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現代 > 金融圈走出的女明星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六章 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四十六章 愛

小時候,由於就職的學校師資不足,父母每天都要上很多課,晚上還得帶晚自習,我常常跟著父母去他們所在的學校,坐在教室裡,聽他們講課,雖然什麼也聽不懂,但是我很喜歡學習的氛圍,晚上和高中的學生們坐在一間教室裡自習,看看小畫書,畫點小動物,我感到特別快樂。

學校的牆上貼著很多名人名言,例如 “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少年不知勤學苦,老來方悔讀書遲”、“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每次在走廊上行走,我總是喜歡盯著這些句子看,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父母在我兩歲的時候,就為我買了插圖版的《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中國通史》和四大名著,還買齊了《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一千零一夜》、《木偶奇遇記》、《365夜睡前故事》、《綠野仙蹤》、《小王子》、《湯姆索亞歷險記》、《魯濱遜漂流記》、《小公主》等經典童話書或名著,母親每天晚上都會給我講故事,一個接著一個,直至我熟睡。除了親自講故事給我聽,母親還省吃儉用,為我買了上百盒故事及音樂磁帶,讓我每個週末都沉浸在故事的海洋裡。漸漸的,我愛上了知識,愛上了讀書,愛上了學習。

小時候,父母的工資不僅要用於我們一家三口的生活開銷,父親還要供養他兩個正在讀書的弟弟,生活總是很拮据,我家所在城市的冬天很冷,冬天的新鮮蔬菜很貴,因此,我們整個冬天只吃蘿蔔和白菜,父母幾乎不給我買新衣服,我的衣服都是表姐或者姨媽的舊衣服,這樣的生活,直到我上三年級,才有所改善。但是我從來不覺得自己很窮,因為我知道,只要是我想要的書和磁帶,父母沒有不買給我的,我在精神上很富有。

我父親最喜歡的名言是“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每當他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或困難時,總是會說這兩句話,每次聽到這兩句話,我的內心也會充滿力量。

我的父親從來沒有向我訴說過生活的艱難,從小到大,他總是無微不至的關懷著我和母親,洗碗掃地洗衣服倒垃圾他全都幹得井井有條,外面的事更是從來不讓我和母親操心,在工作上,父親總是勤勤懇懇做事,敬業奉獻,即使一週上三十幾節課,同時帶初三和高三的化學課,他也從不叫苦喊累,嗓子疼了啞了,吃幾片含片就繼續上課,即使沒有加班費,他也從不抱怨,反而說自己小時候連飯都吃不飽,現在有飯吃還有溫暖的家,多講課,就能多讓一些學生考上大學,多麼值得。

學校有一些學生家境不好,又常年住校,有時候,父親會讓他們來家裡吃飯,說是給高三的孩子改善伙食,雖然我家吃得不好,都是粗茶淡飯,但是,我理解父親的用意,他是想讓這些孩子放鬆一下,同時體會到來自老師的溫暖,讓離家的孩子消除不安全感,心無旁騖的投入到緊張的學習中去。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是父親讓我明白了什麼叫艱苦奮鬥,什麼叫知足常樂,什麼叫樂於助人,我時常想,如果人與人之間都是這樣純真,那麼我們的社會必將充滿正能量,人民的生活將會更加幸福,國家也會更加繁榮昌盛。

我的母親是一個樂觀且文藝的女子,每次我不開心了,她總能寫一段話來安慰我,有一段話她寫得很好:“人生無需青史留名,只需安心平靜快意;人生無需好友遍地,只需自己懂得自己;人生無需遺憾悲慼,只需勇敢向前行進;人生無需過分憧憬,努力便會鮮花滿地。”母親從不購買很貴的衣服首飾,但她會花很多錢買書,她酷愛讀書,讀各種書,也喜歡做工藝品,她心靈手巧,用串珠做的動物植物總是栩栩如生,十字繡下的清明上河圖讓人驚歎,在毛衣後背上編織出的天安門,更讓我終生難忘。

雖然她不善言談,但卻總給人一種慈愛且神秘的感覺,讓我感受到滿滿的支援和庇護,又讓我總能發現這個世界的奇妙之處。

無論何時何地,我的父母總是無條件的支援我。小時候,我很害怕上幼兒園,其中一個原因是我午睡時睡的是上鋪。也許那時的上鋪很矮,但對於幼小的我來說,通向上鋪的那幾個臺階,是無法逾越的鴻溝。

我既不敢爬上去,又不敢爬下來,每次午睡,我的內心都要經歷巨大的鬥爭,即使我爬上床了,巨大的恐懼也讓我睡不著,每天中午長達兩個小時的午睡時間,對我來說是莫大的痛苦。同時,因為衛生間不在午睡的樓層,我們要先下樓,再去樓外一棟小樓的最深處,才能解決方便問題,所以老師不允許我們在午休時間去衛生間。

每天中午的兩個小時我都輾轉反側,除了想家、害怕,就是想上衛生間。

沒過多久我就受不了了,我跟父母訴說了不想去幼兒園的事,父母沒有罵我,也沒有跟我講“不上幼兒園就沒法上小學”、“我們這麼忙,你不好好呆在幼兒園,就沒人管你”這種大道理,而是從那天開始,每天中午,父親都會接我回家。

我天生不是特別勇敢,可是我的父母從來不覺得這是個缺點,每當我有一絲一毫的進步,父母總是毫無保留的誇我,每當其他人問我學習怎麼樣,父母總是說很好,其他人問我在家乖不乖,父母總是說很乖,父母的回答讓我變得更加努力,努力讓自己的真實情況配得上他們的期望。這些說起來都是小事,可是又有多少父母能做得到呢?

不是每一棵小草都適合經過狂風的摧殘,有些弱小的草,一吹就萎靡了,每個人的性格與資質是不同的,家庭教育需要因材施教。

目前我尚未組建自己的家庭,但是,我有著九十多歲的太奶奶、八十多歲的外公外婆、七十多歲的奶奶,我最小的表弟才八歲,小外甥剛出生幾天,每當老人有個頭疼腦熱,一家人總會噓寒問暖出錢出力,八歲的小表弟更是歷經他姑姑、外公外婆、二姨媽、我媽和五姨媽的照料,一家人團結友愛、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我對未來充滿信心,因為我知道,無論身處何地,我的大家庭永遠是我最堅強的後盾。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風氣,謂之家風,家風正,則家庭時刻保持活力。充盈著浩然正氣,整個家就會擁有一股昂揚向上的氣息,讓人活的有底氣,即使身處困境,也能堅強自立。

家庭是社會最微小的組成部分,家庭文明不僅是社會文明的投射,而且可以改變社會風氣。良好家風的建設與傳承利國利民,每個家庭都應該責無旁貸的構建良好家風家教,千千萬萬個家庭,必將凝聚成振興中華的蓬勃力量,讓我們從家庭做起,透過一件一件具體的事,為“我的夢”助力,為“中國夢”助力!

讀完之後,她又讀了一篇名叫《師德》的文章。

轉眼間,我來到這所學校,已經一年了。

這一年以來,每一天對於我來說,都是新的,也都是特別的。

時至今日,那些過往的時光,還是讓我記憶猶新。

初為人師的我,帶著神聖感和自豪感進入了這一行業。

那時的我,畢業沒兩年,徜徉在校園裡,感覺自己還是一名學生,因此,深刻的記得自己對於好教師的定義。

在我心中,好的教師,就是一名擁有師德的教師。

師德,是教師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

師德,是教師工作的精髓,可以用“師愛為魂,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概括其內涵。

首先,我們必須要愛學生;其次,我們要不斷修煉自己的內功,將自己教的課程吃透,理解每一個知識點,更好的教給學生,昇華我們的愛,將傾注了愛的知識,教給學生們;最後,我們要身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只有以身立教,對學生一視同仁,知榮明恥,嚴於律己,以身作則,作風正派,才能成為學生們的榜樣。

在學生的心目中,教師是指路的明燈,無論是好學生還是差學生,他們都渴望得到教師的肯定。因此,從給學生們上課的第一天開始,我就著重培養他們的自信心。

很多學生剛上大學,對專業課難以理解。為了讓他們更好的理解課程知識,增強自信心,上課時,我努力用最淺顯易懂的語言去給他們講解,下課後,我努力鑽研第二天的課程,永不懈怠。

如果感覺到有些學生對課程難以理解,我會在課後找到他們,詢問他們有什麼疑惑,解答他們的同時,更好的反思自己教學上存在的不足,從而用更明朗的語句去教習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