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人在東京,崛起泡沫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五章 報道評價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五章 報道評價

首先看的當然是產經新聞,這是富士產經集團旗下的子公司,其發行量在曰本位居第六,而且其母公司富士產經集團持有大量富士電視臺的股份,算得上是幕後的老闆之一。

作為老闆當然是很大方的,雖然沒有佔據娛樂板塊的頭版頭條,但也是位居重要篇幅。

在裡面對著《古畑》這劇一陣猛誇,說這是近幾年來最有新意的刑偵劇,開創了曰本刑偵劇的新歷史,其中更是重點指出神阪一郎,說他不僅是此劇的製作人,更是主創編劇,僅25歲的年齡,就製作出如此優秀的劇,今後前途不可限量。

對於媒體的溢美之詞,神阪一郎沒有放在心上,畢竟媒體最擅長的就是捧高踩低,今日你能做出成績,自然是要誇你,不過當你撲了,第一個出來踩人的就是這些媒體。

今日檢視這些報紙,不是為了看讚美之詞,而是想看看主流媒體,有沒有惡意的評價,他想知道《古畑》還有沒有改進的空間。

隨即神阪一郎越過了富士產經的關聯企業,轉頭拿起'讀賣新聞',讀賣新聞的發行量在曰本位居第一,在最巔峰的時候,比位居第二的朝日新聞發行量還多了100多萬份。

發行量如此之多,這自然是和'讀賣新聞'的公正、權威有關,至少在娛樂、體育這兩方面確實如此。

讀賣新聞上,《古畑》也是在娛樂板塊上佔有重要的位置,雖然編劇、導演、製作人都是新人,但在演員上面卻是大咖雲集,所以也能佔據重要位置。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劇雖然是借鑑了《神探可倫坡》,但能在此基礎上新增出本劇的特色,此劇的編劇神阪一郎也是很有想法,而且每集的兇手,請的都是當紅名人,在這點上此劇已經越過了《神探可倫坡》的桎梏,另外不得不說的是,田村桑在最後對中森桑說的話,也是我們大家一直想說的話,在這裡也多虧了神阪桑是他說出了我們的心裡話。

最後筆者要說的是,下週四本劇的加盟明星是,鈴木保奈美和織田裕二兩位,這也是他們兩人離開《東愛》的首次合作,請大家到時期待他們的表現。

不過這劇也有不足之處,就是在鏡頭、採光,還有包括剪輯等方面,感覺很是稚嫩,或許這跟導演巖井俊二是新人有關,希望在下次能看到巖井桑的成長。'

讀賣新聞的這番點評很是到位,只是把導演方面的問題說了下,至於劇情的缺點,那是提都沒提。

隨後神阪一郎又看了看,其他的主流報刊,發現都是溢美之詞,甚至'朝日新聞'直接說道,神阪一郎可以去爭奪今年的最佳編劇新人大賞。

主流媒體很是買賬,對這部劇並沒有什麼意見。

倒是中小媒體,卻在上面胡亂說道,有些說這劇是在利用中森明菜,還有說中森明菜在裡面可真漂亮,田村正和微笑的樣子可真迷人,如此等等的評價。

雖然其中夾雜著些許陰陽怪氣的報道,但大多都還是很正常的,直到神阪一郎拿到《週刊文春》的報道。

'神阪一郎之前,只是個一文不值的小人物,但她如何讓中森明菜出演的呢,因為中森...'

只見這篇文章寫得那叫一個好,直接寫出了一番瓊瑤劇出來,把他寫成中森明菜的初戀,期間還發生了和近藤真彥的摩擦,總之這篇文章毫不在乎邏輯,全篇都是按照家庭主婦喜歡的八卦進行,只能說這很'文春'。

之前還在想不要成為《週刊文春》的頭條,想不到這還不到一個月,就真的應驗了。

對於上了'文春'的頭條,神阪一郎很是無奈,畢竟這種公司就像是狗皮膏藥,以前也有名人上法院去告'文春',結果還輸了,反而使得它的名聲大噪,而且就算告贏了,也得不償失反而使得自己灰頭土臉,至於線下找媒體對罵,那更是給人家白送熱度,所以對於這種公司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裝作不知道,時間一過它就會主動轉移目標。

神阪一郎沒理會這種無良媒體,直接看著剩下的報紙,直到看見了《京都新聞》。

雖然'京都新聞'在整個曰本並不算很出名,但對神阪一郎來說卻異常熟悉,因為這是屬於他家裡的產業。

京都新聞並不是全國發行的報社,它的主營地是在關西、還有關東的部分地區(東京屬於關東),至於更遠的地方,只有名古屋都市圈還有發行,所以這就導致它的日發行量只有七八十萬份,在整個曰本報社,這個成績那是排在二十往後了。

果然京都新聞不愧是自家的產業,不僅直接是娛樂板塊的頭版頭條,而且全文都是誇讚語,連寫報道的人,都是請的堀部太這位在關西,有著重大影響力的知名動漫影評人。

對於家裡神阪一郎的心思很是矛盾,一方面是不想借力,不過在想到那鉅額的家產,又有些不捨。

畢竟他家除了京都新聞外,還有京都放送,另外還有關西電視臺9.8%的股份,富士電視臺1.1%的股份,雖然神阪家是富士電視臺的股東之一,但在電視臺的影響力卻近乎沒有,這是因為現任臺長上臺後,釋出了一系列的措施,極大的削減了背後股東的影響力,像神阪賀這種小股東,除了在取締役大會上給個投票外,平時基本上是毫無影響力,這就導致了神阪一郎要找個好職位,都要和人進行利益交換。

另一方面是神阪一郎有些過不去心中的坎,所以這也是這次宣傳電視劇的時候,根本就沒有借用家裡的渠道的原因。

就算是這樣,神阪賀還是在神阪一郎做出成績後,直接出來支援,不過這種支援也是有利的,一個得名聲,一個得銷量,也算是互惠。

......

神阪一郎在看完報道後,隨即拿著各大電視臺的節目單,看看有沒有值得注意的對手,結果很顯然並沒有,畢竟在年中的這個時間段,並不值得各大電視臺去大力投資,反而都在為兩月後的冬季劇,在憋大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