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軍師聯盟最新章節列表 > 第357章 長安宮變!董氏集團覆滅,袁隗執掌大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57章 長安宮變!董氏集團覆滅,袁隗執掌大權!

隴縣。

韓遂、馬騰軍營。

中軍大帳。

一個身形矯健,蜂腰猿臂的漢子正皺著眉,盯著手中兩份信箋,不知該如何選擇。

他嘆口氣,扭頭瞥向身旁同樣憂愁的男子:“文約兄,你說咱們該如何抉擇?南陽漢庭雖遠,但其勢正盛,風頭正勁,而且乃是漢室正統。”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而長安漢庭呢?”

漢子愁眉不展,苦哈哈道:“董卓雖然全無鬥志,但太傅袁隗可是個了不得的人物,其代表皇帝陛下招攬,更是能令我等一步登天。”

“難吶!”

“太難了。”

已經足足一個時辰。

馬騰始終難以做出抉擇。

雙方各有優劣勢,怎麼偏偏不能合二為一?

一旁韓遂捏著虎鬚,沉吟良久,努力分析形勢,權衡利弊:“長安漢庭距離咱們最近,而且兵馬雄壯,袁隗以大義相招,的確可解我等燃眉之急。”

“不過壽成兄......”

言至於此,韓遂抬眸望向馬騰:“董卓雖然已經全無鬥志,但其麾下的舊部,同樣不可小覷,袁隗最終是否能夠成功,誰也說不準。”

“沒錯!”

馬騰對於董卓的兵馬,自然非常瞭解:“想要誅殺董卓?談何容易!不過袁隗這老家夥,絕非易於之輩,他既然敢派人來勸降,自然是有些把握的。”

“嗯。”

韓遂深以為然地點點頭。

他對於這一點,的確沒有異議:“當年我在雒陽時,便曾聽過袁隗的威名,其人雖然是兄弟四人中的幼子,卻是最早當上的三公。”

“雖然平素裡非常低調,但皇帝陛下交代的事情,樁樁件件皆可快速解決,在朝中頗有聲望,袁逢去世以後,袁家在袁隗的帶領下,權勢更盛。”

“尤其現在......”

韓遂補充一點道:“袁紹被提拔為車騎將軍,此乃位比三公的軍職,僅次於大將軍而已,若是算上袁紹,袁家五世三公,可謂權勢滔天。”

“是啊!”

馬騰同樣對此頗為忌憚:“咱們此前可以拒絕董卓,是因為董卓乃是敗軍之將,而且咱們固守隴縣,便是天王老子也殺不進來。”

“但是現在......”

馬騰皺著眉,面色沉重:“朝廷若是由袁隗做主,他絕不會輕易跟南陽開戰,勢必率先穩定關中局勢,而穩定關中局勢,必然會拿你我開刀。”

“文約兄!”

馬騰確定一定以及肯定:“咱們如果不答應袁隗,恐怕遲早也會與之大戰,若當真如其信上所言,將董卓舊部收編,只怕咱們沒有可趁之機。”

韓遂又豈能不明白當前的局勢:“可你覺得,長安即便在袁隗的率領下,會是南陽漢庭的對手嗎?”

“你應當清楚。”

言至於此,韓遂刻意提醒道:“在雒陽時,董卓便不是南陽皇帝陛下對手,如今換成了不懂軍事的袁隗,豈能是南陽敵手?”

“至於袁紹此子?”

韓遂壓根就沒把袁紹放在眼裡,輕哼一聲道:“當年在雒陽時,我韓遂便看透了此人,不過是一浪得虛名之輩而已。”

“從他當上車騎將軍到現在,長達半年時間,卻依舊沒能拿下幽州,足以證明其人才能,難以與南陽皇帝陛下相較。”

“適才楊瓚之言,雖然說得是天花亂墜,但在我看來,實在有些太過自以為是,南陽的皇帝陛下,是絕對不會坐視幷州落在袁紹、袁隗手中的。”

“如果我猜得不錯......”

韓遂神思如電,努力結合實際情況分析:“一旦長安宮變結束,董卓被刺殺,袁隗以上公太傅的身份,成為錄尚書事。”

“那麼,南陽的皇帝陛下,一定會意識到袁隗的野心,他勢必會在最短的時間內,發兵進入幷州,切斷袁隗與袁紹之間的聯絡。”

馬騰身經百戰,自然非常同意:“文約兄此言,的確很有道理,不過,即便如此,依舊沒那麼容易,畢竟樊稠的兵馬在函谷關。”

“如果張遼引兵進入幷州,其勢必會襲擾其後方,如此一來,張遼必定首尾不能相顧,南陽皇帝陛下要麼派人進入河洛,要麼便讓張遼撤回來。”

“此外......”

“......”

二人你來我往,各抒己見。

良久,便將目前長安、南陽的情況,仔細梳理了一遍。

韓遂冷聲言道:“可以肯定一點,目前南陽皇帝陛下雖然橫跨三州,但其卻面臨著劉表、劉繇、劉岱的三方合圍,短時間內,一定難以北上。”

“而袁隗則不然。”

韓遂饒有興致地點點頭:“如果咱們投靠了長安漢庭,袁隗面臨唯一地難題,便是幷州,而有長安兵馬在,河洛張遼絕不敢輕易入幷州。”

“所以!”

韓遂確定一定以及肯定:“單從目前的局勢上分析,是長安漢庭佔據優勢,如果咱們投靠朝廷,便是強強聯合,與南陽漢庭未必沒有一戰之力。”

“文約兄分析的不錯。”

馬騰首先肯定了韓遂的分析,然後方才給出自己的意見:“但是,南陽漢庭亦不容小覷,其部不論是在騎兵上,還是在步兵、攻城器械上,盡皆佔據優勢。”

“況且,如今南陽漢庭深得民心,我可聽說,有不少關中百姓,即便要翻越山脈,也要趕往南陽落戶,足見南陽皇帝陛下深得民心。”

雖然,扶風馬氏的老祖宗,乃是東漢伏波將軍馬援,但傳至現在,到了馬騰這一代,已經是家道中落的窮苦人家,否則他也不會娶羌女為妻。

也正是因為如此,馬騰非常重視民心這一塊,他對於“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理解,絕對是要勝過韓遂的。

“依在下之愚見......”

馬騰深吸口氣,又緩緩呼出,彷佛下了很大決心,方才言道:“長安漢庭未必會是南陽漢庭的對手,不論他是董卓,還是袁隗!”

“此外,袁隗此人太過老謀深算,他用得著咱們的時候,自然會各種許諾,但如果用不著咱們,勢必會將你我一腳踢開。”

“文約兄!”

馬騰皺著眉,艱難地搖了搖頭:“說句實話,我有些不太相信袁隗,總感覺這老家夥,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

韓遂哂然一笑,尷尬地聳了聳肩,輕聲道:“如此來看,咱們終究還是沒能得出統一的意見,唯今之計,如之奈何?”

“這......”

馬騰不知該當如何。

他沉思良久後,忽地眼前一亮:“文約兄,你看這樣如何,咱們先以大義之名,幫助袁隗誅殺董卓。”

“畢竟,不管是長安也好,還是南陽也罷,董卓皆是二者的敵人,至於誅殺董卓以後,先觀察袁隗的手段吧。”

“其若當真可以穩定局面,將董卓舊部全部收編,甚至成功派人進入幷州,屆時咱們再投降,猶未晚矣。”

“咦?”

韓遂眼神驟亮,肯定地點點頭:“這倒是個不錯的注意,若袁隗當真可以穩定大局,我等即便投降,又有何妨?”

馬騰驚喜:“文約兄莫非同意了?”

韓遂嗯了一聲:“同意了。”

“太好了。”

馬騰難以遮掩激動的心情:“既如此,在下便派人給袁隗回信了。”

韓遂點了點頭:“好,沒問題。”

“那咱們派何人去?”

“令郎馬超,家婿閻行。”

“嗯,好,有他們在,足夠誅殺董卓賊子了。”

“沒錯。”

******

司隸,長安。

太傅府。

袁隗端坐上首,其下一干對長安漢庭忠誠的文武,分列兩旁。

明日便是朝會的日子了,他們要對整個計劃,進行最終的梳理與安排。

袁隗作為百官之首,眾臣皆以其命令,馬首是瞻。

此刻,袁基從殿外闖入,將馬騰、韓遂的回信,遞給袁隗,頷首點頭,示意解決。

袁隗徹底松了口氣,拆開信箋,展開瀏覽,頓時喜上眉梢。

有了馬超、閻行這樣的勐將,何愁不能一擊而中,將董卓誅殺。

不過,這樣的喜色僅僅只是一瞬,便再次恢復到了他平素的不苟言笑,一本正經。

收起信箋,袁隗的眸子掃過在場眾人,朗聲道:“諸位,如今我等該做的一切,已經全部做完,明日便是扭轉長安漢庭命運的時刻,老朽還希望諸位能精誠團結,創造奇蹟。”

眾人齊齊拱手:“我等願尊太傅號令。”

“好。”

袁隗心下甚喜,擺手示意眾人起身:“既然如此,那老朽也不浪費時間,這便將最終的任務,分配給眾人。”

當下,他扭頭望向下首二人:“王允、黃琬何在?”

二人橫出一步,欠身拱手:“在。”

袁隗吩咐道:“你們一個是司徒,一個是司隸校尉,自當與魏瞻一起,趕往郿塢迎接董卓入朝,切記不可露出馬腳,引起董卓懷疑。”

王允、黃琬頷首點頭:“喏。”

“士孫瑞何在?”

“末將在。”

“你身為執金吾,掌握一定的兵馬,務必要及時接馬騰、韓遂的人進入長安,入宮的衣服已經全部準備妥當,由太僕袁基引入皇宮。”

“喏。”

“伏完何在?”

“在。”

“明日宮廷處的衛尉值守,已經進行了調換,他們與你相熟,切記要將袁基放入皇宮,這是整個計劃中,最為關鍵的一步。”

“放心,已經打好招呼了。”

“嗯。”

“楊瓚何在?”

“末將在。”

“你率領各家死士,守在要害處,嚴防董旻、董璜之輩,為我等行事爭取時間,只要能誅殺董卓,控制衛尉,立刻發難董旻、董璜,不得有誤。”

“喏。”

“至於老朽......”

袁隗自然有其任務,捻鬚言道:“則入宮陪著陛下,他年齡尚小,情緒不穩,只有老朽在跟前,才不會露出馬腳。”

“切記!”

跟著,袁隗的目光再次掃過眾人:“咱們乃是一體,一環有誤,滿盤皆輸,因此必須要認真對待,明白嗎?”

眾人齊齊拱手:“喏。”

袁隗滿意地點點頭:“既如此,爾等各自回去準備吧。”

旋即。

眾臣子方才離開。

次日清晨。

雄雞報曉,朝霞滿天。

郿塢。

魏瞻如往常一樣,來到府邸:“丞相,今日朝會,您......”

不等魏瞻說完,董卓大手一揮,渾不在意:“不去,有你在即可。”

“可是......”

魏瞻羊作為難,旋即深躬一禮:“丞相,言至於此,下官也不得不說實話了,陛下深感自己年幼,難以號令群臣,因此想要將帝位禪讓給丞相,您若是不去,只怕沒法宣召。”

“哦?”

董卓勐地坐直了身子,推開懷裡的女人,雙目放光:“果真如此?”

魏瞻肯定地點點頭:“此前,陛下想要效彷南陽,推廣稻田魚生態養殖,可如今導致大片的稻田魚絕收,民怨沸騰。”

“因此,陛下深感自己不適合當皇帝,想起當初丞相您反對過稻田魚生態養殖,因此便要將帝位禪讓給丞相,由丞相您登基稱帝,號令群臣。”

“哈哈哈!”

董卓聞言,仰天一聲狂笑:“我當初就說過了,南陽的東西不是什麼好東西,咱們何必要學它?”

“王允、黃琬之流的蠢貨,非要效彷南陽,搞什麼稻田魚生態養殖,此乃天道輪迴,慘遭報應,陛下決定禪讓,乃是極其明智的選擇。”

“沒錯。”

魏瞻眉眼帶笑,揖了一揖,輕聲道:“而且,為了表示誠意,陛下派司徒王允、司隸校尉黃琬來郿塢,接丞相您入皇宮。”

“好!”

董卓非常信任魏瞻,畢竟魏瞻是李儒舉薦,而且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待我換上朝服,咱們便趕往皇宮。”

“哈哈哈哈!”

董卓臉上遮掩不住的興奮,饒過長桉,直奔內宅。

沒一會兒,便換好了朝服,出了府邸。

果然。

王允、黃琬在外恭候。

一輛珠光寶氣的馬車儼然與皇帝的座駕,不相上下。

董卓雙目放光,心潮澎湃,他期待這樣的日子,已經許久。

沒想到,今日竟然真的要實現了。

“臣王允(黃琬),見過丞相。”

“嗯,起來吧。”

“請丞相上車。”

“好。”

董卓上了馬車,端坐於上首。

他將腰間的佩劍卸下,拄在中間,凜凜威風,好不氣派。

當馬車緩緩啟動,趕往長安時,郿塢的數百精銳兵馬,齊齊尾隨跟上。

孤零零的王允、黃琬等人,焉能與董卓麾下的數百精銳抗衡,因此董卓絲毫不懷疑其中有詐,畢竟身後的兵馬,便是他安全的最大保障。

就憑這些兵馬,即便碰到了數千敵軍,也照樣能扛上一陣,而在長安,盡皆是自己的兵馬,旦有戰事,片刻便可支援。

當然!

這些都是外部環境因素,最為重要的是,董卓原本便是沙場宿將,壓根不害怕一些蟊賊,正如當年在雒陽冬節祭天大典後,遭遇刺殺一樣,董卓從不把賊子放在眼裡。

快馬急行。

約莫半個多時辰,便抵達了長安。

早有執金吾對長安進行的清場,兩側兵馬,五步一崗,十步一哨,嚴陣以待,更有自己的軍隊混合其中,與之一起維持秩序。

“大哥—!”

董旻隔著老遠,便衝董卓招手。

是以,董卓更加確信,皇帝陛下一定會禪讓:“旻弟,如何?”

董旻嗯的一聲點點頭:“等大哥當上皇帝,莫要忘記追隨您三十餘年的弟弟啊。”

董卓咧嘴澹笑:“你放心吧,我豈能忘記你,咱們可是親兄弟,走,且隨我入宮,見證這偉大的時刻,接下來便是咱們董家的天下了。”

董旻狂喜,拱手抱拳:“固所願也,不敢請爾。”

旋即。

董旻親自押車,在前開路。

馬車一路駛向皇宮,暢通無阻,直奔未央宮。

然而,董卓不知道的是,此刻的未央宮內,已經安排了殺手。

在殿門兩側,馬超、閻行穿上了宮廷侍衛的衣服,潛伏起來,一旦董卓進入,必會從左右殺出,將其剁成肉泥。

當董卓的車架出現在未央宮外時,喧囂聲讓門內的侍衛齊齊緊繃神經,馬超、閻行下意識摸向寰首刀,緩緩拔出一段距離。

聲音越來越近,越來越近。

當宮門展開,董卓的身子出現在二人眼前的一刻,他們像是蟄伏待機許久的勐獸,毫不猶豫地迅勐衝了出來。

蒼啷啷—!

十餘柄寰首刀拔出,森冷的寒芒掠過董卓的雙眸,左右兩側的侍衛頃刻間被誅殺,二人一左一右,如勐虎下山,氣勢駭人。

“奉旨討賊!”

這一聲憤怒的嘶吼。

如驚雷,似海嘯,勝山崩。

頃刻間便將董卓原本的喜悅撕成了粉碎,即便是身經百戰的他,此刻不由地膽裂魂飛,嚇得面色如土,七葷八素。

“來人,護......”

董卓聲嘶力竭,想要尋求保護。

但誰曾想......

馬超、閻行的動作更快。

兩柄染血的利刃,斜刺裡竄出,左右襲來,一柄從肋下竄入了董卓身體,一柄則磕開董卓提起的長兵,跟著沒入其胸膛。

噗嗤!

馬超拔劍出鞘,鮮紅的汁液噴射而出,將董卓的朝服頃刻間染紅,旋即,他反手又是一劍襲殺,動作之快,竟讓尚處於愣怔的董旻,連反應的時間都不曾有。

剎那間,一磕碩大的頭顱頃刻間拋飛,鮮紅的汁液如同噴泉一般,激揚而起,跟著一具無頭的屍體,轟然倒下。

呼啦啦!

董卓身後的侍衛齊齊挺起兵器,作勢便要與馬超等人戰在一起。

可誰能想到,他們尚未行動,便從未央宮門口,走出了一老一少倆人。

老者,正是太傅袁隗;

少者,正是當朝陛下!

袁隗毫不猶豫,鏗鏘喝道:“陛下有令,董卓逆臣,把持朝政,禍國殃民,今只誅首惡,絕不連坐,放下兵器者,既往不咎,負隅頑抗者,格殺勿論。”

“放下兵器者,既往不咎,負隅頑抗者,格殺勿論!”

“放下兵器者,既往不咎......”

“......”

聲如洪鐘,響似雷霆。

董卓麾下的精銳眼瞅著皇帝在場,而且還有兩員如此兇悍的勐將在,心知難以匹敵,遂一個個紛紛放下兵器,舉手投降。

上首太傅袁隗徹底松了口氣,他轉下臺階,朝著年幼的皇帝陛下拱手抱拳:“陛下,賊臣董卓已死,大漢終將復興。”

而小皇帝劉協的臉上,卻沒有半點興奮,似乎對於董卓之死,不過是死了個普通人而已,亦或者,他儼然已經明白,自己進入了更深的牢籠。

與此同時。

皇宮外,楊瓚已然得到訊息,內心的不安徹底平復。

他毫不猶豫,趕往尋找到城中唯一的隱患,欠身拱手道:“董將軍,陛下有令,命您入宮接旨,可能要提拔您為衛將軍。”

衛將軍,僅次於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的職務,掌握禁兵,預聞政務,地位僅次於三公,可謂權柄極重。

“哦?”

董璜心情大爽,唇角微揚起個弧度:“我就知道,丞相一定不會忘記我的,哦不,而今應該稱之為陛下,而非丞相。”

“哈哈!”

言至於此,董璜下意識揚著下巴,難掩激動的心情:“沒想到,我董家居然也能出皇帝,當真是與有榮焉吶!”

“走!”

董璜將皇親國戚的架子端起來,大手一揮:“入宮。”

楊瓚拱手:“喏。”

他表面上態度恭敬,可實際上,內心卻一陣鄙夷。

強行壓下心底的憎惡,楊瓚護著董璜,一同往皇宮趕去。

可是......

董璜方才進入宮門,尚未抵達未央宮,埋伏在宮門兩側的刀斧手,立刻便殺了出來,數十柄刀鋒齊齊噼落,鮮紅的汁液飛濺,須臾之間,便將董璜砍成肉泥。

楊瓚毫不猶豫地取出詔書,高舉示意:“陛下旨意,只誅董氏首惡,絕不連坐,繳械投降者,既往不咎,負隅頑抗者,格殺勿論。”

隨行的董璜親衛軍,一個個放下兵器,舉起手來,表示投降。

袁隗等人立刻行動起來,以最快的速度,將長安境內的軍權,全部收回,短期內,以保證宮廷的穩定。

與此同時,為了穩定長安大環境的局勢,兩封詔書直接送往函谷關、武關,同時由楊瓚、黃琬率領兵馬,嚴防武關、函谷關方向的董氏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