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之科技新貴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28章 年會上提出增加30萬億元經濟的決定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028章 年會上提出增加30萬億元經濟的決定

年會在葉子書看完報表的第二天就召開了,在會議上葉子書只是聽取了各個企業來年的計劃,並沒有給出太多的建議。

這種做法幾乎成為慣例,這些企業實在是太大了,哪怕這些負責人只是就重要的計劃進行闡述,他也不一定瞭解很多細節。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這句話是絕對正確的,不瞭解內情和細節,就不能隨便做決定,不然只會壞事。

因此聽完這些負責人的計劃,葉子書也只是查漏補缺,哪怕感覺計劃當中有些不妥的地方,也只是建議,而不是命令。

如果換作其他老闆,這麼做企業遲早要被幹黃了,但是他不用擔心這些,通用機器人組成的監察體系,能夠保證這些企業不至於脫離掌控。

有人戲稱這些通用機器人組成的監察體系就是明朝的“東廠”,對這個戲稱葉子書自然也知道,只是並不在意。

兩者還是有很大的區別,至少通用機器人組成的監察體系,並不會無緣無故冤枉人,根本目的還是保證企業能夠良性運轉。

但是監察體系的厲害之處,經過這麼多年的實踐,也徹底體現了出來,截至目前被查出的人數高達10萬之多。

別看前面沒有對這部分著墨太多,實際上這麼大的攤子,不可能沒有貪汙腐敗和利益輸送的事情,只是制度相對完善,讓這些腐敗做起來比較難而已。

但是再難也無法阻止利慾薰心的人,總有人鋌而走險想要搏一搏,萬一單車變摩托呢,所以他從來不覺得自己旗下全是大公無私的員工。

雖然這個數字之大,世所罕見,但是和他旗下的員工數量對比的話,比例還是相當低的,只有六千五百分之一。

這些被查出來的人,情節輕的話就解僱,同時追回經濟損失,情節嚴重的就進去吃免費的飯菜了,反正不可能輕輕放過。

當然還有可能沒有被查出來的人,不過這個數字應該很低了,就算以前做了,現在基本上都沒有人敢做。

因為葉子書的生物機器人已經遍佈全球,每個人的行動其實都可以被他看到,只是他平時忙於自己的事情,並不關注這些資料。

但是作為監察體系裡的機器人,他們差這些資料就是工作之一,因此想要矇混過關,現在更是難如登天。

年會同樣是一天就開完了,這是葉子書強制規定的,由於時間有限,各個集團總裁只能撿最重要的一兩件事情拿到會議上來說。

在會議上,葉子書在和萬城基業的會談當中,將高速公路無償捐贈給國家的事情說了一番,大家對他這個決定很驚訝。

沒辦法,雖然高速公路不算是最賺錢的業務,當時資產規模卻不低,高達6萬億元以上的資產,就這麼送出去,需要很大的魄力。

不過送出去也不是沒有條件,那就是不能再收取過路費,這一點必須要在捐贈協議上明確,不然後面的操作會很迷幻。

這次捐贈並不是想要增加國有資產,而是想要惠及民眾,如果捐贈後脫離了這個目標,捐贈的意義就不存在了。

本著好事做到底的原則,正在修建的高速公路,萬城基業繼續修建,要以同樣的心態來完成,而不是敷衍了事。

至於還沒有開工建設的高速公路,萬城基業就不用管了,如果想要修建,那就讓政府出錢投資,萬城基業可以承擔修建任務,但不是出資方。

現在很多地方政府其實手裡面有錢,萬城基業雖然從房地產業務上賺了不少錢,但是各個地方政府同樣賺了不少錢。

這些錢如果留在他們手裡也不知道會怎麼用,還不如拿出來進行更多的基礎設施投資,財政資金肯定不能放在銀行吃利息。

然後就是關於建築材料方面的建議,目前建築大部分都是使用鋼筋混凝土,一是成本比較低廉,二是技術非常成熟,三是結實耐用。

特別是配合萬城基業的有關輔助性技術,可以大幅延長這些建築的使用壽命,這方面萬城基業算是開了個好頭。

他們不僅在自己修建的房屋上使用了這些先進的技術,就是在他們修建的高速公路等關鍵性基礎設施上也大規模使用,並沒有為此特意節約成本。

這種做法也讓這些基礎設施的使用設計年限高達500年以上,如果及時維護和保養,上千年的使用期限也是沒問題的。

但是鋼筋混凝土的建築,也有明顯的缺陷,那就是報廢之後會產生大量的建築垃圾,而且很難進行二次利用,最自然環境並不友好。

因此葉子書一直覺得在試用期較長的建築上使用這些材料建造問題不大,但是對使用期限在100年以內的建築,還是儘量不要使用混凝土。

以前大家都窮,只能哪個便宜就用哪個,現在再說窮的話就是凡爾賽了,以我們如今這麼多人口,人均收入已經超過了很多發達國家。

現在不管是政府還是個人,都有能力使用更環保的材料來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和房屋的建設,因此要努力推動這方面的發展。

例如非主要道路的鋪路材料,可以使用自動降解的建築材料,農村和景區的建築可以使用環保材料,這些材料他旗下企業都有。

特別是農村房子,別看材料價格非常貴,但是人工成本比較低,綜合算下來,總成本比使用鋼筋混凝土建造要便宜不少。

人均收入這麼高,意味著人工服務成本同樣高昂,不可能自己拿高收入,卻要要求別人的服務費很低,那就是赤裸裸地剝削了。

然後就是家政服務機器人的事情,葉子書建議降低服務費,前面的服務費太高了,普通家庭根本就用不起。

以前由於產能有限,加上自身資金規模也不算太多,需要依靠高昂的服務費儘快收回成本,這麼做自然沒有錯。

只是這麼做就意味著機器人參與家庭服務的普及率非常低,又不是技術不成熟,也不是沒錢生產,現在所有關節都已經打通了,具有普及化的基礎。

不過想要讓家政服務機器人普及化,降價就不是一星半點,根據測算,每臺機器人的年服務費在10萬元,才能保證各方利益。

因為這筆服務費並不是青龍科技公司全部獲益,裡面要繳納80%給社保基金,剩下的20%才屬於青龍科技公司,也就是年收入才2萬元。

這2萬元裡面還要繳納一些稅收,實際年利潤只有1.5萬元左右,而一臺家政服務機器人的生產成本20萬元。

這就意味著需要十幾年的時間收費成本,中間還不能進行大的維修,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機器想要用得好,維護必不可少。

因此實際收回成本的時間長達20年左右,這中間意味著資本積壓,資本積壓也是要算成本的,按照銀行利率計算,收回成本的時間會更長。

而青龍科技公司生產的家政服務機器人最長使用壽命只有50年,這意味著一臺機器人整個週期內的回報率只有一倍。

而且跨度長達50年,他旗下從來沒有賺過年收益率這麼低的買賣,所以10萬元的年服務費是生死線,不能比這個更低了。

這是從企業自身利益考慮,如果從社會經濟角度考慮,就意味著至少憑空增加了30萬億元的經濟規模。

全國家庭數量按照3億計算,每家每戶僱傭一臺家政服務機器人,這就相當於憑空增加了30萬億元的經濟體量。

如果服務費真的降低到10萬元,以家庭為單位還是完全可以支付得起,有了家政服務機器人,他們的家庭生活將會更加和諧和幸福。

不用自己收拾家務,也不用自己親自做飯洗碗,甚至都不用自己長期帶孩子,家庭教育工作也能做得很好,還能隨時有個智慧顧問在身旁。

這對於提升家庭幸福感有著質的提升,所以他並不怕沒人會僱用,有和沒有差別很大,特別是對孩子教育方面的作用非常明顯。

不過10萬元只是基礎服務費,也就是做家務和做飯菜,而且做飯菜也只是基本型別,想要像酒店大廚那樣,就需要額外支付服務費。

只是這些額外的服務費和青龍科技公司關系不大,智慧顧問服務屬於鳳凰科技公司的,智慧家庭教師服務屬於新東方教育集團的。

智慧家庭醫生服務屬於太極集團的,至於裝修建議和家庭宜居等服務,屬於萬城基業的,反正青龍科技公司提供的服務非常有限,而且都不是必需的。

這就意味著青龍科技公司賺取的收入裡面,還是以基礎服務費為大頭,對他們來說,賺取的利益最小,而承擔的成本最大。

為了彌補他們在收益方面的壓力,葉子書直接做主,讓這些企業將圍繞著所有機器人的額外服務費,都要繳納一半給青龍科技公司。

這部分額外服務費,並不需要繳納80%給社保基金,而且對這些企業而言,損失50%的收益看似很大,如果市場大了,他們的總收益只會更高。

最典型的就是智慧家庭教師,這絕對屬於剛需,加上沒有家庭僱用不起,幾乎可以肯定,會瞬間遍及千家萬戶。

不用收取太高的費用,每年收取2萬元的智慧家庭教師服務費,那就是6萬億元的規模,新東方教育集團每年的營收憑空增加了3萬億元。

其他服務可能沒有這麼普及,但是只要使用率達到10%,就不算是一個小業務了,而且可以按次收費或短期服務週期收費,靈活性更高。

老任聽到葉子書這麼安排,自然沒有任何意見,當場表示會在年後就辦,至於他們的機器人產能,暫時不會變。

因為葉子書還提議讓通用機器人參與家政服務業務,不過價格就要高不少,年服務費50萬元,未來等產量有剩餘,再進行降價。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目前通用機器人的用途要更加廣泛,青龍科技公司的機器人大部分都是運用在工廠流水線上,雖然做得很像人,實際上還是有些差距。

因此不適合用於直接面對消費者的服務業務,而靈活性有相對差一些,不適合從事高精密科研任務,因此打工者的角色最適合這些機器人了。

但是外部企業的工人使用量並不算太高,因為葉子書旗下的企業在工業領域佔據絕大部分份額,所以這方面的使用量相對較低。

這也是為什麼他之前安排產能的時候,讓青龍科技公司將產能擴大到1億臺,而麒麟基礎工業集團的通用機器人產能擴大到2億臺。

所以降價服務,也是為青龍科技公司即將過剩的機器人產能找個出路,賺得少總比一點錢都不賺要好得多。

至於讓通用機器人加入到家政服務行列中來,一方面也是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另一方面則是讓這個行業有高低搭配。

總有人會嫌棄青龍科技公司的家政服務機器人還不夠真實,那就花更多的錢僱傭通用機器人,絕對看不出來和人之間有多大的區別。

而且對於有錢人來說,僱傭通用機器人顯然更加有面子,同時放在家裡也要順眼很多,讓他們也有一個花錢的地方。

別小看他這個決策,經濟體量已經到這個地步,沒提升1%的GDP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小產業根本就拉不動大盤。

以前他只需要隨便弄點產業出來,就能對GDP有巨大的拉動作用,現在這種作用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

如果家政服務機器人能夠走進千家萬戶,就意味著GDP至少有5%的增長,這對於小經濟體而言算不上什麼,但是對大經濟體而言,是非常恐怖的。

明年還有抗衰老藥上市,這款藥帶動的GDP增長同樣不少,兩項疊加起來,基本上為明年的經濟增長奠定了基礎。

還有就是鳳凰科技公司的“第二世界”還沒有完全發揮出效果,但是普及化也是遲早的事情,而且人越多,“第二世界”創造出的價值就越高。

不過家政服務機器人由於目前的產量比較有限,在不增加產能的情況下,可能會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

家政服務機器人肯定是要優先保證工業生產需要,剩下的機器人才會用在家政服務領域,輕重緩急還是要考慮的。

只是這麼一來的話,有家庭服務機器人的家庭就可以使用家庭教師服務,孩子的成長肯定會更快,能夠取得競爭優勢。

而教育公平一直是葉子書非常關注的,有沒有家庭教師,對學生來說差距非常大,學校是上大課,而家庭教師屬於開小灶。

所以他對此也有自己的要求,首先就是優先供應有孩子的家庭,因為相比之下,他們更需要家政服務機器人提供的服務。

如果是嬰兒期的孩子,需要家政服務機器人照料,如果是讀書階段的孩子,需要家庭服務家人進行教導。

其次就是有行動不方便的老人家庭,老人照料始終是個難題,家政服務機器人能夠在這方面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而且對這些家庭而言,屬於剛需服務。

現在失業就能拿到社保金,家政服務工作很多人都不願意幹,哪怕給的錢比較多,但是也累人,而且還有諸多不方便。

特別是照顧老人,是很難僱傭到人提供服務,成本太高又增加了家庭負擔,而且服務人員也沒有那麼高的耐心,甚至子女都沒有這個耐心。

然後才是其他的家庭,提前制定好服務策略,避免一擁而上造成各種問題,這麼做也能讓沒有僱傭到家政機器人的家庭能理解。

反正他們也只是需要等一兩年時間,那時候普通機器人的產能絕對是過剩的,基本上就不存在不夠用的情況。

如果實在是無法滿足需求,那就減少工業領域的供應量,讓麒麟基礎工業集團的通用機器人降低費用,暫時替代這些機器人彌補工業領域勞動力短缺。

通用機器人的產能還是相對充足的,只是僱傭成本更高,而且之前也沒有對外開展業務,只是內部使用而已。

如果真有需要的話,他產業體系下的普通機器人,可以均出來給外部企業使用,自己內部企業使用通用機器人從事流水線工作,就能解決問題。

如果換作以前的話,他可能為了保證教育的公平性,會拖延開展家庭教師服務,但是現在他已經沒有那麼極端的想法了。

首先這是和自己的利益過不去,早開展業務早受益的道理是人都懂,除非是制度性不公平,短暫的不公平他其實能接受。

其次從人才培養的角度來說,早一點開展家庭教育業務,就早一點讓孩子受益,這也能讓家庭和國家受益。

教孩子是每個家長都面臨的難題,方式方法不對反而會將孩子引入歧途,開展家庭教師業務,讓家長能夠解脫,同時家長也能學到很多教育孩子的經驗。

而且每個家長的水平也是良莠不齊,孩子受到家長的影響太大,如果有智慧家庭教師,就能削弱家長帶來的負面影響,有利於孩子身心更好成長。

同時家政服務機器人還可以提供心理諮詢服務,這對於解決家庭矛盾,促進家庭和諧非常重要。

現在大家最低都能領取社保金,也就不存在誰慣著誰的問題,夫妻鬧矛盾一言不合就離婚的事情絕對會出現。

當個人財務自由的時候,個人的忍耐力也會大幅降低,這是必然的現象,也是葉子書願意看到的現象,所以經濟基礎才是真正自由的保障。

但是有些事情還沒有鬧到離婚的程度,這時候需要調節人員介入,如果心理有問題,還能提供心理治療和諮詢服務,促進社會和諧的作用極大。

至於資金來源,葉子書讓萬城基業拿出一部分錢歸還給青龍科技公司和玄武科技公司,不然他們只能向銀行貸款了。

這無形中增加了他們的經營成本,更何況當初支援萬城基業發展的企業裡面,就有這兩家企業,歸還資金,並且支付利息是必須要做的。

像鳳凰科技公司和太極集團,他們暫時沒有資金需求,倒是可以暫時不歸還,青龍科技公司和玄武科技公司正是用錢的時候,不歸還就說不過去了。

更何況萬城基業現在手裡握有大筆資金,短期內很難全部投資出去,放在銀行裡面也是吃利息,還不如早點將錢還了。

其實不用葉子書提醒,他們也在有節奏歸還借款的資金,但是並不是一下全部還回去,而是準備幾年內還清。

葉子書的要求,就是將這兩家企業的錢一次性還清,不要再拖幾年還了,甚至有需要的話,還要反向借點錢給他們週轉。

開完年會之後,葉子書看了下社保基金的狀況,去年一共有5億人領取社保金,這個規模比他預想的要大不少。

這就意味著現在工作的勞動力只有3億多人,喪失的勞動力都被機器人所取代,繳納社保金的機器人數量為4億多點。

別看工作機器人的數量少於領取社保金的人員數量,機器人的工作時間長度和效率,都不是人能比的,因此拿的薪酬要高很多。

如果是工廠生產線工作,拿的薪酬是普通工人的2.5倍,但是在其他領域,拿到的錢就沒有這麼高,一般從1.5倍到2倍之間。

去年機器人平均繳納的社保資金為20萬元,4億繳納數量,社保基金的收入為80萬億元,好像迦納的數量並不多。

實際上去年的機器人替代工作是花費一整年來調整的,很多機器人並沒有幹滿一年的工作,導致平均繳納的社保金不高。

在支出方面,去年社保金的支出為60萬億元,竟然還有20萬億元的盈餘,他覺得盈餘太大,並不是好事,有必要降低盈餘。

於是他建議給每個領取社保金的人發放2萬元的過年費,這就相當於發出去了10萬億元,手裡留下10萬億元作為機動,就可以接受了。

今後這項制度需要確立下來,每年年末都要看情況,將剩餘的社保金,根據實際情況,將一部分在年底發出去,就以過年費的方式發放。

這比快速提升每月的發放額度要更加靈活,可以給社保基金更多的操縱空間,每月發放的錢一般只能漲不能跌,而過年費就沒有這個困擾。

然後就是養老金,去年收入為24萬億元,而支出只有12萬億元,這讓葉子書感覺收入和支出的差距太大了,必須要大幅提升養老金的發放金額。

正好也讓老人有能力僱傭家政服務機器人照顧自己,同時還能保證自身生活不受影響,他認為將每月養老金的標準金額提高到1萬元比較合適。

兩個老人僱傭一臺家政服務機器人,就能解決生活上帶來的不便,同時還能有個陪說話聊天的人,生活質量能夠大幅提升。

養老金和社保金,雖然不屬於他管理的機構,但是他有很大的建議權,說是人工智慧管理,他想要干預還是完全沒問題的。

國家對他這種行為也是預設的,因為給他的權力越大,就意味著他的責任也越大,保證社保金和養老金的正常運轉,成了他的責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