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兄弟姐妹齊種田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一十章 雞樅油與香辣菌(第二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一十章 雞樅油與香辣菌(第二更)

心裡知道外公他們是聽了進去,我也沒再尷尬的呆在客廳中,而是把水果裝好盤後,放一些在客廳,然後給辛苦掙表現的梨花表姐送了一盤去。

然後就直接去了東作坊內院,找了跟著人建房子的大哥回來稱菌。

邊走,我邊跟大哥講了自己的打算,沒想大哥卻是一點都不反對,直接支援了我。

看著對我是充滿了信心的大哥,我有絲得意的笑問道:“東內院那4個新作坊今天都上樑了,明天能完工嗎?”

“芽兒急著要用作坊?”他有些吃驚問了一句,見我搖頭,他笑道:“上樑哪裡能像砌牆一樣的快,光上這4棟新房的梁就得花上一天時間,明天釘椽子都得花上大半天,傍晚前能蓋上些瓦,後天再花上半天時間可能就行。然後就要去西內院給那兩棟上樑,可能到了七月初一,這新建起的6棟房子才能全完工。”

我點點頭,心裡卻是暗笑自己,原本我還以為這單修一層會很快呢,結果這工序可是一點都不少。

等修好房子,除了東內院的葡萄酒作坊不用砌灶臺外,都得砌上新灶臺。

碗糖作坊,雖然和原來一樣,建在北牆前的位置上,把5口相連的牛尾灶直接留在了房子內。但因為想要增加生產量,又訂了一副石榨子,所以相應的也還得再建上5口相連的牛尾灶。

粉條作坊,從西牆北頭原來的位置上往南邊移了二十多米,所以如今得現砌灶臺了,為了增加生產量,至少得建上4口獨立的大灶。

小副食作坊,同樣建在東內院裡靠東牆的北邊,與粉條作坊剛好相對著,準備將來除了製作麥芽糖等糖食外,再擔上製作如油炸菌、香辣醬等等這一類的副食,所以至少得在南北兩邊都各建上口灶。

鹽菌作坊,建在西內院東牆那大烤房北邊了,想要每天能大量的煮菌,就至少得起上6口大灶才合適。

月餅作坊,或是烤餅作坊,則是建在了西內院北牆靠東邊,這作坊除了要建個土烤爐,也還得再砌上至少口灶,方便制豆沙等餡料。

而等把這些灶砌整上,怕又是六七天的事情了,再等到乾燥能用,又得是三四天。而那烤餅作坊訂做的土烤箱,還得至少等上十幾天才能取,烤爐砌整上,又到能用,怕真的得到了七月底了。

還好目前製作鹽菌可以暫時在西內院棚子下,那原來建的灶上煮著。而制油幹菌可以暫時在家裡那倉庫房裡進行,不然真要棘手了。

而那葡萄,卻是再過上幾天就能摘了......

“唉!竟然這麼多事呢。”真是越算越是心驚,忍不住嘆出長長的一口氣來。

“芽兒又唉聲嘆氣幹嘛?”大哥拉起我的手,咧嘴笑道:“要是擔心事情忙不過來,咱們家再在作坊那頭買上幾家人就是了。”卻是一副很認真的表情。

買人?

我只思考了一瞬,就不得不承認,除了那能僱人的事情外,如今真的只有買人才是最合適的。

“嗯,買吧。”我使勁的點著頭,更加堅定了自己的心意。

想到能讓他們像張、範兩家一樣,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卻也真的不覺得是什麼不好的事了。

我直接道:“等買了回來,願意在作坊內做活的,就讓他們住在東作坊外院,和那西作坊內院的倉庫房樓上吧。如果不願意在作坊內做活的,先暫時讓他們住東作坊外院這頭,咱們在作坊後園子裡,給他們各家建上棟三間的小房子,再配著修上個廚房。讓他們管管後園子裡的果樹牲口,再做做田地裡的活計。”

這樣的生活,應該也算是沒有太多拘束的了吧。

“呵呵。”大哥笑完,見我看向他,忙是點頭道:“嗯,就聽芽兒的,讓來咱們家的人,都過上好日子。”

看他很是認真的眼神,我倒是有些不好意思的解釋道:“只有讓大家日子過得愉快了,這幹活不是才帶勁嗎?要是覺得生活都沒奔頭了,誰還想好好的幹活?咱們家裡的那些大人,一個個都是心軟的,難道會學別的那些大戶一樣,不聽話就喊打喊殺的?”

說完,卻覺得自己說得真是很有道理的,得意瞪他道:“看我這辦法,又文明,又有效,對咱們這樣的剝削階級和他們那樣的被剝削階級,可都是有利的,算是咱們共贏了。”

他聽得咯咯直笑,卻是覺得我這說法很有道理,也不知道他是不是真心的。

隨後他忙活著稱菌,而我自是稱量走了雞樅、牛肝菌這兩種,到了廚房準備開始試驗。順便也能在中午時,加上一道定會受大家歡迎的下飯菜。

進了廚房給奶奶她們一說大概的做法,都做過雞樅油的三人馬上熟門熟路的直接幫著洗菌、找作料,一齊動起了手來。

我們四人邊忙活,我邊是又細說了一遍這香辣菌與雞樅油作法的不同。

家裡往年做的雞樅油,都只是最簡單的把雞樅洗好後,直接倒入油鍋中慢火炸,直到雞樅開始變得金黃時,才是往鍋裡加入切好的姜、蒜籽,和花椒。而等到連姜蒜籽和花椒都變得金黃時,直接退掉火後,往製成的雞樅油裡加入適當的鹽攪拌一陣,放涼後就裝壇。

這樣做,雞樅的香味得到最好的保留。吃飯時,撈上一小碗油炸雞樅來,大家一餐飯都能吃得更香甜。拌冷盤時,澆上一勺雞樅油,就算沒有雞精味精,那味道也很是巴適。

而用雜菌做卻有區別,因為不同的菌有不同的香味,有的對於一些人來說,可以說是怪味。所以混著一起做時,就得增大麻、辣、姜、蒜、等味,還能加入一點切細碎的香菜、小蔥細末同炸。而且為了增加麻味,花椒還得舂細碎,選擇在最後幾分鐘加入。

步驟雖然相同,但加的料不同後,味道也同樣的變了。菌子除了還保留著淡淡的清甜味道,更多的是變得幹香;同時還伴著過癮的麻辣味,可確實是個佐餐的美味了。

而且,還可以在熬製菌子的中期時,加入各種肉丁,或是幹豆豉,或是都混合加入,後期再加入剛才那些作料熬制到完全金黃,那又是另外一種不同的口味了。

說到最後,聽到大伯娘說能不能再加上些其它的香料,我笑道:“其它香料卻是不再適合新增了,不然容易破壞菌子此時被保留下來的原味。但要是自家做的話,也是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新增上喜歡的香料。只是...”

話沒說過錯,就見大伯娘連連點頭,唸叨著她要試做一些各種香料的,我笑著提醒道:“呵呵,大伯娘聽說過相生相剋這句話嗎?食物中的菌類更是如此的,剛才說的那些都是加了有益無害的,但要是再加什麼別的或是怪異的,我可就不知道結果如何了喔。”

一句話,卻是嚇得她連連擺手,說絕不亂試了。引得我們旁邊的三人都笑了起來。

大家邊忙邊說笑,倒也只用了一個小時不到,那被撕成塊的雞樅,和那被切成厚片的牛肝菌,已經在鍋裡被油熬煮脫了水,開始變得金黃。

用大鍋鏟把油鏟走大半,只留下鍋裡勉強能蓋住菌子的油,就直接倒入準備好的作料。

又是十幾分鍾慢慢的翻炒後,作料已經同菌子一樣變成了更深的金黃色。我直接就往裡加入了準備好的碎花椒,翻炒一分鐘後,直接退火的同時,往鍋裡加入適量的鹽,開始翻攪起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看著奶奶她們見我這利落的動作,有些目瞪口呆,我得意的笑道:“奶奶你們可幫我做證喔,剛才一共是0斤的鮮菌,初時往鍋里加了10斤的菜籽油。到時咱們稱稱剛才鏟裝回盆子裡的油,再稱稱這鍋裡製成的香辣菌,又估算一下作料跟鹽摺合多少錢。這做香辣菌的材料成本可就出來了。”

玩笑的叮囑她們不能偷吃後,自是去叫來爺爺他們來稱重,並看香辣菌的成品,結果大哥那邊貨也已經過完稱。所以我們一行人,先往倉庫裡去。

外公他們兩家拉回來了五車的幾種菌,稱重卻000斤都不到,比我初估計的量少了很多。後來轉而一想,這菌子如無外界因素影響,它本身所含水份倒真是不高,所以也難怪雖然裝著5車菌,卻只有這重量了。好在把收菌的價格也沒定低。

兩家人使著牲口又是拉車,又是馱貨的,三架車和三匹騾子硬是整回了五車的貨,靠這批菌子,毛利倒也掙了7000多文錢。只是聽大哥說,這菌子明顯被外公他們清理過一次的,只不知道這在路上壓壞損失了多少。

隨後,一大家子又去廚房稱了香辣菌的重量,和餘油的重量。

0斤鮮菌製得了包含著菌、少量油、幾種作料的成品共8.5斤。

熬菌的10斤油,剷起了7.5斤能下次又用。菜油,在這也叫素油,則是0文一斤,比在這叫葷油的豬板油便宜了很多。

10斤鮮菌基本能制斤成品菌,而制這香辣菌的幾種野菌成本初定是文一斤。

如果光算油與菌子成本,那一斤成品的成本1文不到。而加上作料錢,也不會超過14文。

稱完這菌又算好賬後,已經是近三點鐘。因此大家也沒講究,直接就在大廚房一旁的屋裡吃上了這頓中午偏晚、晚飯又偏早的飯。

我們邊吃著鮮野菌燉老母雞、嘗著這大家都讚不絕口的香辣菌,還慎重的把這收菌的事,都細細的落實好了,才是又各自去忙活起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