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劍三+綜]快穿之開宗立派最新章節列表 > 第56章 人間五俠義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6章 人間五俠義

長安的仲春讓杏花佔盡了春|色,丐幫總舵之外,從別處移栽來的杏花有若染了胭脂色的冰綃,一陣春風吹過化做二月飛雪。

朵朵帶粉的杏花吹落渭水之中,疊了一層薄薄的粉紗,順水流去。

長安城中人均知丐幫同李閥有親密的聯絡,尋常人只敢隔著渭水遙望丐幫總舵的杏花春景。然而這並不影響許多江湖人士從這裡路過,丐幫幫主,新一代的宗師級高手,尤其自身還帶著無法探尋的神秘,怎不由得人好奇?

自從丐幫幫主謝知非在長安建立丐幫之後,便面向江湖廣招俠義之士。不問出身、不問來歷,只求共討武學之精要,這讓許多人對此心動不已,其中包括同畢玄有過節的跋鋒寒。跋鋒寒殺了畢玄的大徒弟,頭頂時時刻刻懸著畢玄這把利劍,也是畢玄的這個原因,跋鋒寒才從草原來到了中原。

在聽聞有人同畢玄戰鬥不分勝負,並且還願意將自己武學精要拿出來同人分享的時候,遠在洛陽的跋鋒寒立刻心動了,二話不說,帶著自己的劍急沖沖的趕來長安。

進城後,謝知非還未傳開的狗名聲讓跋鋒寒呆立了一段時間,看著一家店外的招牌,這已經是跋鋒寒進入長安城之後第四家狗肉店了,而且名字都是大同小異:“宗師狗肉?”

“這位客官你不知道了吧,我們這家可是長安最正宗的狗肉店!”站在店外的小二立刻迎出來笑道:“丐幫幫主你知道吧,那可是吃狗肉吃成宗師的,我看客官你這一身打扮,要不要也進來嚐嚐?”

跋鋒寒詭異的沉默了下,回答道:“不了。”

看這小二似乎知道什麼的模樣,跋鋒寒便立刻追問問道:“你可知道,丐幫總舵在哪裡?”

類似這樣的江湖人士,小二最近見得多了,便笑道:“原來少俠是找丐幫總舵的,少俠你看那邊,看到渭水上的杏花沒有,順著杏花可以找到丐幫的總舵了。”

跋鋒寒抬眼看去,只見渭水河上煙波渺渺,楊柳依依,一溜的杏花瓣從渭水上飄零而過,為還未至的丐幫總舵平添了幾分詩情畫意。

當跋鋒寒順著杏花瓣找到源頭的時候,實在難以相信這個杏樹成片、翠竹青青、宛若夢境的地方居然是一個以乞丐組建起來的幫派總舵。

跋鋒寒震撼於丐幫總舵並非自己想的那樣,是個邋遢之地,而在杏花重重裡的丐幫總舵,此刻被天下推崇為第四位大宗師的謝知非正面無表情的看著自己面前的朱漆碗缽:“……”

只見這碗缽裡整整齊齊躺著九隻狗掌,每只狗掌乖巧往上,均露出粉嫩的梅花肉墊。碗缽裡焦蓋了一層讓人食指大動的湯汁。謝知非默然,不用問也知道這是哪兒來的狗肉:自從李世民在草原詢問他是否專狗肉之後,這長安城官府抓到的流浪狗,幾乎每日都送到這裡來了。

謝知非看向成老大,成老大臉上立刻笑成一朵花,使勁的抬頭才沒對著碗缽流出口水來,這狗肉當真好吃啊,是容易上火:“老大,這是今天李二公子讓人送來的梅花煲!”

說到這話,稱老大簡直不能更佩服自己,當初他是有眼光,跟著這麼一個老大。跟官府的關係好得不得了不說,這小日子過得也不錯,不但可以喝湯還可以是不是吃肉,前段時間老大還讓人在空閒之餘釀酒。

謝知非用筷子夾了一個丟到嘴裡,嘴一閉一張,那塊狗肉已經到了謝知非的包裹裡,隨後謝知非對成老大說道:“分給兄弟們吧。”

也不知道李世民到底怎麼跟他那個爹說道,原本長安城內小打小鬧的打狗行動,居然在李淵一聲令下變得浩浩蕩蕩。

雖然江湖上還沒傳開,但整個長安城的人都已經知道:丐幫幫主那一身武學,是為了吃狗肉練出來的!

為此郭幫主發來嚴詞厲色的警告信,讓謝知非不要敗壞丐幫的打狗棒法的聲名。

為了狗肉這件事,謝知非愁得頭髮都快白了,本來沒吃肉的心情,現在更是連喝酒都快沒興趣了。

成老大笑得合不攏嘴:“不愧是老大!”

——這牙口真好,連骨頭都沒剩。

在成老大準備抱著碗缽準備下去和自己的兄弟們分吃的時候,一道聲音響起來,李世民這次沒帶小舅子倒是直接帶著自己妻子過來了:“其他的可分,唯獨今日這份謝兄萬萬不可分與他人。”

愁煞人的謝知非忙道:“二公子,李夫人。”

長安城中的人都知道丐幫總舵杏花成片,是春景踏青的最好地方。恰好李世民有事要過來找謝知非,便將自己妻子一併帶了過來賞花:“觀音婢,快坐。”

李世民點了點成老大手中的碗缽,搶回手中對謝知非笑道:“這碗缽裡的梅花煲可是我夫人親手所做,我尚捨不得一人吞了分你一份,謝兄若要送,便送還我罷。”

眼前這個李二公子絕對是屬於忙得分|身乏術的人,如今居然還帶著自己妻子過來,可見是遇到了麻煩。

丐幫不同於其它幫派,幫會成員從最初註定其構成之雜,也註定了日後成員之廣,耳目通靈實乃天下僅有的一家。將自己定位為李閥的高階打手,重磅級導彈的謝知非想要讓丐幫融入到李閥之中,如此一來即便自己走了,即便丐幫在這個世界沒宗師級高手出現,也可以穩妥妥的保持自己的江湖地位。

看到李世民這模樣,蠢蠢欲動的謝知非立刻來精神了:“你可是遇到了什麼事。”

李世民笑了聲,想到最近江湖上的傳言,無奈道:“近日慈航靜齋的仙子帶著和氏璧踏入塵世,揚言要尋找和氏璧的真主。”

和氏璧受命於天,乃是傳世玉璽,從秦皇之後便是皇權的象徵。

謝知非想了想,對李世明說道:“這是好事啊,天下那麼亂,說不定他們找著找著找過這裡來了。”謝知非的話說道這裡,李世民的臉已經不只是鬱悶可以形容,謝知非話音一轉,便開始安慰道:“再說了,和氏璧若是能挑選天命之人,那王太后哪兒還需要摔它?”

“謝兄說的這個道理我明白。”想到那位不知道在哪兒的慈航靜齋仙子,以及她身後代表的勢力,李世民立時大感頭痛。

李世民能感到謝知非對於胡漢之別並不深,即便他身上有一半多的鮮卑血在謝知非的眼裡也是漢人。問題在於,謝知非這樣的武林宗師實在是太少了,現在的情形看,那師妃暄據說去了洛陽,而且已有數日,可見是對李閥的心思不大。

試想想在現今的形勢下,誰若能得到師妃暄的青睞,贈以和氏璧,那便說明慈航靜齋和武道第一人的寧道奇正站在那一邊。

以這兩派的實力和威望,只要他們對各方勢力公開宣佈和氏璧之主事誰,那麼天下群雄該是何等反應?諸多勢力只怕會趨之若鶩!

“和氏璧只是小事……”李世民嘆了口氣,只是師妃暄代表的慈航靜齋的揀選皇帝卻是天下的大事,選皇帝沒選好,隨之帶來的混亂才是大事。想到慈航靜齋昔日選了楊堅,如今隋二代而亡天下混亂,李世民悠悠道:“只是我中原存亡確是大事。”

李世民眼睛逐漸亮了起來,旋即又透出哀傷不平的神色,低聲道:“只是,在慈航靜齋眼中,我李閥終究不是中原之人,並非首託之選。”

謝知非沉默半響,因為他覺得李世民在說這話的時候,並非做給他看的假象,是真情流露出了出他悲天憫人的胸懷。謝知非垂下眼簾,緩緩道:“那在李兄心裡,自己可是中原漢人?”

李世民正色道:“自然是。”

謝知非點點頭,面對還沒同慈航靜齋搭上線的李世民,開始使勁的對著李世民刷自己同丐幫的好感度。謝知非聞言笑了下,瀟灑隨意:“那便對了,在我眼中,李兄是漢人不是鮮卑人。漢人與否並非來自身上流淌的血液,著我漢家衣裳,習我中原文化,即便這個人出身是地道的突厥人,但這個人的靈魂也是中原人,是我漢人。”

在這個重視血緣的年代裡,類似謝知非這麼直接說出,血緣並不是決定漢蠻與否的人,當真是罕見,也算得上是獨此一家了。

李世民停頓了片刻,心中的桎梏似乎這麼鬆動了,隨之豁然開朗,他點頭道:“你說的沒錯,血緣並不是最重的要素,心中歸屬才是最重要的。”

到了此刻,饒是謝知非也忍不住為李世民抱不平。在李閥,如今衝鋒在前攻城克地的是他,最後功高震主被懷疑居心叵測的也是他;在突厥人眼裡,李世民是個漢人,在地道的漢人眼裡,李世民是個混血。

這當真是風箱裡的老鼠,委實可憐,想到和氏璧如今所在地,謝知非心中一轉,便嘆息道:“若是你實在對和氏璧介懷,我亦可以去洛陽取過來送你。”

李世民搖頭道:“那倒不必。”

若是慈航靜齋丟了和氏璧,那如同受辱與天下,絕不會放過盜玉之人。李世民怕謝知非藝高人膽大,真跑去了洛陽盜玉,沉聲制止盜:“謝兄若是如此做,便是與慈航靜齋為敵,你我兄弟之交,我怎能為了一己之私至你於危險。你即便盜來,我也不會要它。”

見此,謝知非心中暗贊。

若此時換了是趙禎或其他人,見有人無償為自己的霸業添磚加瓦只怕高興還來不及,哪會站在對方的角度來阻止。但李世民卻以心相交,將謝知非真正的當做自己的兄弟手足,不個人利益而忽略他人,僅僅這種胸襟,已非其他人能及。

直到這一刻,謝知非心中的結締終於鬆開,決定說出實話,他對李世民笑道:“其實你也不必妄自菲薄,若我訊息沒錯,說不得過幾日會有漂亮的仙子來找你談國事。”

李世民一愣,與長孫氏對視一眼,均不明白謝知非為何這麼說:“謝兄可是有什麼訊息?”

這天下論訊息的靈通,謝知非絕對不敢說自己有多厲害。

可是若論長安城,在滿城乞丐是他手下的情況下,只要有乞丐經過的地方,那死謝知非的耳目。如今謝知非願意同李世民坦誠,便也不再藏挫,要在慈航靜齋之前將丐幫最大的作用推出來。

只見謝知非一拍桌子,對著門外大聲喊道:“成兒!成兒!給我進來!”

成老大本在杏花林裡同人挖坑埋酒罐子,聽到謝知非的聲音,立刻丟下鋤頭衝進來:“老大什麼事。”

謝知非一手撐起下巴,對著成老大額首道:“你昨日不是說有個看起來不像凡人的公子進城,我還讓你去打聽了他的訊息,是不是?”

成老大立刻點頭道:“對,我和小三鱉兒都看見了。”

謝知非笑著問道:“那個人什麼打扮?進城後做了什麼?”

成老大想了想,那個人長得特別,不過才過了一日他竟然記不得對方的長相了,只模糊的記得好看像是天上的神仙。於是成老大只能說自己還依稀記得的部分:“是個道士打扮,穿的青色長衫,身上帶著一把劍,別的都記不得了,只記得他看起來跟天上的仙人一樣,好看得很。”

“至於做什麼。”成老大一拍巴掌,這件事他記得清楚,因為那個人還拿銀子來問過他:“他到處問李二公子為人如何,私底下是不是驕橫跋扈。”

李世民看了看長孫氏,心中對成老大口中的人有了幾分計較。

謝知非好笑的問道:“那你怎麼回答的。”

成老大笑道:“那還用說嗎,老大!你和李二公子那麼好的關係,我當然是說好話啊。”

成老大這話立刻討來謝知非的笑罵,說要罰他的錢,見此,成老大這才假正經的回答道:“別說李二公子跟老大您是兄弟,算不是兄弟,李二公子這麼好的人,我當然如實的說啊。”

謝知非點點頭,不再笑了:“說重點。”

成老大立刻知道這件事必定很重要,也不再討笑了,原話一字不動的說了出來:“我對那公子說,李二公子大方,還長得特別好看,老大你不是常說相由心生麻,李二公子心腸肯定好啊。而且……”

成老大將李世明誇得不行,說他長得好、心眼好、人孝順、還聰明、老婆好、兒子好、女兒好、兄弟好……簡直是沒有哪兒不好的,一聽便覺得假·大·空。

被誇獎的李世民面無表情:“……”

長孫氏‘噗’的一聲捂嘴笑出來,謝知非和成老大口中的那名公子的身份已經昭然欲揭,而成老大的回話卻是讓人忍俊不禁。雖說成老大是好心,可這樣的回話,任誰也會心生懷疑,只覺得李世民定然是另一個模樣。

況且,別的好話都還好說,這長相好看。

長孫氏輕咳兩聲,看向自己相公的側臉:實著是……唉……實話實說的話,其實相公濃眉大眼、翹鼻薄唇,皮相當真是不錯的。

聽到成老大這一長串的好話,謝知非顯然面上也有些掛不住,忙打斷成老大的話,對他揮手讓他下去:“知道了,知道了,下去吧。

待到成老大退下了,謝知非摳了下臉頰,這丐幫的弟兄訓練還不到家啊,連帶著他這個幫助都有些害臊:“李兄…莫見怪…”

李世民怎麼會見怪,他陡然發現自己浪費了一個大好的資源。

以前丐幫在李世民眼裡一個人,謝知非。現在丐幫在李世民眼裡,那是可以廣佈天下的耳目,李世民對謝知非直言道:“謝兄可否答應我一件事!”

看李世民這模樣,分明是上了魚鉤,對丐幫這千里眼順風耳的本事起了心思。

見魚兒如此蠢蠢欲動,謝知非立刻豪放的說道:“你我兄弟,無須如此客套,有事儘管說。”

李世民看向謝知非,沉聲問道:“之前聽成兄弟之言,似乎說的是慈航靜齋的仙子。”

謝知非點點頭,笑道:“沒錯,正是師妃暄,師仙子。”

得到謝知非的肯定,李世民臉上驚喜更盛,繼續說道:“慈航靜齋的仙子行事慎密,即便行蹤有所洩露,也多是她故意為之設下的障眼法。比如之前,我父得到的訊息便是她去了洛陽。”

謝知非再次點點頭:“沒錯。只是她前腳進了洛陽走了一圈後,後腳便來了長安,許多人只當她還在洛陽,卻不知她昨日已入了長安。”

“所以……”心結已經解開的李世民,此刻已經不在乎慈航靜齋對李閥到底如何看了,他心中如今更在乎的是丐幫,是無人能及的通靈耳目。

李世民對謝知非樹說道:“天下之人若要行秘事,多會想法避開他人耳目,掩藏行蹤。只是這天下間,有一類人是他們不會刻意避開,也非常難避開的。”

“而這一類人……”李世民看向謝知非,雙目精光閃爍:“那是謝兄的丐幫的成員!”

房間裡陷入了安靜,許久之後,謝知非終於緩緩道:“……沒錯,無論是江湖豪俠還是朝廷貴人,他們都不會將路邊的乞兒放在眼裡,而這天下諸多秘事皆有跡可循,但凡透過手下弟兄打探知道其中三四,便可知曉諸多秘辛。”

謝知非嘆了口氣,這一聲嘆息似乎充滿了許多的惆悵,那一雙漆黑的眼睛看著門外的杏花樹林,目光深遠似乎看到了許多不為人知的過去:“李兄,你可知道我為何一直肯幫你,如今又肯讓你接觸我丐幫。”

李世民搖了搖頭,他當真不知:“世民不知。”

要知道遇到謝知非的時候,他不過是被謝知非救下來的一個普通人,連謝知非送他回來都被拋來暈過去,可見那時候對他並無好感。只是隨著那一夜在山村夜話之後,謝知非似乎對他的態度變了,越來越友好。

無論是阻止獨孤鳳,還是同他一起去草原,或是同畢玄比武,當真是將他試做兄弟。

這是都然李世民在慶幸的同時,不禁感到疑惑:謝知非一個宗師,為什麼無償的這麼做?

謝知非深吸一口氣,取下腰間的酒壺猛的喝了兩口,這才轉向李世民,認真說道:“因為我在李兄身上看到了,上位者心憫天下的慈悲。”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說完這話,謝知非抬手制止李世民的話,繼續說道:“我的來歷並無他人說的那樣傳奇,沒什麼沒落世家子弟,更沒什麼大族流落後人。我是一名無父無母的乞丐,一個沒人要,需每日同狗搶食才能活下來的乞兒……”

謝知非開始緩緩的說著自己根據各種狗血文,編撰出來的悽慘過去,可謂是聞著傷心,聽者落淚。

謝知非的來歷一直是個謎,沒人知道,謝知非也從來沒說。如今這個人在他們的面前,緩緩道出曾經不為人知的前塵往事。

看到謝知非一臉平靜的說著自己堪稱慘絕人寰的過去,李世民抿嘴沉默不言:“……”

謝知非說得平淡,可從那隻言片語之中也可以聽出。謝知非昔日的悽慘光景。

長孫氏聽得眼紅,用袖子拂了拂眼角,竟是落了眼淚。

謝知非繼續淡淡的說著自己編出來的故事,一邊說一邊喝著自己酒瓶裡的酒:“……沒什麼絕世武功傳承,也沒有什麼隱士高人收徒。”

大約是酒喝得太急了,又或是手用力過猛,謝知非悶的悶咳兩聲,語調一變,故作輕鬆的說道:“不過是偶得一名將死老者傳功讓我步入武學一途,後又在亂世中遇得一些不怎麼美好的機緣,這才有了今日的武功。”

謝知非說得輕鬆,不美好的機緣,可是李世民夫婦卻聽得沉重:“……”

一個人越是要裝作不在乎,說明他內心越是在乎。一個同寇仲、徐子陵那樣無父無母的小乞兒,要想成為如今的武學宗師需要經歷多少,僅看雙龍這些年九死一生所經歷過無數波折便知道,其中不為人知的危險和不為人道的辛酸。

房間裡的沉默,來自於李世民夫婦內心的沉重,而作為罪魁禍首的謝知非似乎想到了什麼,他嘆了口氣,仰面眨了眨眼,站起來淡淡的說道:“亂世人命如草芥……”

站起來的謝知非慢慢的走到李世民面前,往日吊兒郎當的神色不再,一身氣質沉著正直,讓人信服:“他們都在爭奪者天下,爭奪至尊皇權,只有李兄你看到了中原的危機,只有你看到了黎民的安危。”

面對謝知非突然而來的正經,李世民有點不習慣,加之剛才謝知非那些剖心之話。雖也遇到許多波折,卻從來錦衣玉食的李世民被謝知非看得面上帶澀,扯嘴角笑道:“我只是恰巧同突厥有合作。”

長孫氏抹了抹眼角,微笑的看著自己的丈夫,年少夫妻,恩至今,她實在是喜自己這個心懷濟世救民的丈夫。

長孫氏著麼微笑的看著,而後她聽到了一句話,讓她心生撼動,心神久久不能平復。長孫氏只覺得耳邊不斷的迴盪著謝知非一字一句的話:“俠之小者,為友為鄰;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我等雖是乞兒,卻也願這天下太平、四海安定,我們沒那平定天下的本事,只能做那平天下之人的馬前卒、”

站在李世民面前的謝知非對著李世民一拱手,朗聲說道:“我不信李閥,但我信李兄。若為這太平天下,無論前方刀山火海、龍潭虎**,即便是必死之局,但李兄有所求,但能至,皆願前往。這便是我丐幫的俠義之道!”

面對與他拱手致意的謝知非,李世民閉上眼深吸一口氣,心中激盪許久才平復下來:“……”

平心而論,天下未安的如今,他怎可能生出更多的心思,只是謝知非既願以命相託,那他又如何能拒絕。即便父親不立他為世子,也要做個賢王,方才不負所托。

李世民站起來,也對謝知非拱手道:“倘若真有那麼一天,我定不復所託,還世間一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