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撿來的官人最新章節列表 > 太尊長公主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太尊長公主

康三元相中的鋪子的主人住在北城區,康三元已經看過鋪子,今日需要去店主家商量,因此,她一路穿過南城區,進入渝州城主街道金鵲橋大街。

走著走著,康三元漸漸覺出怪異來,今日渝州城裡巡邏的衙役怎麼這樣多?城裡的住戶也大都大門緊閉,商販們俱忐忑不安的立在鋪子門觀望,一邊竊竊私語。金鵲橋大街上更是五步一崗十步一哨的,設了許多站崗的衙役,大街上乾淨異常,行人都貼著牆根走。

康三元納悶了,拉住街道旁燒餅鋪子裡一個看起來耳聰目明的小夥計問:“這位小哥,城裡出什麼事了麼,街上怎地這麼些衙役?”

這小夥計看來是知情人,見問既驚奇又興奮的道:“大姐,你連這個都不知道?是咱們渝州城的主子——太尊長公主要來了”

康三元也做熱切狀的道:“真的?太尊長公主來我們渝州巡視麼?”

小夥計撇了撇嘴道:“大姐你是真不知道啊?!這事兒全渝州城都傳遍了,太尊長公主明日大壽,今兒是特來咱們渝州城的上珈山泡那個什麼溫泉沐浴的。不只她來,還有咱們清乾國的大將軍林尚坤林將軍也護駕前來,再有三個時辰車攆就到了”

“哦,原來如此——”康三元心說我不過在家洗了三天的舊家具,就出了這麼件娛樂新聞,差點錯過了。今日得見見世面,瞧瞧這清乾國的長公主是什麼模樣。

只是,京城距離渝州雖只有半日的車程,這公主風塵僕僕的來沐浴完,再乘車回去,又是一路風塵,這澡洗的有必要麼……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她便閒聊似地又問小夥計:“太尊長公主是不是常來我們渝州城泡溫泉啊?”

小夥計想了想道:“沐浴倒是第一次來,不過據說以前長公主也來過咱渝州城一次,那次是為了避難,一般人都不知道,去歲——”他忽然壓低了聲音,湊過來道:“去歲景劉謀逆時,傳言長公主帶著當今皇上來咱們渝州避過一陣子,太子暴卒後,長公主才帶著皇上回宮登基——”

康三元聽的稀裡糊塗的,疑惑的問:“景劉謀逆?是太子和景劉串通好了逼宮嗎?”

小夥計聞言頭搖的撥浪鼓一樣,十分詫異的看著康三元道:“大姐你難道不是清乾國人?去歲這件天大的事你都不知道?!”

康三元被這小夥計連連鄙視,尷尬的笑道:“咳咳,我官人管的嚴,平日少出門,這些事也就不大聽說了——”

小夥計深深地看了她一眼道:“算了算了,這些話我也不該說,被人知道是要砍頭的,最近風聲才松了些,大姐也別亂打聽這些事,小心禍從口出。”說完就抱著膀子不理康三元了。

康三元很沒趣,又想既然還有三個時辰長公主才來,不如先和店主人將鋪子的事談妥,再來瞧熱鬧也不遲。於是便別過小夥計,也貼著牆,快的順著金鵲橋大街向北走了。

康三元惦記著看熱鬧,所以同店主簽好了租賃文書,交了定金之後,便匆匆的又折了回來。她一邊走一邊興奮而緊張著,拐上金鵲橋大街,果然已經人山人海,馬路沿上已經站不開人了,餘者都擠到了面街而立的茶樓飯館裡,一個個從二層樓的窗戶裡、欄杆上探出頭來,翹以待。

好位置都被人家佔盡了,康三元上不得茶樓,只得擠進了人堆裡,勉強找了個下腳地兒,從人縫裡往外觀瞧。

天氣雖然不熱,但擠得難受,康三元瞄到城主殷大人——一個瘦小精幹的中年男子,身穿大紅蟒袍,正帶著隨從官員跪在金鵲橋前,不時直一直腰舒緩一下。殷大人的左右兩側拱衛著六七個貼身侍衛,康三元看到堂哥康望福也在裡面,便又忍不住留神搜尋了一番,竟沒有夏捕頭的身影,心中隱隱有些憾意,不過倒輕鬆起來。

康三元雜在人堆裡等的心焦,便詢問旁邊一位大嫂,知道這殷大人已經在這裡跪了半個時辰了。

太尊長公主好大的架子。

眾人也等的不耐,小小的騷動著,又過了約半個時辰,終於見街道上跑來一個報信的,附耳在殷大人旁邊說了什麼。

殷大人立即精神振奮起來,揮手大概說了“奏樂”二字,立時鼓樂齊鳴,鞭炮齊響。康三元忙舉起袖子捂住震得嗡嗡響的耳朵。有了鼓樂的掩蓋,圍觀群眾似乎也放鬆下來,開始交頭接耳的大聲八卦。

康三元東聽一句西聽一句,內容不外乎兩句話:“公主快到了?”“嗯嗯,應該快了!”八卦內容很沒營養。

堪堪又過了三盞茶的功夫,方看見長公主儀仗的先頭隊伍逶迤而來,漸行漸近。

一隊隊身著一色兒大紅衣裳的太監在前面舉著各色彩旗,後面依次有杏黃衫子宮女捧著金瓜、彩扇、拂子、金水盆之類的,越往後人和東西越多,一片金碧輝煌,康三元眼花繚亂,心中暗暗誓——下次再有機會穿越,一定想辦法穿成個皇女過過癮。

長公主的鳳車在隊伍的正中間,周圍被侍衛隨從圍隨的風雨不透,康三元踮起了腳,目光在車身上流連了一圈,現有個騎馬的將軍緊傍鳳車而行,頭戴簪纓,一顆大珍珠在頭頂閃閃光,想來就是那個林將軍了,不由得多看了他幾眼,林將軍身材健碩,濃眉環眼絡腮鬍,目光鋥亮,康三元覺得這人長得過於凶煞了一些。

長公主從始至終都沒有掀開簾子或者停下馬車,一路長驅直入的過了橋,奔殷大人的官衙而去了,殷大人已恭謹的隨在鳳車旁邊。這一隊長龍滔滔不盡的過了半晌,方盡了。留下一地的滾滾狼煙,康三元沒有看到長公主,覺得有些掃興,便挪動腳步欲走,眾人也開始慢慢散開,猶在唧唧喳喳的議論:

這個說:“你看到那姑娘捧的盆了麼,嘖嘖,全是金子做的——”

那個道:“這算什麼,聽說長公主的馬桶都是金子做的!”

“真的?”

“當然真的了!”

“阿彌陀佛——”

“如今清乾國除了長公主,還有誰最大,她想用什麼樣的不行吆”

“不是還有皇上嗎”[網羅電子書:.Rbook.]

“皇上也是她親弟弟啊,還不是要聽姐姐的,我看啊,她就是咱清乾國的女皇帝”

“哎,你們幾個莫亂說啊,是要殺頭的”

“就是,就是,莫談國事,走吧”

康三元肚子咕咕叫,邊走邊聽路邊人八卦,進了一家小菜館。

看來長公主的到來對渝州城百姓的震撼比較大,康三元坐下半晌了,飯館裡的小夥計猶在櫃檯後,頭對著頭唧唧喳喳的議論剛才的盛況,絲毫沒注意到她。

康三元只得喊:“小二,來一小籠蒸餃”

店小二之一扭頭看了她一眼,方不情願的起身去後廚房傳話,臉上依然掛著意猶未盡的表情。

一會兒食客多了起來,飯館裡熱鬧了,康三元一邊吃飯,一邊留神聽隔壁桌的人聊天——隔壁桌坐著四個書生模樣的年輕人。書生,一般都會關心朝政。此時他們也正在壓低了嗓音談這些。

康三元耳朵很好使,背對著他們,依舊清清楚楚的聽到一個洪亮的聲音先說:“這清乾國就要敗在一個女流手裡了,唉!砰!”彷彿是手掌壓抑的拍了一下桌子。

另一個較和軟的聲音立即“噓”了一聲,繼而輕聲道:“方兄,此是是非之地,莫引口舌之禍”。

然後又一個渾厚的聲音□來道:“哎?生既為男兒,則天下興亡你我皆有責任,當今皇上年幼,致使外戚干政,皇權旁落,怎能不叫你我之輩憂心吶——”洪亮聲音接著道:“然也,袁兄這話正道出了愚弟的心聲,唉,可惜朝中能抗衡林家的元老重臣所剩無幾啦……”

這時又一個聲音開口漠然的道:“爭權奪利之事,從來都是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我等又何必拋頭顱,為他人做嫁衣裳?若真有人替當今皇上除掉林家,奪回皇權,恐怕下個要被滅族的,就是他了。”

眾人聞言俱緘默不語了,半晌那個洪亮的聲音才又道:“唉,大勢已去啊,聽說,皇上最近已不上朝了,長公主為了給自己慶壽,竟將組建西北關防大營的款子挪用了,真是婦人之見吶——”

康三元將最後一個蒸餃嚥下,抹抹嘴,心道:“這長公主的作風咋這麼像慈禧啊,清乾國也要國將不國了麼?”

付了帳,她轉身又看了眼那四位高論的書生,都是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她不禁一笑,不論在哪一個世界,都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最有正義感啊。

康三元不關心國事,所以她心情輕鬆地去採買了些鞭炮、彩紙、糖果茶葉之類的,為開業做準備。

秋天白日短,太陽很快就要落山了。因宋病秧子的傷口已經結疤,所以康三元想買些魚來吃,便在街上挑了一小袋一指長的小活鯽魚,又買了小半袋麵粉,一顆包菜頭,割了一斤豬肉,準備回家做餡餅吃,小活魚可以幹炸,既新鮮又好吃。

東西挺沉的,她走幾步便歇一歇,正在懊悔買多了,忽聽身後有個少年的聲音叫道:“姐姐——”

康三元很訝異的回過身來一看,原來是前街王大嬸的兒子——王冕知。王冕知今年十五六歲的年紀,按年齡是該叫她姐姐。他是個高挑的少年,略顯瘦了些,濃眉大眼,溫雅之餘略有些靦腆,現在他便有些臉紅的揹著:“三元姐,我幫你拎著吧”

康三元見過他兩面的,但因他一向有些靦腆,因此說話這還是頭一遭,便笑道:“你散學了?課業重不重?”

王冕知一手拎起地上兩個看起來較大的袋子中的一個,在前面走著,一邊道:“今日要給母親抓藥,所以一散學就回來了,課業還好”

康三元拎著肉菜糖果,在後面快步跟上,現王冕知說了兩句話,臉上便紅彤彤的,便又放慢了腳步,怕與他並肩走讓他受窘,一邊道:“你母親的腿可好些了?”

王冕知低著頭道:“能下地了,只是不能久立”少年的素白衣角輕輕地擺動著,康三元感受到了他的悲傷,心裡竟有些心疼這個半大的少年。

康三元最近聽銀姐講過,王家本也是個小康之家,但自從王冕知的父親死後,家境便一天不如一天了,王大嬸不肯委屈了自己的兒子,一直堅持叫他讀書走仕途,王冕知天分頗高,雖開蒙的晚,但卻在童試中一舉中得了稟生,在州學裡讀書便不用花家裡的錢糧了,一率由國家供給。

王冕知是個很有志氣的孩子。也很懂事孝順,康三元直覺上便覺得很喜歡這孩子。因此一路走一路說些家常寬慰他,王冕知漸漸地也不那麼拘謹了。

到了王家宅子所在的街上,康三元知道王冕知擔心王大嬸,便堅持接過他手裡的袋子,又塞給他一把糖果,和他告別分手。

走到坡上的時候,康三元忍不住又回過頭望了一眼,看到薄薄的夕陽下,單薄的少年正急切的向家的方向走著,不知為何,她竟有些要落淚的衝動。

康三元啊,康三元,你還扣押過王大嬸家一隻雞,你太沒良心了,康三元狠狠的在自己大腿上掐了一把。

進了院子,沒看到宋病秧子的人影,倒有些奇怪了。

康三元推門進了堂屋,將東西放下後環視了一週,又掀開裡間的簾子,也沒人——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康三元在堂屋裡轉了一個圈,又跑到院子裡,高了聲音叫道:“官人,官人——”

無人應答,康三元在院子裡呆站了片刻,立即開了西屋的門,撲到了床上,在枕頭下一陣翻騰,然後長出一口氣坐起來——還好,五十六兩銀子一分未少。

看來——他可能是出去散心去了,康三元自我安慰著。

心懷忐忑的將銀子揣在身上,康三元回到堂屋,慢慢的和面,剁菜肉,準備烙餡餅,一邊豎著耳朵聽著院子裡的動靜,心裡同時揣測著:宋病秧子不至於這樣沒信用吧,至少得將她的毒解了再不告而別啊,啊?

康三元神不守舍的烙好了肉餡餅,又將小活魚煎好了,現在她一邊燉西紅柿蛋湯一邊熬宋病秧子的藥,時間在一分一秒的過去,康三元的心——也漸漸的涼了。

作者有話要說:貼之~親們提提意見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