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扶順滅清1644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四章 驅虜出關【求銀票支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一十四章 驅虜出關【求銀票支援】

阿濟格的障眼法和手下人的假情報並沒有能夠矇蔽李自成多久。多爾袞率主力撤出北京城的訊息李自成很快便透過南邊主動出擊,攻克天津的順軍知道了。

而且,就算南邊的順軍沒有意外攻克天津,多爾袞遲遲不北上,也不南下,李自成又怎麼會猜不出來是怎麼回事呢?

就在這個關鍵的時候,姜鑲又派人來報,正如之前預料中的那樣,長城以北各個關口的蒙古大軍已經悉數撤退。

當然要撤退,看到遼東營五千新軍帶著數千工匠堂而皇之地從喜峰口入關,蒙古人還不知道錦州被順軍攻克的傳聞是真的?

而且,蒙古人對滿清的恨一點也不比漢人少,那些蒙古部落的首領只不過是真的打不過滿清,明朝又無法依靠,現在看著入關又有東西可以搶,才會來協助滿清進攻。

雖然這個時代的蒙古大軍既打不過滿清,也打不過大順,但是六七萬大軍要是真的想突破數千裡的長城防線,也不至於需要三四個月的時間,他們只不過是等著看誰會贏罷了。

誰贏了就跟誰,誰輸了就打誰!

既然現在滿清已經輸了,那就沒必要再待在長城防線外受苦了,還是等著以後跟大順一起滅滿清吧!

不過,蒙古人的這些心思李自成卻不能確定,也不敢賭。他除了收攏大軍迅速南下攻克北京,繼續東進追擊多爾袞以外,還是讓姜鑲先留兵兩萬駐守山西北部以防萬一後,然後再率領剩餘的部隊緊隨其後,追擊多爾袞。

阿濟格這邊也很快注意到了情況不對,但是為時已晚,順軍人多勢眾,又從南北兩個方向撲來,僅僅是騎兵部隊就超過了一萬,更別說其他的了。

於是,按著多爾袞的指令,阿濟格強行將吳三桂留在了通州這個無險可守的地方,自己則率領滿清大軍迅速撤離。

阿濟格倒不是指望吳三桂可以抵擋多久,只不過是留個路障噁心一下李自成罷了。

而且,阿濟格也早就學到了李來亨的“炸路“小技巧,自己走過的路全部炸燬,順軍沒有整齊的大路可走,就算是騎兵也很難追得上來。

但是這也意味著,吳三桂真的成了一個棄子,難不成他的四千餘關寧軍殘兵還能打得贏十來萬大順軍?就算是抵擋住了又能怎麼樣,反正路已經炸了,就是想跑也跑不了了。

這還不是最絕望的,最絕望的是吳三桂手下的人跑不了,打不過可以投降,可是他吳三桂卻投降不了,他和李自成早就是不共戴天之仇了!

於是乎,原本還想鼓動手下將士拼死作戰的吳三桂,在順軍高呼;“只殺罪首,活擒吳三桂“之後紛紛放下武器投降,還把準備自殺的吳三桂,吳國貴兩人給架到了李自成面前。

李自成也不是什麼白蓮花,大善人,但是作為永昌皇帝,他早就沒把這種賣國求榮的渣滓放在眼裡了,冷冷地對牛金星說了一聲“拉回北京凌遲處死“之後,便又立即率軍東進,追擊多爾袞去了。

只是,多爾袞前些天就已經撤退,繞路天津,此時已經到了灤州,李自成哪裡還追得上?

另一邊,李來亨的衝鋒在豪格的奮力阻擋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許勇和馬大柱的進攻也僅僅是拖住了那三千清軍。

清軍畢竟是以逸待勞,豪格又無心戀戰,洋河河畔邊上的戰事很快便也就結束了。

李來亨擔心多爾袞隨時會率主力抵達,又不知道李自成的情況,也只能撤回界嶺口,直奔山海關而去。

如果李來亨知道李自成此時正率領十餘萬大軍東進,他說什麼也是要攔住多爾袞大軍撤出山海關的。不然,殲滅滿清大軍主力的機會就得等到很久以後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只是,這個時代的通訊技術實在太過落後,制定好的計劃一旦出現了意外,友軍的情況便只能靠猜。李來亨又怎麼會拿自己手下幾萬大軍的生死來開玩笑,貿然去阻擊多爾袞呢?能不能拖得住另外說,萬一還被全殲了,那就虧大了。

不過,李來亨也並不甘心於此,撤回界嶺口之後,他留下了李林和時家三兄弟駐守界嶺口,自己親自率領一萬大軍前往山海關偵察敵情。

只帶了這點人,自然不是去攻打山海關的,而是去觀察多爾袞撤退的情況的。

計劃中的“大決戰“沒打成,現在的滿清大軍雖然損失不小,卻也還有足夠的實力一戰,李來亨必須摸清楚滿清大軍的實力,才好決定今後出關作戰的計劃。

果然,李來亨在山海關外的關隘上蹲了半天之後,就發現了匆匆撤退的多爾袞中軍,之後兩天,又發現了阿濟格大軍,然後不出意外的,滿清大軍休整一日後就直接放棄了山海關,全部撤出了關外。

李來亨隨即率兵佔領了山海關,多爾袞就這樣,出乎所有人預料的,既沒有擊敗李自成,也沒有所謂的順清北京大決戰,就這樣小丑一般的撤退了。

但是李來亨知道,事情還遠沒有結束——關內沒解決的事情必然會在關外解決。

可是關外作戰不比關內,滿清大軍還有五六萬的能戰之兵,若是現在的軍隊裝備和戰力,那就必須派出十萬大軍出關作戰才能保證勝利。

那兵員補充,後勤補給,軍費數額,軍需運輸等等都是耗費巨大且需要周密計劃的。換句話說,就是得有足夠的錢才能打得起仗,特別是耗費更大的外線作戰。

雖然李自成絕對會率先解決南明和張獻忠,統一關內,但是出關作戰,消滅滿清也是必然的,李來亨掌握的這些情報日後會有大用處,到時自然會影響到大順朝廷的“伐清“決策。

其實,李來亨倒是有他自己的想法。

滿清今日敗了,火器基地被炸了,蒙古離心離德了,朝鮮估計也很快不聽話了,在新生的中原王朝的進攻下,永遠也不可能翻身了。

所以大可遲一兩年,憑藉著自己對槍械的瞭解和這個時代的技術,等到引入了西方的先進生產技術,生產出足夠一萬大軍裝備的燧發槍和西式大炮之後再出關作戰,到時便能以最小的代價完成滅清戰爭,同時也順便也為新武器的實用性做個實戰測試。

想完這些,李來亨立於山海關城牆之上,仰望蒼穹,眼中噙著淚花,不由得高聲呼喊:“啊啊啊.......多爾袞敗了,滿清敗了,這天下,這華夏,終於不會再沉淪了!”

【作者題外話】:哈,抗清的戰事算是告一段落了!

想必大家也審美疲勞了,老是打呀打呀的。

不過,滿清大軍確實也消滅不了,無論是作者自己推還是投色子,最終是現在的情況了。

其實有一部分劇情走向是投色子來決定的,所以大家不要猜劇情哦,畢竟那有一部分是色子的事情。

因為作者認為歷史有太多偶然了,人嘛,只能做出自己認為的,唯心意義上的最好的選擇,而不是唯物意義上的最好的選擇。

當然,戰爭不可能停下來的,還要徵東北,西北,滅朝鮮,越南,統一西藏青海呢!

而這些僅僅只是本土,東亞文化圈,至於對外擴張,東南亞,中亞,西亞,美洲,歐洲,還有很長的路。

只是,今後會有相當部分的內容涉及到政治鬥爭,制度改革,經濟建設以及社會民生。

作者希望寫一本心裡的書,一本又歷史味道的歷史小說,特別希望這本書夠爽,能被讀者記住。

家人們,今後的日子,一起前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