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喜劇天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三章 別急,先領兩個獎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三章 別急,先領兩個獎

“頒獎季影片”一般都會選擇在11-12月份,也就是奧斯卡提名投票開始前上映的:近水樓臺先得月!

縱觀過去15年裡的最佳影片,只有《角鬥士》《撞車》和《拆彈部隊》三部是在非頒獎季視窗中開畫的…

這也是哥譚電影節、孟菲斯獨立電影節慢慢追上聖丹斯的原因——聖丹斯電影節的頒獎時間是每年的一月!

頒獎季五大前哨:影評人、工會獎、英國電影學院獎、評論家選擇獎、金球獎…

影評人獎,影響力最大的就是紐約影評人、波士頓影評人還有洛杉磯影評人。

紐約影評人獎歷史悠久——1935年創立,縱然獎項和電影學院品味相差頗大,與奧斯卡重合度不高,但就藝術型別片來說,仍具有相當重要的指標地位。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屬於後起之秀,比“紐約”晚40年,卻因為近水樓臺的地理位置優勢,短短幾年就成為重要的頒獎季風向標。

它同樣偏好有藝術氣息的作品。

但與“紐約”不太相同的是,“洛杉磯影評人”還是會欣賞具有新意的商業型別片,這一點與奧斯卡更有默契。

比如15、16年的“洛杉磯影評人獎”最佳影片分別是《聚焦》和《月光男孩》,已經連續兩年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

波士頓影評人獎算是小弟級別,但人家膽子夠大,經常提名的最佳影片連奧斯卡提名都沒拿到,但是馬薩諸塞州的出版業全美排名第二,波士頓影評人天然的就成了頒獎季風向標之一…

《月亮上的男人》拿到了紐約影評人、波士頓影評人頒出的大獎——最佳男主角、最佳影片還有最佳導演!

人家這麼給你面子,你能不去嗎?

這可是頒獎季,你不去試試…

……

國外影評媒體,生存方式以客戶支援為主,就是寫出中立客觀的文章,獲得客戶認同後而轉發成效益,比方說廣告投資啥的,當然也要收紅包的現象,但他們會在頒獎季最激烈的幾部片子裡面做選擇,而不是閉著眼瞎姬霸吹!

《寶貝兒》都能被吹成佳作,什麼IMDb前五十——總評分人數還沒到50人,有什麼可吹的?

所謂的轉型之作壓根站不住腳,因為她從一開始起就志不在此,當了那麼多年流量、明星,想藉著一個嚴肅題材就扭轉觀眾的印象,這屆觀眾早就沒有那麼好騙了。

國內的入口網站電影版本,比方說網易還有自媒體,專業影評發表文章,導向性質。

他們更多的效益要靠片方的支援,簡單來說他們要賺錢就必須幫制片方寫“吹水文”或幫對手寫“抹黑文”。

他們客觀價值完全變成了片方的“主觀價值”。

國外媒體也有為錢寫“吹水文”,但一名記者、專欄一旦寫了這些,而片子出來後大相庭徑的話,會給同行恥笑,甚至毀掉前途。

當年湯哥的一出衝奧大片《行動目標希特勒》,片子未上映時候請來媒體做個一個小型提前觀影會,這些媒體收了一些湯二爺好處,大讚是奧斯卡級別的大片,然後,上映了,評論一般,湯二爺一度成為笑柄。

老美的脫口秀演員啥都敢說!

生怕你忘了這事,2011年還被很多人挑出來,各種諷刺…

這要是在國內,估計早就被封殺了!

所以,國內不太可能形成以影評人為權威的頒獎形式,就算有,最終也會淪為無人理會的垃圾!

就好像今年的百花獎,有誰知道確切的頒獎日期?

沒人關注,文聯已經成了笑柄,大概只有拿獎的人會激動一下吧!

……

當天下午,大部分演員就撤離了片場,多數人搭乘飛機返回了各自的城市,小白只留下一位執行製作人以及其他幾個助理,處理劇組善後的事宜,他和大衛飛回了美國!

《敲開天堂之門》歷史26天,拍攝完成!

飛機上,小白大概惡補了一下頒獎季的各大前哨,然後有點鬱悶:“你不是說工會獎才是發力的時候嗎?”

“是,工會獎才是真正發力的時候,可是影評人協會獎也很重要啊,拿不到這些獎,我們憑什麼保證電影能夠被工會看到?”

大衛回答的很認真。

如果說“影評人協會獎”能夠或多或少影響到奧斯卡評委們在一摞摞“送審”的樣片中如何選擇,那麼工會獎便是真正能夠被稱之為“風向標”的獎項了。

原因很簡單:工會獎的投票者都是電影製作各環節中最頂尖的業內人士,他們對各自環節的專業意見絕對不容小覷;而最重要的是,參與各工會獎的投票者,與奧斯卡各獎項的投票者都有著不同程度的重合度。

基本上拿了工會獎等於拿了奧斯卡!

“那金球獎呢?”

“…金球獎只是外國記者選的獎項,跟奧斯卡一點關係也沒有!”

影評人經常吐槽金球獎的提名規則是:誰熱門選誰,誰資深選誰,誰有人氣選誰,全無奧斯卡的專業性和權威性。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但人家提名多啊!

提名多了,來現場的明星自然多;現場環節主持人毒舌段子迭出,笑聲一片;頒獎現場,明星圍桌而坐,可以現場飲酒,不像奧斯卡那般拘謹嚴肅。

戲稱為“好萊塢茶話會”或者“好萊塢春晚”…

收視率經常在2000萬人次左右,雖然比不上奧斯卡,但也辦成了全美第二大的影視劇盛事!

“其實,如果你能在北美呆上兩個月,我敢保證,最佳影片或者最佳導演,你肯定能拿一個!”

大衛忽悠起來。

為什麼要讓小白呆兩個月?

還不是為了公關!

所謂公關,是指透過奧斯卡官方認可的方式,安排多場針對評委的放映,每場放完後主創跟觀眾交流,讓大家知道你的創作意圖。

這種活動其實花錢並不多,但很耗時間,對於工作繁忙的非美國影人,操作起來有點難。

小白搖了搖頭:“《月亮上的男人》競爭力不夠,等明年的《飛越瘋人院》吧!”

《飛越瘋人院》那可是大滿貫選手!

“對了,女主角您們選了誰?”

“安妮海瑟薇…”

“…太年輕了,我想要一個年紀跟羅伯特唐尼差不多,身材略微有點胖的女演員!”

“朱麗安·摩爾、凱特·溫絲萊特、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

又是這幾個人,不能換幾個新的嗎?

“…還不如找鞏利!”

沒忍住吐槽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