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之科技新貴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37章 月球地心空間用途和太空旅遊正式開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037章 月球地心空間用途和太空旅遊正式開始

月球其實挺大的,科學家其實並沒有搞清楚地心的情況,都是透過月球地震的一些特徵來推測和分析月球內部的結構。

葉子書這是真真切切在月球地心走了一圈,一進來就置身於熔岩當中,並不是傳說中的固體,只是溫度相對偏低。

仔細探查了一番,月球地形的熔岩體積並不大,半徑只有不到300公里,和地球相比,就要小得多。

原因可能是月球還不夠大,也正因為月球內部熔岩佔比較低,發生地震消除的時間也要比地球長得多。

葉子書之前打算在月球中心建立一個基地,那時候他猜測月球地心應該是固體,不過現在看來自己的猜測並不準確。

這給在月球地心建立基地帶來了不小的難度,不過真要做的話也不是不可以,只是需要拿出更多的黑科技出來。

裴晴不知道他為什麼要到月球地心,看著周圍挪動的熔岩,要不是周身被空間層隔離,人進來估計一會兒就沒了。

“你是打算想要在這裡幹點什麼?”裴晴好奇地問道。

“你說在這裡建一個月球基地如何?”葉子書笑著問道。

“沒有必要吧?”裴晴回應道。

雖然在這裡建設月球基地卻是比外面要安全得多,哪怕是有隕石撞擊,只要不是特別大,能夠將月球撞碎的話,基本上都是安全的。

只是用不著如此高的防禦力,月球註定不可能駐留大量的人口,不過是人類踏入宇宙的一個落腳點而已,是人類的一個研究基地而已。

“我在這裡建設月球基地,自然不是為了人類在這裡搞研究,我是想在這裡建設宇宙通訊節點,作為地球和太陽系的整個通信聯絡節點。”葉子書說道。

雖然有量子通訊,比所謂的電磁通訊速度要快得多,但是量子通訊並不是無限跨越時空的,超過了特定距離,通訊就沒法聯通。

不說和太陽系外進行通訊,哪怕是在太陽系內,憑藉現有的量子通訊也很難一站式解決,依然需要佈置大量的節點。

想要真正實現跨星系通訊,並且保證時延在正常範圍內,就必須使用空間通信技術,理論上可以做到全宇宙即送即達。

前面說過,如果他從宇宙的任何一個點吸收空間能量,宇宙會在極短時間內再度平衡宇宙空間能量的分佈,不至於讓某個節點的空間能量多低而出現空洞。

同時我們也知道宇宙在膨脹,宇宙膨脹並不是周邊膨脹,而是整個宇宙似乎以等比例膨脹,這種膨脹使得空間距離的擴大遠超過光速的限制。

種種跡象都證明,空間內部需要遵守光速極限限制,但是空間本身並不遵守這一限制,而是有其獨有的特徵。

經過他這麼長時間研究空間理論,空間能量、空間距離、空間物質、空間力學等,很少會遵守宇宙內部的物理限制。

如果在月球上建立超大型空間通信節點,那麼在太陽系傳送的資訊,在仙女座星系也能同步收到,比量子通訊要先進得多。

不過空間通信會產生一定的空間擾動,其實不適合在人類居住星球的附近建設,加上現在對空間通信的需求也沒有那麼高。

他在這裡建設通訊節點,會同時包含空間通信技術和超大型量子通訊技術,空間通信技術是作為備用的,非緊急情況是不會動用。

真正使用的還是量子通訊裝置,在這裡建設大型量子通訊基地,滿足太陽系內地的即時通訊需求還是完全沒問題的。

等到將來大量的太空艦船在太陽系內活動,通訊就成了必不可少的基礎設施,要麼像白虎科技公司準備做的那樣,在太陽系內建設大量的小型量子通訊節點。

要麼就像葉子書這樣,直接以一顆龐大的天體來作為載體,建設超大型量子通訊基地,相比之下,要省事得多。

“這裡都是熔岩,不方便放東西在這裡吧?”裴晴雖然認可了葉子書的說法,但是這裡的環境極為惡劣。

除了他們之外,其他人根本就難以踏足這裡,通訊裝置除非使用特殊材料製造,不然放在這裡面,要不了多久,也會變成熔岩的一部分。

“其實這也不難,有三個方案可以解決問題,第一個就是使用特殊的材料包裹通訊裝備,這樣可以確保不會被熔岩侵蝕破壞。

第二個就是直接將這裡的部分熔岩變成高密度簡併態物質層,直接將熔岩排除在外,在月球地心形成一個足夠大的空間。

第三個就是使用空間技術,在這裡形成一個獨立的空間,將熔岩排除在外,將裝置放在這個空間內部,可以確保安全。

我打算第二個方法和第三個方法一併使用,這樣才能確保萬無一失,哪怕月球被撞碎了,也不用大型通訊裝置被破壞,只是會暴露出來而已。”葉子書說道。

裴晴聽到他的話,仔細想了想,問道:“既然已經用到了空間技術,為什麼還要依託於星球呢,直接將裝置放在虛空裡面不就行了?”

就像五神獸那樣,可以將自身處於虛化狀態,這樣無論如何都不怕暴露,也不用擔心星球被撞,效果比現在的方案好得多。

“你的想法不錯,但是對空間的理解並不準確,只要不是獨立的空間,人為構建的空間,時間長了也會被外部宇宙空間所侵蝕,並不是永存的。”葉子書笑著說道。

別看他們將隨身物品可以放在次元空間,好像次元空間就能永存,實際上隨著時間的推移,次元空間最終也會消融,化作外部空間的一部分。

“在月球地心弄一個空間,也不能確保永存,實際上效果是一樣的。”裴晴不解問道。

“你說的是事實,我之所以在月球地心弄一個空間,通訊作用只是其一,真正的作用,還有另一個作用,那就是避免月球逃離地球的束縛。

讓月球永遠成為地球的一個衛星,維持穩定的地月系統,不然隨著時間的推移,月球距離地球越來越遠,總有一天會脫離地球引力的束縛,成為自由的行星。”

裴晴對葉子書的想法感到無語,月球如果真的脫離地球引力的束縛,那是多少億年後的事情了,人類能不能存活到那個時候還未可知。

那時候太陽系在不在還兩說,太陽系沒有了,地球也就不存在,太陽系如果還存在,人類文明沒有滅亡,已經遍佈宇宙了,少一個地球和月球也沒有多大影響。

雖然裴晴的想法很有道理,葉子書有點杞人憂天,不過他並沒有改變主意,原因就是好玩,並不是所有事情都要那麼理智決策。

裴晴看他已經有了決定,也就不再勸,只需要安靜站在他身邊就行,而葉子書則是直接啟動身上超級裝備的能力。

只見旁邊原本挪動的熔岩,突然彷彿像雪一樣被融化了,以他的身體為中心,慢慢出現一個巨大的空洞。

隨著空洞不斷擴大,周圍的熔岩也在不停地凝固,當他停止動作的時候,周圍已經形成了半徑100公里的巨大空洞。

而原本的熔岩,已經被他利用超級裝備的空間能力,直接變成了高密度的全簡併態物質,足以支撐整個月球的壓力,同時還不容易被熔岩所侵蝕。

至於為什麼不將所有的熔岩都變成全簡併態物質,原因就是熔岩對於減少地震的震動時間具有重要的作用,剛性球體並不是一個好的狀態。

由於葉子書將這裡變成了空洞,導致壓力往外延伸,原本不是熔岩的地方,壓力急劇升高,導致溫度也跟著身高,逐漸變成了熔岩。

表現在外面,那就是月球竟然出現了地震,葉子書還沒來得及高興,看到這種情況,貌似動靜有點大。

於是立即就啟動超級裝備的空間之力,以他自身為中心,空間之力半徑直接擴大到1000公里,將周圍的區域給隔離開來。

這樣在周邊岩石變成熔岩的過程中,就不會在月球表面出現地震,不然會產生超級地震,地球的科學家肯定能夠發現異常。

也會對目前建設的月球基地產生影響,只是這麼做,並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夠結束,葉子書不得不待在這裡一段時間。

這讓裴晴忍不住取笑他,看到她幸災樂禍的樣子,葉子書也很無奈,但是事情已經做了,他也不後悔。

兩人就這麼靜靜待在這個剛剛形成的空間內,維護者周圍地址改變帶來的影響,終於在三天後,影響才算是消除。

不過未來一段時間內,還會出現小規模地震,但是不會影響月球基地的建設,葉子書也總算是松了口氣,可以不用繼續待在這裡了。

兩人來到月球表面,並沒有立即離開月球,而是找了個山頭坐了下來,看著外面的星空,彷彿要閒談夜話。

實際上是因為剛才能量消耗比較大,葉子書需要在這裡補充點能量,別看剛才的動作很輕鬆,實際上需要龐大的能量支撐。

以前覺得這套裝備已經很強大,現在看來真正做事的時候,其能力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大,起碼放在星球和宇宙這個尺度上,還是不夠看。

雖然他表情很輕鬆,還有說有笑和裴晴在喝酒聊天,但是他腦海中已經在想,回去後要研發出更強大的裝備出來。

不過這是後話,和裴晴在月球表面帶了兩三天時間,幾乎將月球表面逛了一遍,兩人才心滿意足地回到地球。

本來他還打算去火星看看,但是想到距離那麼遠,加上經過這次事件,他也沒有心情,乾脆打道回府,做好充分的準備再去火星看看。

兩個小時候,兩人有說有笑來到了地球外天空,看著眼前的星球,依然不得不感嘆,真是天賜之地。

而他們的身影,重新被衛星所捕獲,但是並沒有在意,稍微停留了片刻,繼續像閒庭信步一般,從外太空直接往地球走去。

只是三兩步,就消失在了衛星的視野之內,那種視覺衝擊,比他們直接消失在原地還要震撼,他們彷彿能夠跨越時空。

看似依然在走步,實際上每一步跨過去,都是幾十公裡的距離,但是又不顯得那麼突兀,那種違和感又顯得那麼合理。

回到家,葉子書立即安排實驗室生產空間裝備,反正有現成的技術,花費的時間並不長,先給月球地心空間使用。

至於通訊裝備,超大型量子通訊裝置,技術也是現成的,因為星際艦船上面使用的就是這種通訊方式,只是屬於中型量子通訊裝置。

至於白虎科技公司的量子通信衛星,只能算作微型量子通訊裝備,連小型都算不上,主要用作地球內部通訊。

空間通信是一種特殊的通訊方式,葉子書之前雖然有研究,但是並沒有整理成技術資料,因此需要他花時間給整理好。

葉子書這邊重新忙碌起來,全球各個國家也沒有閒著,凡是有衛星偵察能力的國家,幾乎都看到了葉子書和裴晴遨遊太空的一幕。

他們雖然拍攝了,卻不敢往外亂說,但是內部卻緊急開會,想要論證是如何做到的,他們都是科學家,還沒有往“神”這個角度考慮。

更何況葉子書也沒有隱瞞自己的容貌,他們知道是葉子書和裴晴,現在要做的就是找專家過來,詢問什麼技術能夠做到。

顯然這是一個無解的謎題,以現在的科學技術,想要破解這個謎題幾乎不可能,未來能不能做到,就沒有討論的必要。

但是可以肯定,葉子書已經被各國列入不可招惹的人物,能夠在太空如此閒庭信步,他有沒有其他能力,誰也不知道。

至於他們擁有的核彈,針對這樣的人,不說能不能造成傷害,估計連人的衣角都摸不到,更別說是攻擊了。

最明智的選擇,就是不招惹,不挑事,就當沒發現一樣,這個秘密只限於有限的幾個人知道,將會列入最高機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當然,以前不是沒人對葉子書有想法,畢竟他的作用如此之大,只要弄掉他,他們面臨的很多難題彷彿能夠迎刃而解。

只是他不同於其他富豪,根本就不參與任何公共活動,連享譽世界的諾貝爾獎,人家說放棄就放棄,甚至可以說不屑一顧。

加上平時安保非常嚴格,根本就沒有給他們任何發揮的餘地,現在看來,算是徹底杜絕了這個想法,估計提都不能提。

僅僅花費了三天時間,實驗室就將空間裝備給組裝完成,材料是現成的,技術是現成的,花費不了多少時間。

這邊將空間裝備弄好之後,直接從實驗室傳送到了月球地心空間,那裡被葉子書留下了空間印記,可以直接傳送。

當空間裝備到位置後,原本略顯空闊的月球地心空間內壁,瞬間被空間隔膜說包裹,外面則是一層高密度的全簡併態物質,可謂是萬無一失。

空間裝備的能量來源,則是太陽照射到月球表面的光能,還有宇宙空間的高能輻射,雖然吸能慢了些,但是足夠空間裝備使用。

在不承受強大的外力衝擊,平時基本上不消耗太多的能量,長年累月積累下來,能量還是非常可觀的。

5月1日前一天,白虎科技公司第一批培訓的太空遊客終於圓滿畢業,已經可以去太空旅遊了。

而他們選擇的時間也非常合適,5月1日正好是國際勞動節,大部分人都會在這一天休息,也是國內旅遊的黃金節日之一。

但是今年的國際勞動節,所有的目光都在盯著白虎科技公司第一次太空旅遊,為此白虎科技公司開啟了現場直播。

葉子書雖然沒有盯著看直播,但是閒暇時也會關注一下,畢竟這對白虎科技公司來說,具有里程碑意義。

雖然他們有10架超大型太空梭,但是第一次為了謹慎起見,並沒有全部起飛,而是啟用了一架,載著500名乘客和10名機組人員一起遨遊太空。

而且這一批人也不會登陸太空城,而是在太空梭裡面,繞著地球飛行,從太空觀看這顆生他們養他們的星球。

整個旅遊時間為20個小時,除開起飛和降落時間,中間有16個小時在太空軌道停留的時間,足夠滿足遊客的觀賞體驗。

第一批遊客來自五湖四海,這麼做的目的,既是想要起到更好的宣傳作用,一般每個國家對自己的人更加信任,說的話更具說服力。

整個過程,允許遊客拍照和錄影片,這個做法倒是比奇幻世界要人性化很多,不過需要使用專門的工具固定好,等到進入太空之後,才能拿在手裡拍攝。

直播畫面裡面,一架巨大的太空梭靜靜停在特殊的機場軌道盡頭,拿龐大的體型,讓已經見過一次的觀眾,依然感到震撼。

目前全球最大的民航客機是寰宇集團的超大型客機,載客數量為1500人,至今無人超越,甚至未來很長時間,都可能不被超越。

雖然這架太空梭載客數量只有500多人,實際上體積要比寰宇集團的超大型客機還要大,因為他們需要的配套設施更多。

而且由於是用於太空旅遊,裡面每個人的空間都非常大,如果空間很侷促的話,在裡面待上20個小時,誰也受不了。

如果按照普通民航客機的空間密度,這架太空梭最大載客數量甚至可以達到2000人,也是迄今為止,體型最大的飛行器。

它的大不僅體現在內部空間大,還體現在他們的翼展長度,根據官方資料披露,雙翼展開長度超過1200米,採用的是特殊柔性材料。

這就意味著在大氣層內部,雙翼靈活得像是老鷹的翅膀,可以節約大量的能量消耗,而且飛行更加平穩。

當進入太空的時候,雙翼卻能完全收起來,給遊客更大的視角觀看風景,而且為了能夠做到這一點。

他們使用的材料也非常特殊,可以直接變成透明材料,可以給遊客360度視角,不用像普通飛機那樣,看外面還需要靠窗。

這是太空旅遊的最大特色,等周圍的材料全部變成透明之後,人彷彿就置身於太空之中,上面是茫茫太空一片黑色,下面則是浩瀚的地球景觀。

那種來自心靈的衝擊,絕對讓人難以忘懷,比坐在封閉的空間,透過窗戶或者是裝置觀看效果要好得多。

除了這些之外,為了方便遊客,白虎科技公司在航天服上也做了很多改進,雖然和普通衣服相比顯得略微臃腫。

但是和傳統航天服相比,又顯得輕便太多,幾乎和我們冬天穿的羽絨服差不多,對遊客的行動沒有多大的影響。

實際上這些宇航服沒有太大的必要,在太空梭裡面,完全不用擔心被太空射線傷害到,但還是配備了。

原因有兩個,第一個就是穿上宇航服,可以讓遊客有更多的體驗,畢竟穿宇航服也是他們的願望之一,畢竟一套宇航服的價格,可是高達10億元以上。

讓他們穿上如此昂貴的宇航服,讓他們覺得花費這麼多錢也算是物有所值,至於舒不舒服反而是不那麼重要。

第二個就是以防萬一,所說他們對太空梭有絕對的自信,但是如果真的發生了小故障,身穿宇航服也能拖延到救援的時刻。

至於太空梭出現大事故,那就不是穿宇航服的事情了,估計全部都得完蛋,這種事情是白虎科技公司必須要避免的,不然打擊太大了。

等所有遊客都準備妥當,做好自己的位置之後,服務人員自己檢查了一遍,確定沒有問題,超大型太空梭才開始緩緩啟動。

由於特殊的飛翼結構和材料,別看體積如此龐大,實際上起飛距離並不需要多長,普通客機的跑道長度就足夠了。

看著如此龐大的太空梭,身形靈巧地騰空而起,相比火箭而言,為了保證加速度較小,採用的是緩慢提升的方案,因此在大氣層飛行的時間比較長。

整個大氣層飛行時間為2個小時,這樣可以保證加速度只有1.1g到1.2g之間,對人體沒有太大的影響,健康的老年人都沒問題。

現在也不用擔心能量不足,地面有超級微波輸電技術,裡面還有麒麟能源工業集團提供的超級儲能裝置。

未來等可控冷聚變研發出來之後,將超級儲能裝置更換成可控冷聚變裝置來供能,在不改變外觀和體型的情況下,完成供能系統替代工作。

葉子書看到這裡,想到還是將超級儲能裝備的生產技術給麒麟能源工業集團,以前這套裝置非常先進,現在他這裡已經算不上多先進了。

未來儲能依然是科技發展的重要需求,方方面面都能用得到,而以現在的儲能技術,估計發展幾百年,也不一定能達到他給麒麟能源工業集團的儲能裝備要求。

看到太空梭順利越過電離層,進入更高的空間軌道,葉子書也就沒有繼續關注,後面對太空梭而言,會更加簡單。

葉子書是想到就做的人,隨後就將超級儲能裝備的生產技術進行了修改,不然以他這邊的生產方式,難度要高得多,但是成本卻低不少。

而給麒麟能源工業集團的技術資料,要求生產難度低,至於成本只要不是特別高昂,就能承受得起,反正會有人為此買單。

由於這套技術太過於重要,這邊上傳到了麒麟能源工業集團的相關資料庫裡面,那邊就得到了智慧管理系統提醒。

當技術人員開啟技術資料管理系統,根據自己的許可權看到這份資料部分內容,頓時心若狂喜,趕緊開始行動起來,爭取儘快生產出來。

他們其實早就眼饞這套儲能技術了,只是葉子書一直不鬆口,他們也沒有辦法,至於破解,他們倒是嘗試過,只是沒有成功。

到現在連材料結構都完全沒有搞明白,更別說裡面的儲能原理了,只要葉子書不說,他們就得抓瞎,至於更難的生產工藝流程,他們連想都沒感想。

葉子書這邊繼續投入到空間、能量和物質的研究當中,搞明白這三個領域,對他後續研究作用巨大,也將是一項長期研究領域。

第二天凌晨5點鐘,第一批太空遊客,伴隨著夜幕緩緩降落在了之前起飛的機場,整個旅遊過程非常順利,並沒有出現任何問題。

不管是經營方,還是遊客,在服務人員的攙扶下走下太空梭,都算是松了口氣,現場也想起了熱烈的掌聲。

很多記者從太空梭起飛到降落,都駐守在這裡,不管最後是捷報還是事故,對他們而言都是巨大的新聞,值得他們這麼做。

葉子書是第二天起床洗漱後,聽到智慧播報才知道他們順利完成了第一批遊客的太空之旅,也為他們感到非常高興。

接下來,他們將會進入繁忙期,畢竟後面預定的人數,已經達到了200萬,想要賺更多的錢,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運載的遊客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