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霸宋西門慶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一章 風波興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一章 風波興

上京臨潢府自從南朝使者到來之後,市面上熱鬧了許多,經過一段短暫地熱身之後,更大的熱鬧突然登場了。

南朝使者程萬里,被退職致仕後賦閒在家的蕭奉先趕出了家門——程萬里在前面跑,蕭奉先在後面追,一邊追還一邊破口大罵。

蕭奉先如此失態,眾人倒也不奇怪,其人本來就是無賴本性,指望他有朝一日能君子起來,西天佛祖就得先哭死嘍:“我是看不到那一天的了!”

而對於那位南朝的使臣程大人,眾人都刮目相看。想不到人不可貌相,這位程大人剛一到遼國,就馬上跟大奸臣蕭奉先做了對頭,這嫉惡如仇的效率何其高也?

對程萬里的行事效率感興趣的不止普通遼國人,甚至連遼國的天祚皇帝耶律延禧都滋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因此耶律延禧在接見程萬里之前,又一次暗傳蕭奉先入宮進見講說其事。

蕭奉先憤憤不平地道:“漢使無禮!當臣之面,竟然敢口口聲聲說燕雲十六州為其國所有,臣原本還想與之據理力爭,可惜臣口拙,說不過秀才,只好揎拳揍之,也是我大遼以騎射立國的本色!只恨那廝滑溜,腿腳快捷,否則若被臣揪住時,縱然礙於兩國邦交不能殺了他,卻也要照顧他的頭面!”

耶律延禧聽了,放聲大笑,然後才看似隨意地問道:“南朝只不過是要議燕雲十六州為租界,又不是從我國強取豪奪之——愛卿卻又何必為此而生氣?”

蕭奉先聽了,卻是正色向耶律延禧下拜道:“燕雲十六州之地,乃是小臣的祖宗們輔佐著聖主,傷殘了多少孩兒的性命,這才將一片錦繡山河,據為己有——聖上休怪小臣說,今日若有人敢答允把燕雲美地割讓給中國,小臣就和他眉尾相結,性命相撲,勢不兩立!”

這番斬釘截鐵的話象脫了韁的野狗,撒著歡兒滿世界亂躥,轉瞬間就風靡了上京城臨潢府。

無數人想不到大奸臣蕭奉先居然還有如此肝膽!措手不及之下,無數人的腦細胞因一時收剎不住而慣性向前,撞上了沒有安全氣囊裝置的顱骨內壁,頓時紛紛落馬,滾滾受挫,潰不成軍。

後世有磚家經研究統計,這一天後,大腦受挫的遼國人平均智商下降了好幾個百分點,蕭奉先也因此被釘上了歷史的恥辱柱,受到了漢遼兩國人民的雙料痛罵,此是後話,略過不表。

第二天,遼帝耶律延禧正式接見了程萬里,遼國南北兩院文武百官都到,雙方就雙邊問題在遼國的碧室裡展開了親切友好的會談,至此,燕雲租界之議正式現身於遼國人面前。

事出突然,宛如一個晴天霹靂當頭砸下,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的遼國人都懵了——沒懵的只有事先知道了行情的那麼幾個——一時間,會場上掀起了軒然大波。

耶律延禧一見場面亂得似乎要失控,他終於當機立斷了一回:“今日退朝,咱們改日再議。”

馬人望在退朝回到自己府中之後,派人四下分投,把耶律大悲奴、蕭查剌、柴誼、吳庸一干人請來。五個翁翁加起來超過了四百歲,一個個無精打采,只是問道:“馬老兄請了我們這幾個老朽來,不知有何貴幹?”

馬人望便危言聳聽道:“幾位尚不知大禍將臨頭乎?”

另外四老頭一聽,總算集體腐軀一震,側漏出幾縷尸居餘氣後,追問起來:“馬老兄此話怎講?”

馬人望道:“今日南朝來議燕雲租界,若我大遼不允,那中華聯邦必然引兵來戰。如此一來,西門慶動於南,女直完顏阿骨打動於北,南北夾擊之下,你我性命尚不得周全,還保得了燕雲嗎?”

四個老翁聽了,面面相覷,才發現彼此震驚之下,嘴角松馳,口裡涎水流了半尺長亦不自知。急忙吸溜回去之後,四老異口同聲問道:“馬老兄素來足智多謀,不知有何妙計,可解此危局?”

馬人望便道:“當今之上計,必須忍辱負重,答應了南朝的要求。我大遼的燕雲雖然做為租界被‘租’了出去,但南朝的大名府何嘗不是被當成租界讓我們‘租’了回來?說起來也能對國人交代得下去——只消燕雲租界之議一成,我大遼結南朝以自固根本,然後就可全力北向。女直雖野蠻,卻粗鄙,破之終有時日,待平了完顏一族,再回頭計較燕雲租界,為時未晚也!”

四個老翁聽了,僵化的腦筋再不動彈,只是會全盤接受,同時齊聲道:“馬老兄之言,正合天意!”

馬人望慨然發動群眾:“你我五人是陛下任命的輔政之臣,值此多事之秋,豈能不盡心盡力?我這裡已經支預下贊成燕雲租界的表章,大家都簽上自家名字,這便給當今聖上送去吧!”

眾老頭平日就佩服馬人望,現在就更佩服了,安穩日子過得久了,哪個還願意打仗啊?於是,南院北院五大臣聯名懇請接受燕雲租界之議的奏章就此送了上去。

再次廷議時,蕭奉先一聽五個老頭要吃裡爬外了,一蹽尥子蹦起來,馬上就破了世界男子跳高紀錄。戟指著五個老頭兒運了半天氣後,蕭奉先大叫道:“若不是看你們老,我便只是一打!但雖然不打,但要我遵從昏庸之命,卻是萬萬不能!”

耶律餘睹這時也站了出來:“燕雲是我大遼之地,世代相傳,豈容被人租了去?臣亦不欲眼見如此!”

上回退朝後,耶律餘睹也串聯了一批大臣,大家都以他為主心骨,一齊要反對燕雲租界化,大義所在,縱然要跟蕭奉先那奸臣聯手一回,卻也顧不得了。

頓時,朝堂上一片反對的聲浪。

天祚帝耶律延禧坐在上面,被吵得頭痛。打他心底,是贊同以燕雲為租界,與中華聯邦結盟的,那時有中原為兄弟,有西夏為甥舅——遼國宗室女耶律南仙被封為成安公主嫁到了西夏——那時自己還怕什麼金國呢?

馬人望他們的奏章,正和自己的心意不謀而合,卻想不到反對的聲音這麼多!這下耶律延禧可頭疼了。沒辦法了,再次宣佈退朝,惹不起躲得起。

這時,程萬里卻來求見,說有錦囊妙計,可解大遼國主心頭憂難。

耶律延禧半信不信地問道:“計將安出?”

程萬里神秘一笑:“我家元首大人來時吩咐,若租界之議有甚波折,可開啟此錦囊一觀,其疑自解!”

說錦囊,道錦囊,原來還真有錦囊!耶律延禧大奇之下,開啟那個錦囊一看,裡面只有八個字——

右懷大名,左抱河東。

“這是何意?”耶律延禧成了摸不著頭腦的丈二昏君。

程萬里一笑:“我家元首大人願意於大名府之外,再增河東舊地為新租界!”

公元一零七四年三月,當時的遼國皇帝耶律洪基派大臣蕭禧出使宋朝,以宋朝違背澶淵之盟,私自在遼境內修造建築物為理由,悍然向宋朝提出了重新劃定遼宋間河東地界的要求。

遼與宋的河東地界,是後晉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時劃定的,大致是以應州(今山西應縣)、蔚州(今河北蔚縣)、朔州(今山西朔縣)一線為界。由於這一地區原來同屬於中原政權所有,因此,不同的州縣之間就存在著土地交叉的現象。

在遼、宋簽訂澶淵之盟之前,由於遼宋雙方處於敵對狀態,所以,雙方邊將及居民還能嚴格約束自己,極少有越界的行為。但是澶淵之盟一成,南北雙方和平相處,交流逐漸頻繁,就出現了邊民越界耕種和捕魚伐木等現象。對於邊民們的越界行為,宋朝一方約束較嚴,而遼朝一方則約束較寬,畢竟他們還要打草谷嘛!

到了後來,甚至出現了典賣土地的行為,宋遼雙方開始出現土地糾紛。遼興宗耶律宗真執政時期,宋邊將曾上奏朝廷,請求解決遼邊民入宋境搶地種的問題。當時的宋仁宗趙禎認為宋遼雙方和好多年,不宜因土地之爭,破壞雙方大東亞共榮的和平局面。因此,宋仁宗派人到遼國商議劃定地界,並把朔州一線原定的地界,讓給了遼國一部分。

但是這樣做的結果,反而助長了遼邊民越界搶地種的風氣,隨後,遼邊民越界搶地種、捕魚、伐木的現象不斷發生。遼道宗耶律洪基即位後,雙方也曾就河東地界問題,進行過協商,但最後都是不了了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怎麼可能徹底解決呢?解決了,遼國皇帝耶律洪基還怎麼拿河東地界做文章呢?

這時的宋朝,是宋神宗在位,他正在解決因王安石變法而引發的各種矛盾,又要與西夏交戰,明知遼方有意挑起事端,也不願意這個時候再與遼為敵,於是對蕭禧說:“三州地界問題,由雙方官員在邊境上議定,我們會嚴格管理我方邊將的,如果我方有違反澶淵之盟的行為,會立馬改正,如果沒有違反協議的行為,自然要維持現狀。”然後,派劉忱、呂大忠前往遼方解決地界問題。這正是:

誤國從來皆懦主,興邦何時起義民?卻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