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再造盛唐從召喚玩家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681章 誰是叛?誰是逆?(加更,求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81章 誰是叛?誰是逆?(加更,求票)

京兆尹李揆,端著茶杯看著眼前的二人,門外是王成偉萬年縣的縣兵。

京兆尹下的軍事力量,除了直屬於京兆府的府兵之外,另外一就是各巡街鋪的不良人。

前者人數不多,主要是負責保障京兆尹的安全,等於是京兆尹的警衛隊,大概只有一百來人。

後者是京兆府的主要軍事力量,這些不良人也是要進行春秋二訓的,有很多也是從戰場上退下來的,整個長安加起來有近五百人。

不過此時京兆府的不良人,基本上都站在了前任巡街使單濤的那一邊。

在單濤還在京兆府擔任巡街使的時候,就已經和各巡街鋪的不良帥打好了關係,如今長安亂起來之前,已經在大理寺任職的單濤立刻聯絡這些不良帥,讓他們約束手下集中起來。

這些不良人在長安的名聲並不好,前幾次長安動亂的時候,他們都是被百姓攻擊的物件。

單濤讓他們提前集合起來,反倒是救了不少人的性命。

京兆府的府兵們本來就沒什麼戰鬥力,王成偉又拿著前任京兆尹崔光遠的手信,很輕易的就將這支部隊納入掌控中。

所以等到李揆出來見客的時候,整個京兆府都在王成偉的掌控中了。

李揆放下茶說道:

“我李家世代受皇恩,絕不叛唐。”

王成偉放下茶碗說道:

“我等也不是叛唐,只是追隨越王討逆平叛。”

“討逆平叛?誰是逆?誰是叛?”

王成偉正色說道:

“史思明是叛逆。”

李揆又問道:

“既然史思明是叛逆,那王縣令怎麼不去前線殺叛逆?反而圍了我的京兆府?”

王成偉繼續說道:

“大尹聽我說完嘛,史思明是叛逆,這是大唐上下公認的,越王興兵也是為了平定河東之亂。”

李揆點頭。

王成偉繼續說道:

“既然叛賊已定,那誰不支援越王平叛,那就是逆賊!”

李揆愣了一下,脫口而出問道:

“那陛下呢?”

王成偉說道:

“陛下怎麼可能是逆賊!陛下可是在靈武登基的時候就誓師,一定要平定河東之亂的!肯定是有逆賊矇蔽了陛下!”

李揆忍住沒有翻白眼,不過這也算是大唐的傳統藝能了,李揆是隴西貴族世家,家裡代代不缺官,他自幼熟讀經史,當然知道接下來的劇本。

他也不是立場那麼堅決的,長安之前亂成那個樣子,李揆也對朝廷不滿很久了。

不過這時候還不是站隊的時候,李揆說道:

“我京兆府只忠於朝廷,沒有政事堂旨意,我什麼都不會做的。”

王成偉點頭說道:

“卑職也只是希望大尹什麼都不做,只需要在府中自保就可以了。”

“不過還有一事,希望大尹能幫我。”

李揆看著王成偉,他也沒想到越王竟然能有如此佈局,王成偉可是皇帝登基開科取士後第一科的狀元啊!

王成偉的升官速度也超過了歷代的狀元,是年輕官員中的翹楚。

這樣的人竟然如此徹底的倒向了越王,越王到底有何等魅力?

“何事?”

王成偉說道:“屬下檢舉長安令崔望,以朝廷錢法盤剝百姓,這是屬下蒐集的長安縣內一百餘戶百姓的證詞。”

王成偉從袖口掏出一份雪白的供詞,但是李揆並沒有接。

崔望利用新錢法盤剝百姓的事情幾乎是長安皆知,根本不需要王成偉彈劾。

但是長安令雖然是京兆尹的屬下,卻也是在京的官員,屬於吏部管理。

而且崔望推行錢法“有功”,皇帝還曾經嘉獎過他,所以李揆也只是將他喊道京兆府申斥過兩句,卻也拿崔望沒有辦法。

不過李揆為官清廉,也看不得崔望這樣殘害百姓的屬下,他點頭說道:

“崔望的事情本尹也是知曉的,不過罷免長安令可不是京兆府的職權。”

王成偉笑著說道:

“罷免長安令不是京兆尹的職權,但是召見崔望來京兆府問話,是大尹的權力吧?”

崔望看著王成偉,又看了看一直在喝茶的商博,這才說道:

“那我寫一道手令,召崔望來京兆府來,剩餘的事情我都不知曉。”

說完這些,李揆就站起來,寫完手令就回到了京兆府的後宅。

長安縣令崔望接到了京兆府的手令,召喚他去京兆府議事。

如果是其他人下令,崔望可能還會猶豫一下,但是京兆府李揆向來是不參與朝廷黨爭和奪嫡之事的,只是一個不求有功只求無過的泥塑府尹。

而且京兆府在長安的城西,也在長安縣的範圍內,所以崔望也不懷疑其他,只覺得是李揆想要穩定京兆局勢,就立刻騎馬向京兆府而去。

不過在出縣衙之前,崔望喊來了自己的親信說道:

“我去府衙後,你要守著縣衙,特別是朱雀牆那邊。”

長安百姓稱呼崔望在朱雀大街上砌的那堵牆為朱雀牆。

親信疑惑的說道:

“縣令,為何要守著朱雀牆?”

崔望看著自己這個親信,暗罵這個蠢材,可是自己手下也沒有能用的人才,只有他的忠誠可以一用。

崔望說道:

“當時是防著萬年縣了!你速速去辦,另外讓你去通知太子的使者出發了嗎?”

親信連忙說道:“已經出長安了!”

崔望點頭說道:“速速去辦事!這次事成,可有你的榮華富貴了!”

崔望騎著馬前往了京兆府衙門,卻沒有看到自己這個親信憨直的偽裝下精明的目光。

這個親信走到縣兵的營地,立刻對著長安縣的衙兵說道:

“崔知縣讓你們去拆了朱雀牆,明白了嗎?”

其中一個軍頭疑惑的問道:

“如今長安動亂,為何要拆朱雀牆?”

親信揚起馬鞭說道:

“崔縣令讓你們拆就拆!縣令老爺說了,誰要拆的好,這輩子的榮華富貴就有了!”

衙兵們大喜過望,立刻騎著馬從營地而出,前往朱雀大街邊的朱雀牆。

等到崔望進了京兆府,十幾名刀斧手從邊上出來,將崔望如同抓小雞一樣抓住。

王成偉則拿著京兆尹李揆的大印,在一群軍將玩家的簇擁下,直接接管了長安縣衙。

就這樣,長安萬年二縣全部落入到了玩家手中,商博命令長安城內的軍將玩家接管城門,接著又守住了南衙的大門。

南衙,是太極宮南邊的一排宮殿,這裡是政事堂和六部的所在,外朝的重要機構都在這裡。

南衙在朱雀大街的盡頭,有城牆保護,進出有三座城門,分別是朱雀門、含光門和安上門。

平日裡南衙前的城門都是洞開的,宰相和朝臣都是從這裡進入南衙辦公。

但是長安動亂之後,宰相裴冕下令關閉了三座城門,又調集了南衙直屬的禁軍看守各衙門和府庫,尤其是南衙的將作監乃是長安的府庫,更是派了很多士兵看守。

留在長安的六位宰相,也全部都留在政事堂內。

從南衙可以直接入太極宮,而太極宮和皇帝居住的大明宮也是相連的,宰相們集體求入太極宮,但是又被看守太極宮的神策軍攔下來。

一名皇帝身邊的太監宣讀了聖旨,說皇帝無恙讓宰相們返回政事堂。

性格火爆的宰相張鎬就要闖皇宮了,最後神策軍掏出兵刃,張鎬才被其他宰相勸了回來。

皇帝不肯見宰相,無非是不信任宰相。

這也讓宰相們有些失落,如今政事堂的氣氛非常沉悶,裴冕首先說道:

“如今宮中局勢未明,長安城內又陷入混亂,我們應該緊閉南衙以自守。”

李麟、李峴立刻表示支援,從越王和各地節度使刺史雪片般的奏章淹沒了政事堂開始,所有宰相們都明白了目前的局勢。

皇子“入京勤王”,這也是大唐的傳統了。

這事情上皇幹過,嚴格意義上皇帝本人也幹過,現在輪到越王了。

老李家的傳統,沒毛病。

而且按照老李家的“傳統”,這種時候政事堂只需要安分守己,等到皇位爭奪出結果,新皇登基之後也不會苛責宰相的,大機率還是繼續用宰相班子一段時間。

對於宰相們來說,留在南衙反倒是最安全的選擇。

但是對於宰相崔渙來說卻不是此列,造反的是越王,而崔渙在朝廷傾向太子是世人皆知的事情,越王上位之後還不是要清算自己?

絕對不能坐以待斃!

崔渙立刻站出來反駁道:

“我等身負皇恩,難道就要坐等越王這亂賊攪亂天下?”

裴冕抬起頭看著崔渙問道:

“那崔相以為應該如何?”

“政事堂立刻以皇帝名義下旨,命令關中諸州阻擋越王!請太子回長安監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