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全真道統玄門正宗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五十一章 三辭三讓,開國為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五十一章 三辭三讓,開國為唐

靖康二年九月二十一,襄陽城只堅守了三天,城內便起了混亂,襄陽守將秦叔寶無奈只得開城投降。

其實襄陽城池堅固,城內糧草物資充足,兵卒也不少,如果眾志成城, 便是守山一年半載也只是尋常。

只可惜唐介唐大人跑的實在太快,太突然,秦叔寶雖然是城內的武官之首,但是沒有唐介的兵符,便沒法調動城內的所有兵馬。

秦叔寶倒是想來個先斬後奏,但大周以文御武已然是幾千年的傳統了,別說城內刺史等高官, 便是個七八品的小官, 也看不起他這位正四品的雲麾將軍。

秦叔寶出城投降, 一來也是因為遲早守不住,二來恐怕也有被這些蠢貨所激。

如今關中讀書之人甚多,只會嫌棄地盤太少,官位不夠,倒也不用擔心新得的地方沒人治理。

李靖手腳也是甚快,入城之後的第一件事便是封鎖荊州的戶籍賬冊,派遣手下隨行的官員迅速接手襄陽政務。

那些城破之後,袖手旁觀的官老爺們,還準備採取不合作的態度,看看關中沒人的窘迫笑話,結果沒得幾日整個襄陽便恢復了生機,開始繼續運轉。

這讓這些官老爺們既驚慌又後悔,眾人掌慣了權柄,自然不甘心從此便只能做個平頭百姓, 便聯合起來,推舉眾人之中威望最高的前戶部尚書,曾詢為代表前來求見李靖。

李靖自然知道眾人所求,客氣的招待了曾詢一番,各種好話不要錢似的湧出,將這位老大人捧的高興至極,連此行所為何來都快忘記了。

還好老大人也算歷經宦海,還能保持些清醒,最終還是強行將所來說了出來。

李靖先是一口答應,然後有些為難的說道:

“老大人是晚輩所敬佩之人,按理來說老大人發話,身為晚輩,在下怎麼也要遵從才是,只是老大人也當知道,如今二帝被俘,天下暫時無主,我家國公拼盡全力也沒能救回二帝,而金國虎視眈眈,天下不能無主,我家國公有心為天下做事,不知老大人如何看待?”

曾詢本來聽得李靖吹捧, 還悠然自得的撫著花白的鬍鬚, 待聽得後來, 才知道原來那位新任的唐國公竟然想要建國稱帝, 驚的將本就不多的鬍鬚扯下了好幾根。

曾詢被李靖這一問,哪裡還有心思繼續為在襄陽的眾人說話,支支吾吾的半天也說不出話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李靖也不以為意,笑道:

“老大人不必急著答覆晚輩,回去與襄陽眾位俊傑商議商議,考慮好了再說便可。”

曾詢松了口氣,這才發現自己內襯已經被冷汗映透了,連忙說道:

“李大帥說的極是,老夫一定轉達。”

李靖笑了笑道:

“如此便好,不過晚輩公務纏身,再有兩日便要啟程回關中了,老大人等需要快些才好。”

曾詢如今哪裡還敢說其他,只是一個勁的點頭,說“好...好”

李靖滿意點頭,端起茶盞喝了一口。

曾詢看著李靖的動作,連忙起身告辭,李靖客氣的挽留了一句,曾詢連忙說自家還有要事,不便久留,李靖便也點頭同意,親自將曾詢送出了府衙。

曾詢離開府衙之後,便好似身後有勐虎在追趕,一點也不像個接近七十的老人,腳步飛快的消失在了李靖的視線之中。

曾詢回府之後,立刻便將眾人召集起來,將李靖的話轉達給了眾人,眾人皆是沉默,誰也沒有說話。

到了第二日,便有大周原本的官員開始離開襄陽往江南而去,李靖也沒有阻擋,只是冷眼旁觀。

有人走自然有人留下,不管這些人是因為投機還是因為已經對大周失望,李靖都照單全收,將這些人一起帶往關中。

如今關中立國已經是箭在弦上,誰也不能阻擋了,便是星辰派也只能看著李靖大軍橫行,絲毫不敢表示出任何不滿。

十月一日,李靖留下五萬大軍,任命了一個李家宗室為主將,好友裴仁基暫時任荊州刺史全權處理荊州政務。

而李靖則是帶著剩餘大軍,身旁跟著侯君集和秦叔寶等中高級將領,與願意同關中站在一起的荊州官員,一同返回長安。

自李靖的捷報送到之後,關中等地便開始湧現出重重祥瑞,什麼地湧金蓮,彩光縈繞,簡直多不甚數。

最為厲害的乃是長安城一百姓家中鯉魚,突然化為一條金龍,當空咆孝,圍繞著長安城飛行了半個多時辰,才一頭扎進唐國公府中。

這般景象是整個長安城數百萬百姓所見,鯉魚乃李玉也,百姓們結合先前的種種異像,便傳出了李氏當為天子的傳言。

長安周圍的官員反應最快,當即便聯合起來向李玉進言,請其即天子位,以安天下民心,李玉大怒,將眾官員罵了一通。

此事傳出去之後,李玉名聲更大,關中百姓不管男女老少都開始討論唐國公為天子之事,百姓們都認為李玉乃是天降的聖君在世,大周如今連個天子都被人俘虜,趙氏如何還能做天下?

只是百姓們人微言輕,也沒法進言,只能與身旁之人傾訴一番便是了。

而就在李靖班師回關中之時,蜀中漢中與西域剩餘的二十多國,一同宣佈歸順關中,受關中都督府節制。

關中各級官員受此訊息的激勵,第二次請願更加規模浩大了,所有關中八品以上的文武官員再次集聚到長安請求李玉即位,李玉依舊推辭不受,只是此次態度明顯教上次要好了不知多少。

眾官員也不沮喪,勸進這種事,一旦開始便停不下來,此次不成也不打緊,再行找機會便是了。

十月二十八日,李靖回到長安,李玉當即召見,兩人當夜密談了一夜,第二日李玉先是見了此次立功的將士之後,又召見侯君集、秦叔寶等眾將。

侯君集第一次見到李玉,明顯緊張許多,說話都有些結巴,比起一旁沉著的秦叔寶明顯差了一些。

但這恰恰便是侯君集的聰明之處,兩人得到召見之後,秦叔寶依然還是任雲麾將軍,從投降的荊州兵中選出一萬精銳由其負責統領,而侯君集則是任虎威將軍,統領本部三萬人馬。

而秦叔寶和侯君集的過節也從這時開始,而兩人的不對付也是李玉樂見其成的。

見過荊州眾將之後,最後才召見了從荊州來的眾官員,跟隨李靖而來的官員雖然不算多,但也不少了,林林總總大小官員足有上百。

其中雖然不少渾水摸魚的投機之輩,但也有哪些有真才實學而不得施展的俊秀之輩。

李玉笑意溫和,說話不疾不徐的將眾人本來忐忑的心安撫下來,先安排眾人熟悉關中行政手段,也就是大周新進進士的觀政,其中有些人看到自己沒有立刻授官,反而和那些小年起一道前去觀政,心中有些不滿,但是面對李玉也不敢多言,只得忍下了。

經過一個多月的冷靜,勸進之事好似冷澹了許多。

到了靖康三年一月一日,元旦之時,蜀中、關中還有西域的各國國主一同前來關中慶賀,這股勸進的暗流又自洶湧了起來。

其他的倒還好說,主要是一西域小國之中挖出了一座石牌,上書‘李氏當為天子’的讖語,而荊州刺史也不知從哪裡尋來了一匹,帶有龍族血脈的龍馬,由其子裴行儉帶著數千兵馬親自來到長安獻給了李玉。

唐國公府中,不但關中官員又一次勸進,便是蜀中、漢中、西域與荊州官員也一同幫腔,聲勢之大,李家眾人看的心情激盪不已。

李玉卻是依舊冷靜,再次婉拒了眾人的勸進之言,此時態度更加溫和,只是言道:

“諸位之愛,李玉心領了,只是這天子,不但是天之子,亦是天下百姓之子,如今區區還未施恩於天下,怎敢就此逾越呢?諸位不必再說了。”

底下眾官員大急,到是有一些聰明人已經聽出了些意味,拉住還想繼續勸進的同僚,小聲的耳語了幾句。

元旦過後,眾官員並沒有離開長安,而是就近住下好似在等待著什麼。

李玉自然知道,但卻裝作不知,任由眾人動作。

二月十七,蜀中,漢中等地陸陸續續有十餘萬百姓進入長安,而關中各地也有成千上萬的百姓結伴而來。

這些百姓都是各村各寨之中,名望最高之人,或族老或鄉紳,或退伍老卒,形形色色各行皆有。

三月一日,接近三十萬百姓集聚在唐國公府附近,武將以上將軍李靖為首,文官以關中都督府長史兼長安令裴矩為首,文武官員數千人,一同再次請李玉即位。

聲音浩浩蕩蕩傳遍了全城,而長安城數百萬百姓聽到之後,或在家中,或者街外,皆是跪倒在地,同樣大喊道:

“請國公憐惜我等草民,順天應命即皇帝位...”

此番動靜之大,簡直前所未有,自此界開闢之後,自古帝王從來沒有這些草民說話的份,李玉這也算開天闢地的頭一遭了。

李玉帶著幾個孩子出得府門,看到這般景象,連忙上前扶起一個五十多年紀的百姓,說道:

“老丈快快請起,實在折煞了晚輩了。”

這般扶起一人,準備另外扶他人之時,剛才扶起的老丈又自跪下拜道:

“請國公順天應命即皇帝位。”

李玉父子連扶幾人皆是如此,李玉也不在做這無用之功,長嘆一聲道:

“罷了、罷了,在下不過區區一凡人,竟然能得諸位抬愛,在下心中不甚惶恐,今日再要推辭,便真是不識抬舉了。”

說完朝跪拜的眾人深深一禮後,繼續說道:

“諸位請起吧,在下答應便是。”

三月三,關中唐國公釋出檄文轟傳天下。

‘天下板蕩,而外族猖獗,視我中原百姓如豬狗,大周太祖皇帝起於草莽,掃平亂世,功德無量,而後世子孫不孝竟使得神州陸沉,區區李玉不過是一卑鄙之人,今蒙得百姓抬愛,即位皇帝,不甚惶恐.....’

‘朕定然要掃平天下,驅逐胡虜,解生民倒懸。大周靖康三年三月初三,大唐武德元年,皇帝李玉詔。’

李玉雖然頒佈的檄文正式即位皇帝,但離著正式開國還有些日子,唐國公府雖然也不算小,但如今稱帝之後,再住原來的國公府,已經是不妥了。

不過關中如今富庶的很,並不缺建造皇城的材料和銀錢,且李氏手下也有不少散修真人為其驅使,不過十來日便在長安城中憑空起了一座皇城,雖然有些粗糙,但大致的佈局已經完成。

皇城共有八門,正門朱雀門與朱雀大街相同,入了朱雀門後便是鴻臚寺和太常寺,再往裡便是各部衙門和宰相等辦公之地,入了皇城一直走上大於一炷香時辰,入承天門之後,便是朝會所在的太極宮。

太極宮左邊是太子所居的東宮,正門乃是鳳凰門,太極宮之後便是含光殿,乃是皇帝居所,含光殿之後,便是含元殿了,含元殿也是俗稱的後宮,皇后和嬪妃,還有未成年的皇子等都住在此處,乃是三大殿中最大的一個。

再往後出了玄武門後便是皇家園林,西內苑所在,西內苑中還有一大湖,名為玄武湖。

所有開國準備做好之後,已經是四月初三,待得所有邀請的客人到來之後,離著正式開國的時間已經沒有幾日了。

四月初八,李玉祭祀天地,拜過祖廟之後,便在太極宮中正式登基稱帝,立國號為唐,定國都於長安,建元武德,統領關中、漢中、蜀中、南陽、荊州、西域。

追封李成義為元皇帝。

然後便是封長子建成為太子,長女秀寧為長公主,次子世民為秦王,幼子元吉年齡太小,便沒有封賜。

堂弟李孝恭為鎮北將軍,封河間王,二弟李旦為吏部尚書,中書省門下平章事,封南陽王,三弟李詼為兵部尚書,掌關中軍事,封漢王。

拜李靖為大將軍,上柱國,武威郡公,荊蜀都督。拜裴矩為中書侍郎,戶部尚書,宜候,為當朝宰相。

拜西域霍真君為炎天定國真人。

拜太白劍宗孫雲峰真君為尚書令,為宰相之首,拜齊玄真為玄陽鎮國真人。

拜羅浮崔廣元真君為中書令,為右相,拜寇祖師為福威護國真人。

拜全真教為國教,終南山為皇家宗廟,許道平為立極傳道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