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霸宋西門慶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六章 化干戈為錢糧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六章 化干戈為錢糧

西門慶都抄傢伙了,底下人還客氣麼?呼家將一聲令下,麾下輕騎都把兵器揚了起來;對面張家將一看你們想幹什麼?不甘示弱下一聲號令,官軍也是刀槍並舉,一場大戰一觸即發。

眼看流血在即,卻聽花榮突然一聲大叫:“且慢!”關鍵時刻,花榮終於清醒了。

其實,花榮壓根兒就沒深度昏迷過去。張叔夜那些弩箭製作精巧,但箭上的麻藥質量卻屬無法恭維,花榮中箭後一直暈暈沉沉,但身邊張叔夜等人的關照,還能一一聽在耳裡,對這位張太守並不以囚犯相待自己的盛意,花榮心存感激。

接著又聽到了西門慶熟悉的聲音,花榮心下正感慨時,兩邊已經亮家夥要玩兒命了。這可不好,兩下裡無論傷了哪一個,花榮心裡都過意不去,這才勉強振奮起精神,提氣一聲大喝。

雙方你瞪我、我瞪你地暫時收住了手。西門慶要聽花榮說話,自然收手;張叔夜看到梁山人馬不但人多,而且甲堅器利,打起來自家必然吃虧,也樂得偃旗息鼓。

西門慶問花榮道:“兄弟有何委屈?說出來哥哥替你出氣!”

花榮搖頭,將前事說了一遍,最後道:“張濟州不負哥哥所重,確實是人中的好男子,難得的良臣——哥哥萬不可負一時的意氣,卻傷害了這樣的人,否則豈不愧對山寨‘替天行道’四字?”

西門慶聽了,向張叔夜改容相敬:“張太守,難得你善待我家花榮兄弟,剛才是西門慶魯莽了,恕罪恕罪!一事不煩二主,花榮兄弟這邊,我們梁山接走了,你可通融嗎?”

張叔夜聽了心道:“哼!我能不通融嗎?真跟你們這群反賊打起來,我軍只能突圍,哪裡還顧得上花榮?更別說,在我濟州城下還屯著一群惡狼,想想就替百姓們焦心啊!”

當下肅容道:“西門慶,花榮便還與你,但本官有條件!”

西門慶聽了饒有興趣地問道:“甚麼條件?張太守請說。”

張叔夜道:“西門慶,你向來善待黎民,京東兩路,都傳你的好名譽,九仞之山,豈可功虧一簣?還望你傳令撤了濟州城外軍馬,生全了多少百姓性命!”

西門慶聽了,正色在馬上坐端正了,向著張叔夜深深一揖,誠懇地說道:“太守大人在上,恕晚輩甲冑在身,不能全禮,晚輩只好如此向您賠罪了!”

張叔夜愕然道:“汝何罪之有?”

西門慶用很無辜的眼神看著張叔夜,說道:“那個所謂的濟州城下人馬,都是晚輩隨口說來騙人的。其實,晚輩出動得急,只帶了身後這兩千來人馬。沒想到信口開河之下,倒要太守大人捉急了!”

張叔夜一聽,氣得鬍鬚倒豎,指點著西門慶,半晌後才恨道:“想不到號稱一諾千金的西門四泉,竟然也成了信口開河之輩!”

西門慶很有些嬉皮笑臉地道:“太守大人容稟——皆因大人是憂國治世之名臣,晚輩向來將大人當長者般敬重,所以今日初見,才忍不住恃寵而嬌,在大人面前一番胡說八道,也是晚輩對長者的一番親近之意。”

剛才還朝你舉兵相向的一個人,馬上就成了你親近的晚輩,這麼大的彎兒,張叔夜好不容易才轉過來,一時間哭笑不得——西門慶這廝,自己甚麼時候寵過他?他又憑什麼向自己恃寵而撒嬌?簡直是豈有此理,信口開海!

不過伸手還打不了笑臉人呢,何況這時這個信口開海的晚輩又把一封信派人送了上來,並說道:“方才晚輩多有冒犯,因此特備薄禮,請大人笑納。”

張叔夜一甩袖子,把送信的小嘍羅轟了回去:“既知本人之名,還敢來送禮乎?”

西門慶一瞪眼又把送信的小嘍羅再攆了過來,並正色道:“太守大人若不收這份禮物,奈濟州城下流民何?”

張叔夜聽著心頭一動,這才把信接了過來,送信的小嘍羅終於松了一口氣,不用被當成踘蹴的毬踢來踢去了。

去年冬天,濟州城下來了上萬流民,讓張叔夜操碎了心。自入了政和年,一年比一年冷,舉個例子就可以說明——政和元年(一一一一年)冬,兩千平方公里的太湖竟然全部結冰,且冰面厚得可以行車,湖中洞庭山的柑橘全被凍死——這樣的氣候轉變,雖然對南方開墾沼澤地區有利,卻不利於北方已經穩定的農耕結構。

天時不正,糧食大大欠收,但官府逼上門來的賦稅卻是一文也不得少,老百姓民不聊生,每年冬都有大批饑民流落四方。聽說梁山這邊的老百姓這兩年不受官府剝削,家有餘糧雞犬飽,饑民都紛紛往梁山這邊來了。

張叔夜在濟州城頭上看著這些臉上帶著菜色和希望的流民。他們跋山涉水而至,嘴唇枯焦,皮膚皴裂,篳路藍縷中載著風霜的刻痕,筋疲力竭裡背負著沉重的哀傷,但他們的眼中都有光——只要到了前面那個地方,就可以活下去!

心酸之餘,張叔夜不由得嘆息:“這是為淵驅魚,為叢驅雀啊!”

張叔夜開城接濟了這批流民,並發動全力,衣、食、居、藥……保障著這些人安危渡過了一個寒冬,這期間,經歷了多少推諉,多少扯皮,多少兩面三刀,多少陽奉陰違,多少的多少,精疲力竭的張叔夜簡直不願意回想。

但他認為他的所作所為是有價值的,至少他暫時為這個衰朽的朝廷截留了一部分元氣,在這些流民的心中埋下了一顆種子——朝廷還是可以指望的——至於這顆種子能不能成長發芽,開花結果?張叔夜不去想,總之他已經盡了自己的全部力量,此心無愧了。

冬去春來,但如何安置這些流民又成了梗在張叔夜嗓子眼兒裡的一根硬骨頭,但他不能叫苦,因為從他接手這些流民的時候,他就知道這是一樁任重道遠的苦差事,在這條路上,他沒有同伴,沒有支援,只能自己一個人孤單地扛下去。

或者扛下去,或者扛死,在他身邊沒有人同情他。

如今的張叔夜已是計盡糧絕了。他去擒宋江,謀算之一就是以宋江做獻禮,換些朝廷的賞賜回來,即使是杯水車薪也好,總之撐得一時是一時,撐得一刻是一刻。

但現在捏著西門慶這張薄薄的信紙,張叔夜卻感到了千鈞之重,這上面不但有充足的衣服糧食,而且還規劃出了這些流民的最後安置——梁山南邊一大片梁山實際控制下的荒地,由這些流民去開墾,自成小鎮後,戶口歸入濟州張叔夜治下,梁山不會插手。

這樣優渥的條件,簡直就是從天上往下掉餡餅啊!

但張叔夜也知道,這餡餅是有毒的。一旦讓小人報了上去,一個私邀民譽、勾結叛匪、意圖不軌的罪名是板上釘釘跑不了的了。大觀三年(一一零九年),自己的從弟張克公曾彈劾蔡京,使得蔡京被迫下臺,蔡京因而與張氏結仇,從此日日磨牙,圖謀報復,自己數度被貶,都出於蔡京授意。今日若接了西門慶這封書信,就等於冥冥中授蔡京於柄,蔡京一揮之下,自己性命能不能保得住?還真得學著官家,去道士面前求神問卜一下。

一時間,無數流民黧黑的面色在張叔夜眼前轉來轉去,還有那些餓得瘦小枯乾的孩子,他們倚在大人腿邊,抱著啃得坑坑凹凹的木棍子,神色木然,只有一雙雙未諳世事的清亮眼睛在看著自己……

張叔夜笑了。他看了西門慶一眼,就是這個人,在那一出流傳天下的《下河東》裡寫下了四句唱詞——報國哪怕蒙冤恨?自古殺場埋忠魂。是非一時難分辨,百年之後有人評!

此時,張叔夜知道,原來這條道路上,自己並不是一個人,只不過雖然身邊多了個同伴,但這個同伴戴著的面具,實在令人心驚膽戰,而且乏善可陳。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玩一回火吧!我張叔夜已經循規蹈矩了一世,臨五十歲時,也學著東坡居士,老夫聊發一回少年狂!

深深向西門慶行了一禮,西門慶以禮相還。二人相視一笑,張叔夜心道:“這西門慶,實實是個厲害角色,即使他信中所言,都是他佈下的陷阱,但卻容不得我不跳!梁山轉世天星之名,第一智將之才,果然是非同小可!”

當下問道:“西門頭領,你給我送上的這份兒厚禮,這麼大筆數目,真的是打斷了腿都花不完啊!可是——你就不怕我拿了這些錢糧,卻練出一枝強兵來,與你梁山作對?”

西門慶笑了笑,悠然道:“張叔夜張嵇仲,豈是那等人?”說著一抱拳,撥馬而走。

走了幾步,卻又勒馬回身道:“太守大人,你方才說錯了一句話——‘與你梁山作對?’——須知這八百裡水泊梁山,卻不是我西門慶一個人的,而是屬於我們全體,甚至屬於——這整個天下!”

交待完了這句話,西門慶長揖為禮,這才縱馬而行,穿陣而入。梁山騎兵旗幡揮舞,陣型變動,護著主將緩緩而退。張叔夜看時,但見梁山人馬靜如連城,動若浮雲,先行者不躁,後殿者不懼,一行行一列列,井然有序,竟無半分可乘之機,不由得嘆道:“好西門慶!好西門慶啊!”

三個兒子圍上來問道:“爹爹,這西門慶臨行時,說的那些話兒好生古怪。為甚麼他說梁山不是他一個人的,而屬於我們全體,甚至屬於整個天下?孩兒們不明白。”

張叔夜搖頭嘆道:“你們不明白?我也不明白啊!”

回濟州的途中,張叔夜一路回想西門慶傳聞野語,同今日真人言行對照。百思之下,張叔夜向三個兒子嘆道:“西門慶其人,真如在淵之神龍,其蹤何難測也!”

如果西門慶知道自己敬重的張叔夜也對自己如此看重,他一定會非常高興的。可是,現在的西門慶無論如何高興不起來,因為現在花榮的情況非常不好。

至少西門慶瞭解了一件事,張叔夜的軍隊非常缺錢,他那些弩箭上用的麻藥,都屬於假冒偽劣產品——花榮現在就被這些劣質品折騰得不輕,一個人暈不暈,醒不醒,苦頭吃得大了。

為了防止張叔夜翻臉不認人從背後掩襲,也為了防備可能膽大包天的地方官府打自己埋伏,西門慶佈置的是行軍防禦陣型,速度施展不開,因此西門慶連發快馬,令人回梁山搬取神醫安道全,速來軍中聽令。

快馬去後不多時,沒接來安道全,先接來了梁山合後的人馬。原來是鐵棒欒廷玉放心不下,於是和豹子頭林沖商量了,先後派出小溫侯呂方、賽仁貴郭盛、摩雲金翅歐鵬、火眼狻?鄧飛四員大將,各引兵馬,沿路巡接而來。眼見主將無事,還迎回了小李廣花榮,眾人無不大喜。

於是呂方郭盛前導,歐鵬鄧飛斷後,西門慶軍加快速度,急回梁山。半途上碰到了安道全挎了藥囊,騎著快馬勿勿而來,就手一看花榮,安道全松了口氣道:“我還以為花榮兄弟有怎樣了不得的傷勢,聞信後先嚇了個半死,急赤白臉的跑來,原來也罷了!花榮兄弟這些傷,連藥都不用,只需用安息香定住了魂魄,靜養十數日,自然生龍活虎!”

西門慶眾人終於放下心來,於是連速度也不要了,免得花榮顛簸,大家悠哉遊哉,輕鬆自在地回到了梁山。

回山後,西門慶知會黃文炳蔣敬,要這兩位財政局的頭兒開批文,給濟州張叔夜送錢糧去。黃文炳倒罷了,蔣敬聽了,卻直跳了起來。

神運算元蔣敬自入主了梁山的財政後,撥十萬論百萬,眼界大開,手指縫兒越越來越小越來越吝嗇。吝嗇有兩個貶義,一個是捨不得花自己的錢,另一個是捨得花別人的錢,還好,蔣敬的吝嗇跟這倆貶義全不搭邊兒——他的吝嗇是捨不得拿梁山的皮肉往外人的身上貼。

於是蔣敬死活不同意。如果是別的地方,總轄大寨主已經做出了決定,哪輪得到你做小弟的嗆聲兒?但別忘了梁山有個圓桌會議——蔣敬見西門慶不同意自己的不同意,急眼之下,立馬去聚義廳擊鼓撞鐘,召集梁山全部頭領來大家公決。

人到齊後,蔣敬站在圓桌中央宣揚自己的主張——梁山的錢糧雖多,但也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如今挖一坨給濟州張叔夜安民,那張叔夜可是個精明厲害的,萬一他弄些花頭,開些虛帳,把這些錢糧挪移去養兵,最後來打梁山怎麼辦?這不是養虎貽患了嗎?這朝廷的官員,挪移善款是他們美美的差事,張叔夜豈能例外?因此,我蔣敬堅決不答應四泉哥哥的這一提案!

西門慶聽了微笑。如果他真有心說服蔣敬,剛才就可以施展三寸不爛之舌,保證說得神運算元回心轉意。但他故意把言語弄僵,就是要激得蔣敬來這裡敲鼓撞鐘,否則梁山上只有自己一個人的思想,不也太狹隘了嗎?

看著圓桌中央義憤激辯的蔣敬,西門慶彷彿看到了一個嶄新的時代,正在在座所有人的努力下,於潛移默化中誕生。它就象一朵新花一樣,植根於腐朽的土壤,卻要在腐朽中吸收養分,並茁壯成長,最終令人驚豔地綻放!

這就是西門慶所希望的未來!在將來,每個人都有權不向豺虎獻媚,不向權貴折腰,將自由的頭挺得高昂!除了那一片深邃的星空和嚴明的律法之外,不必敬畏於任何外物!子孫後代將作為真正的人活著,而不是一窩在泥坑濁水裡你拱我擠的豬,只是滿足於人造的陽光,卻不知道豬舍之外,才有真正的光明!

美麗的理想真的會實現嗎?西門慶不知道。他只知道自己既然在這個世界選擇了這條路,那麼無論如何,都要堅定地走下去。神擋殺神,父擋殺父,直到有一天,自己的屍骨也鋪在這條漫長的道路上,做磚石也好,做路標也好,托起、警示後來人。

星光,就在前頭!西門慶彷彿已經看到了那令人振奮的璀璨,在陰雲的縫隙裡放射出了不屈的光芒,指引著無數人前進的方向。

大宋,你確實是一個盛世——經濟發達,文化昌明,屹立在這個世界的東方,為萬國之翹楚;但是,你絕對是一個頹世——朝綱腐敗,人心鬼蜮,卻還義無反顧地走在通往懸崖的險路上,億萬黎民被拖在你的足踵上,哀嚎慘嘶,你只是大笑而不停步回頭。

但是天發殺機,移星易宿,上天將一個人穿越到了這個世界。我相信即使沒有我,照樣會有別的勇者,前來做你的掘墓人。因為——這就是天理昭彰,報應好還!這正是:

人心效順,中國有必伸之理;天道好還,匹夫無不報之仇!卻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