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扶順滅清1644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章 危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章 危局

永昌元年,四月十六日傍晚。

北京城朝陽門城牆上,一個身材魁梧,劍眉星目的年輕人正朝著東北方向眺望,看著陰沉沉的天際,他深深嘆了口氣,愁容滿面。

他的身後站著三個人。

左側那個披甲執劍,滿臉鬍渣,身材高大的中年男子是前明降將,現新遼東營威武將軍許勇。

中間那個佝僂著背,頭髮花白的老頭是大順京城火器司總管周世昌。

右側那個文質彬彬,看起來有些像書生的是新遼東營軍組織參將王浩。

他們三個正在向大順軍新遼東營果毅將軍李來亨彙報著最新的備戰情況。

“遼東營五千將士已經全部集合完畢,只等將軍一聲令下,便可開拔東進。”

“除去前朝遺留下來的五百支番邦魯密銃,四千餘支鳥銃,這一個月來,火器司又新造了一千三百支新銃,三十門火炮,火藥,火繩等物資也均在加緊生產……”

“大王出征後,末將又在京城中收攏了不少馬匹,如今營內尚有四千匹馬,運送大炮的移·動車架也已經備好,運送物資的馬車正在加緊籌備……”

“另外,城牆上的小炮也已經拆下了四十餘墩,裝上移·動車架便可運送到陣前。”王浩繼續補充道。

“你們說……”李來亨的臉上依舊看不出什麼表情,雙手緊緊握住了城牆上的磚塊:“我們準備的這些,到底夠不夠對付關外的那十萬韃子兵呢?”

當然不夠!

可是不夠也得夠,不行也得行,李來亨體內那個來自二十一世紀的靈魂絕不允許四百年前華夏山河傾覆,削髮易服的民族悲劇再次重演!

是的,此李來亨非彼李來亨,身體還是歷史上的那個抗清名將李來亨,靈魂卻已經被另外一個來自二十一世紀的經濟學歷史迷博士李來亨所取代。

當過兩年兵,痴迷歷史,軍事的李來亨已經穿越到了這具身體三個多月了。

憑藉著對這段充滿爭議和惋惜的明末歷史的瞭解和養父李過在大順軍中的地位,李來亨在大順軍東征過程提出了不少頗有價值的策略,如今已經成為了大順軍主管後勤的最高將軍,新遼東營的最高指揮官。

當然,歷史上,這個所謂的新遼東營並不存在,而是李來亨為了在即將開始的山海關大戰順軍慘敗後阻擊尾隨的清軍而籌建的,所屬士兵全部來源於投降的遼東明軍,足足一萬五千餘人。

當意識到自己真的穿越到了這個國破家亡,百姓如豬狗的時代後,李來亨便下定了決心,一定要改變這一切,不能讓後世那些亡國滅種般的無差別屠戮再次重現。

只是,他剛剛穿越過來的時候,位置還太低,在大順軍中說不上話,只能是憑藉著養父的關係,一步步向上爬。

說來不知道是運氣太好,還是養父李過為了培養自己的勢力,當自己表現出要在大順軍中佔有一席之地,並有此能力的時候,李過當即給予了巨大的支援。

也正因為如此,僅僅三個月,李來亨便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底層軍官升到果毅將軍,攻破北京城,組建了新遼東營後,還擁有了自己直屬的成建制部隊。

這兩年來,大順贏的太快了,特別是大軍東征之後,不到兩個月,便攻下了北京城,奪取了大明的天下,在看似乾坤已定的表象下,是根基不穩和急躁冒進。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降軍降將多於本部軍隊且沒有整合,只要局勢一不利於大順軍,這些沒有任何民族氣節的軍閥隨時可能投敵叛變。

陝西,河南,湖北的根據地雖然早在一年前就開始了從上到下,從官府到農田的各項建設,生產也在逐漸恢復,可是畢竟時間太短。

而且這些地區連年災荒戰亂,生產力本就落後,根本不足以支援大順政權和武裝到牙齒的滿清決戰。

沒有強大的後勤,沒有源源不斷的火器供應,優質兵源,歷史上的大順又如何戰勝得了裹挾了十幾萬投敵明軍,有著穩定大後方和紅衣大炮的滿清軍團呢?

那支經過幾十年的建設的百戰之師,無論是後勤供應,軍隊組織度,單兵戰鬥力,還是槍支,大炮等火器的裝備率,在這個時期的東亞,都屬於最強。

這也是為什麼大順軍一敗再敗,南明一敗再敗的重要原因——後勤比不上,軍隊組織度比不上,火器比不上,無論是大順還是南明,對滿清幾乎都不佔據優勢。

滿清雖然只有十萬兵,可隨著佔據的地方越來越廣,也裹挾了越來越多的明軍,擁有越來越廣闊的戰略大後方。

一旦讓其入關,整個**北方局勢便會立即變得一發不可收拾!特別是戰爭後期,那時候的滿清已經是可以承受一敗再敗的強大敵人了,沒有持續不斷地勝利,根本打不敗對方。

可是持續不斷的勝利依靠的是持續不斷擴大的優勢,可這些無論是大順,還是南明,亦或者是最後的大西軍,都不具備。

其實李來亨也曾經嘗試過透過養父李過勸諫李自成,大明江山要徐徐圖之,先南後北,穩紮穩打,以免讓關外的韃子佔了便宜。

但是李自成卻不這麼認為,甚至於整個大順軍高層都覺得滿清韃子不過就是加強版蒙古韃子,沒什麼了不起的。

況且,就連明軍都可以抵擋他們幾十年,橫掃明軍的大順軍想要對付他們還不是輕而易舉?

其實這也怪不得大順軍的高層,怪不得李自成,他們從來沒有和滿清交過手,能夠作為參考的也就是蒙古人和內地的二流明軍了。

於是,歷史依舊沿著原本的軌跡執行,大順軍依舊兵分兩路,很快滅亡了明朝,崇禎皇帝還是按時在煤山自掛東南枝了。

不過,和歷史不同的是,大順軍內多了一個主管軍隊後勤,一心收攏降軍中的關外遼人和明軍火器的李來亨。

他看過無數關於大順軍失敗的原因,不善火器與根基薄弱是其中最重要的兩項。

根基薄弱這塊以李來亨現在的身份還沒有辦法解決,但是火器這一塊,他卻可以利用自己的職務之便,利用養父李過的權勢,透過組建新遼東營的方式,打造一支能戰善戰的火槍勁旅。

滿清後背力量不足,只要能夠在北京擋住滿清,滿清必然不敢硬拼。

如果能夠在北京擋住滿清軍團半年,等滿清高層內部發生戰略了分歧,演變成內鬥,李來亨和大順軍便能趁機進攻,將滿清韃子趕出關內。

只要滿清退出關外,大順也便有了休養生息的機會,待天下恢復,民力復甦,再舉全國之力平定關外也便指日可待。

“將軍,關外的辮子兵真的會來那麼多嗎?”許勇眉頭緊皺,急切地問道。他本來就是遼東明軍,對於滿人的厲害,至今還心有餘悸。

“辮子軍有什麼怕的,整個大明江山都是我大順的了。”王浩不屑一顧,他是順軍老人,和大多數人一樣,對滿清不屑一顧。

“好了,隨我下去吧!”李來亨不想再聽他們的爭辯,微微調整情緒,朝新遼東營軍營中走去,其他三人緊隨其後。

他心中實在是不踏實啊!

李自成只比歷史上多帶了一萬兵馬,失敗看來是不可避免的了。

若是歷史照著原本的軌跡發展,還得死多少百姓啊!

揚州十日,江陰八十一日,嘉定屠城,廣州大屠殺,幾十萬,幾十萬人地死。

黃河流域千里無人煙,四川湖南十不存一,繁華的江南各州縣凋零破敗,滿目瘡痍。

這是整個國家,整個民族的至暗時刻!

如今,這華夏大地的億萬生民就只能靠自己的這五千精兵來扭轉乾坤了!

只是這五千精兵到底夠不夠?

夠不夠讓大順逆天改命,能不能讓億萬生民絕境求存?

【作者題外話】:明末有很多英雄,他們的身上都有著太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可是那樣一個時代,真正的英雄註定悲情,不得善果。

李自成,李過,李來亨......

我希望,能在書裡改變這一切;我希望,英雄都能有善果;至少,他們的事業,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