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省委大院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章(47)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章(47)

透過他這些年的運作,上上下下都基本打通了關節。省委常委會已經開會研究過了,楊春風書記最後拍板,黨校遷建這件事,已經是沒有異議了。下面就是如何運作,這個是關鍵問題。原來周廣生管這個事情時好辦,自己和他是多年的關係,都是本地人,有什麼都好商量,大不了是你好我好,大家利益均沾,都發財,都撈一點。可現在在這個節骨眼上,來了個王一鳴,對於這個從天而降的省委副書記,自己的頂頭上司,梁躍進覺得有點頭痛,自己和他沒有任何淵源,不知道好不好打交道。

從王一鳴第一天來西江省上任時的講話中,梁躍進判斷,這個王一鳴,是個有理想的人,是個有自己想法的人,這個人,年輕又有背景,說是政壇上的黑馬,一點也不過分。

這樣的人,前途遠大,他們都是把權力看得比什麼都重要的人,想用小恩小惠的辦法拉攏這樣的人,簡直是想也別想。

這樣的人又廉潔,他們是不會過分看重金錢的,所以要想透過大的工程,撈錢和他們分贓,這樣的事情,他們也是不屑一顧的。所以想來想去,梁躍進覺得,這個王一鳴,會不會把自己早已經謀劃好的一切,統統粉碎掉,最後的幾年,能不能發財,就看自己的命了。

所以他現在想儘快接近王一鳴,獲得他的信任。

接到遊金平的電話時,梁躍進才反應過來。為了建立和遊金平的關係,他費了不少的勁。逢年過節,都要到遊金平家裡慰問,必要的禮物更是不可少,當然錢都從黨校裡出,自己是不用掏一個子的。像他這個有實權的單位頭頭,要拉關系是不用自己掏錢的,隨便找個由頭,辦公室主任和財務處長,是會處理得天衣無縫的。都用自己的錢,誰頂得住啊!

遊金平說:“是梁校長嗎?我告訴你啊,快準備準備,王一鳴書記在我的勸說下,已經決定在今天下午到你們黨校看看,你趕快安排人,抓緊準備,我們半個小時以後就到了。”

梁躍進一聽,連忙說:“好,好,我這就通知他們去準備,太感謝老弟了,還請老弟多多關照,最好是今天晚上,視察結束後,我們能夠和王書記吃頓飯,大家都還沒見過王書記,想認識一下。你看方便不?”

遊金平說:“這個我已經向王書記彙報過了,他已經同意了,晚上和班子成員們,大家一起吃頓飯,你現在就可以安排了。”

梁躍進說:“太好了,太好了,我這就去安排。你們的車出發的時候,你告訴我,我好帶人到大門口迎接。”

遊金平說:“好,等一會兒我通知你。”

王一鳴和遊金平的車一前一後,到了省委黨校的大門口時,王一鳴看到,老梁帶著一班人,已經等候在那裡了。看規模不小,過了大門口的兩邊,站滿了人,不用說等著的都是黨校的員工,看這個樣子,是夾道歡迎的架勢。

王一鳴的車子剛停穩,小龔還沒有來得及下車開車門,就見老梁彎著腰,已經為王一鳴親自開啟了車門,那個態度,殷勤備至,讓人不由得不憐憫他。

王一鳴連忙下車,和他緊緊握手,看著老梁花白的頭髮,說:“謝謝你了,梁校長,讓大家等久了吧!”

梁躍進看王一鳴這樣說,臉上也有了面子,說:“沒有沒有,我們剛等了五分鐘左右,應該的,應該的,王書記第一次來,我們理當如此。”說著把幾個副校長和辦公室主任、財務處長等介紹給王一鳴。

大家依次握手,然後一起往大門裡走。

王一鳴看到,這個時候,有幾家電視臺和電臺的記者,正在把鏡頭和話筒對準了自己,他知道,這個老梁,已經通知新聞單位了。也好,這樣就算自己下基層調研了嘛!

到了王一鳴這個級別,只要下去視察,下面的單位,是把這件事當成天大的事情來處理的,報紙上要有文,電臺上要有聲,電視臺要有影,再怎麼說,王一鳴在省裡也是堂堂正正的三把手了,每天在西江新聞裡露露面,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嘛,現在的群眾,就是從新聞聯播裡認識領導的,看你一天到晚都幹些什麼事情呢!電視裡要是整天看不見你,那在老百姓心目中,你就是銷聲匿跡了,要麼是犯了什麼錯誤,被有關部門抓起來了。

所以幾乎所有的官員,知道了老百姓這個心理,每過幾天,電視臺裡沒有自己的影子了,就千方百計下去視察啊、訪問啊、調研啊,總之,一出去,就有新聞媒體的記者跟著了,就可以上報紙和電視臺了,老百姓就又看見你了,你的傳言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幾家電視臺的記者,扛著攝像機,走在前面,邊退著走,邊拍著鏡頭。王一鳴在遊金平和老梁的陪同下,前呼後擁,後面跟著的是秘書小龔和一大幫子黨校的中層幹部。走在夾道歡迎的人牆內,這麼多人,挨個握手,顯然是握不過來了。王一鳴一會兒雙手抱拳,一會兒招手示意。臉上看著大家,一個勁地笑。

可以想見,這些人都是從四面八方,被一個電話召喚過來的,他們或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但一個命令,他們都要放下自己手中的事情趕過來,因為他們都是小人物,身不由己,自己的飯碗在別人手裡捏著呢,讓你什麼時候來就得來,雖然有人是自願來的,但可以想見,大部分是被逼無奈,為了應付這個差事。

想到這裡,王一鳴覺得很對不起他們,自己就是隨便走走,也無端地打擾了這麼多人的生活。看來到了省裡,自己這個所謂的省委副書記,在普通人眼裡卻真是了不得的大人物了。到了哪裡,都是前呼後擁的夾道歡迎。

這樣的場面雖然熱烈,但從內心裡,王一鳴卻感到非常反感,他不喜歡到處被人打量的滋味,這樣自己就成了稀有動物似的,渾身不自在。

好在這個過程很短,也就是幾分鐘就走出去了。進了大門,王一鳴看到,黨校的綠化還是搞得不錯的,到處是參天的大樹,有的樹齡看樣子都有七八十年的樣子了,樹冠的直徑有幾十米,有的樹木,一年四季不落葉,鬱鬱蔥蔥的,襯托得整個校園寧靜、優雅。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王一鳴走到一棵大榕樹前,看這棵榕樹,有三四層樓那麼高,樹身的直徑少說也有一米多,要幾個人才能合抱過來,這樣的樹木,現在在城市裡已經很少見到了。要是在北京,都成了重點保護的名木古樹了。

王一鳴站在大樹下,抬起頭,感受了一會兒,又親手摸了摸樹幹,問老梁:“這樣的樹木,現在黨校裡還有多少棵?”

老梁說:“沒有仔細統計過,大概有幾十棵吧!”

王一鳴說:“這都是寶貝啊,一定要注意保護好,百年樹木,大樹能長到這個樣子,都有靈氣,你看這個校園,有這些大樹,氣氛就不一樣了,走在校園裡,都有一種心平氣和的感覺,這就是自然與人的和諧嘛。”

老梁尷尬地笑了笑,他心說,還怎麼保護啊,這些樹,說不定很快就要被砍伐掉,要不然怎麼建設商品房。這片地方,最合適的就是拍賣給開發商,開發高檔商品房,只有這樣,才能賣個好價錢。老梁估計過,按目前省城裡房價增長的速度,這片地方,一旦開發成高檔的住宅小區,每平方米的房子,說不定都能賣上萬塊,商鋪更沒譜,說不定能賣到四五萬一平米。只有這樣,開發商看有賺頭,他們才捨得花大價錢買地皮。

當然,這個彎彎繞,王一鳴剛來,他還不知道。

老梁這個時候,也不便作過多解釋,只好尷尬地笑著。

大家繼續往裡面走,王一鳴看到,學校裡有些教室確實是落後了,還是七八十年代的簡易平房,有的是紅磚紅瓦,有的是青磚紅瓦,窗戶還有的是木窗戶,上面的油漆已經剝落了,窗戶框也被腐蝕了,上面的鋼筋鏽跡斑斑。

王一鳴特意進了一間教室看了看,裡面是木桌子、木椅子,桌面也是坑坑窪窪的,一看就是用了十幾年的。地面鋪著瓷磚,可能是最近幾年整治過的。

王一鳴問:“像這樣的教室,還有多少?佔什麼比例?”

老梁說:“70%都是這樣的教室。”(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