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五代第一太祖爺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章 朱秀的大手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十章 朱秀的大手筆

王守恩今日起的稍晚,臨近正午才坐在廳室裡用早飯。

半鍋藥膳燉雞,一大碗太湖精白米飯,被他風捲殘雲般掃下肚。

前兩日開封傳來訊息,他的長子右遷為貝州刺史。

貝州乃是河北中部重鎮,在去年的戰亂中損失慘重。

朝廷重建河北,貝州更是重中之重,他的兒子調任貝州,說明得到官家和朝廷的信任和重用。

一時間,王守恩倍感欣慰,覺得王氏家族後繼有人。

情緒高漲之下,昨天夜裡,他特地招來兩名新入府的婢女,都是十七八的年紀,水嫩動人,讓他興奮地操勞大半宿。

心情愉悅無比,只是身體略感疲乏。

馬上就是知天命的年紀了,不服老不行啊!

王守恩默默感嘆著,又多舀了一碗鮮美燉雞湯喝下,鍋裡的枸杞、山參、黃精、鎖陽等藥材,被他吃個精光....

一名軍士滿頭大汗跑進廳中。

王守恩端碗拿著湯匙,不滿地道:"慌慌張張,成何體統?"

軍士單膝跪下,抱拳急道:"啟稟節帥,斛斯羅....死了!"

"噗~"

王守恩剛喝進嘴裡的雞湯噴出,手忙腳亂放下碗,連嘴也不顧上擦,嚯地起身:"你再說一遍?"

軍士哭喪臉道:"宜祿鎮將斛斯羅,昨天夜裡,在縣城玉笙苑被賊人殺害!首級...首級就掛在長武城頭!賊人還留下字跡,說....說...."

"說什麼?"王守恩暴跳如雷。

"說'殺斛斯羅,替天行道';!"軍士硬著頭皮苦笑道。

王守恩身形一晃,感到些頭暈目眩,只覺一股火氣從心口騰地一下燃起。

"長武城....難道是鹽販所為?"王守恩強捺怒火,迅速做出判斷。

軍士道:"據玉笙苑虔婆說,殺害斛斯羅的是一個女人,當天剛被她哥哥賣到玉笙苑,兄妹倆自稱長武城人氏。斛斯羅的首級清早出現在長武城頭,說明此事與附近鹽販脫不了干係。"

王守恩滿臉怒慍,攥緊拳頭厲喝:"該死的鹽販!這分明是對本帥進行公然挑釁!"

沒有多做考慮,王守恩厲聲下令:"即刻傳令下去,調集三千兵馬,隨本帥趕赴宜祿縣,與宜祿鎮軍合兵一處,本帥親自統領,開赴長武城!"

"謹遵帥令!"軍士大聲應道,急忙下去傳令。

當即,王守恩親自率軍連夜趕路,於第二日一早趕到長武城下,果然親眼見到斛斯羅的人頭,和一旁高掛的血書。

暴怒的王守恩顧不上歇息,下令封鎖長武城,大肆搜捕鹽販,但凡有丁點訊息就派兵抓人,抓到後也不審問,直接殺頭處死。

長武城頃刻間陷入一片血雨腥風當中,恐慌反抗的情緒迅速蔓延開,周邊村落還發生幾起反抗靜難軍搜捕,打死軍士的事件。

王守恩大怒之下悍然下令屠村,本就動盪不寧的長武城徹底陷入混亂,邠州鹽販的根基遭到毀滅性打擊。

同一時刻,陶文舉和嚴平悄然撤出邠州,在長武城西南面,陽晉川河谷道連通邠州的入口處,準備接納出逃的長武城百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果然,王守恩率軍進駐長武城的三日後,大規模的恐慌性逃亡開始了。

從每日的兩三百戶,短時間內激增至近千戶,大批百姓在有心人的指引下,來到河谷道,受到彰義軍士的熱心接待,幫助他們從河谷道前往涇州。

同時,河谷道前出之地,一座塢堡也在緊鑼密鼓的修建當中。

往後,這顆楔入邠州的釘子,就是彰義軍保護河谷道口的重要據點,也是長武城百姓眼中的明燈,通往嚮往中的美好生活。

王守恩起初對百姓逃亡不加重視,直到半月後,他再一次來到長武城,望著空蕩蕩的土城,再去周邊鄉村轉悠一圈,才發現已是十室九空的局面。

大規模搜剿鹽販成效顯著,邠州境內的私鹽生意一蹶不振,官鹽進項有所增加。

王守恩暗自竊喜,可是當他搜查出一批還未脫手的私鹽後,立馬從中覺察到不對勁。

長武城一處民宅地窖內,王守恩望著碼放成堆的鹽包,解開繩索開啟一包,舀起一碗鹽,竟然發現這些鹽的品質,與他從涇州買來的上好白鹽分毫不差!

部將把一名打得半死的鹽販拖到跟前,王守恩厲聲逼問:"說!這些鹽從哪裡來的?"

血人般的鹽販有氣無力地求饒,斷斷續續吐露話語。

王守恩聽罷,眼睛死死瞪大,難以抑制的怒火從心底燃起。

這些鹽,竟然也是從涇州運來的!

一瞬間,王守恩像是想明白什麼,咣啷拔刀砍下鹽販頭顱,嘶聲怒吼:"史匡威!我定不與你干休!"

涇州吃鹽不花錢,不可能存在鹽販,邠州鹽販手裡的鹽,分明就是彰義軍派人送來的!

同樣的鹽,低價賣給鹽販,高價賣給他,兩頭賺,到最後血虧的可是他王守恩!

王守恩猛地想到,自己還提前預支了一個月的鹽款給彰義軍,更是像生吞了幾十只蒼蠅一樣難受,揮刀大罵。

從來只有他佔便宜,什麼時候吃過如此大虧?

王守恩怒不可遏,傳令靜難軍四處搜捕逃亡百姓,順藤摸瓜找到河谷道口,點起三千兵馬殺奔而去。

等王守恩趕到,看見一座土築塢堡,異常突兀地出現在山腳下,扼守住進山道路,更是差點氣得吐血三升。

這裡還算是邠州地界,在他眼皮子底下,彰義軍竟然悄悄摸摸修建一座塢堡,專門用來接納邠州逃亡百姓。

這種明目張膽的搶人行徑,簡直令人髮指!

塢堡還未完工,還有幾處豁口沒有合攏,但並不妨礙它發揮作用。

王守恩望著兩丈多高的土牆,外側牆體上,竟然還漆著一行大字:涇州歡迎您!

牆頭上,一杆彰義軍旗號的黑紅色大旗迎風招搖,異常刺眼。

王守恩憤而下令用雲梯進攻,部隊剛衝到土牆下,牆頭垛口後便射出密集箭矢,數十人中箭身亡,上百人負傷,靜難軍的攻勢被壓制住。

牆頭又多了幾面軍旗,人影晃動,一名披氅衣、戴綸巾,手搖雞毛扇的白麵小生,在眾人簇擁下出現,笑吟吟地朝堡外的王守恩搖搖手。

王守恩收攏部下,騎馬倒提大刀,指著土牆頭怒喝:"你是何人?叫卑鄙小人史匡威出來見我!"

朱秀拱手,朗聲道:"史節帥傷勢未愈,不便見人,請王使相見諒!有什麼事,王使相與我說便是了!在下朱秀,見過王使相!"

王守恩又驚又怒,沒想到這白臉小子就是朱秀!

助史匡威掃除薛家的就是他!

據說史匡威還讓他代行節度使職權,沒想到如此年輕!

"你彰義軍越界,私自築堡,侵佔我邠州土地,是何道理?史匡威勾結鹽販,販賣私鹽,鼓惑邠州百姓逃往涇州,這些事,本帥定要稟明朝廷,將你彰義軍治罪!"王守恩怒吼。

朱秀搖頭大聲道:"王使相可不要胡說,彰義軍一向遵紀守法,生產的鹽只供應治下百姓,怎麼會販賣私鹽?奈何鹽梟勢大猖獗,屢剿不止,我們也是苦不堪言呀!"

"你!黃口孺子!滿嘴胡言!"王守恩氣得渾身發抖,恨不得掄起大刀砍了朱秀的頭。

彰義軍本身就是關中最大的私鹽販子,還在這裡賊喊捉賊!

朱秀笑道:"涇州邠州相鄰,兩地百姓本就時常走動,何分彼此吶?王使相無需多疑,什麼鼓動百姓搶奪人口,沒有的事!只不過,聽說邠州發生**,百姓恐慌,我彰義軍擔心受到流民衝擊,所以在此建塢堡。王使相不必大驚小怪,我保證,等邠州動亂平息,彰義軍自會撤走。"

"詭辯!一派胡言!"王守恩氣得熱血衝頭。

有心下令進攻,但堡內彰義軍明顯早有準備,他來的匆忙,也沒攜帶什麼攻城器械,再度衝城只怕會死傷慘重。

"撤軍!"王守恩不甘心地大吼,率軍退走,準備回去調遣主力,攜帶攻城器具再來,一定要把這顆釘子拔除。

否則的話,邠州百姓逃亡的局面,只怕難以止住。

土牆頭上,朱秀遠遠望著王守恩退兵,暗暗鬆口氣,攤開手掌,看著汗水淋淋的掌心苦笑連連。

這座土堡從陶文舉和嚴平潛入邠州時開始修建,到現在快一個月了,也只是將外圍土牆圍攏,受限於地形和時間,不可能造的太大,作用也只是為了接納邠州逃民,並非真的要跟靜難軍開戰。

朱秀身邊,陶文舉和嚴平等人也長長鬆口氣,如果剛才王守恩當真要猛攻,只怕倉惶撤退的就是他們了。

"抓緊時間修建塢堡,我再給你們調來兩個指揮的人,還有十幾枚黑火雷,小心防備王守恩偷襲!"

朱秀嚴肅地叮囑道。

陶文舉和嚴平急忙躬身領命。

看著二人,朱秀稍稍思索,又道:"今後,陶文舉任行軍參謀,嚴平任牙軍左廂軍使,暫時統轄四個指揮的兵馬,駐守河谷道。"

二人大喜,行禮拜謝。

陶文舉擔憂道:"王守恩定會再來,難不成真要與靜難軍在此大戰?"

朱秀淡淡道:"無妨,王守恩馬上就要有更重要的事情處理,顧不上理會我們。趁他無暇顧及這段時間,抓緊將願意前往涇州的百姓帶回來。"

陶文舉眨巴眼,不明白朱秀話語意思,嚴平朝他使眼色,低聲道:"不該問的別問,照做就是!"

陶文舉反應過來,趕忙道:"是我多嘴了,少使君恕罪!"

朱秀沒有責怪,淡笑道:"你二人這次在邠州配合的不錯,目前為止,已經為涇州帶去近三千戶人口。日後,當繼續精誠合作,完成任務!"

"謹遵少使君之命!"二人忙鞠身施禮。

"派人通知畢鎮海,今後由他全面接手邠州的私鹽生意,不光邠州,鄰近的寧州、坊州、乃至京兆,彰義軍的私鹽生意全面鋪開!

**和王守恩斷彰義軍的官鹽供應,我們就讓他的京兆鹽監一分錢都賺不到!"

陶文舉和嚴平相視震驚,少使君當真想讓彰義軍變成關中最大的鹽梟,官鹽私賣,**挖朝廷牆角!

而且涇州白鹽定價不會高,保證各地百姓都能吃得起,走量大管飽的促銷路線!

如此一來,錢和名聲都賺了,彰義軍只怕要成為朝廷的眼中釘!

這才叫大手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