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大時代之1983最新章節列表 > 第245章 我想有個家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45章 我想有個家

黃浦江畔,兩艘極大的艦艇並肩昂首停靠在碼頭邊,這兩隻船的主副桅杆上按照航海的最高禮儀掛著“滿旗”,這是在向祖國和人民致敬。

碼頭上,黑壓壓的人群正望著這兩艘大船,巴老有些枯萎的身影赫然在目,身邊是照顧他的李林。

這裡正在舉行一個盛大的儀式。

國家南極考察委員會、國家海洋局和人民解放軍海軍是這次儀式的組織者,參加儀式的有上海的各行各業,以及眾多熱心的群眾。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上午1005分,隨著一聲高亢的汽笛聲響,原本停靠在岸邊的“向陽紅10號”和“j11號”緩緩的離開了碼頭,向著黃浦江口行駛而去。

岸邊黑壓壓的人群爆發出極大的歡呼,鼓樂聲、鞭炮聲不絕於耳。

1984年11月0日,我國首次赴南極洲考察船隊啟航。

那兩艘船一艘是遠洋科學考察船,另一艘是海軍的打撈救生船,按照計劃,這兩艘船將以18節的速度不間斷地駛往太平洋彼岸,並在1月中旬抵達阿根廷南端火地島上的烏斯懷五港,經短期停留後直插南極半島,1985年1月到達目的地——南極大陸。

自從149年義大利探險家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以後,世界上特別是歐洲一些國家的探險家、生物學家、海洋學家和地質學家,遠渡重洋,冒著生命危險,在全世界的海洋上巡遊航弋,到處宣誓著他們的主權。

南極洲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塊無主之地。

當今世界是海洋制霸的時代,也是海權紛爭的時代。此時,對於南極洲的考察和探索僅僅是歐美幾個發達的國家,而中國便是在1984年這一年開始蹣跚起步,加入到了對南極進行科考的盛大宴席之中。

在後世,世界上有近0多個國家爭先恐後的在南極洲建立各種科考基地。兩千年的一則報道中,南極洲上建立的常年科學考察基地多達50多個,夏季考察站更是有100多個。肥美的南極洲對於所有國家來,都具有極其重要的科學意義,更不要其中蘊含著的龐大資源。

1984年11月0日的這次啟航,代表著中國在南極洲開發這場剛剛開始的盛宴上,除了歐美幾個發達國家外,新加入的又一個提前落座者。

碼頭上的海風陰冷潮溼,等考察船駛出一段距離後,岸邊的人群開始慢慢解散。

巴老在李林的攙扶下上了汽車,回到了住處。

內心興奮的老人,壓抑不住心中的歡喜,便讓女兒李林找出那本刊登有戈文《大國崛起》的《閱讀》雜誌,給他朗讀第一集《海洋時代》。

而他自己卻閉目坐在書桌前,靜靜的聽著,有些乾瘦的手指在書桌上無意識的敲擊著,帶出一種激昂的節奏。

待李林將這篇《海洋時代》讀完,巴老的眼睛猛然一睜,伸手拿起桌上的鋼筆,在桌上一疊空白的稿紙上,刷刷的寫了起來。

李林輕輕地將手中的雜誌放下,然後悄悄走到巴老的身後看去,巴老寫的正是剛才他在黃浦江畔看到的情景。

這是一篇評論文章,借景抒情,記錄了巴老對於這次赴南極洲考察意義的思考。

李林有些無奈的看著自己的父親。自從接上戈文的班,照顧起自己的父親後,才知道老爺子的固執。

或許是知道自己的時間所剩無多,老爺子每天都保持著一定的創作時間。

有時候是對自己心靈的拷問,這便是《隨想錄》的由來;有時候是一些生活瑣事、心情感受,寫出來的大多是些散文雜記,或者是和一些朋友的書信往來;還有些時候便是像這次的評論,這些文章往往會刊登在各種報紙上,起到引領思想意識的作用。

其實看起來,巴老晚年創作的作品並不算太多,除了《隨想錄》、《懺悔集》便是零零星星的各種文章,其實那些只是公開發表的作品而已。對於大多老爺子自認為有瑕疵的作品,老人不是隨手丟掉便是壓了箱底。這也正是後世巴老去世很久以後,在巴金紀念館裡人們又赫然發現了那麼多從未曾見過的文字資料的原因所在。

巴老胸中有成足,下筆如有神一般,沒有絲毫停頓,一頁一頁的空白稿紙上寫滿了文字。

許久當老人停下手中的筆,這篇關於南極科考船啟航的文章已經寫完了。

巴金放下筆,又重頭檢閱了一番,然後了頭,將手中的稿紙拿起來遞給李林:“林啊,你把這篇文章和我昨天寫的那封信一起寄給戈文吧。”

完,巴老又自言自語道:“這子,現在在北京可是像剛逃出五指山的孫猴子一樣,再沒有人能拘著了!聽我那老姐姐,最近北京城他的訊息可是滿天飛呢。太張揚可不是好事!把我教他的平心靜氣功夫都丟的一乾二淨,真個赤佬……”

……

……

在巴老唸叨著戈文的時候,戈文正在北京城什剎海後海北沿的鴉兒衚衕內。

和他同行的除了龍紹大叔外,還有一對中年夫婦。

今回便是龍紹領著戈文來看房子的。

自從戈文和龍紹了自己想在北京城買一套四合院後,龍紹便一直都在託人打聽。

雖然他比較奇怪戈文的怪癖——在所有人都嚮往著搬進現代化的樓房的時候,戈文卻逆勢而行想要住大雜院,不過龍紹還是盡心盡責的幫戈文打聽那裡有人家想要賣房子,他還領著戈文看過幾戶房子。只是戈文的要求太挑剔了,這幾處房子,戈文一處都沒相中。

龍紹還記得自己第一次領著戈文去看房子時,戈文那嫌棄樣子——

在龍紹的眼中,那是一套很標準的四合院,方方正正,院裡的房子還剛剛修葺完畢。或許唯一的不足便是四合院的東西南北四座房子住著三戶人家。而想要賣房子的主人是北京機械廠的一個普通工人,四合院的東側和南側的房子都屬於他。

可是等戈文繞著院子走了一圈後,就急匆匆的拉了他走掉。

龍紹問他,怎麼不看了。

戈文皺著眉頭道,他想要的是四合院不是大雜院,而且一定要是整套房子都賣。

龍紹這才真正理解戈文口中的四合院和自己所理解的大雜院並不是一回事。

戈文口中的四合院是要按其原始的設計,一套四合院裡只住一家一戶。戶主住北房,兒子住西廂房,女兒住北房西邊的耳房,東廂房作廚房兼飯廳,南房作客廳或書房或傭人房或其他子女住。院子裡種著丁香石榴,還有蔬菜花草。院裡有棗樹院外是槐樹。這種四合院住著當然是有滋有味。

而龍紹理解的四合院卻是大雜院。一套四合院裡住著三四戶主人,從四合院大門洞開始到院子,堆著舊家具、蜂窩煤、腳踏車、破紙箱子。幾戶人家但凡有響動便被其他家聽得清清楚楚。哪家來個客人,每天都吃的什麼飯,誰有事也瞞不了鄰居。大家都去衚衕裡的公共廁所,一溜蹲坑上,大家都撅著光屁股,遞個紙、遞個煙、個火,也就是身子一斜的事。

這根本就是南轅北轍、天壤之別嘛。

知道了戈文的想法,龍紹除了嚴厲批判戈文墮落的資主義思想外,也只剩下對戈文糟蹋錢的行為進行吐槽:辛辛苦苦碼字轉來的稿費竟然買幾套房子,這是要計劃生多少孩子啊!

然後龍紹便開始有針對性的收集各種四合院的資訊,然後便有了今天的這趟後海之行。

其實,哪怕在八十年代,想要買一整套四合院也非常的困難。

首先一個原因是,解放後首都的人口飛速上漲,而京城的房子就那麼多,人多房少的情況越來越嚴重。於是除了高幹名流,普通百姓住獨門獨院的就越來越少,一套四合院裡東西南北四座房子通常要住四戶人家。再隨著家裡人口的增長,四合院早就改建的亂七八糟了,院門因為是公用的,所以常年敞開,院子裡更是搭設了很多窩棚。你佔兒地方,我佔兒地方,除了通往各家的路便再沒有空地。這樣的四合院早已變成了大雜院。

然後便是北京城新建的房子很少再建傳統的灰磚牆、高房脊、出大簷、一壟一壟瓦片的四合院了,而是蓋那種紅磚牆、幾乎不出簷、大片水泥瓦的簡式平房。為什麼?省工省料。如果空地再大,乾脆就蓋樓房了,可以多住人。在北京這樣的大都市裡,住平房太浪費土地。

再然後便是現有好一的四合院除了那些高幹名人的故居或現居外,剩下的四合院,大都為某個機關事業單位的駐地或什麼名勝古蹟,這可能賣嗎?

所以,龍紹找了很久才找到現在的地方。

這是一套位於什剎海後海北沿的鴉兒衚衕內的四合院。

主人便是和戈文龍紹在一起的那對中年夫婦。

這對夫妻,男的是一所大學的老師,要去美國深造;女的也是一名知識分子,辦了停薪留職手續跟著丈夫去美國。這兩人已經下定決心要去美國旅居,為了在美國能夠過得好一,所以這所祖傳的房子便被輕易放棄了。

此時中國已經開始了偉大的改革開放程序,隨著思想解禁,外面的各種思想和文化紛紛湧入進來,對於他們這個年齡,又經歷過十年動亂,早已心向國外,嚮往資本主義國家的種種。一看現在國家不禁止人往外走,兩人便著急收拾行囊準備出國。

戈文對於他們這樣的想法並不認同,不過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也懶得搭理他們。

他這次就是來看房子的。

別,這套房子,他還真的感覺很滿意。

首先這套四合院位於宋慶齡故居東邊大約幾百米遠的位置,雖然現在北京市政府還沒有下發文件,不過戈文知道這座房子正好位於什剎海文化保護區,以後沒有可能被拆除的可能。

其次這座四合院保持完好,經過多年風雨侵蝕,房子依然古色古香、堅固如初。而且院子處於後海北岸,坐北朝南,出門便能看見什剎海,如果放在後世絕對是有價無市。哪怕戈文自己不住,只要再放個十幾年,就能上億轉手。

不論是前世還是現在,對於北京這座“無水之城”來,什剎海是非常珍貴的一片水域。這片水域由前海、後海、西海組成,與北海和中南海連通,周圍不僅有鍾鼓樓、宋慶齡故居,還有恭王府這樣的豪宅大院,更有北京市民文化的代表———衚衕,可謂是氣場得天獨厚。

所以如果能在這片水域擁有一套四合院,關門修身,出門見“海”,確實是一件愜意的事。

最棒的是,這套四合院居然還做了一些改裝!

住北京四合院最難受的是什麼?

第一個便是廁所,早先的四合院裡有廁所,但是沒有下水道,需要掏大糞的定期來掏,不然就滿出來了。後世古代電視劇尤其是清朝的辮子戲裡往往會出現一個掏糞運糞的行當,就是做這個的。

四合院的第二個不便就是冬天的取暖。這個年代統一供暖的暖氣基本沒有,到了冬天各家各戶都是燒煤球或蜂窩煤取暖的。燒爐子需要安上煙筒風斗防煤氣,可每年冬天總有讓煤氣燻死的。

第三個不便是上下水道。一個院子裡通常只有一個水管子一個水池子。冬天水管子一凍上,哪家都用不上水,都要貢獻熱水澆那凍住的水管子。水池子的下水道堵了也是整個院子的麻煩。反正每天哪家用水,刷牙洗臉,都要往院子裡跑,真是不方便。

而戈文看的這套四合院這些卻是都經過了一些改裝。廁所、廚房接了下水道至市政管網,雖然院子裡有一口水井,不過主人卻也從市政管網中引入了自來水管。

唯一差的便是沒有暖氣,冬天需要自己去燒蜂窩煤來取暖。這個,大環境如此,也不可能強求更多了。

看了許久,戈文下了決定,就買這套房子。

在瞭解了這套四合院的權屬確實屬於這對夫妻後,戈文和這對夫妻一起向有關房產管理部門申請買賣房屋產權,登記、備案……

一整套流程下來足足花了戈文三天的時間。好在此前,他基本上已經將各種受邀活動應酬完畢,有著足夠的時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