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扶順滅清1644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二章 聯明伐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二章 聯明伐順

經過近一年的清洗,其實滿清朝廷早已經牢牢掌握在了多爾袞這個攝政王的手中。

漢人官僚受他提拔重用,多鐸,阿濟格兩位主力戰將又都是他的親兄弟還被大大削弱了,福臨尚且年幼,另一個攝政王濟爾哈朗不足為慮。

若是能夠率領大軍入關,奪了明朝廷的天下,恢復故國土地,那絕對是名垂青史的偉大功業。

而且,多爾袞早就透過蒙古部落知道了明朝廷內部動盪,流寇已經佔據西部,北京危急。原本是想著藉此時機,搶先一步,攻到北京城下。然後依此要挾崇禎皇帝,要其借清兵平寇,那便有了入主中原的正當名號。

只是萬萬沒想到,事情的發展遠比自己想的要順利得多,吳三桂主動獻關,順軍與關寧軍拼了個你死我活,大軍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奪了山海關。

但是多爾袞更沒想到的是,順軍的戰力也不容小覷,居然可以將自己手下的一萬精銳騎兵殲滅。

但是他早已經和范文程,洪承疇這些漢人大臣深入探討過了入關事宜,自然明白事到如今,如此局勢是自己攻下北京,然後借為崇禎報仇為號令南下和西征的大好時機。

無論是多爾袞還是漢人官僚,其實對李自成都不屑一顧,那不過是一個流寇罷了。而明朝廷已經爛到了根上,有李自成那麼一鬧,不過是奔潰得更快了。

但就算這樣,若是被這個流寇藉機滅了明朝廷,佔據了關內大片土地,時間一長,前明官僚士族歸順,根基穩固,入關之事便會困難無比。

所以儘管遭受了如此重大的損失,儘管多爾袞已經不敢再輕視大順軍,但是他還是不打算放棄攻打北京城的機會。

在多爾袞看來,只要紅衣大炮一到,只要不再輕敵冒進,這個時候大清還是可以輕鬆打敗順軍的,畢竟一萬騎兵就可以將擁有百門大炮,三五千支火銃的順軍伏兵和幾萬潰軍殺得幾欲潰散。

可若是現在不進攻,等李自成集結大軍,利用關內源源不斷的資源攻打山海關,機會就不會再存在了。

而且,若是就這樣返回盛京,大軍損失如此之大,卻只奪了一個山海關,朝廷上下的怨言一定不少,自己攝政王的地位很難不被動搖。

多鐸,阿濟格,豪格,濟爾哈朗這些人現在看起來服從,可是說不得有什麼歪心思。

“大學士可是有什麼良策?”多爾袞連忙詢問,諸多漢人大臣裡面,他是最信任范文程的。

“稟王爺,此戰,大清必勝,李賊必敗,臣不知諸位為何如此猶豫?”范文程拱手攏袖,看起來信心十足。

清軍此番入關,首功便是范文程,若不是有他的分析獻策,若不是有他的方略,多爾袞或許還意識不到明朝廷內亂的大好時機。

而且范文程在滿清朝廷中效力多年,貢獻過諸多良策,深得皇太極信任,不可謂威望不大,信服力不高,若是有他來分析,就算是多鐸,阿濟格也不好反對。

見諸人作洗耳恭聽之勢,范文程繼續說道:“李賊殘暴,剛剛進入北京便虐待官員,掠奪諸官員,士族與富戶的財產,天下人敢怒不敢言。如今李賊根基未穩,民心未定,若是王師前往,行替崇禎皇帝報仇,平賊剿寇之策,無害百姓,無掠奪財產,官僚士族,天下百姓必然夾道歡迎,無不歡喜。”

“如此,北京城必然能克,得北京便得直隸,得直隸,山東,河南便在手中,天下便可徐徐圖之,碣石山之戰前臣如此說,碣石山之戰後臣亦如此說。李賊不過借地利僥倖勝了一回,我軍何必如同驚弓之鳥,又怎麼能就因此失去銳氣,難道不是要藉此激發士氣,一舉攻克北京嗎?”

“嗯,本王也是如此認為的,我大清的將士什麼時候怕過漢人?如今,天時地利人和具在我朝,一群流寇根本不足為懼,只要準備妥當,全軍出擊,必可大破順賊。”多爾袞聽後十分滿意,這正是他所希望聽到的結果,也是他所認為的天下大勢。但是他也不是那種狂妄自大的人,有些話是那樣說,卻不是那樣做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不過,正所謂驕兵必敗,本王覺得也不應該輕視了順賊,否則便難以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范文程點了點頭,又說道:“王爺說的是,臣倒有一計,可使順賊首尾不得相顧。”

“哦,大學士有何妙計,快給我等講講!”多爾袞聽罷欣喜萬分,范文程的計策,往往都能有出乎預料的驚喜。

“王爺,李賊的敵人不只是我們,還有遠在中原南方的明朝宗室,我們可以派遣使者由海上主動聯絡明朝廷在南方的勢力,來個‘海上之盟’。說服明朝廷南方力量在我們攻打北京,牽制李自成之時發動北伐,到時必然可以使得賊寇首尾不得相顧,分兵南下。”

“我們牽制李自成主力,不是給明朝廷佔了大便宜嗎?”阿濟格對此很不理解。

“明朝宗室與我們有不共戴天之仇,怎麼可能會和我們聯合?”多鐸也表示反對。

范文程聞聲笑了笑:“兩位王爺多慮了,明朝廷忌憚李賊遠勝過忌憚我們,他們寧可相信我們,也不會相信那些造反的農民,更何況崇禎皇帝可是李自成逼死的,若是我們主動聯合他們,大事必可成。再者說,南方的那些軍頭爭功劫掠是一把好手,可是一到打仗就不行了,所謂聯明伐順不過是為了爭取北地漢族官僚的支援,迫使李自成分兵南下抵禦和平息轄地叛亂,他們別說佔便宜了,別被流寇打得丟盔卸甲就算是不錯了,又如何佔得到便宜?”

聽了范文程的一番分析,多鐸和阿濟格兩位大將似乎也被說服了,眾人紛紛點頭贊同,這倒是屋內難得一見的和諧場面。

“不過,攻打北京還需做足準備,如今紅衣大炮已經從錦州運到了山海關,到時再同大軍一起押送到北京,有了這個攻城利器,北京不用擔心不克。而且賊人兵力不足,我們可先打下天津,以此為基地,再圖北京。”多爾袞順勢補充道。

滿清的後備力量匱乏,這是先天不足,承受不了幾次萬人的損失,所以多爾袞不得不謹慎起來,寧可贏得慢一點,也不能再冒大險了。

而且,他怎麼會看不懂范文程,洪承疇,吳三桂這些人的心思呢?他們是漢人,必然傾向於攻入關內,奪得正統,不然這輩子便得一直揹著亂臣賊子的頭銜了。

只不過,攻入關內,入主中原,也是滿人的利益所在!

“王爺英明!”

對於是退是留,屋內眾人最終還是達成了一致——聯明伐順,攻克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