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兄弟姐妹齊種田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三章 努力長大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三章 努力長大

早上醒來時,哥哥們的歡笑聲已經在院中響起了。我很開心,這已經是康熙三十一年了。每當時間多過一天,我就能長大一天,我巴不得快快長大。

“娘!”“娘,妹妹醒了嗎?”哥哥們一窩蜂的跑進了屋裡來。

“喲,你們這幾個皮猴子!醒了,醒了。”娘邊抱我起床邊笑罵著哥哥們。

“你們幾個小子,別一大早就去逗你們妹妹,快都來吃耳塊。”老爹的聲音在院子裡大聲響起。

“呵呵”“快,妹妹吃耳塊去。”“吃了耳塊,哥哥們帶你出門去玩。”哥哥們對老爹的大聲警告是一點不怕的,都圍守著老孃等著我一起呢。

看到五個哥哥們興奮的表情,聽著他們給我講糖水耳塊多麼好吃,討論著一會兒要帶我到哪裡哪裡玩,我覺得真的很幸福。有哥哥的感覺真好啊。

前世的我哪裡有這麼多哥哥,就是有那麼幾個表哥堂哥的,但都因為離得不近,可從沒對我這樣好。五個哥哥對我真的非常好,而我已經非常確實,這幾個哥哥都是百分百的妹控。嘿嘿。他們絕對不知道“妹控”是什麼,但他們都一直把這個詞貫徹得是徹徹底底。

“今天可是大年初一,你們做大人的可也別罵孩子。”“過年高興,就讓他們皮一天。明天不聽話了再收拾他們。”奶奶和爺爺提醒著大人們,卻也不忘記威嚇一下幾個哥哥。

“呵呵。”“嘻嘻。”“知道了。”“我們會聽話的。”哥哥們也乖巧的表態了。

奶奶她們把耳塊切片,和紅糖一起煮了很大一盆子紅糖水耳塊。我終於吃到糖了,雖然是有些黑紅黑紅的紅糖水,但我覺得已經非常滿足了,這年代糖貴啊。

哥哥們吃得小心翼翼的,生怕吃掉一滴糖水的樣子,到了後來連碗都給添了一遍。大人們看到也都沒有誰責備他們,都只是笑笑而已。其實我看得出來,這頓紅糖水耳塊,連大人們吃得也是非常滿足的。在這地方,大年初一的早飯,都會吃這種糖水煮的東西,象徵著這新的一年生活將甜甜美美。

吃過這有象徵意義的早飯,一家人都往外邊村子而去。聽奶奶們講,這叫遊百病,初一是不能一天都呆家裡的,要四處走走竄竄,以保來年身體健康百病不生。

到村裡時,已經非常熱鬧了。四處圍著這一圈那一圈的人,大家都在熱情的相互問好聊天。哥哥們最終沒能從大人手裡帶走我,他們自己去找小夥伴們瘋玩去了。老孃和大伯娘帶著我找到了她們要好的女人聊天,奶奶也去找她要好的老夥伴們吹牛去了,連男人們也都有各自的圈子。

古代的生活真的不光是貧窮落後,還非常的乏味啊。看著周圍的大人們除了聊天還是聊天,我無聊得又開始神遊了。

MM的,太無聊了有沒有。這都兩三個小時了,還能聊?能來點什麼娛樂也好啊。這年代,不能看電視,不能耍電腦,但鬥鬥地主,玩玩升級,再不然打打麻將?

一群人,吹著去年的收成,來年的打算,東家的長西家的短,已經足足吹了有快三個小時。天啊,他們不累我很累了。還是小孩子好耍啊,看著不遠的地方做個遊戲,捉著迷藏的小孩子,我十萬分的羨慕。

“妹妹”“妹妹”哥哥們不知道從什麼地方跑了回來。

“妹妹,給,你快吃。”大哥把一塊指頭大小黃白色的東西往我嘴時塞來。

額!這是糖?我嘗到了嘴裡傳來的甜味,有些疑惑的想到。嗯,是麻糖,我嘗出來了。但這糖金貴的年代,會有誰家這知大方?

“呀!大柱你喂你妹妹吃什麼了?”老孃回神時,看到哥哥已經喂了一個東西進我嘴裡,有些不放心的問道。

“二嬸,沒事,那是我們換的糖”大壯哥趕緊的給娘說明道。

“換的糖?”老孃不解。

“是的,我們把今天奶奶給我們帶著吃柿子換了糖。”“是啊,五個柿子和村長家小黃牛換的。”哥哥們一臉得意的看著大人,正等著大人們誇講呢。

額?五個外婆家的脆柿子,不會就換了我嘴裡這塊糖吧?而且小黃牛?那是村長家大兒子黃建材家的小子,今年7歲了了,我是記得他的。而小黃牛的老孃現在正跟著這一塊聊天呢。她是娘的好姐妹周嬸嬸的大嫂,我叫她楊嬸。

我抬頭看向對面那個女人,快40歲的樣子,但其實聽娘和周嬸聊天時說,那女人應該是剛歲。嫁到村長家時先只生了一個女兒春杏,然後好些年肚子都沒再有動靜,在婆婆面前一直抬不起頭來。周嬸嬸和娘是同年,今年也都有7歲了,周嬸嫁給村長家的老三黃建立,一年後就生了鐵蛋,然後生了狗蛋和小蘭。如今鐵蛋有8歲,狗蛋有5歲,小蘭也歲了。周嬸嫁進黃家後,還經常勸說安慰她,所以她和周嬸嬸一直都處得很好。

“唉,這些孩子,給芽兒吃塊糖還換什麼換,真是。”周嬸有些不自在的道。

“那柿子都是孩子他外婆給送來的,家裡還有的,這還換們家小黃牛一塊糖。我這真是不好意思。”老孃很是不好意思的道。

看來,在大人們心裡,五個柿子換塊糖,很是讓別人吃虧了。其實我選的話,我願意吃五個柿子。含著嘴裡和麻糖,看到哥哥們看我吃糖時欣喜滿足的目光,那眼神就象他們自己在吃糖一樣。我覺得自己嘴裡含著的不是糖,而是幸福。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旁邊突然傳來一陣吃驚的依噓聲。這了圈的大人們立馬也好奇的走了過去,加入了詢問瞭解的隊伍中。我聽到了一個非常不得了的,沉痛的訊息。

聽那個從鎮上回來的村人說,山西發生大災了,而且是去年,也就是康熙三十年的時候就發生的。三十年的上半年,山西就已經乾旱得嚴重,到了夏秋更是嚴重,可以說從年初到秋天都是滴雨不下。秋天莊稼快能收的時候,卻又發生了蝗災。

說是那蝗蟲群飛來時,那黑壓壓的一片,過處不說村草不生,那也是片葉不留了。現在山西那邊莊稼是沒得收了,聽說如今到處都是流民。

村裡這人說,要不是他家那鎮上的親戚是馬幫人,前不久跟著東家去了成都府見到不少的流民,這事我們大家都還不能知道呢。我再次不得不感嘆古時的通訊技術了。這都康熙三十年的事了,怎麼這三十一年時才傳到我們這裡?真太MM的落後了。

聽著大人們感慨的討論著,我腦中也回憶著這次災害的一些資訊。記得上輩子時,我是有看過這次災害的一些記錄的。我真的第一次對自己有著強悍的記憶力而高興,之前我是一直厭惡我的記憶力的。它時不時的讓我清晰的想起前世,那怕是一件小事都能讓我瀝瀝在目。

這時,埋藏在記憶深處的資訊,都一一清晰的浮了上來。

康熙三十年(1691年)西安、鳳翔兩府發生大旱,全年滴雨未降;夏後入秋接著發生蝗災,四處農作物被啃食而空,糧食基本絕收;饑荒四起,流民出現,旱蝗兩災同時出現了。次年還是不降雨,蝗災接連氾濫;大量的流民出現,四處遷徙,接著疫病出現。康熙三十一年,將是一個旱蝗疫三災同現的一年。

西安轄下有十五個州縣,鳳翔轄下7個州縣。大量的流民影響了周邊很多府,進而其它省也受到流民的影響。可以說1691年到169年,山西已經是餓殍遍野,百姓們逃離家園,流移到了川、陝、卾交界地帶。

我想到這些,心裡忍不住的有些顫抖。在這古代,哪裡能象我們如今的社會這麼好,一方有難,八方馬上就支援。在古代,生產力低下,社會經濟發展落後,人類控制和改變自然的能力很弱,自然條件對人類社會的支配力卻很強。當這樣的災害突然出現時,不敢想象那樣的情景會是多麼的慘烈。

流民們從自己的村莊逃離家園,從一個村莊到另一個村莊,然後向著大的城鎮流移;每到一個新的地方,就會讓那裡人越來越多,食物更加匱乏。生活環境會越變越差,長時期的飢餓會讓人們身體更差,抵抗力變得更差,生病,然後死亡。當屍體得不到很好的掩埋,那麼流行病將會開始蔓延。那麼疫災就接著出現了。

想到疫災,那恐怖的東西,對於它的描述,我記得自己看到史書上這樣寫道“疫氣纏絡,觸之即病,病即死,死亡無計。”這樣的災難,在這古代,我們能怎麼辦?

我腦海突然就冒出了一首詩,一首我在國朝詩鐸上看到的,描寫這次災害慘景的詩。“清晨啟柴荊眺望,至日酉時襤褸絡繹來,流離四方。走或牽兒女行,或扶嫗與叟,絮語遭旱蝗,粒顆田無。有老羸氣如絲,拄杖露雨肘,佼女形如鵠,垢面蓬其首。”看完時,我真的是深能體會到那樣的悲慘場景。

這次持續兩年多的災難,將會是清朝人口大大減少的一個最大原因之一。那麼將會有多少無辜的百姓在這次事件中慘死呢?我已經不敢再去回想了。

大人們還在討論著,但是這群純樸的人們,他們真正可稱為最最最純樸善良的人們了。他們沒有一個人想到,是不是應該多準備點糧食,或是想到是不是要積點糧食起來好賣?他們只是討論著,為遠得不知道應該是什麼方向的同胞們難過著,為他們有些擔心著。

不得不感慨這時期人民的純樸,看著這群過年還穿著補丁的鄉親們,這應該都是他們是好的衣服了。我有些為大家擔心了,雖然這是邊遠的雲南,但不知道這次的災難會對此地帶來什麼樣的衝擊。我之前沒有看過這次災害對雲南有什麼影響的記錄。但我卻擔心,因為是兩三百年前的事,會不是有什麼遺漏。

如果現在我再大一些,那我應該會能夠有所作為的,而不是只能乾著急幹看著了。我真的很著急長大。長大了,才能讓我多一些安全感。努力快快長大吧,快點,再快一點。我在心裡捏緊拳頭吶喊著。(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