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兄弟姐妹齊種田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三章 買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三十三章 買人

今天上午這樣一鬧,倒終於是把砍甘蔗的事安排好了,從初三起,家裡只是正午前收甘蔗,下半天就幫忙開荒、種甘蔗或是建作坊。

見村長還跟爺爺說著閒話,而院中人員還有些雜亂,而糖作坊內院中正在榨甘蔗,並沒什麼機密可言,對村長的人品也自是信得過。所以我走近正跟爺爺說話的村長笑道:“黃爺爺,到裡邊去看看吧,順便嘗塊剛出鍋的糖,可香甜了。”說著就牽了爺爺的手往與內院隔牆中間的大門走。

爺爺明顯愣了一下也大概明白過來,隨即也看著躊躇不定的村長熱情笑道:“黃老哥,走,咱們嚐嚐去,不是我吹牛,我家這糖做得是真不錯的。嘿嘿。”

見爺爺都這樣說,村長也就放下心來,進到糖坊內院見正收拾忙活的幾人自打過一聲招呼,見大家都無異樣才是圍著正榨汁的石榨子好奇看起來,在看到放糖碗的桌下裝了兩筐深紅色的碗狀紅糖驚道:“這...這是紅糖?看這樣,可是好糖啊。”邊說邊拿了個糖摸了起來。

在嚐到一塊爺爺給敲下的糖塊後,更是驚歎道:“這,天呢,可比集市上賣的塊糖好吃。”邊吧唧吧唧嚼著糖,邊感嘆著,吃完了也不客氣的又接了一塊吃上,跟著爺爺說起了話。

爺爺倒也知道把握時機,乘機就跟村長說起了之前家裡商議過的話題,聽得村長連連點頭道謝,說他明天就跟著我家一起到鎮上,還直說他只想買下村尾路下方江邊的一長片彼地開荒。

村長這決定倒也在情理中,比起小槽河對面那幾個山樑,村尾路下方一是方便,二是水源也不缺,而且那50來畝的荒彼土肥不說,彼梁上不光有幾十棵柿樹還有很多野甘草。

直到大哥他們那邊榨完了汁,這邊和村長事情也商量完了,爺爺直接用兩大張芭蕉葉包了10個碗碗紅糖推給了村長。

村長倒也是個知事的,幾經推讓收下糖後,笑道:“咱們兩家的關係我再推讓也就矯情了,今天那些事情你家就放心,我這隨時會叮囑著大家的。買山這事村民方面也沒什麼難,到時我就照剛才咱們說的勸勸願意買山或是開荒的都動起來,買了開了可都是好事,日子以後也能過得好些,只怕他們都沒這成算不聽勸呢,但以後要是眼紅,倒也都沒什麼怨怪了。唉。”說完嘆了一聲後,才是抱著糖走了。

終於把急手的事都解決了,一家人才都松了口氣,可外院裡小哥就來叫大人去安排栽甘蔗尖了,一家人只得苦笑一聲,然後大伯帶著曉晨哥跟了出去。

看著鍋裡準備好的甘蔗汁,再看看還剩下的大哥、浩清哥、爺爺、老爹和大伯娘,我只得無奈的邊試驗邊教著大家又熬起了糖,但在心中默默想著打算。

本是計劃著自家人都學會製糖的所有步驟和訣竅,然後請上幾個村民幫著清下甘蔗渣子等打雜的活,可這才剛開始,一些人就眼紅打聽上了,將來幾個作坊掙上更多錢,那不得更眼紅了,保不定得出什麼事來。而且把一家人每年耗費在做柿餅、做糖、做菌等等深加工的一些事上,生產力低又辛苦不說,還真是有些不划算了。

大半天的考慮下來,在下午終於又做出今天的第4鍋糖時,我突然看著大家心虛的道:“爺爺,要不咱們家買些人吧。”

說完也不敢看本分老實了一輩子的家人震驚的表情,光聽他們都驚呼出的:“買人?”兩字,自己就更覺得自己一現代人既然想到了買賣人口的事,真的非常萬惡了,但隨即又找著合理的藉口寬慰著自己。

幾人見我弱弱的點頭,還是有些沒回神的樣子,浩清哥先緩過來不確定的問道:“芽兒是說像那些大戶一樣買家僕?”

“嗯。”我輕應了一聲,然後定了定神才道:“咱們家作坊肯定會越做越好,要做的事情也會越來越多,但有些東西也算是秘方了,真不方便讓外人知道。請人來幫忙的話,因著各種原因,難保不得鬧出什麼事來,可咱們自家人幹的話,累不說,做出的東西也多不了啊。而且等咱們家再掙多些錢,難道還真一直讓爺奶和爹孃他們老人跟著忙活一輩子不得清閒?”

見大家並沒太大的反應,我又才道:“我也就是看那些大戶,不都是買上一些人家麼,所以...所以...”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還沒聽我所以出個什麼來,站在糖碗長桌旁的爺爺卻是先道:“行。”一句話讓我卻是回不過神,然後他又看著我們幾個道:“買人也倒沒什麼不好的,現在有了這打算,讓你小姑在永北廳留意著就行,得買那老實忠厚的。”

說完後,看了看發愣的我,他想了想又道:“買人也不是壞事,咱們家別苛待人家就行。”然後才看著其他人道:“只是不管將來咱們家怎麼樣,咱們老劉家的人絕不能忘了本就行,可不能因為有了錢買了下人,就變得閒散惹事。”說著說著就教育起了我們小輩為人之道來。

沒想到家裡人竟然這樣就接受了買賣人口的事,自己可是糾結了大半天呢。但隨既換位一想,也就明白過來。他們可都是土生土長的古人呢,覺得賣人買人都是合理合法的事,可不是覺得天經地義麼。看著明顯有些小激動還裝著慎重的聽爺爺教誨的幾個哥哥,我只得莞爾笑笑了。

下午太陽下山吃晚飯時,三個小哥哥已經收到了萬多斤甘蔗,而我們這天才榨了5000多斤甘蔗熬出了5鍋糖,糖的質量也倒是提高了,試糖時基本達到了前世同學家那糖的狀態,只是周圍的水還有些淺淺的混了色。

晚飯後,一家人也沒再在坎子上烤火閒聊做針線了,都轉移到了糖作坊裡。堂伯他們卻有些不好意思的說要早些休息,沒跟過來,家裡人也都明白他們的意思,所以更不會有什麼意見。

糖作坊靠著石榨子和灶這頭,泥地上被哥哥們插上了幾個大火把,倒也算亮堂。奶奶和娘她們因為白天也抽了空來看過製糖,倒也不希奇了,一時也沒什麼女人能幫上忙的,都拿了針線在旁邊做著,然後跟已經熟練忙活著的家人閒聊起來。

我除了時不時指揮一下,也倒真是無事幹,在聽大家聊完了白天的事後,看著第N次心疼的去摸兩老黃牛的爺爺,轉頭對大家道:“咱們家目前還得再買兩頭牛才行,別說爺爺聽疼牛,我看了也是心疼得緊,而且一天兩天還行,時間一長兩頭牛真受不住。再買兩頭回來,分成兩隊拉榨子才合適,以後要是有人手了,每天通宵的倒兩班製糖,牛也還得再加四頭分成兩班才行呢。”

對於我時不時丟擲的新話題,一家人都已經習慣了,只是有些小激動的開始討論起來,然後也都是認同,隨即商議起了這牲口圈的事來。

大伯倒是個有主意的,最先就提出讓在家裡建房子時,整體都擴建大些,然後把牲口圈修靠後園的菜地一方。

他這提議大家倒都覺得不錯,可我心裡慢慢已經有了打算,細想後就開口道:“要不咱們牲口圈都修在作坊後方吧,家裡也別修豬圈雞圈那些了,都修到後邊去。”

爺爺先是有些愣,但隨即道:“芽兒,你細說說,咱們聽聽看合適不合適。”

全家最權威的老爺子發了話,我自是把心中的打算都細細說了一遍。

作坊後山平緩的山樑本就打算修上外圍牆,然後在圍牆內種上果樹的,開荒時給留出的比較平坦的地塊也大,有七八畝了。現在外圍牆依然建上,只是把牲口圈都修在後邊靠著外圍牆,就算是雞圈都能建在後面,白天時雞還以在果園裡散養,牲口圈離著作坊有一兩百米也算遠,也不會聞到糞味,工人們的廁所都可以建在牲口圈旁邊。

兩個作坊的交界處小箐邊上,已經修上了水井和大水池子,目前製糖時的用水都是從哪裡架下來的,現在只需要在池子邊上再建個煮豬食的小廚房,以後餵豬方便不說,就算是偶爾給拉榨子的物品煮頓好料也方便。

現在糖作坊的外院是修了通往後山的後門的,到時用牲口時也方便,柿餅作坊修建時,也修個後門,也現樣方便了。到時買到了人戶,作坊加上了人工,那些人是可以住在糖作坊外院大倉庫那樓上的,那本就是準備著給僱工住的,兩棟房子的樓上共有10間屋子,能住上三四家人。

到時柿餅作坊也是要修兩棟倉庫的,樓上到時還又能住上三四家人呢。兩個作坊裡到時都空中的牆邊建個廚房也不是什麼麻煩事,到時不光家僕做飯吃飯方便,就是僱了人工幫忙時包頓中午飯時也方便了。

一陣細說下來沒人打岔,大家都聽得津津有味的,等說完後,全都贊同了。

隨後爺爺認為我家和大伯家畢竟是分了家的,所以讓在我們家這個山樑的糖作坊和大伯家那山樑的柿餅作坊後都各建一個牲口圈。但大伯他們家也都是明理的,只說讓先在這邊建一個,以後小輩的成家了,要有個什麼想法,他再建上,倒是嚇得浩清和浩寧哥直擺手保證絕對不會有意見。

爺爺見這情況,放下正要吸一口有菸斗,滿意的笑道:“行,那芽兒就把記成那什麼股份吧,算做是我們老劉家的公產了,抽時間浩清你們誰寫下那契約,咱們按上印就行。”隨後想想補充道:“這規矩可是咱們家以後都要一直沿用的,省得將來你們兄弟間無意中生了隔閡。都有沒有意見?”連問連說教的說完後,見大家直點頭表態,才是滿足的吸了口煙。

其實不用問大家自是沒意見的。雖說應該算是兩家人,但這些年都跟一大家人一樣沒分別,而且還被我小心眼的在之前就定下了公產就立契,安股劃分的規矩,這事也就這樣定下了,只等寫上契紙就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