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扶順滅清1644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五章 李自成的孫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五章 李自成的孫子

李自成依舊打扮如常,頭戴大絨帽,身穿天藍色箭衣,在一群親衛和百官的簇擁下立在城頭,看著李來亨一行人馬由遠及近,飛馳而歸,心中不甚欣喜。

他的好孫兒終於回來了!

李自成回到北京城已經有些日子了,這幾天裡無時無刻不在處理國事,協調山西,河北兩地的軍隊,牛金星,宋獻策,李巖以及手下的那些武將根本不夠用,許許多多的事情都搞不明白。

若只是一省一州之地,只需聽候差遣,他們是極其優秀的,可若是真正管理起這麼一個情況錯綜複雜,內外交困的龐大帝國,就遠遠超出他們的能力範圍了。

牛金星的能力其實並不能勝任宰相一職,只是大順政權建立太短,人才太少了,再加上早先的功績,他也就成為了大順的宰相。

而李巖雖然文武雙全,但其實更擅長政·治宣傳工作,再加上前段時間那幾次不合時宜的勸諫,他早已經被李自成冷落了。

宋獻策更不用說了,朝中大事他懂得不多,但是欽天監更合適他。

為了讓大順王朝整個行政體系能夠高速運行起來,李自成不得不否決牛金星的建議,開始任用幾個乖乖交餉,又倖免遇難,沒有受到皮肉之苦的前明高官。

當然,也不是誰都能用,自然是選拔那些在降官裡面本就極有威望的三品及以上的大員,然後肯定還要退還追餉,表明新朝接納的態度。

當然,這些都還不算什麼大事,這幾天,李自成思考更多的是他的好孫兒——李來亨的事情。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李來亨是李過的養子,而李過雖然是李自成的侄子,卻已經被爺爺,也就是李自成的父親過繼給了李自成當兒子,換句話說,他李自成,大順王朝皇帝,是李過的父親,是李來亨的爺爺。

若不是這層關係,他也不會讓李來亨一路直升,三個月就從一個無名小卒成為了大順軍的後勤總將,掌管著大順軍隊的所以財務分配,還放心地讓他組建了一支由自己統帥的一萬五千人馬的新軍。

說來李自成也是感慨萬分,唏噓不已,自己作為王朝的開國皇帝,如此天縱奇才,可卻無子嗣,除了李過稍有統軍之才外,其餘的兄弟都是些酒囊飯袋,壓根用不上。

若是這樣,到時這大順的天下傳給誰都是問題啊!

李過雖說是自己的侄子,有血緣關係,可是只比自己小四個月,說不得還活不過自己呢!立為太子可以,但是指望他傳承大順王朝就不行了。

而他的那兩個兒子連張鼐那小子都不上,更別說有什麼才能了。

張鼐雖然是自己的養子,卻也只是一介武夫,勇武不錯,可根本算不上是治國之才。

唯有李來亨,自己的這個養孫子,有繼承大統的資質。

短短三個月就能摸清軍隊後勤補給的門道,一個月不到就組建了一支能戰之師,甚至可以說是整個大順軍戰力最強,唯一可以和韃子軍平分秋色的部隊。

碣石山的那場埋伏,不只是救了大順幾萬將士,更是救了中原的億萬生民,統兵打仗也是一把好手。

更不用說那夜在碣石山上對滿清軍隊優勢的分析,對多爾袞今後進軍路線的預判以及斷後時的完美安排——堅壁清野,遷移百姓,至少可以延遲清軍一個月。

不過,畢竟只是一次阻擊戰,李來亨畢竟年紀太小,資歷不足,難以服眾。就是這段時間提拔太快,軍中都有許多人開始不滿了。

李自成現在還沒有將李來亨立為太孫的計·劃,更多的還是一種再觀察觀察的態度,畢竟這是李過的養子,他到底更忠於誰,還不得而知呢!

“亨兒,你可算回來了,想死本王了。”李自成興奮地張開雙臂,臉上一掃這幾日的陰霾,笑容燦爛,這樣巨大的前後變化就連大順原本的官員都驚訝不已。

“臣拜見大王!”李來亨連忙按照禮節抱拳跪下,他可不能落人話柄。

李自成見狀趕緊將李來亨扶了起來,前後看了看,欣慰與欣喜之情同時露於言表之中:“亨兒快快起來,這幾日真的是辛苦亨兒了。”

“為大王效命,為大順效力,是臣的職責所在,不敢言辛苦。”李來亨還是這樣滴水不漏,似乎他真的只是一個恪守本分的臣子罷了。“大王,斷後之事臣已經處理妥當,三個月之內,多爾袞都不可能可以捲土重來。”

三個月自然是不可能的,但是為了能夠讓廣大的官員安心,李來亨自然不可能說出實情,反正這些官員在自己的計劃中很快便要撤離北京了,到時候多爾袞來了他們也看不到。

“好,不愧是我的亨兒,你辦事本王是最放心的。”李自成拍了拍李來亨的肩膀,笑著看向四周,就好像老父親驕傲地向鄰居介紹自己的優秀兒子一樣。

李自成自然有他的考慮,這樣做無非是要看看眾人的態度,若是反應不大,扶持李來亨的計劃倒是可以儘快進行,若是諸將皆不服,則需要李來亨再立大功。

說罷,李來亨便和李自成一起上了馬車,一同朝皇城的方向駛去。

此次出來迎接的大小官員們見到這幅場景,哪裡還能不明白是什麼意思,特別是那是明朝廷的降官,他們以前可是最擅長這些察言觀色的。

而且現如今根本不用猜,李來亨是大順皇帝的義孫,也就是大順王朝名義上的皇太孫,李自成膝下無子,如今李來亨將軍立了大功,皇上皇孫兩人如此親密,想必大順王朝繼承人的事也算是有些眉目了。

正如他們想的那樣,北京城中央,紫禁城內的一處樓亭上,只有李自成和李來亨兩人肩並肩地站著,遠眺死氣沉沉的京都——北京城。

現在大順面臨的局勢並不樂觀,李自成自從親眼見到過滿清韃子的厲害後,就不敢再輕視對方了,他很清楚,自己手上的這些兵根本不能和對方硬拼。

倒不是說拼不過,而是李自成現階段能夠集結的兵力太少了,山西河北與山東多是降軍,不知可不可用,帶到北京的老本已經在山海關一戰損失殆盡。

可是守不住北京和天津,就守不住河北,然後便會危及河南與山東,若是那樣,大順的大後方便直接暴露在韃子面前了,後果不堪設想。

“大王還在憂心國事嗎?”李來見著李自成一直沉默不語,關切道。

“那夜在碣石山上,關於天下的局勢,有些話你還沒說完,現在繼續給本王說說吧!”李自成面色如常,繼續目不轉睛地看著遠處的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