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銀河代言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05章 黎明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105章 黎明號

黎明小組所進駐的這座城市,名叫烏魯克,戰前是中亞的一座中型城市,大約有00萬的人口。和全球所有的城市一樣,在戰爭中被一舉摧毀。

既然要建造基地,那麼很多的基礎設施都是需要建造的,聖徒系統採用的是三級機器之心,很多東西都是有自動建造功能的,它的建造模式和曾經的人類是完全不一樣的。

首先需要的就是就是一種叫做電鑽的工業機器人,電鑽機器人可以根據程式設定,自動完成採礦,煉礦,各種材料的製作和加工作業。遍佈城市的材料比比皆是,所以對於採礦這依程式無需鑽井採取礦石,而是直接提取散落在城市裡的各種物資,比如汽車,機器,水泥,磚瓦,木材,等等所有的物品。

設定採礦程式的電鑽機器人會對所採集資源進行各種分類收集,光是鋼材方面,比如各種鋼號的碳鋼,合金鋼,以及各種合金金屬,其他方面比如各種元素和化合物的物質,都有分類存放,根據機器人荷載,採集滿後,會直接運送回總部。

總部也就是黎明小組的駐紮地,烏魯克市政府廣場。在總部會有準們用來建造的電鑽機器人,將採礦機器人運送回來的物資進行歸類,提煉,冶煉,熱加工,開始建造小型工廠,這個時候規模還很小。

等工廠建造好後,就開始建造大型物資,比如鋼板,型鋼,水泥板,塑料板,等各種大型材料。由於待建的基地是需要能夠進行星際航行能力的,所以,所需要的材料基本上以金屬材料為主。

這些工作全部由機器人完成。在採集物資和利用物資進行基建建設的同時,各種功能的電鑽機器人也在同步進行,並且還在不停的建造武裝機器人和大批量的奈米機器人。

電鑽機器人除了擁有採集資源,利用資源和建造裝置的功能外,它還有採集能源的功能,當然,能源也屬於資源的一種。專門採集能源的機器人會吸收熱能,太陽能和電能,將其轉換為“能量流體”。帶回總部後,將這些能源流體儲存起來,儲存的方法也是非常的特別,稱之為微型黑洞核心,簡稱微核,是聖徒的特有“黑科技”。

微核既是能源的儲存媒介,也是裝置的能源支援。

一個月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聖徒居然就建造了第一個人類生存基地,雖然沒有十萬人的超級規模,但是也能容納一萬人,這樣的速度,也堪稱基建狂魔了。

在這個一個月的時間裡,聖徒建造了第一座生存基地:黎明號。

黎明號是聖徒的第一艘千米級星際艦船,雖然是人類生存基地,但是是按照星艦規模建造的,微核作為動力源,有能量護盾,有防禦武器,艦載機,可以升空離開地面進行恆星際航行。

一個月的時間建造好後,也只是建造了它的大體框架,內部還有很多東西沒有建造好,比如人工引力系統。對於聖徒來說,聖徒是機器文明,黎明小組五個成員可以不需要引力,但是黎明號不行,因為它具備人類生存的功能,所以它不僅需要人工引力,還需要很多其他的東西。

比如:生態循環系統,空氣及氣壓系統,生存環境等等一系列人類生存所必須的各種軟硬件條件。所以在接下來的三個月內,聖徒開始著手構建黎明號內部的生存環境,沒錯,這整整用去了三個月的時間。

大批的機器人四處蒐集生存物資:

第一個就是水了,一萬人容量的生存飛船,對於水的需求是非常之大的。現在是聖徒的發展初期,一點點經驗都沒有,不像大明在白金時期的時候建造的星堡,一艘就能容難五千萬人口的生存,這點是初期的聖徒根本不能比的。

由於現在是核戰十年後的世界,核汙染仍然存在於空氣土壤之中,而沒有散盡,因此存大部分的水都是有汙染的。所以聖徒只能儘量的選取質量好點的水源,然後同構裝置進行進化,確定無汙染純淨以後再裝入黎明號內。

第二個物資就是土壤了。既然要建立生態環境,土壤就是必不可少的,土壤的需求量雖然大,但是遠沒有水的需求量多,因為透過科技手段可以使用少量的土壤進行植物的栽培。既然是生態環境,植物是必不可少的,而土壤的需求,就是為了栽培植物的,植物全部選用可使用的蔬菜,瓜果和其他可食性食物。

土壤也都是受到汙染的,所以選用後必須進行去汙染處理,新增有機肥料,然後合理的佈置在生態圈內。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雖然很麻煩,困難也重重,為了建造生態環境,黎明小組的五個人也是在翻閱了聖徒資料庫裡的大批資料,一步步摸索著進行的。聖徒在戰爭來臨前就已經儲存了海量的資料,除了流金科技的系列資料,它還蒐集了當時世界上各方面的知識。

由於知識量太大,雖然五個人的運算速度都非常的快,但還是搜尋了很長時間。這也得益於人機合體的有益之處,如果是單純的電腦只會單純的蒐集資料,而不會合理利用,黎明小組的五個人雖然是機器,但是他們都有一個人類的靈魂。

生態環境的兩個基本物資構建好了,第三項是空氣了,這個很好辦,資料庫裡有現成的資料,很快就構建好了空氣氣壓系統。

第四項是種子,這包括植物,也包括可以提供人類肉用的動物。在前文明“使者”毀滅之際,使者的首領吳瑞澤親自在聖徒的密封艙內防止了總共有一百多種作物種子和動物胚胎。植物都是可使用的農作物,動物只有三種:雞,豬和牛。一切以方便為主。

透過三個月的內部生態環境構建,終於第一艘千米級飛船黎明號就算是徹底的完工了,接下來所要做的就是開始接納人口入駐。

在黎明號的後期制作的同時,聖徒也開始對黎明小組的五艘飛行器進行擴建,爭取將聖徒的規模更大化。(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