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五代第一太祖爺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七十三章 迎春門入城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七十三章 迎春門入城

是夜,醜正時分,毗鄰開封城東迎春門的一條民巷裡,一支上百人的隊伍悄無聲息地出現。

這支隊伍人人身穿黑衣,左臂膀綁縛青布,上面繡著“鄴”字。

領頭幾人中,其中一人拉下面巾,露出一張大餅臉,咧嘴時露出滿嘴缺牙,走路有些跛腳,正是馬慶。

幾個領頭人圍攏,摘下面巾低聲說話,陳安、曹彬也在其中,還有幾個臉生的,是符家派出的子弟。

這是一支由藏鋒營牽頭,曹家、符家積極參與的“聯軍”。

符家在開封的主事人是符彥卿的三哥符彥圖,郭威鄴都起兵時,劉承右下詔令符彥卿率領泰寧軍入京勤王,符彥卿口頭答應奉詔出兵,轉過頭就寫信給郭威表明心跡,表態絕不會為朝廷和郭威作對。

鄴軍進駐赤崗後,朱秀向郭威建言,可以聯合符家、曹家作為內應,等到大軍攻城時,兩家出人出力響應鄴軍,裡應外合助鄴軍入城。

得到郭威首肯後,朱秀派胡廣嶽聯絡馬慶,讓他聯絡符家和曹家。

符家和曹家之前在營救馬慶一事上出過力,也算是舊相識,馬慶秘密上門拜訪,自然是一拍即合。

符彥圖派出符家子弟,集合符家部曲,全部交由馬慶統領。

曹家則讓曹彬作為代表,要錢出錢,要人出人,響應郭威起兵。

曹彬的母親和郭威繼室張氏是同宗姐妹,曹彬也算是郭威的外甥。

張氏很早以前就嫁給郭威,曹家與郭威也往來親密,曹彬也時常到司徒府拜訪,和柴榮、李重進還有郭威的其餘子侄關係密切。

司徒府滿門遇害,張氏也慘遭不幸,曹家作為姻親自然也被李業一黨看作是郭威黨羽,誓要趕盡殺絕。

好在曹家應對及時,廣政殿事變傳開後,曹家就全部遷往南城麴院街老宅躲避,李業派出的禁軍把曹府翻了個遍,愣是沒抓住一個曹家人。

在馬慶的穿針引線之下,符家和曹家的力量被集中起來,加上藏鋒營的先手佈置,早早定下攻打迎春門的計劃。

黑夜裡,狹窄的巷道內,黑壓壓的一片人影如同幽靈般寂靜無聲。

馬慶、曹彬等人湊攏商議最後的行動細節。

忽地,有望風的弟兄趕回來稟報:“隔壁迎春巷也有一支隊伍,人數不詳,應該不比咱們少,不知是什麼旗號!”

眾人一驚,曹彬沉聲道:“難道郭公還聯絡了城中其他勢力?”

眾人目光看向馬慶,畢竟與城外大營聯絡的人一直是他。

馬慶搖搖頭道:“郭公身邊,聯絡城中之事由我家小官人負責,小官人可沒有說還有其他佈置,如果有的話一定會提前通知我們。”

“難道事情洩露,朝廷派來對付我們的兵馬?”有符家子弟驚呼道。

馬慶瞥了眼他們,都是年輕人,曹彬沉著冷靜,這幾個符家子弟就顯得慌張許多,一看就沒經歷過什麼大事。

陳安道:“你們在此等候,我去看看。”

陳安率領幾個弟兄趕去,沒一會回來了,身後還跟著一個身材高大的黑衣漢子。

“老馬,你看看這位是誰!”陳安低聲笑道。

黑衣漢子戴著面罩,露在外邊的一雙眼睛炯炯有神。

“馬統領!”

馬慶聽聲音有些熟悉,愣了愣,欣喜道:“原來是趙將軍!”

趙匡胤拉下面罩,笑道:“正是趙某!”

馬慶頭上裹著巾子,兩鬢露出處隱約可見駭人疤痕,咧嘴時露出滿嘴缺牙,黑乎乎一片,抱拳揖禮的右手也少了一根拇指。

趙匡胤心中一震,不禁嘆息,想來這些都是馬慶落入李業之中後,被百般嚴刑拷問落下的傷殘。

看看他身上的傷,可想而知他當時經受了怎樣可怕的折磨。

馬慶雖然只是賤吏出身,與趙匡胤的身份天差地別,但絲毫不妨礙趙匡胤對他生出些敬佩之情。

“這位是?”趙匡胤見馬慶身邊有一名青年目光灼灼地盯著自己,笑道。

馬慶忙道:“我來介紹,這位是曹彬曹公子,之前擔任小底軍步軍都指揮使!這位是....”

曹彬微微一笑,抱拳道:“尊駕想必就是內殿直班虞候,趙老將軍的大公子趙元朗!久聞元朗兄大名,今日終於有幸遇見!”

趙匡胤忙還禮道:“曹賢弟客氣了!算起來賢弟官職在我之上,以前又同在內殿禁軍麾下效力,曹賢弟算是趙某的上峰才對。”

曹彬澹然一笑道:“曹家已經被朝廷定為逆黨,在下的官職已被革除,今日你我當以長幼論序,過往舊職無需再提。”

“趙某也早早辭去了職務,賦閒在家多日矣!”趙匡胤灑然笑道。

二人相視一眼,會心一笑。

舊朝破,新朝立,已是大勢所趨,聰明人都不會在乎過去舊朝時的官職地位,能在新朝鼎力過程中建功立業才是重中之重,事關家族和自己往後的前程。

曹家、趙家、符家都是同樣的心思。

陳安笑道:“趙將軍率領趙家部曲百餘人,埋伏在隔壁迎春巷,好巧不巧,也是約定在醜正時分動手。”

馬慶欣喜道:“如此正好,兩家合兵一處,醜正三刻,以三支直掛東南夜空的火箭為訊號,城裡城外一起動手!”

趙匡胤也笑道:“家父和趙某也是同樣的意思,兩處合兵,力量壯大,更能從容應對,儘快攻佔迎春門,迎接郭公和鄴軍將士入城!”

“哦?趙老將軍也親自來了?”

趙匡胤不自然地笑笑:“家父與郭公交情篤厚,至此關鍵時刻,家父說要親自上陣才安心....”

“趙老將軍真是老當益壯,寶刀未老啊!”眾人稱讚。

趙匡胤苦笑,原本老父親是打算抱著耿氏睡個安穩覺,等天明時再去迎接郭公。

可是白天被趙匡義一番話刺激到了,老爺子毅然決然地要親自上陣殺敵,發揮老將餘熱,努力拔高趙家將來在新朝的地位。

自家老爺子的心思趙匡胤不好意思當面說出來,以免別人覺得趙家太過功利。

片刻後,兩支隊伍全都聚攏在迎春巷,馬慶曹彬等人跟隨趙匡胤去見趙弘殷。

只見一處牆根下,一身黑袍的老爺子懷抱長刀斜靠著,鼾聲有節律地響起。

趙匡胤苦笑著上前把他搖晃醒,輕聲說了幾句。

畢竟過了熬夜的年紀,趙老爺子精神有些不濟,迷湖了一會才清醒過來。

眾人見禮完畢,算算時辰差不多到時候了,陳安取出三支箭簇用硫磺硝石粉特製過的火箭交給趙匡胤。

“不如你我各射一支如何?”趙匡胤遞給曹彬一支。

曹彬笑了笑,接過箭失,命人拿來凋弓,張弓搭箭試了試。

趙匡胤眼前一亮,笑道:“國華賢弟使得一手好弓!”

曹彬謙虛道:“論武藝,元朗兄在我之上,內殿直誰不知道元朗兄武藝出眾。”

“哈哈~國華賢弟過譽了,依我看你我當不相上下。”趙匡胤道。

二人各分得一支箭,還剩一支,趙弘殷直接拿了去,“老夫也來湊個熱鬧射一射!”

當即,陳安用發燭點火,點燃箭簇,趙匡胤、曹彬、趙弘殷依次把火箭往東南方向夜空射去。

火箭帶著點點火光劃破夜空,直掛東南城外方向,劃過一道優美的曲線。

接連三支火箭落下,引來城頭些許騷動。

可惜開封城防早就人心各異,指揮混亂,號令不明,守衛迎春門的又是開封府尹劉銖,而劉銖在兩日前就下落不明,朝廷卻遲遲沒有選派得力干將駐守城防。

三支火箭越過城頭往東南方向墜落,城上不少兵士都看見,卻只是相互議論幾句。

直到迎春門外驟然間亮起一片火光,號角聲四起,戰鼓擂動,潮水般的鄴軍將士抬著雲梯衝向城下,麻木的城門守軍才反應過來,倉惶地敲響警鍾傳訊。

“殺!”

同一時刻,迎春門內響起衝殺聲,趙匡胤舉刀衝鋒在前,曹彬緊隨其後,二百多名私兵部曲殺向城門,與內城守軍發生激烈火併。

小半個時辰後,渾身浴血的趙匡胤和曹彬搶佔城門,破壞落鎖,大開城門放鄴軍入城。

大將史彥超肩扛郭字帥旗,一馬當先衝進城門。

銀槍將王彥超率領騎軍緊隨在後,鄴軍如決堤江水,滾滾而入,朝廷守軍再也無力抵抗。

~~~

“蹄噠~蹄噠~”

天色將明未明之時,一陣急促馬蹄聲驚醒寂靜的皇城。

一騎快馬衝進端禮門,從宮城甬道一路疾馳而過。

沿途許多太監、宮禁侍衛駐足觀望,人人臉上帶著惶恐不安的神色。

所有人都在議論著開封城下的戰事,議論著郭威和鄴都大軍何時入城。

報信軍士衝到萬歲殿前,勒馬揚踢,不等馬匹站穩就匆匆跳下,踉蹌著腳步跑上臺階,倉惶衝進萬歲殿。

“有緊急軍情稟報!”

軍士驚慌大吼聲響徹殿宇。

萬歲殿內,數十名朝臣已經在此等候了一夜。

有人神情憔悴,熬得滿眼血絲。

有人眼藏竊喜,滿心期待。

有人驚恐難安,滿面愁容。

皇陛玉階之下,臨時擺放了一張寬大的錦榻,錦榻上躺著一名面容枯藁,形銷骨立的少年人。

他身穿親王蟒袍,頭戴進賢冠,衣著貴麗,雙眸微微合攏。

雖然衣著貴麗,卻難掩重病纏身顯露的萎靡之氣。

他叫劉承勳,年不過十六七,乃是先帝劉知遠的庶出幼子,劉承右同父異母的弟弟,自幼體弱多病,養在深宮極少示人。

劉承右在趙村遇難,朝廷眾臣商議後,決定請劉承勳出面主持大局。

太后李三娘自從劉承右出宮前往七里郊後,整日居住在坤寧宮佛堂,不管誰去求見,一概被內侍張規擋下。

就連劉承右遇難的訊息傳入宮那日,宰相蘇逢吉、蘇禹圭等重臣趕到坤寧宮求見,太后也只是讓張規傳話,說天命自有定數,不可強求,朝廷和百官當順天應人,切莫貪戀權柄,留下百世罵名....

當張規把太后原話說給眾臣聽時,所有人面面相覷,太后這話中意思,分明是讓他們不要再跟郭威和鄴軍對抗,乾脆開啟城門迎接郭威入城,以免戰火四起禍害天下百姓。

朝廷之上對於是戰是和爭論不休,劉承勳病懨懨無法理事,只能無奈地看著眾人爭論。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直到今日夜裡,突然聽聞鄴軍攻破迎春門的訊息,朝臣們才驚慌失措地聚集在萬歲殿商議對策。

蘇逢吉沒有穿官袍,隨意地披著一件絨衣,平靜地坐在繡墩上。

剛剛上任一月的新任宰執蘇禹圭惶恐道:“外城戰事如何?快說!”

軍士哭喪著臉稟報道:“啟稟蘇相公,鄴軍已經從迎春門長驅直入,外郭城幾乎全部落入鄴軍掌控下,朝廷守軍大多投降,只剩控鶴軍都指揮使張全左、驍騎軍副都指揮使閆思明寥寥幾人率軍據守巷道,與鄴軍死戰不休!”

蘇禹圭駭然瞪大眼,久久說不出一句話。

蘇逢吉神情平靜,無喜無悲,似乎早就料定是這個結局。

其餘眾臣驚呼著,大殿內爆發出嘈雜聲,亂哄哄響作一片。

“還請兩位蘇相公快快下令,命外城守軍全部退入內城,沿外城和宮城佈設防線,同時詔令天下藩鎮入京勤王!只要死守下去,朝廷還有一線生機!”

“不可!事到如今,多做抗爭已無意義,只會徒增傷亡,連累開封戰火連天,百姓受苦,不如開城投降了吧....”

“是啊是啊!還是請郭公入朝吧,一切聽由郭公處置!”

“堂堂朝廷怎可向叛賊投降?太后在此,承勳殿下在此,大漢社稷還有傳承,決不可投降?”

一時間,滿殿朝臣在降與不降之間爭論不休,一眾朝臣爭得面紅耳赤。

“唉~眼下究竟該怎麼做,還請蘇相拿個主意!”蘇禹圭跑到蘇逢吉面前,低聲求教。

蘇逢吉澹澹地看了他一眼,搖搖頭沒有說話。

蘇禹圭似乎有些心虛,眼神閃爍不敢與他對視。

蘇逢吉眼底劃過幾分譏誚,闔上眼皮不予理會。

蘇禹圭的心思他豈能不懂,降與不降蘇禹圭不是不知道該怎麼選,只是不敢做出抉擇,因為他不知道郭威會如何對待他,他不敢承擔這份責任。

蘇禹圭是靠投效李業、聶文進等人才爬上宰執高位,而這四人又是郭威欽點的禍國罪人,他擔心郭威入主朝廷,秋後算賬找他的麻煩。

蘇逢吉心中已是一片冰冷死灰,這樣一盤散沙的朝廷,拿什麼來跟郭威和鄴軍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