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扶順滅清1644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七章 決戰(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七章 決戰(上)

當吳三桂極不情願地率領關寧鐵騎穿過火炮覆蓋區,進入山谷的時候,他完完全全被眼前的場景給驚到了。

一眼望去,屍骸遍地,血流成河,前方的廝殺聲不斷,哀嚎聲不斷。

騎兵已經不能暢快地衝擊了,地上遍佈人與馬的屍骸,血肉和泥土雜草攪拌在了一起,極大的減緩了馬匹的速度和衝擊力。

在這個南北距離不足八里,東西長度不足十里的作戰區域,有接近三萬人在廝殺,至少已經倒下了七千人,四千馬,說是人間煉獄也不足為奇。

不過,吳三桂可不管這些,僅剩的關寧鐵騎依照著他的暗示,一穿過火炮覆蓋區,進入戰場便往兩翼分散,保存實力起來。

這是他最後的本錢了,就算這一仗清軍輸了他也不能丟了自己的部隊,就讓清兵自己殺去吧!

另一邊,有了兩萬步兵的加持,腹背受敵的清兵已然支撐不住,剛剛的銳氣一時間失得一乾二淨,只能一退再退。

但是憑藉著極其嚴厲的紀律和極高的軍隊組織度,清軍還是可以勉強支撐,不至於兵敗如山倒,成為一股潰軍。

從山腰上衝殺下來的大順軍士兵也沒有想到清兵居然頑強到這種地步,一番糾纏搏殺,遭受到了頑強抵抗後,也不再敢猛衝猛打了。

這一萬清軍可是純正的滿洲韃子,個個身經百戰,裝備精良,是精銳中的精銳,自然不是蒙古八旗,漢人八旗亦或者那些順萬兵馬所能相提並論的。

所以這一仗打得如此艱難也算正常,李來亨精心訓練的遼東營將士只能與之平分秋色也算正常。

畢竟,若是能全殲了這一萬韃子兵,滿清政權的核心戰力便只剩下不到四萬了,一下子折損了五分一的核心軍隊,那多爾袞恐怕就要重新考慮一下入主中原的計劃了。

但是,戰場上的局勢就是那麼瞬息萬變,剛剛佔據了上風,要將清軍殲滅的大順軍很快又陷入了劣勢之中。

隨著好幾面鮮豔的藍色大旗從滾滾濃煙中衝出,隨著撼天動地的馬蹄聲傳來,所有人都明白——清軍真正的主力來了!

殘兵中還剩的那幾百關寧兵趁著大順軍突然奔潰後撤的機會,裹挾著著原本也要撤退的清兵一起朝著山谷外圍的兩翼撤去。

他們不是清兵,沒有那麼頑強的戰鬥意志,要不是家眷全都在山海關,要不是跟著吳三桂,他們哪裡會遇上這種事情?

這一輪突然的後撤帶偏了清軍的反擊步伐,也混亂了剛剛衝進戰場的清軍主力。兩支軍隊匯聚在了一起,不可避免地產生混亂,減緩速度。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也為大順軍潰退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趁著清軍混亂之際,大順軍各部按照計劃朝著三個不同的方向撤退。

劉希堯率領大順軍主力一萬多步戰士兵往山口處緊急撤退,遼東營將士和少數大順軍本部士兵則在許勇和劉芳亮的率領下開始往兩翼的山坡上撤退。

大順軍如今的狀況看起來完完全全就是敗戰之軍,潰兵千里的狼狽摸樣盡顯無疑!

清軍很快便調整好了隊形,開始朝著山口的方向追擊,他們斷定順軍主力就在那裡!

對於早已經得到李自成軍令的劉希堯,劉芳亮來說,這正中他們的下懷。

和戰力如此之強的清軍硬拼是斷斷不能的,要想取勝,就必須要智取,三面分散,假裝潰敗,這是戰場上典型的誘敵深入,兩面包抄之策。

雖說看起來簡單直白,可是卻難以辨別。

清軍向來驕橫,對於自己可以輕易擊潰敵軍都習以為常,現在如此艱難的慘勝自然更加深信不疑,所以當大順軍聞聲潰敗的時候,他們不僅不會懷疑,還會窮追不捨,抓住這個殲敵的大好時機。

畢竟,在過去十幾年的戰鬥中,這樣的情況出現過太多次了,清軍早已經習慣,甚至一遇到這種情況便會下意識地往前追殺。

而李自成便是認定了這一點,才出了這個計策,誘敵深入可是他的拿手好戲。

然而,事情卻遠沒有那麼簡單……各部雖然依照命令行事,可是誰也沒想到清軍能夠這樣快速地重新集結部隊,發起進攻。

而劉希堯率領的大軍主力也好,許勇率領的南翼部隊也好,劉芳亮率領的北翼部隊也罷,這時候面對著排山倒海般衝過來的清兵,都有些失去了控制。

部隊一時紛亂,開始加快了撤退的速度,甚至有不少士兵卸下了護體的盔甲,以減輕重量,加快逃命。

更有甚者沒有按照既定的路線,兵馬相互裹挾著,分成小股四處逃竄,果真是成了逃兵。

若不是劉希堯大軍只有一個山口,南北兩翼有遼東營將士支撐,督戰隊死命壓陣,所謂誘敵深入,三面包抄,圍而殲之的戰略立即就會成為一個笑話。

很顯然,這是一步險招,如果部隊調動出錯,如果戰場上的敵人過於強勢,那所謂計劃好的誘敵深入之策,就會變成真正潰敗之勢,局勢就會立即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但是清軍實在是太快了,太快了,快到李自成壓根無法想象。

排山倒海般衝鋒的七八千清軍迅速靠近了劉希堯大軍,還讓吳三桂的關寧兵往山谷左右兩翼掃蕩,清理殘兵。

不過,好在吳三桂陽奉陰違,迅速收攏兵力,遠離戰場,打算來個坐山觀虎鬥,這才使得南北兩翼的“潰兵”得以喘息整合。

而清軍這邊以騎對步,七八千鐵騎一鼓作氣,奮勇追擊,很快就咬到了大順軍主力的屁股。

這是一支優秀騎兵軍團最理所當然的選擇了,面對著狼狽逃竄的敗軍,他們要做的就是從後方將敵軍砍殺殆盡,一個不留。

於是乎,在滿清韃子們的歡呼怪叫聲中,被緊緊咬住的大順軍主力末端不斷有人倒下,死傷慘重。

潰散之軍背對著騎兵,哪裡會有任何一點反擊的機會?哪裡來的戰術動作?哪裡逃得了命?

劉希堯伏在馬上,依稀聽到士兵的慘叫聲,韃子的怪叫聲,在馬上回頭看去,卻不由得怒火中燒……

清軍大隊騎兵死死咬在了他的部隊後面,如同砍瓜切菜般,他手下的士兵一個個慘叫著倒下,被馬蹄接連踐踏,死無全屍。

但他還是得忍住,現在還不能反擊,畢竟是大順軍中數一數二的猛將,李自成委以重任的大將,決斷和勇氣都還是有的。

再加上他早早知道了李自成的計策,心裡十分清楚要怎麼樣才能贏得這場大戰的勝利。所以縱使心痛,縱使無奈,劉希堯也只能不動聲色,繼續朝著山口的位置奔去。

清軍騎兵衝勢不減,極度亢奮,衝鋒在前的騎兵甚至都已經不屑於直接砍殺,直接任由快速移動的馬匹撞倒,踩踏順軍士兵,而後方的騎兵則紛紛在馬上大聲長嘯,好似在慶祝勝利。

然而,就在下一刻,當順軍大部隊衝出山口,清軍大隊騎兵隨著戰馬的慣性繼續前衝的時候,一支裝備精良,數以千計的騎兵突然從山谷外側山坡上殺出,從後方朝著清軍騎兵方陣猛地一鑿,不可一世的清軍騎兵瞬間斷成了兩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