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秦]我爹叫白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4章 .8||家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章 .8||家

熱門推薦:、 、 、 、 、 、 、

話分兩頭,就在外姓貴戚和遠房宗室們,在旁邊閒著蛋疼圍觀看熱鬧之時,嬴政和其他準備參賽的宗室子弟,一起來到了三名考官面前。

此次考校,連同嬴政自己在內一共是十五人,而在有心之人的安排,這十五人竟然全是昭襄王的曾孫,確切來說都是太子柱的孫兒,具有秦國下下下任王位候選資格的人。

嬴政又抬起頭望著上頭的大案,大案上坐著三個人。一個是專司教導太子和皇室子弟之太子傅的主事管員——太子傅丞;一個是宗學裡很少出現的大祭酒,祭酒並非官名,而是取齊國稷下學宮將學宮之長稱為“祭酒”之意,將宗學的山長稱為祭酒;至於嬴政也不識得此人的相貌,只是從對方的一舉一動之中,隱隱猜出此人應該是個內侍,而且是一個被閹割過的內侍。

“今日之考校,全為考校各位小公孫在宗學之所學,大家勿須太過於緊張。”大祭酒摸著鬍子,看著站在下方的十五位小公孫,笑呵呵的說道:“請小公孫們入坐。”

嬴政等十五人依次在下方早已備好的十五張坐墊上坐下,十五歲少年人人姿容出眾、儀態出眾,讓人一見而心悅之。

三名考官彼此交換了一眼,各自含笑點了點頭,太子傅丞率先開口說道:“今日之試無須筆試,口試皆可。諸位小公孫無須慌張,若是知道答案,只需報上名來,大膽應答即可。若是旁人先答,又答錯或答得不準,小公孫們也可補充回答。小公孫們可聽明白了?”

“明白。”諸公孫齊聲應道。

太子傅丞開口問道:“敢問各位公孫,我大秦以何立國?”

“以法!我大秦以法立國!”公孫舒朗聲開口答道。

“那……何為法之真諦?”

“法無貴賤,刑無等級,黜陟開放。”嬴政幾乎不加思索的回答道。

見公孫舒和嬴政各答出一題,有一名不知名姓的小公孫,皺眉開口說道:“這不公平,這些都非宗學書中所學之識。”

“有何不公平?”大祭酒開口說道:“宗學所學之識,早已在歲考之時考完。若是要考宗學所學之識,何來今日之考。不過是考考你們對邦國的知識而已,身為一個秦人,豈可連最淺顯的邦國概要都不識?”

大祭酒是嬴姓王室出身,雖然不是位高權重,但多年來一直苦栽培學生,桃李滿秦國,也算是德高望重,面對不知名小公孫的怨言,自然沒好氣。

見大祭酒生氣,沒有小公孫再敢有怨言,考校繼續進行。

“何為國之所治?”

“國之所以治者三,一曰法,二曰信,三曰權。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信者,君臣之所共立也;權者,君之所獨制也。”搶答小能手嬴政小朋友,不給任何人機會的再一次搶答成功。

“秦律之中,對犯人最低的年齡標準是何?”

“六尺。”

嬴政對這個答案那可是印象深刻,因為當他喜滋滋的告訴白仲,自己最近又長了兩寸,身高已經達到了六尺之時,白仲那個小矮子,竟然回了自己一句,“恭喜你達到了追究刑事責任、需要服刑的身高。”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若是有一人逃徭役,當如何?遲到三、五日,當如何?遲到六日,當如何?遲到十五日,當如何?若是因雨水失期,又如何?”

“御中發徵,乏弗行,貲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誶;六日到旬,貲一盾;過旬,貲一甲。其得(也),及詣。水雨,除興。”

根據秦律,一甲為1344錢,貲二甲2688錢,一盾為284錢。

翻譯一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不去徭役,罰款2688錢。遲到三到五天,挨一頓罵;遲到六天,罰款384錢;遲到十五天,罰款1344錢。如果是因為下雨耽誤了行程,那就算了,不罰錢了。”

所以說,人要學會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不然就只能像大澤鄉那群文盲一樣,以為服徭役大雨失期要斬首,所以被陳勝、吳廣隨便忽悠一下,就成了他人成功的踏腳石。

嬴政和太子傅丞一問一答,對答越來越快,而且嬴政所答也無一錯漏,沒有給人任何插嘴的機會。

一共只搶到一題的公孫舒,看著大案上三名考官滿意的笑臉,再看著嬴政淡定優雅的笑容,一股怒火衝上心口,忽然開口大叫一聲道:“公孫政,你好大的膽子,竟然敢作弊!”

猛得被公孫舒打斷和嬴政之間的對話,太子傅丞有些不開心的說道:“公孫舒,你指公孫政作弊,可有何憑據?”

不知道自己腦子一熱,怎麼說出這等話的公孫舒,雖然有些後悔和後怕,但事已至此卻只能硬著頭皮說下去,“無憑無據,但卻有說法。”

“是何等說法,你說。”太子傅丞看了一眼被指作弊,但依舊風姿優雅坐在那的嬴政。

據太子傅丞瞭解,這個孩子生於趙國,長大後又在趙國為質,小時候吃不過少苦,回咸陽也不過兩個月左右。但看他得體的應對、完美的儀容、跟其他生於咸陽、長於咸陽的公子公孫,別無二樣的著裝和風度,太子傅丞覺得這個孩子,根本就是一個地道的生於咸陽的孩子,才沒有什麼流落邯鄲吃苦的事。

“公孫政,歸國不過兩月,連大字的都不識幾個,今日歲考之卷,更有大片留白未寫之題。說來說去,他根本就是一個不學無術之輩,又豈會在一夜之間知道如此多的事?”公孫舒扭過頭看著嬴政,嚅了嚅嘴還是沒說出“被妖怪附體”之類的話,“雖不知公孫政是如何作弊,但若不是作弊,豈可解釋他忽如其來的變化?”

公孫舒的話,讓宗學之中瞭解嬴政文化水平的人皆點了點頭,連大祭酒也命人拿來嬴政歲考之試卷,其中果然有大片大片的留白。

“公孫政,你為何不答題?”大祭酒拿著試卷,向嬴政詢問道。

“政歸國時間尚短,還未完全識得秦國文字,故無法作答。”嬴政不慌不忙的解釋道。

“未識得秦國文字?那你今日又如何……”大祭酒想了半天,想不出應該用什麼語言來形容,嬴政今天跟開掛一樣的搶答速度。

“政雖不識得秦國文字,但卻識得趙國文字,昔年在趙國也曾讀過幾日書。”嬴政再次解釋道。

言下之意就是說,做為一個香蕉人,我雖然母語學的不好,但是我文化知識還是有得啊,你們不要把我當真文盲搞好嘛。

“你胡說!”見嬴政將話圓了回去,公孫舒不服氣的再次開口說道:“若是身在趙國,豈有機會學習我大秦的律法和?”

公孫舒的態度雖然讓人不喜,但他說的話卻讓案上三名考官再次點了點頭。

秦律尚好,乃是廣發大秦諸郡的公文,尋常人也有機會學習到。因為在大秦,想要當官又手無縛雞之力的話,唯一的方法就是參加每年一次的公務員考試,而考試的內容就是秦律。

想當官,學法律,在大秦絕非一句空話。

至於,那是國家重典,平日深藏於咸陽宮的藏書閣中,除了宗室子弟和達官貴人之外,一般人根本見不到,嬴政生於趙國居於趙國,又何以得見?最主要的是,全篇以秦國文字書寫,嬴政一個連試卷都答不出的人,又怎麼能看懂上的內容。

“政自歸國之後,才知每位王子王孫必須日日修習,以不忘國之根本,便命人將找來,讓識字的內侍為政日日頌誦學習。”嬴政再次給出一個完美的答案。

“喔?日日頌詠學習?小公孫歸國不過兩個月,不知習得如何?”說話的人不是太子傅丞,也不是大祭酒,而是一直坐在旁邊,老神在在cos雕像的內侍。

“雖已倒背如流,但很多地方不明其義。”嬴政一臉遺憾的感嘆了一句,“辭意簡約古奧,其中又涉及到不少典籍,是非小子所能參觀領悟,因此只得硬背下來。幸而此次考校,只須對答,無須講解,否則小子必會丟臉。”

嬴政那得了便宜還賣乖的話,讓旁邊的小夥伴不由都在心裡“呵呵”起來,十幾萬字你說背下來就背下來了,背完了還在我們這一大群沒背過的人面前說什麼,幸好這回考試考的都是死內容,完全照著書上來的客觀題,沒有主觀題或是作文題,不然人家家成績說不定也會很爛的說。

有句話怎麼說來著,考前說自己沒看書,考後說自己沒考的那個,肯定不是學渣就是學霸。

“倒背如流?口氣到是不小,你再背背篇。”大祭酒向著嬴政說道。

“民弱國強,國強民弱。故有道之國務在弱民。樸則強,淫則弱。弱則軌,淫則越志……政作民之所惡,民弱;政作民之所樂,民強……戰不勝,守不固,此無法之所生也,釋權衡而操輕重者。”一篇並不長,其實不過一千來字,但嬴政背誦是流利無比,連略為遲疑都沒有的模樣,卻讓三人相信嬴政真如自己所言,將背了下來。

“不錯!果然是個好孩子!”大祭酒滿意的摸著鬍子,看了依舊在氣憤不已的公孫舒一眼,開口說道:“人生在世,憑得是真材實學,萬勿走小人之道,要時時剋制自己的嫉妒心,以免嫉火攻心,失其本性。諸位小公孫明白了嗎?”

公孫舒雖然心不甘情不願,但也只得跟著其他人一起應了一聲,“明白。”

在經過這場小風波之後,考校繼續有條不紊的舉行著,嬴政雖然依舊是最出採的那個,但如他所言,他回秦國時日尚短,對秦國的情況不甚了解,對也只是硬背下來。因此,若是題目只是客觀題還好,若是主觀分析作文題,又或者是考秦國各地民俗和社會風情之題,他就完全答不上來了。

但縱使是這樣,不識秦國文字,卻能將倒背如流的嬴政,在三名考官以及旁邊圍觀的宗學學生心中,也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從此,再無人敢譏笑嬴政是個不學無術的大草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