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兄弟姐妹齊種田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六十一章 親走茶馬道(第一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六十一章 親走茶馬道(第一更)

親們,每天依然三更,只是最近太亂,所以更新時間有些不定,但晚上1點前都會更新上來的。~~~娃娃再厚臉求一下票票喔,請給點鼓勵吧。麼麼噠。~~~

------------分割線

康熙三十七年的五月初八,這是我滿7歲的生日。

如同往年一樣,只是一早就由奶奶給我煮上兩隻白水雞蛋,然後不厭其煩的叮囑我下午才能吃掉。中午也是簡單的吃了頓稀飯,下午的時候奶奶她們張羅著殺了只雞、殺了兩條魚,然後晚上時張曉晨也趕了回來,14個人的一大家子吃了個熱鬧的團圓飯。

如果非要有什麼不同的話,哪就是今天奶奶她們讓我穿上了上下一身都是紅色細布暗花的新裙、新褲和新鞋,連著被老孃親自給梳了綁著紅絲帶的包包頭,我簡直就成了個比過年時還喜慶的紅娃娃。

這身裝扮,在家裡人的眼中應是最好看的,逗得大家笑得合不上嘴的整天摸摸逗逗我。可我這心裡,真是苦逼得不行了,卻也只得強顏歡笑的逗著大家更開心。

唉,早前本還想著我也叫上堂哥他們再找上些小夥伴,大家一起燒烤一下,樂呵慶祝一下我又終於長大了一歲,結果剛提出來,就被爺爺和奶奶給否決了。

因為在這年頭的山村裡,老人們覺得小孩子除了滿百天和週歲外,其它的生辰是不能大辦的,說這樣會折了孩子本身的福氣。

如想大辦,40歲前還有那麼一次機會,就是等我15及笄之時。

村裡的女孩子只要到了15歲,就要在當天請上幾個女性的長輩到家裡,給換下如今我穿著的這種超長的童裙,然後換上大姑娘穿的那種短衣長裙,還要由母親給梳上成年女子那種挽上的髮式並插上髮簪,然後接受女性長輩們給的祝福。這一天,還可以邀約上自己的閨蜜來小聚一天。

聽了奶奶給細講完的話,我只得沉默了。本以為清朝時,因為不同於早前幾朝的制度束縛,是沒有笄禮這一說的。可是到了這裡,才真實的瞭解了這些,感慨著這與自己所讀的歷史有所出入之時,也猜想著這可能是因為自己所處之地是多民族混雜的偏遠蠻夷之地。

雖然沒有過上理想的生日,但這兩天來我都是處於興奮中的,因為我已經爭取到了跟著大哥一路送三個小哥上學的任務。

今天已經是五月初八,過了今晚,明天一早三個小哥哥就得動身去麗江上學了,而我必須在今晚就把這兩天沒畫完的傢俱圖完成,然後才能放心的跟著大哥一起去送人,藉機去看看那自己一直嚮往的清朝麗江古城,也去親自走一次——清朝興盛時期“茶馬古道”的一小部分。

一陣清風從開著的一扇窗戶吹了進來,桌上的油燈火光一陣的晃動,正提著筆神遊的我也由此回了神,看著窗外月光下樹苗的陰影,應該已經是夜色裡的十點左右,忙又開始接著畫起了眼前的傢俱圖紙。

五月初六一早,雖然頭晚上睡得很晚,但我也是按時的醒了過來。一家人並沒如往常一樣的去練功或是摘菜,而是都在家裡忙活著豐盛的早飯和收拾行李。

我在房中直接穿了一身小哥原來的藍灰色粗布長衫和黑色粗布長褲,換上一雙天青色的小布鞋,把長長的頭髮直接在腦後編成了一條長辮,拿了一疊圖紙就出了屋,向已經傳來笑鬧叮囑聲的正房堂屋走去。

“啊,芽兒怎麼穿成這樣?”大伯家的浩寧並不是第一個看見我,但卻先驚呼了出來。

堂屋中的一家子都是吃驚的表情,或是笑罵或是取笑,奶奶她們更是嘮叨著我這衣服穿著多難看讓換掉的話。

而我,只是任性的賴皮笑道:“人家就要穿這個,到時再把小哥給買回來的那小帽子一戴,可就變成個小少爺的模樣了。你們不是擔心人家被柺子拐走嘛,扮成個跟哥哥們一樣的小子,你們可不是更能放心。”說完得意的笑了起來。

哥哥們還好,不管什麼事向來都是向著我的。只是面對著大人們的反對,真是費了好大番功夫,才取得了穿這身衣服的權力,但卻也是得離了咱們這永南鎮的地界才能穿上。原因很簡單,家裡大人們覺得我這樣穿,真的是不合禮教、有損閨譽,也——丟人。

對此我自是只有妥協了,隨後就把圖紙拿出放在一張桌上,見一家人都圍了過來,就指著圖紙細說起那三米多長、七尺多高的新式衣櫃;床兩邊比床高出一尺、面上長寬各一米、兩臺抽屜的另類床頭櫃;一人座、三人座、五人座沙發樣式的木質涼椅;更現代化的、可鑲嵌鏡子的梳裝臺;現代化氣息濃郁三種尺寸的木茶几。

這些傢俱現代化的氣息太濃,少了這年代雕花刻畫的細活,倒也是顯得簡潔、適用而大氣的。 我自己是非常的滿意這樣的效果了,心裡很是得意,卻也帶著些緊張。

見大家多是新奇卻似懂非懂,就只向著已經一臉喜色的大伯慎重道:“大伯應是看明白了,上方是傢俱從正反左右四面看到的形狀圖,下方標明這些是尺寸大小、內部結構和一些做工要求、方法的細節圖。這些都是我從一本《公輸手記》古籍上看來的,應是木匠始祖魯班那所流傳出並儲存下來的,大伯到時自家人看看無妨,但一定不能讓這些傢俱的做法流落出去。”

大伯曾本是木匠,雖然可能不知道公輸仍是魯班的姓,但只聽魯班這名字就已經激動得不行,忙道:“這自然是應該的,這樣的做工,看著比現在的做法顯得有些簡單了,但光是這些用途那設計的巧妙,就是現在所沒有的,咱們都會謹慎的。”說完又是拿了圖一臉膜拜的細看起來。

旁邊一直只細看著圖的二哥突然看著我,有些憂心的問道:“芽兒,這東西咱們家要真做了出來用上,這要是被外人看了,會不會,會不會有什麼不妥?”

他這話讓正沉浸在圖紙中的一家人都緊張起來,很是擔憂卻表情又更有些複雜的看著我,各種詢問也接踵而來。

等一家人說完都看著我,我又細思量一下,才沒什麼心虛的道:“不會的,大伯做這些傢俱時,可以先下好木料後,就能混雜著去找人木匠鋪子的人按要求把做出來,並上油漆。到時咱們拿回了家,大伯再把裝上,以後各自房裡用的這些,也沒什麼外人能見到,再說,就算見到也只是表面的樣式,都沒什麼大事,不見得大家都會跟著做了用的。其實這些跟目前用的傢俱擺設,也只是用途上更舒適而已。”

一陣的細說下來,家裡人終於放下了擔心,進而欣喜的討論著以後擺設上這些傢俱會是何種模樣。

九點多鍾時,除了堂伯兩家,連著範、張兩家和溫夫子母子都被叫了過來,熱鬧的吃了早飯。 飯後,我仔細的把地裡的活計,都給張老實講了一遍。

而大人們這時也幫忙著駕上了馬車,把簡單的行李、永北廳小姑和表哥表妹的禮物、一些要送給勤山學院那院長和夫子們的山貨和家常禮帶上後,我們就被一家人如同前次一樣依依不捨了送著走了。

這一次唯一的不同處,只是我也成了被大家送行的人之一,在奶奶她們三個女人旁邊不只得逗勸著三個紅了眼框的女人。

而此時,把三個女人逗得哭笑不得的自己,心裡少了前次的那種不捨,而是一個無法言繹的興奮。

直到了村口,除了奶奶她們女人,大人們和曉晨哥一起駕著騾車,直把我們送到了鎮子上的碼頭。

爺爺不光大方的在貨場邊上給我們換了一輛有篷子的車,還找了一支熟識的商隊,把我們五個一起託付給了那姓將的領隊。

此次這商隊是運貨直往麗江而去的,跟著商隊,畢竟會受到一些拘束,為此我還有些小小的失落。但當跟著部隊,往回走過了我們的村子,又路過了去外婆家那條分岔路口時,面對新奇的一切,我開始激動起來。

和三個小哥開了車後門,我激動的指著通往外公家那條明顯新挖出來的分路口,笑道:“看,外公他們新開出的路呢,呵呵,真是夠寬的呢,要致富先修路,你們看著吧,外公他們那裡的村民們,日子會越過越好的。”

許是見我信心滿滿的樣子,三個小哥哥開始打趣又羨慕的跟我笑鬧起來,連趕著馬車的大哥,也是忍不住的打聽著我往後咱們都要幹些什麼新鮮事。

此時,我那原本有些永遠都顯得有些失落的內心裡,自信心可謂是爆滿,把自己那一堆堆的計劃打算都給四個哥哥悄聲講了出來,惹得四個其實都算是孩子的哥哥們驚呼嚮往聲連連,一路真是好不熱鬧。

一路說笑聊天、看風景,雖然這一路的風景其實跟著家裡到鎮上的那些沒多大不同,而且人煙還明顯很稀少,但對於我來說,那新奇的感覺卻從沒減少。哪怕在路上遇到一兩個幾年來常見到的少數民族的山民,或是遇上在村裡的路邊就能遇到的拉滿的茶葉、山貨的車隊或馬幫,我也能欣喜上半天。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一天裡,雖然跟著商隊行走很是緩慢,咱們兄妹的馬車都發揮不了大用,但是並沒有我初時 以為的那種無聊,一不留神,到了下午太陽落山時,經過8個多小時的路程,我們已經到了永北廳。(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