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軍師聯盟最新章節列表 > 第442章 劉協,哪裡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42章 劉協,哪裡走?

望著審配轉身離開的背影,劉焉長出了口氣,輕聲言道:“玥兒,你覺得此事如何?”

屏風後面走出盧玥,來到劉焉身旁,遞上一杯茶水:“君郎莫非當真想要跟袁紹合作?”

“哦?”

劉焉皺了皺眉,聽出了盧玥的話外絃音:“這麼說來,你覺得不應該跟袁紹合作,繼續履行與南陽皇帝陛下的約定?”

“可是......”

言至於此,劉焉話鋒一轉,吐口氣:“審正南說得沒錯,如果天下完成一統,只剩益州,恐怕南陽皇帝不會任由咱們佔山為王。”

盧玥又豈能不明白劉焉的顧慮:“但是君郎,你有沒有考慮過,袁紹連一個劉虞都不下,即便有咱們三方協助,又如何能夠反敗為勝呢?”

“妾身以為......”

盧玥的聲音略微拖長,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回答道:“南陽皇帝陛下此舉的確有些不太妥當,但其實力已經凌駕於眾軍之上,這個險咱們不能輕易去冒。”

劉焉又何嘗不知弘農王的厲害,不過他仍然沒有忘記自己的野心:“你說得有些道理,但如果聯合我們三方的力量,兩點進攻,一點牽制,一旦戰敗弘農王一次,天下格局驟變。”

“而在那個時候,或許天下士族便會紛紛響應,尤其是南陽、豫州、徐州的士族,他們的土地為弘農王霸佔,焉能不怒?”

“或許......”

劉焉眸中散發著兇芒:“天下大亂只差一個契機而已。”

盧玥嘆口氣:“君郎,莫非還在幻想取而代之?”

劉焉皺眉,兇芒畢露:“益州素有天子氣息,我在益州秣馬厲兵多年,如今糧草皆備,又豈能在此蹉跎歲月?”

“弘農王窮兵黷武多年,曹操、徐榮、劉備、張遼、孫堅各自為戰,盡皆數萬大軍,即便糧食豐收,國庫必然已經空虛。”

“他太過急於求成,雖然現在一切順利,但早已埋下了隱患,尤其對於世家豪族的雷霆手段,更是其中興漢室路上,最大的隱患。”

盧玥早知道劉焉有帝王之志,暗中製造天子座駕、冕服,甚至與南陽皇帝陛下的約定,全都擺明了是想當皇帝的跡象。

但是......

劉焉瘋了,但她卻沒有。

作為一個旁觀者,她對目前的局勢看得非常清晰。

盧玥原本不願意說,但畢竟二人已有多年的感情,她不願意劉焉走上歧途,因此沒有便沒有顧及劉焉的感受,下意識開口言道:

“沒錯!”

盧玥肯定地點點頭:“南陽皇帝陛下的私田公有化,的確觸犯了世家豪族的切身利益,但不知郎君想過沒有,其內部因何沒有發生過叛亂?”

“這......”

劉焉皺了皺眉:“你這是何意?”

盧玥輕聲道:“君郎若是得空,可以問問吳將軍,他們與南陽皆有生意上的往來,而且聽說他在南陽買了五千畝的公田股權,今年分潤了接近萬石的糧草。”

“哦?”

劉焉頓時一個愣怔:“竟有此事?”

盧玥點點頭:“沒錯,吳將軍在南陽購買了房產,冬暖夏涼的五進院落,而且還將族中的子弟數人,送入了南陽讀書。”

“您應該清楚吳將軍是什麼樣的人,他原本是兗州士族,如果當真厭惡南陽皇帝的做派,又豈能命族中子弟前往南陽讀書?而且還在南陽購買房產、田產。”

嘶—!

劉焉驚詫,倒抽一口涼氣:“以前我怎麼從沒有聽說過?”

盧玥嫣然澹笑:“君郎乃是益州牧,這種事情吳將軍豈能跟您說?但他家的生意已經拓展到了益州外,遍佈荊州、南陽、關中等地。”

“聽說最近,南陽的中興錢莊在蜀郡開辦,吳將軍直接存進去一萬萬錢,就是為了方便與南陽上的生意往來。”

“雖說,目前南陽以外的絕大多數世家豪族,對於南陽私田公有化頗有反感,但這些人大都是以詩書傳承的世家,而以豪商富賈傳承的世家,則對南陽非常青睞。”

“如果說......”

盧玥輕聲言道:“僅僅如此,還自罷了,但南陽世家一直沒有造反,證明他們已經在慢慢接受這種新的模式。”

“君郎,你不是常說,天下格局看南陽,南陽局勢看新野嗎?即便是南陽鄧家、陰家,族中也有數十萬畝田,進行了私田公有化。”

“妾身不反對君郎的任何決定,但該說的話,還是要說的,只希望君郎能夠三思而行,千萬別被某些人利用了。”

劉焉沉下心來,長出口氣,腦海中不斷思考著當前局勢,如果說世家豪族逐漸接收了南陽的新模式,那麼荊州、揚州的士族,壓根不能掀起巨浪。

而若是沒有世家大族參與其中,是很難在短時間內,將反對弘農王的聲勢推向最高潮,星星之火,若是不能燎原,那麼很快必將熄滅。

自己若是跟著這樣的隊伍作亂,很明顯,下場只有一個,那便是自作孽,不可活,白白葬送了目前穩定的優勢。

當然了!

劉焉的野心依舊在,不會輕易相信新模式的世家、農民、皇權的共存,否則若當真有這樣三贏的局面,荊襄、揚州士族早把劉繇、劉表給賣了。

“這樣吧。”

劉焉皺了皺眉,長出口氣:“我好好想想,瞭解瞭解情況後,再做決定,袁紹想要利用我劉焉?他還沒那麼本事!”

盧玥施施然一禮:“君郎若能如此,乃益州之幸也。”

劉焉澹笑:“有你在,乃吾之幸也。”

*****

南陽,宛城。

皇帝行宮。

文德殿。

劉辨端坐上首,其下鄭玄、盧植等人,分列兩旁。

他將寫好的爭議點,遞給盧植,輕聲道:“盧公,今年的辯論會,朕便不參加了,還是按照以前的辦法,將每期的爭議點,遞上來給朕一份。”

這種事情原本便是司徒的本職工作,因此盧植也沒有拒絕,頷首點頭道:“陛下放心,此事交給臣便是,保證不負陛下重託。”

“恩。”

劉辨緩緩點頭,轉而言道:“根據今年各地反饋上來的情報看,庠序運轉非常良好,朕有心將學校也開設一批,將從庠序畢業的孩子,接受更高程度的教學。”

“不知二位以為如何?”

劉辨的目光掃過盧植、鄭玄,試探性問。

“可以!”

盧植毫不猶豫地點點頭:“臣今年將豫州、徐州的庠序走了大半,從目前的情況上看,兩年之內,必然會有一大批孩子從庠序畢業。”

“屆時的確需要修建更高等級的學校,臣建議各州至少修建一所校,每個郡修建一所學,以供畢業的孩子們繼續深造。”

鄭玄捏著頜下一縷鬍鬚,輕聲道:“若是當真可以修建一部分學校,自然是極好的,不過咱們的教師數量,恐怕會呈現短缺現象。”

“畢竟,目前朝廷直轄的地段,已經囊括了豫州、徐州、兗州、司隸、梁州、幷州等地,從目前的師資力量上判斷,勉強可以滿足庠序,難以滿足學校。”

劉辨恩的一聲點點頭:“這的確是個比較棘手的問題,當前朝廷的發展過於迅速,以致於一些基礎建設,難以跟得上。”

“但是鄭老......”

言至於此,劉辨轉而望向鄭玄,極其鄭重地道:“你可是儒林界的泰山北斗,師資力量的問題,難得倒別人,一定難不倒你。”

“啊,這......”

鄭玄一臉難為情的模樣,眉頭皺得極高:“陛下,此前豫州、徐州的庠序,已經將老臣的上千名弟子,全部消耗乾淨了,實在是抽調不出更多人。”

“康成兄。”

不等皇帝陛下開口,一旁的盧植便搶先一步道:“你名下的弟子已經全部用上了,那不是還有別人的弟子嗎?”

“我可以跟陛下表個態,寫信回幽州范陽,從族中抽調一些有學識的人出來,充當朝廷庠序的講席。”

“他們或許在學校中,難以任教,但在庠序中教孩子們讀書識字,以及基礎的算術,還是沒有問題的。”

劉辨大喜,抬手指向盧植:“你瞧瞧,這才是朕的司徒!鄭老應該向盧公學習,發動一下身旁的儒林鴻儒,讓他們帶著弟子出來授課。”

“朕別的不敢保證,明年庠序講席的俸祿翻一倍,每年一百石,學校講席的俸祿,至少在兩百石,甚至更多。”

“教化育民,乃國之根本,事關國運發展,自當從娃娃抓起,萬不可輕視,朕自當竭盡全力做好此事,還希望爾等能助朕一臂之力。”

呼—

鄭玄長出口氣,當即欠身拱手:“既然陛下開了金口,老臣又豈能拒絕,您放心吧,老臣回去以後,便給那些朋友寫信,讓他們盡皆出山,為了大漢的教化事業而貢獻力量。”

“好!”

劉辨滿心歡喜:“能得鄭老相助,朕何愁不能將教化事業,長久地推行下去,將來我大漢之中興,必有鄭老鼎力相助之功。”

“切記。”

劉辨叮囑道:“有何需要,儘管跟盧公開口,他若是做不了主,儘管來皇宮尋朕,朕一定會全力相助。”

鄭玄欠身拱手:“陛下如此重視百姓之教化,老臣又豈能不鼎力相助,您放心,即便將來四海歸一,臣依舊會竭盡全力,保證各地庠序學校的師資力量。”

“如此甚好!”

劉辨暗鬆口氣,不住點頭。

但旋即,劉辨話鋒一轉,聲音頓時軟了下來:“不過鄭老,庠序不比學校,畢竟是更高階的教化,裡面的內容朕希望能多元化一些。”

鄭玄皺了皺眉:“陛下此乃何意?”

劉辨倒也沒有廢話,從龍桉一旁取過提前備好的資料,遞給鄭玄:“這是朕暫時擬定的章程,裡面有關於學校的一些思考。”

“當然!五經、算術,還是有的,只不過會挖的更深一點,但朕還希望將幾何、格物等課程加入其中,不知鄭老可能找到精通此道的講席否?”

鄭玄直接愣在原地:“這個......怕是沒那麼容易,但臣一定會儘量去做,還請陛下放心。”

劉辨點點頭:“朕自然相信鄭老會竭盡全力,如果實在湊不夠人數,朕可以試著去培養一些,先從基礎開始,然後每年深造,誠如現在的庠序教師。”

按照之前的約定,鄭玄麾下的弟子,在各地當庠序的講席,然後等冬季時,返回南陽,統一接受深造培訓,然後開春以後再行返回庠序教學。

劉辨非常清楚,以目前漢末三國時期的人才儲備,想要快速完善庠、序、學、校的立體教育體系,簡直是難於登天。

沒辦法!

劉辨只能自己親自上陣,來傳授一些知識,爭取將各個學科先普及,然後再想辦法進行提高,這可比打天下要難得多,而且沒有絲毫捷徑可以走。

鄭玄皺著眉,輕聲道:“墨家學者精通格物,而且奇巧閣劉曄可以為師,陛下不妨命他主授格物,至於物道,問道館的太史通可以代勞。”

“而且......”

鄭玄捏著頜下一縷鬍鬚,皺了皺眉:“荊襄的黃公頗通墨家流派,他麾下的弟子雖不多,但也有五六十人,若是在學中成立格物,那麼勉強可以支撐。”

“再加上我的其餘一些朋友,想來在格物上,應該可以滿足陛下的要求,只是在物道這方面的課程,怕是沒有多少人才。”

劉辨驚喜不已,大手一揮:“既如此,由鄭老負責格物等方面的講席,朕去找太史通、史子眇來負責物道方面的講席。”

物理、化學是兩個非常重要的學科,劉辨是一定要在學校中普及的,因此這師資力量的問題,必須要解決,這是推行教育的核心,比修建一萬所學校,難得多的多。

鄭玄大喜,拱手抱拳:“既如此,陛下安心等待訊息便是,剩下的交給老臣去辦。”

劉辨澹然一笑:“好,朕等的就是你這句話,只要師資力量解決了,修建幾所學校而已,根本不成問題。”

望著眼前一幕,盧植感慨萬千:“咱們君臣一心,天下間還有什麼事能難得倒咱們,推行教化之事,十年內,必然可成。”

“報—!”

正在這時,殿外響起悠悠一聲傳報。

劉辨抬眸望去。

但見,朱彤推門而入,欠身拱手:“陛下,陳留王求見。”

劉辨皺了皺眉:“陳留王協?”

朱彤頷首:“沒錯,正是陳留王。”

“他來這裡作甚?”

劉辨深吸口氣,們心自問,雖不明其意,但還是擺了擺手,輕聲道:“讓他進來吧。”

朱彤拱手:“喏。”

旋即。

躬身離開大殿。

下一秒,盧植、鄭玄齊齊拱手:“既然陛下有事,那臣等便告退了。”

劉辨擺手示意道:“好,若有什麼疑問,儘管入宮,朕必定好生與爾等溝通。”

二人再次拱手:“多謝陛下。”

待其離開後,不多時,陳留王劉協入殿,趨步上前,欠身拱手:“臣弟拜見陛下。”

劉辨擺手示意其一旁落座:“皇弟何必跟朕如此客氣,且落座吧,不知今日過來,可是有何事要說嗎?還是說,對朕這裡有什麼不滿意的嗎?”

“不不不!”

劉協急忙搖頭擺手,否定道:“皇兄對臣弟的照顧非常周到,臣弟沒有不滿意之處,只是臣弟畢竟是陳留王,總留在南陽行宮,也不是這麼回事。”

“臣弟想著......”

聲音略微拖長,劉協終於還是開口道:“既然南陽事了,臣弟還是返回封地的好,長久呆在皇帝行宮,只怕會惹人口舌,這樣對陛下您不太好。”

咦?

居然想要離開南陽?

這是害怕被我迫害,才想要離開吧?

劉辨腦海飛快轉動著,與此同時,軍師聯盟的聲音跟著響起:“辯爺,劉協的眼神略微顯得有些飄忽,這是心中鬼的表現。”

“恩,我明白。”

對於微表情,劉辨已經有了一定的理解,而且也能夠精準地抓住細節:“劉協畢竟是當過皇帝的人,而且李儒之前說過,他很有野心。”

“之前棄車保帥的動作太過流暢,以前劉協可能感覺不出什麼來,但現在事情過去了,他一定察覺到自己做的有些過分,很可能會暴露自己的野心。”

“所以......”

劉辨猜測道:“劉協是想逃離這裡,讓自己徹底放鬆下來,但實際上,他越是離開這裡,就越是危險,畢竟更有利於我下手了。”

軍師聯盟緊跟著道:“辯爺分析的有一定道理,不過不管怎樣,現在的劉協還不能死,否則一定會被袁紹等人利用。”

“最好是等天下大定以後,再行對劉協下手,這樣引起的關注會少,而且時間也會比較長,不容易引起別人的懷疑。”

劉辨皺著眉,試探性問:“所以專家的意思是,可以放他走?”

軍師聯盟輕聲道:“最好不要,如果攔不住,那走也沒關係,但小心被有心人利用,尤其是袁紹,必須要提防。”

“明白。”

劉辨心念一動,長出口氣。

旋即。

他的目光從劉協身上掃過,輕聲道:“現在已經入冬,要不了多久,便會漫天飛雪,天寒地凍,陳留你連做像樣的王府都沒有,朕怎麼能放心得下。”

“可是皇兄,臣弟......”

“先聽朕把話說完。”

不等劉協說完,劉辨直接打斷道:“朕是這樣考慮的,今年冬天,你先在南陽過,等明年開春,朕會派人給你在陳留修建王府,等王府修建好以後,再搬過去不遲。”

“咱們兄弟兩年多沒有見面了,這才不過旬月而已,就要搬走,知道的,你是在為朕考慮,若是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朕虐待你呢,你讓朕很為難啊。”

“啊,這......”

劉協似乎也感覺有些不太妥當,皺了皺眉:“好吧,既然皇兄這麼說了,那臣弟便暫時再南陽呆著,好堵住那些悠悠眾口。”

劉辨澹然一笑:“難為皇弟你了。”

劉協急忙搖頭擺手:“豈敢豈敢,皇兄折殺臣弟了,為皇兄分憂,乃是臣弟應盡的本分,又何談難為?”

“不過皇兄......”

言至於此,劉協話鋒斗轉,以請求式的口吻道:“能不能讓你的侍衛,別總是跟在臣弟身後,此前在長安時,便是如此,如今亦然,臣弟這心裡實在有些彆扭。”

劉辨毫不猶豫地點點頭:“可以,沒問題,朕親自跟鄧展說,讓他派人保護皇弟你安全,可不是監視你,分寸必須要掌握好。”

“沒錯。”

劉協趕忙點頭:“正是這個意思。”

劉辨澹笑:“放心吧,此事交給朕即可,等過段時間,你帶著弟妹一起,到宮裡來,朕與皇后一起,請你們吃宮廷宴席,咱們好好敘敘舊。”

劉協急忙欠身拱手:“固所願也,不敢請爾。”

隨後,二人又寒暄片刻,劉協方才離開。

待其離開以後,軍師聯盟的聲音響起:“辯爺,劉協這人有些不對勁兒,還是得派校事府的人盯緊了。”

“既然劉表、劉繇到現在沒有動靜,那麼他們肯定不可能主動投降了,這代表著他們要跟朝廷作對,既然如此,劉協就是個很關鍵的人物。”

“恩。”

劉辨頷首點頭,表示同意:“一個有野心的皇弟,外加劉表、劉繇、袁紹,甚至還有益州的劉焉,這聲勢的確是不小,但可惜,他們選錯了對手。”

“根據校事府最新的情報,荊州、揚州,甚至還有漢中,全都加大了磚廠的投入,開始大批量的燒製石磚。”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之前專家就曾分析過,他們可能會對城牆進行加固,這擺明了就是在提防咱們的伏火雷霆,也同樣代表了他們與南陽為敵的意思。”

軍師聯盟輕聲道:“沒錯,從這些跡象上判斷,咱們想要真正橫掃天下,還得至少一年的時間,明年水軍基本上可以建成,益州的商業佈局也能開始,咱們會非常忙碌。”

劉辨早已經習慣了這種日子,心念一動:“忙碌便忙碌吧,等這段時間過去以後,咱們再把節奏放下來也不遲,先苦後甜,如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