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唐女裝大佬系統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6章 紅頭髮馮盎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36章 紅頭髮馮盎

第136章

雖然身處甘露殿當中,不過李二陛下這個時候並沒有在看書或者批閱奏章。

貞觀元年,李二陛下登基之後的開局也並不是太好。

每天幾乎都是走在鋼絲上面,稍有不慎,李二陛下面臨的極有可能就是一顆歪脖子樹。

而且現在市坊當中的流言也傳了出來。

殺兄囚父這些李二陛下做過的也就算了,愛吃餃子這個事情李二陛下沒做也被編排了出來。

鄭觀音這些李建成、李元吉的家眷,李二陛下不是沒有考慮過將他們誅殺,以絕後患。

可是,那樣一來,李二陛下承受更大的罵名不說,還將面臨和魏徵、薛萬徹等李建成舊部的決裂。

魏徵現在能在朝中還待著,不能否認和鄭觀音還在掖庭宮這事有一定的關聯。

突厥、吐蕃這些事情可以往後放,可是馮盎的事情卻不能拖太久了。

嶺南一亂,整個大唐那就腹背受敵。

雖然李二陛下有信心哪怕是經過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戰亂之後,仍然可以平息戰亂,穩定時局。

可是,與此而來的代價,李二陛下卻是承受不住。

現在民心思靜,貿然與戰對於大唐官府來說,必然是不利的。

就在李二陛下思慮著的時候,外面的長孫皇后帶著李北望和葉小娘進了大殿當中。

“皇后有何事?!”

“日前北平王妃曾言,想開設皇商商會。哀家以為只是一件戲言,未想北平王妃真的作出了點東西,哀家不敢擅自作主,故來稟告陛下。”

“皇商商會?!葉小娘你可是想要開設牙行?!你現在畢竟是皇親貴胄,行此商賈之事,恐怕會惹朝臣非議!”

李二陛下看了一眼葉小娘,沒好氣的說道。

雖然李二陛下不怕朝臣的勸諫,不過還是怕煩。

李北望也饒有興趣的看向了葉小娘。

“陛下,小娘之所以想開設皇家商會,卻是想為國盡忠,為陛下分憂!”

葉小娘行了一禮說道。

李二陛下看了葉小娘一眼。

“你這只是為謀私利,怎麼扯得上為國盡忠了?!還談什麼為朕分憂?!”

“陛下最近可是在為嶺南之事發愁?!”

李二陛下不置可否。

嶺南是國之大事,李二陛下不著急先說話,打算先聽聽葉小娘的意思。

“自魏晉以來,南北分立,晉室南遷,官員多在嶺南置辦田地,由此卻是引起了嶺南俚酋部落對於朝廷的不滿。馮盎拒不入朝,只是因為受到了俚酋部落的支援。倘若能釜底抽薪,改酋歸流,必然能解決嶺南大患。”

土司是從元開始的政策,而現在是唐朝,不過大唐同樣面臨和明朝一樣的問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俚酋部落的酋帥就相當於日後的土司。

馮盎除了是大唐的上柱國,越國公,實際上的嶺南王之外,還有另外的一個身份。

那便是嶺南的酋帥。

和盛名之下的羅藝不同,馮盎雖然名聲不顯,不過卻是當朝名將,實際上比羅藝要難對付的多。

馮盎是冼老夫人的孫子。

冼老夫人馮英,是俚族的酋帥,將軍,在二十歲的時候嫁給了馮寶,歷朝歷代對其都進行了加封,最高封到了嶺南聖母的地步。

冼老夫人一生之中,可以說經過了無數的戰役,用身經百戰來形容,並不為過。

最重要的是,冼老夫人的一生都用在了民族團結上面。

可以說,今天隋唐的版圖裡邊,嶺南一直在大唐的地圖上面,並沒有分離,冼老夫人功不可沒。

在隋朝開皇十年,馮盎才只有十八歲的時候,就已經當了主帥,開始上陣殺敵,帶頭砍人。

後來馮盎入隋朝為官,還南征北戰,積累了豐富的戰場經驗。

最後隋朝亡了,馮盎一個人回了嶺南,直接振臂一呼,聚眾五萬,南征北戰。

到了一處,脫頭盔,虎軀一震,面子果實發動。

“你不認識我?!”

對方首領基本上就納頭乞降。

嶺南可以說是馮盎一個人打下來的。

現在的嶺南對於大唐來說,就是一個國中之國,官員任命不進去,大小事務皆由馮盎說了算。

土皇帝說的就是馮盎這種人。

地位就相當於海賊王當中的四皇,還是紅頭髮的那個。

李二陛下很不爽,可是沒有辦法啊!

一提徵嶺南,魏徵這樣的人就要勸解。

打不得!

不能打!

現在好歹嶺南還是大唐的領土,一打之後說不定就沒了。

歷史上的李二陛下在幾個月之後,將會讓程咬金這些人去瀘州這樣的嶺南周邊區域進行兵壓,一直等到馮盎派遣其子馮智戴作為質子來長安,這才暫時的緩解了嶺南危機,開始專心的部屬接下來的突厥之戰。

而馮盎真正的入朝稱臣卻是十數年之後了。

可以說,馮盎當主帥砍人的時候,葉小娘還沒出生呢。

現在你一個孩子,還是婦道人家,跟我說徹底的解除嶺南大患。

好大的口氣!

李二陛下有些不爽。

不過對於晚輩要愛護。

“馮盎家族在嶺南經營數代,深受俚酋部落的愛戴,你一個婦道人家,以後不要妄自非議國事。”

李二陛下揮了揮手,就想要讓葉小娘兩人退下。

“陛下,小娘既然有把握,不如讓她說完吧!”

李北望欠身一禮。

李二陛下笑了。

“你們倒是婦唱夫隨啊!”

李北望也笑了笑,卻是給了李二陛下一種這廝和自己在平輩論交的地步。

“那你且說說看,你所謂的改酋歸流。”

“這改酋歸流最先要改進的是嶺南的民生,戰爭即和平,同樣貿易也是和平。朝廷可以設立皇家商會,以官家的名義聯合大商賈同嶺南進行貿易,南北互通之下,必然能增進往來。此為長久之計。”

這話說得李二陛下有些心動,現在南北之間確實是少有往來。

朝廷已經疏通了前隋的大運河。

長安、洛陽、涿郡還有金陵都被大運河連通了起來。

大唐其實已經具備了南北互通的優勢。

可是問題是,北方卻沒有相應的貨物建立足夠的貿易優勢。

李二陛下剛想說這一點,旁邊的長孫皇后則是拿出了之前包裹石蜜的絲帛。

“這是北平王妃獻給陛下的嶺南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