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扶順滅清1644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一章 排兵佈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一章 排兵佈陣

早在二十日,第一大營的前鋒五百餘人在新晉都尉李林的率領下就到達了碣石山。

一則是負責偵察警戒,掃除可能出現的危險。

二來也要在碣石山北面的山上修好平臺,就地伐木,利用李來亨畫的草圖就地製作和架好一臺臺簡易的木繩結構起重機。

這次大軍一共帶來了大大小小九十六門火炮,計劃全都架到碣石山北面的山腰上,利用山高增加射程,居高臨下給滿清韃子重重一擊。

為了最大限度發揮火炮的威力,李來亨還在前明京營裡找到了一個用炮高手。

此人名叫齊大陸,為對付大順軍而設定的北京城防中的“大炮交叉火力網”,便是他負責安排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當然,“大炮交叉火力網”這麼俗氣的名字是李來亨想出來的,畢竟後世裡的戰爭神劇都有這種說法。

李來亨看過他的火力網設計,確實是個極有水平的人。

若不是昏明敗局已定,北京接近於和平解放,大順軍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在這道大炮組成的火力網下。

大炮火力專家也有了,那如何將大炮迅速運上山便成了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

好在李來亨前世作為一個資深軍迷,最喜歡的就是研究各種武器,戰法和軍隊編制。

利用槓杆原理,架個三角形架子這樣的事情自然難不倒他,就是簡易版移動炮架這種沒有什麼技術含量,卻一直被前明軍忽視的東西,李來亨這一個月也指揮工匠做了出來。

要不然怎麼把這些大炮給運到幾百裡之外的碣石山呢?

等到李來亨和許勇率領第一大營主力到達碣石山的時候,已經是二十二日午時了,大軍稍作整頓,便開始齊心協力將大炮拉到了山上。

因為有起重機的緣故,這個過程倒也不艱難,時間還沒到晚上,一半的大炮便已經就位。

不過,事情並沒有一帆風順。

即使是李林這樣精明能幹的人,也沒有能夠預料到紅衣大炮重量超標這一點。

威力最大的紅衣大炮因為重量超標,在壓壞了幾個簡易起重機後,便只能留在了山下,這也使得原本設想的二到三千米的炮擊範圍大大縮小到一千五百米以內。

但是這樣的火炮射擊範圍是遠遠無法滿足李來亨阻擊戰計劃的要求的。

為了能夠使火炮完全覆蓋碣石山北面的平地,李來亨又指揮全軍連夜在碣石山北面不遠處的山坡上架設起重機,修建炮臺。

全軍將士經過一天一夜的奮戰,總算是有驚無險地完成了這一項工作。

這是李來亨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指揮作戰,對於很多事情只是想來容易,操作起來卻很生疏,而許勇這類的前明軍官其實對於這樣的大規模火炮戰鬥也毫無經驗,更加不會想到紅衣大炮重量超標這樣的事情。

這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臨陣架炮這樣重大的戰略失誤,若不是部隊早到兩天,恐怕炮還沒架好,敵軍就已經到眼前了。

五千人阻擊上萬人的滿清軍團和吳三桂的數千關寧鐵騎,沒有大炮這一戰略武器是萬萬不可的。

可是這個時代的大炮射程和威力,準度和射速都相當有限,如果沒有可以倚仗的地形,在兵力劣勢的情況下,在平地上與兵鋒正銳的滿清軍團決戰,無疑是自尋死路。

儘管全軍都裝備了火器,可那玩意的射程實在太短,射速實在太慢,頂多就是射兩槍後直接插上刺刀當冷兵器使用,可以對敵人造成一定的傷亡,但是在騎兵野戰中作用實在是有限。

當然,若是守城和步兵軍團作戰,那火槍火炮的威力自然另當別論。

之後大軍便在碣石山西面安營紮寨,在山頂上設定了八個哨所,利用湯若望贈送的望遠鏡觀察敵情。

在天氣晴朗,沒有沙塵霧氣的情況下基本上可以觀察到周圍四十裡地發生的一切動靜。

其餘各部四個連隊也都按照要求提前半日進入預定的地點,埋伏在滿清軍團追擊李自成潰兵路線的正面和兩翼。

永昌元年四月二十四日中午,碣石山山腰處的新遼東營指揮所。

“將軍,各部已經按照指令潛入了埋伏區。”許勇抱拳彙報道。

“我要具體情況!”李來亨放下望遠鏡,厲聲道。

“第一連隊埋伏在碣石山北面的山坡上,第二連隊埋伏在對面的山坡上,裝備了魯密銃的第三連隊和第四連隊則按計劃埋伏在了正面兩側的山坡處,紅衣大炮之後!”許勇一五一十地彙報道。

這些軍隊的佈置都是眾將領商議後才決定的,李來亨不過是最後下達了執行的命令,所以他必須確認一切行動都在計劃內,才能放下懸著的心。

“炮兵佈置的情況如何?”這四千主站部隊是要在一輪炮轟才開始進攻的,所以火炮部隊在這場我軍處於劣勢的阻擊戰中十分重要。

“卑職在碣石山北坡佈置了五十一門火炮,在對面的山坡佈置了三十門火炮,十五門紅衣大炮則佈置在了正面山口處,一來是吸引敵軍注意,給敵人當頭一棒,二來也能直接威懾敵軍,鼓舞我方士氣。”齊大陸連忙回答道。

憑藉著三面交叉的火力網,進攻可削弱敵軍氣勢,撤退可以阻斷敵軍的追擊,居高臨下,就算被敵軍發現了,也未必敢貿然攻上山來。

不過,若是大軍潰敗,這些火炮就可惜了,只能就地炸掉。

“恩,好,就按照你們的部署安排下去吧!”李來亨點了點頭,眉毛微挑,又想起了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對了,每個連隊配備的望遠鏡發下去了嗎,特別是火炮部隊的?”

李來亨不是微操大師,也不會過度干涉太多,他只是略微有些緊張,迫切的想確定所有的部署是不是都已經執行了,好像這樣可以讓他心安一些。

儘管當過兵,可是卻沒有經歷過真正的戰爭,這三個月來在後方的沉穩完完全全就是因為知道了原本歷史的走向,開了天眼所致。

如今,已經到了歷史的拐點,事情即將會脫離原來的歷史軌跡執行,李來亨哪裡還能像之前那樣鎮靜自若?

“將軍放心,這些事情都已經安排好了!”許勇恭恭敬敬的答道。

李來亨聽罷,點了點頭,沒有再說什麼,而是拿起望遠鏡,有些忐忑地觀察著極遠處模糊的小點。

那應該是騎兵,不然速度不會那麼快,而且應該是李自成的親衛,張鼐率領的標騎營,也是山海關之戰中大順軍唯一成建制撤退的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