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之科技新貴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48章 今年星際艦船就要進入製造階段!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048章 今年星際艦船就要進入製造階段!

“星際艦船專案準備得如何了?”葉子書開年會第一件事情,就是問這個問題。

星際艦船專案確立之後,到現在將近三年時間過去了,這其間各個參與的企業都投入了巨大的資金,特別是玄武科技公司。

他們將該專案作為翻身的專案來做,導致這三年時間,他們的利潤大幅減少,去年更是出現了嚴重虧損。

該專案規劃週期為5年,也就是說5年時間,就要見星際艦船給造出來,現在還剩下兩年時間,今年必須要動工建造,才能趕上時間節點。

“我們這邊的工作去年就全部做完了。”雷軍回應道。

鳳凰科技公司負責星際艦船的軟件系統部分,別覺得這個簡單,星際艦船的軟件系統非常復雜,要求絕對不是民用或軍用軟體能夠相比的。

不過相比工業製造部分,軟體部分不需要巨大的投資,最大投入就是人力資源,除此之外就是相關的超級計算機。

之前使用常規超級計算機,確實拖慢了他們的研發速度,由於沒有實體,軟體研發是建立在模擬的基礎上。

而星際艦船整個體系過於複雜,不然也不可能在工業化階段各個企業就需要投入那麼多的資金,就是因為過於複雜。

自從葉子書開放了超級量子計算機之後,鳳凰科技公司的研發速度就快得多,工期竟然提前了兩三年時間。

“我們負責的部分已經完成了,準備今年開始生產相關元件。”白虎科技公司總裁盧德勝說道。

他是第一次參加這種集體年會,之所以邀請他過來,主要原因就是討論星際艦船專案,而他們負責的部分又特別重要。

他們負責重力和反重力系統的研發工作,這是星際艦船最核心的部分,如此龐大的星際艦船,如果反重力系統,需要的動力實在是太大了。

重力系統也是讓宇航員能夠長期在星際艦船逗留的保障,如果沒有這套系統,就無法長期在太空工作。

除此之外,他們還負責星際艦船的武器系統研發和部分航電系統的研發工作,武器系統只有他們一家公司在研發和生產。

航電系統他們負責的部分就比較少,大部分工作還是由青龍科技公司研發,軟體部分由鳳凰科技公司承擔主力。

“武器系統也研發完成了?”葉子書問道。

“研發部分已經完成,產業鏈建設還差一點,今年8月份之前應該可以完成。”盧德勝說道。

別看他們領的任務好像就幾項,實際上每一項研究都不簡單,特別是重力和反重力系統,超過了現在的科學常識。

哪怕葉子書給了技術資料,他們自身理解也很困難,更何況還要根據技術資料研發強大的裝置,花費的精力並不小。

武器系統說起來也簡單,實際上是一個複雜的系統,涉及星際時代的頂尖武器研發,同樣遠超時代的產物。

舉一個例子,如果他們的武器系統研發完成,今後面對震驚幾十公裡的行星,一炮下去就能直接轟成星際塵埃。

雖然針對像地球這樣的行星,無法做到這種效果,但是一炮的攻擊力,絕對遠超過所謂的核彈,威力相當巨大。

地面上的所謂攻擊武器,面對星際戰爭,就像是給星際艦船撓癢癢一樣,在更大的空間尺度下,必須要有更大威力的武器系統。

聽到盧德勝的話,葉子書點了點頭,對他們的進度沒有說什麼,雖然要拖到今年8月份,但是武器系統目前的急迫性並不大。

星際艦船初期還是以採礦和探險為主,對武器系統的需求並不大,目前太陽系還沒有發生星際戰爭的可能性。

就算需要武器系統,以他們的速度來說,應該也來得及,畢竟首先開建的就是星際艦船主體部分,武器系統留好介面,後期安裝就行。

“你們資金缺口如何解決?”葉子書問道。

白虎科技公司是所有參與企業裡面,資金實力最弱的,儘管他們的技術並不差,但是限於行業性質,論賺錢能力,他們還是差遠了。

之前他們賺的錢基本上都投入到了研發、產業鏈建設上,剩下的那點資金也投入到了太空專案上,手裡幾乎沒有剩餘。

而武器製造要求甚至比星際艦船的要求還要高,需要用到大量的貴重原材料,製造過程要更加複雜,製造過程中的耗資,才是他們的大頭。

“我們已經和潮汐銀行談好了融資協議,只要我們有需要,可以獲得20萬億元的融資額度,抵押物是我們的太空旅遊專案收入。”盧德勝說道。

葉子書聽完想了想,認可了他們這番操作,潮汐銀行對兄弟企業的貸款年利率一般為5%,在國內眾多銀行裡面,企業貸款利率最低。

按照這個利率計算,每年需要支付1萬億元的利息,加上本金的話,按照5年期算,平均每年至少需要賺5萬億元。

以他們的太空旅遊專案的情況,年收入5萬億元問題不大,他們作為特殊企業,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加上其他收入,倒是不會有違約的風險。

最重要的是,他們不是星際艦船的購買方,只要能夠生產出來,就可以賣錢,技術如此先進,淨利潤率不會太低,回頭錢規模同樣不小。

“我們負責部分,在年後就可以開始生產,不會耽誤工期。”郭東生說道。

萬城基業承接的主要工作是星際艦船需要用到的工程機械設備和裝卸機械設備,這是他們的傳統強項,承擔這部分業務也就順理成章。

當然,他們是所有企業裡面,承擔任務最少的,也是相對比較簡單的任務,不過星際艦船使用的機械設備,都是超大型機械設備。

由於太空環境的特殊性,雖然在星際艦船專案裡面算是比較容易的,但是放在機械設備領域,絕對屬於頂尖範疇。

“我們配套產業鏈已經完成,隨時可以開工建造需要的零部件。”吳超強看到葉子書看向他們,自信滿滿地說道。

他們負責的是星際艦船專案的部分製造裝置和大部分零部件的生產,不過他們生產的大部分屬於星際艦船內部零部件,非常符合傳統工業特點。

他們為這個專案,每年投資規模超過10萬億元,過去的三年,總投資規模高達30萬億元,在眾多企業裡面,投資規模算是非常大的了。

除此之外,星際艦船需要的所有電子設備,都是由他們負責生產,這一點沒有任何異議,畢竟他們在這方面的積累最深厚。

不過在電子設備研發方面,主要還是青龍科技公司在負責,星際通訊中的電磁通訊技術,也是由青龍科技公司研發。

想到這裡,葉子書將目光轉向老任,看到葉子書看向自己,老任說道:“星際艦船需要的所有電子設備,我們已經完成了研發工作。”

這意味著青龍科技公司的任務基本上已經完成了,他們只負責研發,不負責製造,製造的事情由玄武科技公司負責。

“通訊系統呢?”葉子書問道。

地球電磁通訊和星際電磁通訊還是存在很大的區別,技術難度極高,葉子書看到老任沒有明確提到這一點,於是就多問了一下。

“通訊技術方面,我們可以確保今年5月份之前完成所有研發工作。”任正非保證道。

雖然葉子書覺得他們花費的時間有點長,不過既然他們保證5月份就能完成研發工作,葉子書也就沒有多說。

通訊裝置也不是一開始就需要,不過葉子書還是詢問吳超強:“青龍科技公司那邊通訊系統研發完,你們多久能夠生產出來,你們之間應該溝通過吧。”

“我們已經做好了製造準備工作,平時也和青龍科技公司密切溝通,8月份左右就能製造出來完整的成品。”吳超強趕緊說道。

聽到他這麼說,葉子書點了點頭,說道:“接下來還有兩年時間,想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如此龐大的星際艦船製造,必須要統籌安排,合理進行規劃。

之前你們都是各自研發劃到你們名下的任務,由於研發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倒是問題不大,不需要進行統一居中協調工作。

現在不一樣了,涉及具體建造工作,各個方面必須要密切配合,切不能因為某個環節無法達到預期而造成大面積停工。

所以我打算讓星火集團來協助寰宇集團做居中協調工作,王總對此有什麼要建議和意見嗎?”

星際艦船的整合業務是交給了寰宇集團,現在葉子書這麼安排,有點削弱寰宇集團在該專案存在感的意思。

雖然他本人並沒有這個想法,但是為了避免誤會,他還是想要看到寰宇集團這邊的保證,不能帶著情緒來工作,會容易出事。

王傳福雖然不太滿意,但是也沒有打算硬頂,在擁有絕對權威的葉子書面前,所謂的權謀,其實沒有任何意義。

所以他很乾脆地說道:“我們會和星火集團通力配合,絕對以順利完成專案為第一目標!”

雖然王傳福答應很乾脆,讓葉子書比較滿意,但還是說道:“王總不要多想,該專案整合業務還是以寰宇集團為主。”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說法從來不和職場老油條那樣,話裡有話,也不喜歡用權謀,說話基本上都是字面意思,從來不會讓手下人亂猜。

前世他混職場,見識過職場老油條的做法,也見識過權謀,雖然在特殊情況下確實管用,但是弊大於利,並不利於企業良性發展。

企業追求的就是高效率,任何有礙於效率提升的做法,在他看來都不利,而且會產生強大的內部阻力,形成企業發展的負面影響。

因此從一開始,他特別強調了這一點,在企業規章制度上也盡量避免這點,實際上讓星火集團幫助統籌規劃,已經是照顧王傳福的想法了。

星火集團是人工智慧管理的企業,旗下現在全部都是通用機器人,不會存在爭權奪利的情況,更何況寰宇集團也沒有必要和機器人較勁。

讓星火集團配合他們工作,對他們的工作是絕對有利的,不存在扯後腿的情況,只要寰宇集團這邊不掉鏈子,就不會有問題。

如果換成其他企業的話,事情有時候就說不清楚了,到時候專案出現了延期,就是一腦門子的官司,他可能面臨煩不勝煩的局面。

剛好說道寰宇集團,葉子書停頓了片刻,問道:“寰宇集團作為星際艦船的總集成商,是專案成敗的關鍵。”

王傳福明白他的意思,於是說道:“我們已經完成了總整合基地建設任務,相關配套設施和工業部件生產,已經如期完成工程建設。”

寰宇集團雖說是總集成商,實際上他們承擔的研發和生產任務同樣不小,這些年每年投入也是非常大。

整個星際艦船是一個極為複雜的體系,光是零部件種類就高達5億,數量更是不知凡幾,放著這麼大的企業,不可能只是做集成商。

當然,集成商並不代表技術含量低,想要研究明白每個部分的功能和作用,以及為什麼要這麼設計,就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你們建設的整合產業鏈,是按照多少產能來準備的?”葉子書問道。

按理說這種問題,不應該問寰宇集團,而是他這個老闆做決定的,到底要生產多少艘星際艦船,高低搭配比例,這些資料都很關鍵。

不過葉子書當時也沒有想明白,當時決定還是按照實際需求來做,而不是他直接下命令做決定,那樣還容易造成浪費。

“我們目前可以同時建造5艘小型星際艦船,1艘中型星際艦船,相關配套產業鏈建設,都是按照這個規格構建的。”王傳福說道。

“所有的訂單都是麒麟資源開發集團的嗎?”葉子書問道。

“白虎科技公司定了一艘小型星際艦船用作太陽系科考工作,剩下的4臺小型星際艦船和1艘中型星際艦船都是麒麟資源開發集團下的訂單。”王傳福說道。

一旁的郭東梅點了點頭,對該數據表示認同,畢竟這麼大的投資,必須要經過麒麟工業集團總部審議透過才行。

預計一艘小型星際艦船的製造成本為1萬億元,中型星際艦船的製造成本為50萬億元,光是成本就高達100萬億元。

按照行業規矩,這絕對屬於高科技行業,銷售價格起碼要翻一倍,就涉及200萬億元的利益,意味著麒麟工業集團需要花費180萬億元。

葉子書聽了也是嚇了一跳,沒想到他們的計劃如此激進,別看他旗下賺的錢很多,但是這是整個產業每年賺的錢。

具體到麒麟工業集團,他們這些年所有的淨利潤加在一起,也只有200多萬億元,這麼一弄,基本上將之前賺的錢全部搭進去了。

“這麼激進,會影響你們的正常業務發展嗎?”葉子書問郭東梅。

“這是我們商定好的結果,認為不會對我們的經營造成太大影響。”郭東梅說道。

“你們必須要把新的製造技術升級投資考慮進去,回去後再做個計劃出來,如果存在資金經營週轉問題,可以向潮汐集團融資。”葉子書說道。

雖然他覺得初期建造小型星際艦船就行,但是既然已經下了中級星際艦船的訂單,葉子書也沒有駁回。

投資適當超前是正常現象,如果都要等到真正有需要的話,在進行投資往往就來不及了,雖然他們不存在競爭對手,但是這麼做也沒有太大的毛病。

正好透過這些訂單,直接將他們這麼多年來積累的資金給消耗得差不多,總算讓他不用擔心旗下的現金流太多了。

現金流太多意味著資金利用率低,也意味著經濟流通不順暢,對國內經濟發展並不利,對百姓收入提升也沒有多少好處。

“這個專案,代價都知道資金其實不是什麼大問題,以我們龐大的體量,總歸能夠解決,真正的難題,還是資源問題。

想要讓這個專案執行起來,按照預計目標前進,需要消耗巨大的資源,這些年裡我也看到了你們在這方面的努力。

現在我想要知道,麒麟基礎工業集團是否已經積累了足夠多的資源,來生產已經接到訂單的星際艦船。”葉子書問道。

雖然麒麟基礎工業集團不是他旗下產業唯一的資源供給方,畢竟國內也有很多其他冶煉企業,但是基礎工業集團的地位,不是其他企業能夠替代的。

“我們在大宗資源礦產方面積累的存量是足夠的,但是在稀有資源礦產方面的積累,還是存在一定的欠缺。

我們正在想辦法繼續增加相關資源的進口量,必要的話,可能還要在國內對相關礦產資源進行開採,儘量不會耽擱專案進度。”郭東梅越說聲音越小。

聽到郭東梅的表現,特別是後面用的是“儘量”一詞,而不是“一定”,就可以知道這件事情並沒有她口中說得那麼簡單。

像鐵、鋁、銅等資源相對豐富的礦產,倒是不存在太大的問題,但是稀有資源地表存量本就不多,價格也非常昂貴,導致年開採量並不高。

也正是因為資源比較稀缺,開採方也不會急功近利進行大規模開採,這種礦產用一點少一點,價格只會越來越高。

最重要的是,這些礦產開採,不僅是商業行為,背後往往還有政治因素,雖然麒麟工業集團規模巨大,但是處理起來也比較棘手。

葉子書聽後,並沒有立即開口說話,而是在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只要能夠實現太空資源開採,後面就會一片坦途,最難得就是待在小小的地球上,如何走完第一步。

“等會兒會議結束後,我們再就這個問題談談。”葉子書說道。

麒麟能源工業集團能夠利用技術轉換元素的秘密,目前只有郭東梅和麒麟能源工業集團總裁知道,具體執行全程由通用機器人負責。

見郭東梅應了下來,葉子書繼續說道:“星際艦船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能源系統,這方面不會有問題吧?”

“能源系統的研發和生產方面,請葉總放心,絕對不會耽誤工期。”郭東梅保證道。

實際上葉子書知道他們在能源系統方面不會存在問題,只是剛才他們這邊就出現了狀況,必須要找回面子,所以才有這麼一問。

果然,郭東梅回答完之後,臉上的神情要好看不少,雖然出現了一些狀況,但是起碼在最重要的能源系統方面沒出岔子。

說到能源系統,自然離不開動力系統,這一塊歸白虎科技公司負責,他們在電推進技術方面,絕對算是獨領風騷。

一番溝通下來,目前在星際艦船製造方面,最大的問題就是貴重原材料不足,其他方面倒是進展比較順利。

“看樣子,在星際艦船製造主體部分的進展總體上是順利的,你們的工作表現讓我感到很滿意,希望接下來再接再厲,中途千萬不要掉鏈子。”葉子書說道。

等到一眾總裁保證之後,葉子書點了點頭,繼續說道:“我們都知道,星際艦船不只是單純造一艘可以飛到太空的超大型艦船。

而是要建立一套可持續性太空執行平臺,能夠讓人類長時間在太空生存,這才是真正的星際艦船,不依賴於星球,就能實現全迴圈。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雖然我們目前還不需要有這麼高的要求,但是我們的必須要把目標定的足夠高,接下來協助配套部門不要點鏈子。”

說到這裡,葉子書看了一眼裴晴和郭冬梅,太極集團需要為星際艦船研發一套先進的醫療系統,保證人員長期在星際艦船有足夠的醫療資源。

同時還要針對太空環境下造成的人體危害,提供治療方案和相關的藥物,太空危險性再怎麼強調也不為過,擁有足夠的治療手段和方案顯得尤為重要。

麒麟工業集團需要為星際艦船提供吃穿,同樣需要做到可持續性,難度同樣不低,所以葉子書看了她們兩眼,讓她們不要點鏈子。

聊完了星際艦船的事情之後,葉子書想了想說道:“這兩年我們在機器人替代工作方面做得非常不錯,各方面的效益都得到了顯著提升。

但是我們始終要明白,科技的發展不是閹割人類的能力,而是要讓人類有更好的發展機會,所以人才培養,始終是我們的頭等大事。

各個企業必須要在人才培養體系上下足功夫,要讓企業有源源不斷的新生力量加入,讓他們有得到提升的機會。

元宵節之前,我要看到各個集團制定的人才培養體系,要保證各個方面都有人可用,哪怕數量少,但是絕對不能沒有。”

面對葉子書的這個要求,大家都是認可的,實際上他們各個集團都有人才培養渠道,只是並沒有完善,其中肯定有很多瑕疵。

葉子書此舉,就是為了敦促他們儘快完善人才培養體系,通用機器人用得太順手了,就忽略了人才培養的重要性。

越是前途彷彿一片光明,越是要警惕背後的危機,人才培養就是他們未來可能面臨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