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省委大院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章(12)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章(12)

穿過一個個熙來攘往的候機大廳,他們來到一個特殊的地方,這裡是一個個隔開的房間,像是賓館,又像是會議室。在一間掛有10的牌號前,他們站住了,汪忠輕輕地推開門,熱情地迎上前去,和梅志宏打招呼。

梅志宏忙站起來,一眼就看見王一鳴,忙向前跨一步,握住王一鳴的手,使勁地晃了晃說:“你好,一鳴老弟,好久不見。”

王一鳴看梅志宏高高的個子,身材魁梧,腰板挺直,很有軍人的氣度,握著他的手,說:“你好,老兄,不好意思,經天大哥經常向我說起你,說找個時間,大家聚一聚,但一忙就錯過了,沒想到,今天是你親自送我去上任,榮幸啊榮幸!”

梅志宏忙招手,示意大家坐下來,然後扭過頭,對王一鳴說:“經天昨天晚上已經給我打過電話了,他說了你們兄弟之間的關係,我明白了。今後我們就是好兄弟了,不要客氣。”

因為屋子裡人多,雙方不便就這個話題繼續說下去,於是就立即轉了話題,談了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

這個時候,小龔也開始和梅志宏帶的秘書聊著天,交換著號碼。做秘書的,老闆相互之間是朋友,秘書之間理所當然地就是朋友,大家有什麼事情都互相聯繫,目的是為了方便為老闆服務。李志強和汪忠,拿著機票去辦理大件行李的託運。

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一會兒,一個工作人員過來告知,他們這個屋子裡的人,可以安檢上飛機了。於是眾人拿行李的拿行李,提包的提包,梅志宏在前,王一鳴第二,大家魚貫而出,到了專門為貴賓安排的安檢通道,順利透過安檢。

汪忠和李志強站在外面,衝著大家揮手,說著:“再見,再見,一路順風。”

王一鳴向他們倆微笑著,說著:“謝謝,辛苦你們了。”

等到了飛機上,王一鳴才發現,自己這一次坐的是頭等艙。看來這個汪忠還真是會辦事。

從北京到西江的省會江城市,飛機在空中要飛行三個多小時,王一鳴和小龔並排坐著,感到百無聊賴,拿著飛機上準備的《西江日報》翻了翻,他看到,一版上有省委書記楊春風的照片,他在參加農村勞動,戴著草帽,上身穿白襯衫,下身是綠顏色的軍褲,高高挽起褲腿,腳上穿著一雙黑色的雨鞋,正站在水田裡,一手拿著水稻的秧苗,往田裡插秧呢!文章的標題是《省委書記楊春風在沙崗村參加春種》。

沙崗這個村,是個全國有名的地方,是全國第一批實行大包幹的村子。按報紙上的報道,說沙崗的二十多個農民,幾乎在同一個時間段,和安徽的小崗村的農民一樣,走上了分田單幹的路子,他們迅速改變了農村的面貌,家家的糧食吃不完。但此後的幾十年,他們也和小崗村一樣,成了遠近聞名的參觀聖地,但老百姓的日子卻沒有大的改觀,依然是貧窮,許多村民靠出去打工生活。

原來是各級部門不遺餘力樹立的改革開放的標兵,哪知道發展了幾十年,還這麼不爭氣,仍然要靠各級部門輸血,才能過活。倒是那些原來沒有分田單幹,堅持走集體經濟發展的華西村、南街村,徹底擺脫貧窮,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華西村王一鳴特意去參觀過,那個村子,哪裡像是農村的樣子,家家戶戶住統一建設的別墅,都是三四百平方米的,三層樓,家家有汽車,每家每戶都是百萬千萬的家產。村子裡辦的集體企業,每年的收入幾十個億,在這裡村民個個有工資,有分紅,看病不要錢,上學不要錢,養老不用愁,簡直是實現了共產主義了。

歷史真是奇怪,它喜歡轉大圈子,原來我們都認為集體經濟不行,大鍋飯沒前途,只有分田單幹一條路,但現在事實證明,我們言之過早。真正在農村實現了共同富裕的,還就是那幾個實行集體經濟的村子。真是讓人感慨萬千哪!

王一鳴仔細看了楊春風的樣子,研究了一下他的肢體語言。對這個,王一鳴有些心得,他長期愛好心理學,喜歡揣摩古今中外那些大政治家、陰謀家發跡的歷史和他們留下來的畫面。從他們的表情和語言上,發現一些有價值的東西。看得多了,研究得多了,又在官場上待了那麼久,王一鳴漸漸就有了自己所謂的獨特的慧眼,他善於從一些細節上,推測出一個人的內心世界和思維習慣。王一鳴覺得,大自然才是真正神奇的,莫測高深,我們直到今天,科技這麼發達,仍然有很多的未解之謎,我們對這個居住的星球的認識,還是一知半解,不完整的。而具體到個體的人類,卻是膚淺的,只要你靜下心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不管一個人多麼老到,狡猾得像只狐狸,他還是會露出馬腳。特別是每個人的那張臉,簡直是每一個人的天氣預報,所有的內心世界,在上面都有反映。不管你是多麼成熟、狡猾的政客,多麼善於表演的騙子,你就是使出渾身解數,想迷惑所有的人,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因為不論你無論如何掩飾,你的眼睛和表情,你的肢體語言,會透露出你內心的秘密,大自然給了每個人一張無法掩飾的臉,它讓你時刻都是赤裸裸的,接受別人的過濾。尤其是現在,政治人物每天都生活在聚光燈下,他們的一舉一動,都被公眾看在眼裡,他們一個個其實都是透明的人,沒有了任何秘密可言。所以誰是什麼樣的人,要不了多長時間,公眾就心中有數了。

王一鳴覺得,自己雖然和楊春風從來就沒有打過交道,但從楊春風臉上的表情和他手中的動作看,王一鳴判斷出,這是一個非常有個性、權力欲極強的人。對於楊春風,王一鳴久在官場,也略知一二。

楊春風這個人,早年出身很低,從一個鄉長做起,一步一步,當了東部某省省會城市的市委書記。他當一把手的時候,所有和他搭班子的人,都感到非常頭痛。當市長的,都和他尿不到一個壺裡去。所以他在哪裡,就不停地換市長。以至於誰聽說要和他搭班子,心裡就涼了半截。

但他這個人,也有優點,認準的事情,不管遇到多大的阻力,都一幹到底,直到做出成績。所以中央還是有領導喜歡他,把他一步一步,又提拔做了省長。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做了省長,他又和省委書記鬧矛盾,繼續我行我素,中央看這樣下去不行,就準備把他調出來,交流到外省去。恰好趕上西江發生了官場地震,省委書記謝青松和省長錢名貴,都先後出事,這個時候,楊春風才因禍得福,臨危受命,做了一把手的省委書記。其實官場上大家都議論,中央就是考慮到他有發達地區執政的經驗,想利用他的衝勁,改變一下西江省在全國的落後局面。

和楊春風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處好關係,是自己首要的任務,王一鳴想。

飛機加速起飛時,王一鳴感受到那巨大的轟鳴聲和強烈的震動聲,透過窗戶,他看到飛機已經離開地面,像一隻大鳥,張開翅膀,一下一下向高空爬升。北京城的高樓大廈,從空中望去,已經變成了一個個小矮人,下面是被道路分割開的綠油油的麥田,河流、道路縱橫交織,一個個城鎮、村莊,鋪開在這一望無際的大平原上。這裡就是共和國的心臟,自己工作生活了八年的地方。

整整八年了,王一鳴想,自己不知道這一輩子還有沒有可能重新回到這裡,自己的前面,是充滿希望而又難免坎坷的仕途,每一步都蘊含著機遇和挑戰,是成功的起點,但一旦有了重大失誤,就會轉化為官場的終點,許多人折戟沉沙,只有少數的幸運兒,才能夠最後勝出。“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的這句話,久久迴盪在王一鳴耳際。他又回味起魏正東的話:“要做政治家,不要做無恥的政客。中國最不缺的就是無恥的政客,自以為聰明,每天不住地表演啊表演,你那麼愛表演,乾脆去做演員好了,不要佔著茅房不拉屎。中華民族的大好時光,耽誤不起啊,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國歌裡不是每天都唱著嗎?環顧今天的世界,我們決沒有理由掉以輕心。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中華民族這麼多人,人家會讓你舒舒服服實現崛起嗎?簡直是痴人說夢!政治家啊,政治家,今天中國最缺乏的,就是大政治家。一個缺乏大政治家的國家,就像是一群沒頭蒼蠅,前途堪憂。”(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