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五代第一太祖爺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六章 朱秀投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十六章 朱秀投唐

朱秀的話惹來大殿之內一片譁然聲。

唐國朝廷,上至李璟,下至百官,都對此次出兵湖南持樂觀態度,對吞併南楚全境信心十足。

即便進兵過程偶有波瀾,楚軍的頑強程度遠超預估,唐軍傷亡人數大大超乎預期,但李璟和朝臣還是堅定不移地認為,滅亡南楚只是時間問題。

從邊鎬的軍報來看,目前唐軍在衡州遇阻,徐威挾持馬希崇死守衡州城,和唐軍暫時形成對峙局面。

長沙方面,楚軍降將劉言、王逵、周行逢等降而又反,率領一支殘兵逃往朗州。

好在長沙還在唐軍手中,這可是邊鎬進兵湖南的大本營,以長沙城為依託,唐軍進可攻退可守。

現在朱秀竟然信誓旦旦的說,長沙有生亂的危險。

這在李璟和一干江南朝臣聽來,無疑是詛咒之言。

“大放厥詞!父皇,似此等出言不遜之徒,如何還能留在朝堂之上?請父皇速速下旨,將此人拿下亂棍打死!”

李弘冀率先站出來怒斥,滿臉深仇大恨的樣子,不知道的還以為朱秀掘了他家祖墳。

“你身為外臣,竟然對我朝軍國大事指手劃腳,簡直狂妄!”宋齊丘怒喝。

“是啊~真是太無禮了!”

“好一個狂徒!”

“把他趕出去!”

大殿內,唐國百官一片群情洶洶,紛紛對朱秀報以怒視。

朱秀微笑不改,坦然自若。

李從嘉、周宗、徐鉉、韓熙載等人相視苦笑,這下朱秀算是惹眾怒了,他們也無力幫忙說話。

薛居正默然站在一旁,有心為朱秀爭辯,又不知該怎麼說話。

他對南楚的戰事瞭解不多,但卻知道,唐軍如果深陷湖南亂局,對大周而言有百利而無一害。

唐國吞併南楚勢在必得,如果戰事不順,陷入泥沼,形成騎虎難下之勢,唐國只能源源不斷地耗費國力投入楚地戰事。

再無精力和野心覬覦淮北之地,大周就能從容不迫地解決國內危機和北方劉崇、契丹的聯合入侵。

這些道理朱秀不可能不知道,可他為什麼要提醒唐主?

薛居正皺了下眉頭,他隱隱有種感覺,朱秀只怕是故意為之。

“噤聲!~”

陛階之上傳來老太監高亢的公鴨嗓音調,滿殿嘈雜聲頓消。

李璟緊盯朱秀,沉聲道:“你說的話,有何依據?”

朱秀施了一禮:“外臣敢有此判斷,基於三點原因。

第一,外臣雖然不通拳腳,但跟隨恩師學習兵法多年,又在涇州彰義軍主持軍務三年有餘,自認也是知兵之人。

第二,正所謂兵貴神速,邊鎬將軍進兵湖南已有三月,按理說就算不能佔據湖南全境,也應該把幾處重鎮掌握在手。

可縱觀戰局,邊鎬將軍先是在長沙遇阻,好不容易攻克長沙,又在衡州止步不前。

唐軍速戰速決的機會已失,接下來就會進入相持階段。

第三....”

朱秀故意頓了頓,瞥了眼李璟,這傢伙果然被吊起胃口,急切道:“第三又是什麼?”

“呵呵,第三嘛,陛下或許聽說過,外臣對天象說有所研究,曾經在滄州成功預測了遼帝耶律德光病逝....

據外臣連日來夜觀天象所察,西方白虎宮奎宿黯弱,衰而不墜,而太白晝見,其輝熠熠....

奎宿乃西宮第一星,奎為目,闇弱不顯,預示南楚馬氏大權旁落,有覆滅之危。

而西方太白星晝見,預示人主失勢,有其他命星將取而代之!”

朱秀侃侃而談,又拿出一套似是而非,玄之又玄的星象說,唬得李璟和滿殿朝臣面面相覷。

百官裡不乏有涉獵天象說之人,眉頭緊鎖思考著朱秀的話。

李璟咽咽唾沫,忙掃視百官:“司天臺臺正王向元何在?”

站在大殿左側中後位置的一名緋色公服官員站出來:“臣王向元拜見陛下!”

“外臣朱秀所言可能確信否?”李璟語氣焦急。

“這....”王向元遲疑了下,字斟句酌地道:“司天臺確實觀察到西方星象有變,只是不敢斷定是否和南楚戰事有關....”

言下之意,朱秀說的話不假!

天象確實有了細微變化!

李璟又驚又怒:“既是天象示警,為何不報予朕?”

王向元忙跪倒在地:“陛下息怒!微臣起初以為,是因節令有變而導致星象變化,沒有、沒有往南楚戰事方面推測....”

李璟震怒不已,本想把此人當堂革職逐出朝堂,瞥了眼神情淡然的朱秀,猶豫了下深吸幾口氣壓住怒火。

不能讓外臣看了笑話啊,等退朝以後在傳旨處理此人。

王向元戰戰兢兢地起身回到百官隊伍裡站好。

朱秀微微昂首,坦然迎接無數朝他投來的驚奇目光。

天象說用來預測氣候天氣還是有些用處的,但要用來問卜吉凶,斷人生死那就毫無科學依據了。

他說的這些不過是星象季節性、週期性變化而已,強行套用在既定事實上,用來唬唬人罷了。

王向元其實只說錯一點,並非是因為季節變化而導致星象變化,而是星象運轉變化導致季節變化。

當然,這需要瞭解地球和星系的關係,雖然只是一些天文地理的常識,但在十世紀的中國,普遍信奉渾天說的儒家學者還不具備如此宏觀的視野。

司天臺這種迷信多於科學的機構,地位其實比較尷尬。

在時人看來,天象往往代表吉兇禍福,而皇帝又貴為天子,天象變化與皇帝天然脫不了關係。

往大了說,甚至關係到江山社稷的安危。

所以司天臺輕易不敢下定論,特別是涉及到國家重大事務,更是謹言慎行。

皇帝不過問自然最好,皇帝若是來了興致,想從天象上推斷國事,那麼司天臺就要絞盡腦汁想一個既能使人信服,事後又能避免追責的說辭。

當然,強如袁天罡、李淳風又另當別論,這兩大神棍在世人看來已是半仙之體,隨便說句話都能讓人深信不疑。

朱秀之所以敢胡謅,是因為他在王令溫送來的情報,和李璟手裡的官方軍報裡,看見了三個人的名字:劉言、周行逢、王逵

別人不知道這三位是何許人物,朱秀這個穿越來的“巴格”卻十分瞭解。

這三位在歷史上,可是在南楚滅亡後,一直活躍於湖南境域的藩鎮首領。

最重要的是,他們都是堅決不降唐的死硬派。

目前來說,這三人出現的比原定歷史軌跡稍早了些。

但這已經不重要了,看到這三個人出現在邊鎬的軍報裡,朱秀就知道,唐軍想一舉佔據湖南全境基本不可能。

這三個人可是湖南境內藩鎮勢力的最後輝煌,邊鎬只是個三流將軍,打打內鬥專家馬氏兄弟還可以,碰上這三個馬氏悍將,絕對佔不到便宜。

邊鎬是李弘冀和宋齊丘聯手舉薦的大將,他的勝敗關係到太子黨派的顏面。

李弘冀怒不可遏:“危言聳聽!邊鎬將軍乃是沙場宿將,絕無可能敗在楚軍一群無名小輩手裡!”

朱秀揖禮道:“殿下可敢與我打賭,半月之內,長沙局勢必定生變!”

李弘冀想都不想:“有何不敢?如若邊鎬將軍攻破衡州捉住馬希崇,你當如何?”

朱秀笑道:“如果邊鎬將軍戰事順利,在下任憑太子處置。否則,太子殿下便輸給我五百兩黃金!”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李弘冀氣笑了,“大膽狂徒,你以為自己一條小命值五百兩金子?好!孤和你賭了!”

朱秀嘿嘿一笑,眼睛裡冒光,似乎那五百兩金子已經放在眼前。

“朱兄,慎言啊!”縮在人堆裡的李從嘉憂心忡忡地朝他小聲喊道。

朱秀擠擠眼以作安慰。

周宗和徐鉉相視苦笑,在他們看來打賭沒有必要,完全是少年意氣。

薛居正沉默不言,不知道在思考什麼。

李璟擺擺手示意李弘冀莫要多言,深深看了眼朱秀道:“待會大朝會後,你且到萬春殿東閣房來,朕還有些話要問你。”

“外臣遵旨。”朱秀揖禮,退到一旁,和薛居正站在一眾五品官行列裡。

接下來的大朝會商討了一些無關緊要的話題,一刻鍾後便散朝,百官陸續走出大殿。

早有宦官領了李璟旨意,找到朱秀帶著他走側面附門穿過迴廊,一路往萬春殿東閣房走去。

“請外臣在此稍候。”

來到萬春殿東閣前,宦官恭敬揖禮,朱秀道了聲謝,耐著性子等候。

閣房深處隱隱傳來李璟的怒斥聲,還夾雜些許李弘冀委屈又悲憤的告狀聲。

似乎是為了剛才大朝會上,李弘冀先是用隱帝死因詰難薛居正,沒想到反被薛居正駁斥得啞口無言,而後又不顧太子之尊,和一個外臣打賭,丟盡皇家顏面。

過了會,李弘冀垂頭喪氣走出閣房,眼圈紅紅,看樣子被老父親痛罵一頓。

“殿下。”朱秀拱拱手,笑容溫和,彷彿不久前的爭執不存在。

李弘冀紅著眼,惡狠狠地低聲道:“孤等著取你項上人頭!”

朱秀淡笑道:“願賭服輸,也希望殿下準備好黃金五百兩,要十足真金,殿下可不能拿赤銅糊弄我,免得傳出去貽笑世人。”

李弘冀攥緊拳頭:“區區五百兩金,你要真有命在,只管拿去!”

“那外臣就提前謝殿下厚賞了!”朱秀鞠身施禮。

“哼~”李弘冀揮袖而去。

朱秀整理衣袍,待宦官通稟後步入東閣。

李璟換了一身單薄白衫,斜靠在錦榻上,捧著一碗蓮子羹慢條斯理地吃著,旁邊有宮女扇扇送風。

“文才來了。”李璟笑容可掬,指了指案几上一碗蓮子羹,“站了大半個晌午,想來你也餓了,朕特意讓尚食局多送一碗來,你嚐嚐合不合口味。”

“多謝陛下。”

朱秀倒也不矯情,接過宦官送來的溼毛巾擦擦手,端起碗大勺大勺往嘴裡送,吃得嗞溜嗞溜。

“唔~清涼美味,甚是可口!”

李璟哈哈大笑,見朱秀吃得香,原本吃在自己嘴裡平平無奇的蓮子羹,霎時間也香甜了許多。

吃完一碗,擦乾淨手和嘴,李璟揮揮手屏退宮人,又示意朱秀坐近些。

朱秀搬著繡墩坐到李璟跟前。

“文才啊,朕遍觀朝野,像你這般驚才豔豔的年輕人可不多見,朝堂之上,也少了似你這般虎虎生氣的青壯力量。”

李璟和顏悅色,毫不掩飾欣賞之意。

“陛下謬讚了。”朱秀謙虛一笑。

李璟看著他,笑容變得意味深長:

“湖南戰事,如果真像你預測的那般發展,於大周而言最為有利。

可你為何直言相告?”

朱秀罕有地露出一抹羞赧:“回稟陛下,臣已經向周老太傅提親,老太傅業已答應把周娘子許我為妻....”

李璟微眯著眼:“這麼說,你願意留下為我大唐效力?”

朱秀起身滿臉虔誠地拜倒在地:

“承蒙陛下寬宏大量,不追究臣聚景苑之罪,臣感激不盡,此後願為陛下效犬馬之勞!

臣家眷皆在江寧,江寧繁華,臣又是個貪圖安逸的性子,下半生想留在江寧享福。

臣斷定,我大唐在陛下勵精圖治之下,必定能蒸蒸日上,此時不來投效,臣只怕會後悔一輩子....”

李璟淡淡道:“既有投效之意,為何之前見朕時沒有絲毫表露?”

朱秀訕訕道:“之前擔心陛下追究我聚景苑得罪太子之事,故而、故而只想保住性命....

後來知道陛下乃是真正寬宏大量的仁君聖主,被陛下氣度所折服,這才讓微臣下定決心留在江寧....”

“呵呵,究竟是為朕的氣度所折服,還是為周家小娘子的美貌所傾倒?”李璟捻鬚戲謔。

“嘿嘿~兩者皆有吧!不過還是受到陛下感召更多些!”

“哈哈~你倒也實誠!”李璟大笑。

“聽聞周主待你不薄,你又為何要當背主之人?”李璟話鋒一轉,追問道。

朱秀一臉猶豫、掙扎,像是左思右想才咬牙道:“臣不敢隱瞞陛下,大周皇帝的確對微臣有知遇之恩,不過這些年來,臣敬獻黑火雷、助周主平定李守貞、追隨周主鄴都起兵,自問不負君恩。

此次江寧之行,周主事前並不知曉,後來聽聞江寧之事後震怒異常,還讓薛居正當面痛斥微臣一頓....

大周樞密使王峻是周主寵臣,微臣與他積怨頗深,一旦微臣回到開封,王峻必定想辦法詰難微臣....

思前想後,微臣還是覺得留在江寧前途更加光明些....”

李璟撫掌大笑,笑聲十分開懷。

他相信了朱秀的說辭。

如果朱秀只為美人和榮華富貴留下,李璟覺得他只怕別有用心。

但朱秀如果有不得已而留下的理由,李璟反而覺得可信。

回到開封要受周主責罰,還要面臨政敵威脅,那麼為何不乾脆留下?

江北江南統屬不同,本來就是雙方官僚貴族避難逃亡的首要選擇。

“文才快快免禮,朕這就下旨,為你和周娘子賜婚,挑選良辰吉日便可完婚!

待你成婚之後,朕自會予以重用!”

“多謝陛下鴻恩!”

朱秀感激涕零地叩首,低眉順眼完全是一副不貳忠臣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