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魏晉乾飯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89章 回塢堡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89章 回塢堡

青磚這種東西,家境一般的百姓是用不上的,須得家資豐厚一點點,且最近又有建造房子的人家才有需求。

當然,汝南這麼大,人這麼多,建造房子的人還是有的。

趙含章覺得再把價格略微放低,讓更多想建房子的人買得起磚。

反正他們燒磚的成本並不是很高,只要有泥和人,他們可以源源不斷的燒出磚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不過這個很廉價,趙含章還是想做利潤高一點兒的生意,她跑去找傅庭涵想辦法。

“燒玻璃不難,我先把溫度計做出來。”

趙含章:“爐子和人工……”

傅庭涵笑道:“用燒瓷器的窯爐就可以,工匠最好也是會燒瓷的工匠。”

在傅庭涵看來,瓷器和玻璃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使用的原材料不一樣,手法有些差異而已。

對於他來說,配置燒玻璃的原材料並不困難。

“你想做什麼玻璃制品?”

趙含章道:“好看的玻璃杯,好看的鏡子,好看的玻璃工藝品。”

傅庭涵:“沒有模具。”

這才是難處。

趙含章笑道:“你只要能做出玻璃,模具不是問題。”

工匠們自有辦法將它做得漂漂亮亮的,實在不行,讓王氏畫幾幅好看的花樣子就是了。

傅庭涵就拿出莊園的地圖看,“那你說玻璃作坊建在哪裡?”

趙含章仔細看了看,考慮到需要用水,她指了溝渠邊上的一塊地道:“這裡如何?”

“有水,是旱地,距離西營也近,一旦有事,西營可以很快趕到。”日常還能夠巡視保護。

傅庭涵:“窯爐我來監督建造,但所需的工匠。”

趙含章:“我來想辦法。”

辦法還是只能從西平那邊想。

做瓷器的工匠不同別的工匠,這類工匠更值錢,也更稀少。

上蔡縣就沒幾個,僅有的那幾個還不是自由身,是在官府的官窯裡工作,除非賄賂縣令把人的籍書登出成死亡狀態,不然她連買都買不到。

趙淞喜歡瓷器,他名下似乎就有一個瓷窯,那是屬於他的私產,並不是族中的公產,趙含章想要人,只能去求趙淞。

這和之前借用的泥瓦匠和燒磚的匠人不一樣,趙含章決定親自去西平走一趟。

正好,夏收快結束了,她也回去看看西平那邊的田地收成如何。

於是趙含章換上更素淡的麻布衣服,帶了聽荷就要去西平。

傅庭涵聽說,連忙帶了傅安跑過來,“我和你一起。”

趙含章好奇,“你去幹什麼?”

傅庭涵:“不是你說的,過幾年中原一帶會混亂嗎?我打算出去看看附近的山川和道路,做成輿圖,以後這裡要是也亂了,我們逃命的時候不至於分不出東西南北。”

趙含章一聽,立即衝他伸手,“上來。”

傅庭涵看見伸到跟前的手頓了一下,伸手握住,輕鬆上了馬車。

倆人分坐在馬車左右,傅安也擠上車,和聽荷一起坐在車轅上。

趙含章:“可惜我們正在守孝,不能訪友,不然去縣衙裡借縣誌是最有效和快速的辦法。”

傅庭涵:“沒關係,我們有的是時間,你在莊園裡這麼大的動作,縣衙不可能不知道,到時候你不去拜訪,他們應該也會上門來。”

趙含章一想也是,點了點頭,決定靜等佳音。

趙長輿在塢堡裡也有產業的,除了老宅和幾間鋪面外,還有田地。

其中,祖上傳下來的田地地契他都交給了趙仲輿,剩下的一些是他這些年陸續添置的,或是和族人買的,或是開荒出來的,不是很多,也就二十來畝地吧,就在趙氏塢堡邊上。

這些地是留給了趙二郎。

除了這些外,西平縣其他地方趙長輿也購置過土地,趙仲輿知道要在故土留田地,便是為了子孫後代,他也不會全交換給趙含章的。

基本上他換給趙含章的都是距離塢堡遠的田地和鋪面。

這些田地,有的有莊頭管理,有佃戶耕種,有的則是丟荒,原先的佃戶和長工早跑沒影了。

趙含章預估,夏收結束,還會跑掉一批。

她沉思起來,“你說我寫信給趙仲輿,提議讓他把汝南這邊的田產和鋪面都交給我打理會不會太過分?”

傅庭涵:“收益歸他還是歸你?”

趙含章,“收益要是歸他,我管個什麼勁兒?”

傅庭涵:“你在汝南之外還有沒交換給他的田產鋪面嗎?”

“有啊,但很不幸的是,那些地方現在都是戰區,你覺得他現在還能吃這個虧嗎?”

這是一個單純的疑問句,趙含章滿懷期待的看著傅庭涵。

傅庭涵直接道:“不能,他不蠢。”

“如果他答應了,那多半出自於心虛,但……”傅庭涵想了想後道:“你這位叔祖就算心虛也不會這麼大方的,現在整個朝堂都流落在外面,正是急需錢和各種資源的時候。”

“逃難那會兒他們又丟失了這麼多行李,恐怕現在窘迫得很,他不問你要錢就算了,怎麼可能還白給你東西?”

趙含章聞言惋惜的一嘆,“可惜了,早知道洛陽會那麼快亂起來,當初換田地鋪子的時候就應該談一下這件事,把事情定下來再說。”

倆人都不知道,此時趙仲輿的信使正在趙氏塢堡裡呢,為的也是錢財和田地鋪面的事。

這邊的田地鋪面,趙仲輿是家中有下人在管,趙長輿雖然也派了下人在這邊打理,但決策和監督一類的事卻委託了趙淞。

多年來,族兄弟兩個的習慣都是趙淞彙總好這邊的所得後讓人送去給趙長輿,或是趙長輿有安排,直接寫信回來把這些錢財和糧食給用了。

趙仲輿此時派信使過來,為的就是接手趙長輿交給二房的那些田地和鋪面。

趙淞翻開單子看,看見上面用筆劃去了不少,不由蹙眉,“這是何故?”

信使忙道:“這是郎主給三娘和二郎的田地鋪面,地契和房契都交給了三娘和二郎。”

趙淞去看,發現祖產都沒動,其餘大部分田地和鋪面都被劃去了,雖然資產分薄了,但他還是滿意的點了點頭,“族長疼惜晚輩,三娘和二郎年幼,的確是該多拿一點資產傍身。”

話音才落,管家高興的進來稟報道:“郎主,長房的三娘和未來姑爺回塢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