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之科技新貴最新章節列表 > 第317章 野心不小(4/4)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17章 野心不小(4/4)

相比起保健品,他們的醫藥業務就顯得很平常,兩者之間的對比太過於明顯,長此以往可能會產生嚴重的心理落差。

但是目前國內的醫藥產業發展情況並不算很好,相關的科研人才培養也不是特別出色,目前還是處於學習別人的階段。

葉子書覺得這個時候拿出太先進的醫藥技術資料還不到時候,一方面是太極集團目前這塊業務剛剛開始,技術實力積累還不足。

二是他希望透過這些比較常見的藥物來鍛鍊醫藥科研人員,將基礎打牢靠一些,這樣對更加先進的醫藥技術研究有很大的好處。

當然,最重要的原因是,他目前還沒有太多的精力來做這件事情,今年旗下企業的事情非常多,牽制了他大量的精力。

除此之外,就是他覺得自己的步子走得有點大,需要緩緩,他已經意識到管理上有點跟不上了,需要穩住目前的發展局勢。

他之前只是一心將心思花在技術上面,對於企業的管理實際上是有所疏忽,像鳳凰科技公司完全沒有國際大企業的管理狀態,跟一個草臺班子沒啥區別。

要不是他提供的先進技術支撐著研究專案快速發展,按照這樣的管理模式,會嚴重制約企業的發展速度。

這也是他將鳳凰科技公司總裁的職務交出去的重要原因之一,期望透過其他人的手,加強整個集團的管理。

在和雷軍的交談中,他著重強調了這一塊內容,希望雷軍將主要的精力用在完善企業管理架構上,而不是像之前那樣將精力放在技術上。

技術目前並不缺,不說拿出來的軟件技術,就是這麼長時間接觸前沿軟件技術,也有相當一部分天賦不錯的軟體研發人才成長起來了。

多他雷軍一個不多,少他雷軍一個不少,只要將管理抓起來,才能在接下來的對局當中,不至於像一盤散沙一樣。

“至於我們的醫療器械研發業務,目前也只是剛剛開始,目前將研發的目標定在醫療檢查診斷裝置的研發上。”裴晴說道。

醫療器械裝置領域非常的廣泛,有幾萬種之多,有幾十個子目錄,而裴晴說的這個就不是按照常規的分類方式來的。

葉子書聽了之後,笑著說道:“你們不會一開始就想要搞核磁共振檢測儀吧?”

他們肯定不會是做聽診器這樣的醫療檢查診斷裝置,只是太高階的裝置,太極集團應該沒有那個實力。

但是裴晴聽了卻是說道:“核磁共振檢測儀也是在我們的研發清單裡面,除此之外還有雙源CT,彩超、準分子鐳射儀、數字減影X光機等。”

聽到裴晴的話,葉子書搖了搖頭說道:“你們的目標是不是定得太高了?”

“我們知道不可能短時間能研發出超過同行的裝置,我們準備將這些專案作為長期攻關項目,以我們的實力,還是可以承擔得起的。

除了這些高階醫療裝置之外,我們還會針對其他的醫療裝置進行研究,特別是我國目前還沒有的醫療裝置。”裴晴說道。

看到裴晴熱情高漲的樣子,葉子書實在是說不出打擊信心的話來,雖然太極集團確實是有經濟實力來支撐這些計劃。

但是應用到市場上,是需要實現盈利的,如果投入太高的話,售價就高,和國外的企業產品相比,不一定就有競爭力。

人家都已經賣了很多年了,成本可能早就收回來了,到時候總不可能做虧本買賣吧,這樣的生意是沒法持久的。

既然這樣,他到時候看看情況,大不了自己到時候再拿出成熟的技術資料出來,以節約研究成本。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你們有這樣的志氣是好的,只是你們不要將所有的科研力量都放在高階醫療裝置領域,其實我國還有很多相對普通的醫療裝置需要研發。

你們可以透過這些相對普通的醫療裝置,實現內部的持續盈利,再支援高階醫療裝置的研發也是可以的。”葉子書說道。

“我也是這麼想的,我們不會將寶全部壓在少數幾個專案上,只是目前我們招攬的醫療裝置研發人員數量還不足,只能有選擇性地研發。

等到將來研發人員數量充足的時候,我們會慢慢擴充醫療裝置研發專案數量,這一塊我們會有完善的計劃。”裴晴說道。

既然裴晴這麼說了,葉子書只好看看再說,相比起自己,他們對醫療行業的認知可能更高,自己還沒有特別關注這方面的知識學習。

“你們心裡有數就好。”葉子書說道。

其實醫療裝置的研發,是和基礎工業實力息息相關的,隨著他其他產業的基礎工業逐漸完善,會促使醫療裝置的研發速度加快。

所以他並不是特別著急,像晶片產業的發展,就帶動了我國在光學儀器、數控機床、高階化學、機械制造等眾多領域的發展。

這裡面很多先進技術,是可以被使用到醫療裝置上面的,隨著這樣的情況越來越多,最後新基礎技術佔比就會越來越低,整體設計技術比例佔比更高一些。

“你們的醫院建設計劃,有眉目了嗎?”葉子書問道。

按照裴晴給太極集團的研發計劃來看,應該是非常龐大的,只是目前礙於研發人員的相對缺乏,有些專案無法展開。

但是想要將醫療這塊業務做好,醫院是繞不開的話題,有了自己的醫院,很多事情就好辦多了,對醫藥和醫療器械的研發都有好處。

“我們的第一家醫院已經在建設當中,就在我們總部附近,這樣可以方便太極集團和鳳凰科技公司的員工就近就醫。”裴晴說道。

好吧,她連這個都想到了,話說他這兩個公司的總部確實有點偏僻,附近還真沒有大型醫院,自己建一個也是合適的。

這邊應該逐漸將醫療、教育、生活和商業設施配齊,醫療可以自己來做,教育則是打算交給國家,他們只提供場地。

按理說還是自己經營教育比較好,但是這一塊私人經營就需要自己全額投資,政府是不提供相關費用。

這就抬高了企業經營的成本,如果收費太高了,員工還以為公司從中賺了多少錢呢,乾脆還是交給國家來經營,自己免費提供學校場地。

如果國家經營效果不是很理想,到時候再收回來算了,只不過需要召開內部會議決定,這種涉及公共福利領域的事情,內部討論的決定比他獨斷專行要好得多。

因為在討論的過程中,很多細節就會被披露,大家對於公司提供公共服務的成本和難度,就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雖然是你們第一家醫院,但是我希望你們還是多儲備點人才,等到將來要擴張的時候,也有足夠經驗的人才可用。”葉子書說道。

由於目前是初次涉及醫院業務,不宜擴張,先將第一家醫院做好做強,將基礎打牢靠後,在進行擴張也不遲。

在這個階段,人才儲備才是最重要的,賺錢反而是次要的,所以他的意思是不要在意這家企業的盈虧,儲備足夠多有經驗的人才,為將來做準備才是正事。

“我們會做好這方面的工作,事實上我們準備採取雙倍的人員配置,等到有需要的時候,就可以將這些多儲備的人才調出去。”裴晴說道。

聽到她有這個想法,葉子書也就放心了,雙倍配置已經算是極限了,如果再多反而會人浮於事,不利於醫院的管理。

“多邀請一些名家過來任職,別怕花錢,請他們過來不僅是在醫院坐診,最重要的是起到培養人才的作用。”葉子書說道。

首都這邊的高階醫療人才還是不少的,很多國家知名醫院都在這邊,在自己實力不足的情況下,只能高薪挖人了。

“我們也是這麼打算的,已經和好多目標接觸過,效果非常不錯。”裴晴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