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之科技新貴最新章節列表 > 第199章 巧妙的辦法(2/4)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99章 巧妙的辦法(2/4)

11月15日,郵電部舉行的通訊裝置供應商招標會,如期舉行,國內各大通訊商全部到齊,國外通訊商駐內地辦事處的人也全部到齊。

每年200億元,差不多有40億美元,雖然與龐大的國土面積以及眾多人口相比,200億元似乎也不大。

但是這是持續5年時間,而且還是至少每年200億元,如果能夠吃下來,不管是哪個巨頭企業,都是一筆巨大的肥肉。

特別是這次還是集中採購,比之前一家家跑各地的郵電局要效率高得多,也容易得多,一旦拿到訂單,就是贏家通吃的局面。

這對國內通訊企業而言,是非常不利的,雖然已經有了04機,但是和國外發展許多年的通訊巨頭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所以當任正非帶著靈通科技公司的人來到招標會現場的時候,看到國外各大通訊商仰著頭走路的姿態,就非常的正常了。

華為技術公司目前還沒有拿得出手的產品,雖然他們拿到了靈通科技公司的技術授權,但是想要研發出來自己的通訊系統和裝置,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所以這次任正非只帶著靈通科技公司的人來到招標會現場,也許明年的招標會,會有華為的身影存在。

這次過來只是大家提交招標書,真正的招標大會在三天後舉行,到時候郵電部會當著各大通訊商的面宣佈中標企業。

這三天時間,是留給郵電部仔細看各個通訊商遞交的招標書,根據他們提交的招標書進行比較,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通訊企業。

至於什麼是最合適的,當然是價格便宜、技術先進,只要滿足這兩個條件,基本上就會中標。

其中又以技術先進為最重要的,價格則是其次,當然並不是說技術先進,價格就要高出天際,是需要綜合考慮。

郵電部在招標之前,就已經將自己的條件公佈了,其中就提到了建設網際網路、電信網和廣播網三網合一的技術要求。

這個要求雖然看上去很難,但是各大通訊商其實都沒有太當一回事,因為目前能夠做到三網合一的通訊裝置,基本上沒有。

廣播網和電信網在國外發展還是比較成熟的,但是大部分都是各個企業做自己的一塊,這就造成網路都相互獨立的。

也就是說,廣播網就是廣播網,傳輸電視廣播訊號的,而電信網就是電信網,就是用來打電話的。

更何況網際網路發展才剛剛開始,之前也只是在國外的軍隊當中有比較完善的網路,但是也說不上非常先進,至少在葉子書看來是如此。

更何況是弱化版的民用版本,加上用戶數量眾多,對於現有民用互聯網絡的頻寬壓力很大,上網速度並不快。

至於這些傳統的通訊商,之前基本上是做電信通訊裝置的,對網際網路通訊裝置儲備技術並不算很多或很先進。

他們之所以如此趾高氣揚,主要還是因為國內的技術在他們看來過於落後,就算他們拿不出來三網合一的最佳解決方案,國內同樣拿不出來。

這就是矮子裡面拔將軍,在一眾都沒有最佳解決方案的裝置供應商裡面,他們絕對擁有這份自信。

除非郵電部因為裝置不合要求就不打算採購,但是這是不可能的,國內隨著經濟持續發展,對於通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為了滿足經濟持續發展的需要,加快經濟發展速度,就算是沒有滿足郵電部的所有要求,也要採購裝置。

而且在很多人看來,國內最需要的還是電話網路的建設和完善,至於網際網路,似乎還沒有太大的必要性。

其實之前國內也建設了一些示範網際網路,但是都是小規模小範圍的實驗,聯網的都是政府事業單位以及一些科研院所。

按照前世的發展軌跡,會在今年的12月份,清華大學使用TCP/IP協議搭建了自己的校園網,這是國內第一個此型別協議的網際網路,也是國內最先進的網際網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而葉子書給出的網際網路技術資料裡面,卻是擴充套件了TCP/IP協議,形成了自己的協議體系,TCP/IP協議只不過是這個協議裡面的子協議。

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有三個,第一個就是擴充套件了該協議的適用範圍,能夠具備更多的網路兼容性,對於目前五花八門的互聯網協議,具有整合的作用。

第二個就是為了解決目前的IP地址資源主要被美國掌控的困境,現在看來多到用不完的IP地址,隨著入網使用者的增多,地址會很快耗盡。

而作為後網際網路發展國家,拿到的IP地址是非常有限的,前世是依靠動態IP地址來實現IP地址的靈活呼叫,解決固定IP地址不足的困境。

現在國外已經開始使用TCP/IP協議搭建網際網路,他不可能直接推到全部重來,這是要將我們的網際網路和國外的網際網路完全隔絕起來。

所以他就採用了擴充套件協議,將現在使用的TCP/IP協議變成子協議,自然採用葉子書提供的網絡通信協議,具有更加的包容性。

根據他這個協議研發的網際網路通訊裝置,不僅適用於TCP/IP協議的網際網路,還適用於其他現有的互聯網協議。

這就等於是直接推翻了TCP/IP協議即將一統江湖的局面,將其變成了眾多子協議當中的一個而已,這樣的話靈通科技公司的協議更容易推廣成全球標準。

而這個協議最大的特徵除了具備包容性之外,還有就是能夠實現擴充套件IP地址的能力,能夠實現不同位數的IP地址互認互通。

當前由於內存價格較貴,IP地址擴大,會帶來較強的IP地址儲存成本,無形中增加了網際網路通訊裝置的成本。

等到現在的IP地址不夠用了,就能很方便地將IP地址長度增加,例如直接從現在的32位增加到128位,直接就升級到IPv6。

在這個過程中,擴充套件是無感知的,新裝置不需要特意修改協議實現,老裝置也不需要更換協議實現,都可以在同一個網路裡面互通有無。

第三個自然是為了能夠讓靈通科技公司的網際網路裝置賣到全世界,憑藉著更加強大的兼容性,能夠得到更多國家通訊運營商的青睞。

最重要的是能夠解決各個國家對網際網路的安全擔憂,每個國家可以根據這個更具包容性的協議設計出獨屬於自己的子協議。

當然,前提是這些國家有這個實力獨自設計自己國內的網際網路通信協議,至少現在有這個能力的國家並不多。

如果各個國家想要擁有自己獨特的網際網路通訊子協議,也可以邀請靈通科技公司幫他們設計,這對擴充套件靈通科技公司的業務非常重要。

使用不同子協議國家之間的網際網路通訊,可以更加容易被所在國家控制,比目前不設防的網際網路邊界具有極大的安全保障。

葉子書覺得,反正已經為各個國家考慮好了,做不做是他們自己的事情,和靈通科技公司沒有任何關係。

沒有一個國家會放心大膽地將自己的互聯網安全交給別人,只是當前能夠抗衡美國的國家已經沒有了。

他透過這樣的一個協議,直接就將各個國家想幹又幹不了,又想要融入全球網際網路環境的窘境給徹底解決了。

也將美國推廣的TCP/IP協議徹底變成了區域性網際網路標準,也就削弱了美國對全球網際網路的掌控,他們所謂的根伺服器,只能對本國網際網路起到作用。

最絕的是,不管美國是否願意,都不能阻止靈通科技公司的這套互聯網協議的擴散,因為這是眾望所歸,不是強權就能夠禁止的。

就像TCP/IP替代國際OSI互聯網協議模型一樣,成為全球事實上的網際網路標準,不管承不承認,大家都這麼用,它就變成了標準。

可以說,這次國際通訊巨頭自信有點過頭了,而國內的通訊企業,除了靈通科技公司的人員外,都是憂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