫議大夫常顯上表請皇上考慮重啟景年,統領三軍全力破敵,明澤死死的瞅著御案不語——其時景年正在源安郡的府中負手踱步,莫兒墨如此之快又大肆舉兵南下,讓他十分的煩躁。康三元這時正懷著第三個孩子,將及生產……

常顯的這一封奏表沒有生效,明澤又孤注一擲的增加了三萬兵力,新換了將帥,等待著轉機。然而又一次敗了,莫兒墨得知了增兵的訊息,派了一支輕騎扮作清乾軍的裝扮深入扶暘口,在此地將毫無防備的援軍打了個落花流水,莫兒墨的軍威因此而更加大震,清乾國的兵士們如今談虎色變草木皆兵,認為莫兒墨有神助或者邪術——騎兵都是神出鬼沒、從天而降的,且穿不透打不著,宛如鐵人。

當然這些都是謠傳,但謠傳顯示出了渙散的軍心,軍心不穩是大忌——清乾國於是慘敗的更厲害了。

清乾宮燭火明亮氣氛壓抑的大殿裡,兵部尚書郭子垣獨站在軟簾之內,低聲懇請明澤:“皇上還是詔鎮國侯回京罷…如今的局面還需熟悉莫兒墨出兵路數的人方可掌控……”

明澤手裡握著一塊祖母綠石,眉頭緊鎖,紫檀寶鼎裡的香篆嫋嫋,半晌他緩緩的回身道:“擬旨——”

一道詔景年回京的旨意寫在明黃的綾錦上,由五名傳旨官護送,日夜不停的快馬送到了源安郡。

康三元挺著大肚子在青布的攙扶下笨拙的跪在地上,見那位風塵僕僕的公公氣喘吁吁的唸完了聖旨,也不等景年接,便急急的走上前來一把將那明黃的綾錦玉軸塞在了景年手裡,陽光下,那綾錦的顏色明亮的刺眼,康三元覺得自己突然眩暈的有些喘不上氣來。

聖旨到的當日景年便隨傳旨官回京了,走的太過於匆忙以至於康三元還沒來及想出什麼話要和他說——景年拿著那象徵著皇命的玉軸翻身上馬前,只對她說了兩句話:“莫怕,在家好好守著等我回來——”一院子的人都驚惶不安的看著他。

康三元腦子一片茫茫然的抓住了景年的衣角問:“可,可是你不等我收拾些衣服麼?”她又看了那幾位滿面疲憊的公公一眼:“幾位公公也辛苦了,不在這裡歇一天再趕路麼?”

景年扶了扶她的腰,叫青布來攙她回房,人在她耳邊又叮嚀了一句:“莫擔心三元,好好養著便可”言罷安慰的對她笑笑,人便翻身上馬,隨公公們走了——兩軍對陣,時間從來都是分秒必爭的。

十日後,景年帶著清乾最後一支精銳,日夜兼程趕往西北。

明澤給他的任命是督軍兼前鋒,大將軍還是由前任陳啟迭擔任。景年這一去若失利則是他自己的,若獲勝,大功則是陳啟迭的,明澤的用心明顯。

景年率軍一出京師的城門,忍不住罵了一句:“婦人之見!”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將來如何,一切還未可知……

由於五年前景年大敗莫兒墨的名聲遠播草原內外,所以,他正帶兵前來的訊息一傳到軍前,莫兒墨的人馬明顯的收斂了一些,收斂並不等於不作為,只是相對於以前那種囂張的戰術,莫兒墨出兵佈局顯得更謹慎了,少了大意的毛病,敵人只會變得更加難以對付。

誰知景年去西北並未按照慣例先與大軍接上頭,聽統帥大將軍陳啟迭的統一調配,而是軍行到半道忽然憑空消失——他憑藉著對西北這一片地形的熟悉,從大道轉走荒林密道,千里奔襲孤軍深入,繞過前方對壘的清乾和莫兒墨的主力部隊,從斜刺裡迂迴到了莫兒墨的後方,偷襲他的要害——大倉。

大倉,是莫兒墨的軍馬糧械存放地,這個天西北漸入冬了,冬天這荒原上最怕的就是糧草不濟,衣衫襤褸……

景年孤軍深入也不是一個人不知,他提前和尚雲摩打過招呼的,尚雲摩如今也在西北前線,正是明澤信賴的大將軍陳啟迭的帳下。

景年給他的信是,他這裡偷襲一成功,主力部隊就全力攻打莫兒墨,一來趁熱打鐵好取勝,二來自己也好帶著兵馬回撤——燒了糧草,以莫兒墨的性子一定恨死了自己,到時候說不定會瘋狂的傾力殲滅自己。

尚雲摩回信說:“已經知會了陳大將軍,將士們願鼎力相助侯爺”

尚雲摩的話透露出兩個意思,一是陳啟迭知情了;二是鼎力相助自己的是將士們,而非xxx。景年雖然因此有了疑慮,但在戰機千載難逢,轉瞬即逝的情況下,他還是一咬牙決定繼續奔大倉。

大倉果然如景年所料,因為是在莫兒墨的勢力之內,所以守兵極少,景年以牙還牙,將這千把人的精兵扮作了敵軍裝扮,晃晃悠悠的去了大倉,竟沒有引起懷疑——不費吹灰之力的攻下大倉城,火燒大倉,景年在大倉不動,直看到大火燒了三天三夜,連一棵草也沒給莫兒墨剩下之後,他方帶著兵向青庸城撤退。

大火燒到第三天的時候,景年基本確定了陳啟迭是不會給自己援兵的,此時說不定連尚雲摩都性命不保了——燒掉了大倉,就等於燒掉了敵人的命脈,勝負已然一目瞭然,剩下的只是個時間問題。陳啟迭拖個幾天,拖到自己被莫兒墨的騎兵殺死,他再兵打莫兒墨也不遲,所以,自己不用等援兵了。

景年帶著完好無損的千人精銳,仿若一陣風一般步伐整齊不停不歇的向青庸城方向飛奔——只要進了青庸城就好辦了,那城若要死守,也能守個個把月,實在不行還可以棄城而走,那城的官衙之下有一條通道,是五年前莫兒墨被困守在此處的時候挖下的,景年如今也打了這條道的主意。

景年燒大倉時,繳獲了上千匹的好馬,此刻跟著他的將士們一人兩騎還綽綽有餘,一路輪番換騎,大大提高了腳力,將莫兒墨的追兵遠遠的拋在了身後——莫兒墨也確是如景年所預料的那般,聞聽大倉被消失不見了的景年燒燬之後,氣的暴跳如雷,立即調撥了最精銳的兩支騎兵來滅景年——無論如何要滅掉!

在莫兒墨的眼裡,景年的存在就是對他的折辱,他從十八歲就稱雄大西北,何曾敗在別人手下,舊仇新恨加在一起,他雙眼血紅恨不得生吃了景年!

再者景年若死了,清乾國的十幾萬大軍在他眼裡就是魚肉:不堪一擊,可以任他刀俎!中原有句話怎麼說的——三軍易得一將難求。沒了名將,小兵小卒的有再多有何用,一盤散沙而已。

所以,莫兒墨這樣快又大舉起兵是有原因的——因為他沒有料到那個小皇帝,呃,就是他的小舅子會再度啟用景年。根據他的賀楽王妃明月的說法,清乾國的小皇帝應該是十分忌憚這姓景的,甚至屢動殺機的。而自從五年前之戰後,這姓景的也確實被擱置起來了,據說再也不參與政事的。而自己起兵前也是下了功夫的,造了不少汙衊姓景的的謠言,小皇帝不是曾經派人暗訪過他多次嗎?自己是覺得火候已到,小皇帝定不會複用這姓景的,才趁此機會舉兵,沒想到又遇上了,且這姓景的還是這樣刁鑽悍烈!

莫兒墨不知道,正是由於他的存在,清乾國的小皇帝才儘管聽了五年的謠言,還是不肯去殺姓景的以去心頭之病……

當然,他如今更還沒有想到,這姓景的當年放他一馬,就是為了留他的人頭保他自己的太平。

但說景年折損了近二百員精兵之後,開啟了青庸城的大門,進城之後一口氣也不敢停歇,先將俘虜集中關押,又立即佈防守城事務——區區**百兵實在太少了,景年利用莫兒墨的騎兵到來之前這寶貴的一天時間,將青庸城換了防,又將城中的青壯年召集了上千名緊急的訓練了一天,與自己帶來的兵輪崗——打仗嘛,只要膽子大殺人是不講究章法的,景年只命人教給他們各種器械弓弩的操作手法,並著重講解了一下如何能一刀斃人性命,殺一人獎多少白銀糧食等。

這些青壯年一來痛恨莫兒墨的異族掠奪;二來對景年之名很是崇拜;三來獎賞的確豐厚;四來能親手殺這些胡子真解恨。所以竟被景年動員的群情激奮、士氣高昂起來。

景年眼帶紅絲,神采奕奕的站在青庸城衙門的演武場內,揚手叫人先帶二百個俘虜上來讓這些新兵殺一殺練練手……演武場內很快血流成河……

晚上,眾人經過一番休整,景年帶著幾個親隨霍頓等秉燭下了衙門地下的通道探查情況,一探之下景年不由得有些心急——這條通道如今竟只剩了七八尺長,再往後也不知道是哪一塊的地皮塌陷了,竟將後面的全部堵死,景年派人試著挖了挖,眼見的挖出城外去了,還是不見一絲訊息,大概後面的全部被堵了。這個要重新挖開,一直挖出莫兒墨可能的包圍圈,那可得一兩個月的時間,如果四面受敵,莫兒墨攻城不輟,這道兒還沒挖出來說不定城就破了——莫兒墨是只道這條道的,他不會不防。

到了第二日,莫兒墨的騎兵就到了,先打頭陣,開始了日夜不停的攻城,景年堅守不出,滾木雷石伺候,然而城裡可用的兵卒也是一日一日的減少……

而陳啟迭和莫兒墨大軍對壘的陣前,此時卻像是睦鄰一般,十分默契的俱按兵不動,本來應該殺氣騰騰的上趾山口,此刻竟意外的顯出了一絲生死之搏前的閒適……

清乾軍這邊的營盤內,隨軍的囚車裡新關押了許多將領,將領們只是被扒了軍服,倒也沒有衣衫襤褸蓬頭垢面,但卻一個個顯得又氣又急,焦躁不安。

十幾日後幾個穿江水海牙服色的官員滿面風塵而來,託著一卷明黃的卷軸進了中軍大帳。半晌而出,又飛馬而去了,清乾現任的三軍統帥大將軍陳啟迭負手站在營帳前,望著絕塵而去的傳旨官的背影,了一個意味不明的微笑。

遠山上荒草悽悽,冬景益盛。

康三元在家中,自從景年隻身離府之後,她每日都到前庭轉悠,等著被她指使去打聽訊息的張齊回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因為她懷著孩子,張齊在外面聽了訊息總是往好裡誇大幾倍再告訴她,直到康三元穩穩妥妥的生完了孩子,月子做到一個月頭上的時候,景年燒了胡人的大倉,以及被莫兒墨圍困在青庸城的訊息相繼傳來。

張齊不能往好裡說了,他很清楚孤軍深入被圍困在孤城對景年來說意味著什麼,也很清楚沒有援兵會有什麼樣的下場。

於是,這天康三元正坐在軟榻上喂小女兒妙妙時,便見張齊等不得請示的便慌慌張張的搶了進來道:“夫人,侯爺那邊情形怕是有些不好——”

康三元聞言驚得手一抖,湯碗便掉到了地上,她將孩子遞給奶孃,忙問怎麼了?一邊覺得一顆心咚咚咚的急跳了起來。

張齊灰著一張臉將訊息細細的對康三元講了一遍,末了道:“若是那個陳啟迭再不援兵,侯爺孤立無援,那城怕是不保啊!”,張齊還是不願說出更可怕的話,只說城會不保,城破了,將士還能活嗎?

康三元一張臉頓時雪白,她手腳軟的問:“張齊,那那那,陳將軍不增援的事兒,皇上不知道嗎?”

張齊皺著眉頭慢慢的道:“怕就怕皇上本就是知道的……”

一語未完,康三元頓時明白了張齊所指,心裡一急,眼淚便毫無知覺的掉了出來。頓時感到一陣絕望手足無措了。

末了,張齊向康三元分析了一下當前的局勢,說:“若是皇上的意思,咱們去求情怕是也無用,夫人知道侯爺一向有歸農之心,若將此意面奏給皇上,皇上念及景家世代忠良,侯爺又曾助他登帝位除林家平西北這種種功勞上,或者改變初衷也未可知……”

康三元聽罷已經是急不可耐,連夜就要趕往京城見明澤,五歲大的景熙三歲大的景沅都懵懂的知道父親出了大事,因此十分懂事的不來添亂,康三元臨走,景熙牽著弟弟的手站在府門前安慰自己的母親道:“娘,家裡有我呢,我會照顧弟弟和妙妙”

景年上次從家裡走時正是正午,景熙和景沅還在睡午覺,父子連面也沒來得及見,景年便匆匆奔赴了西北,如今,如今西北大局已定,皇上就要過河拆橋!康三元又急又怒。

她帶著幾個家人,匆忙而急切的上京了,落葉紛紛,又見秋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