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之科技新貴最新章節列表 > 第378章 小步慢走,逐步改變(1/2)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78章 小步慢走,逐步改變(1/2)

領導者不是那麼好當的,因為已經走在了所有企業的前面,已經沒有了被別人走過的路,如果沒有創新能力,就會陷入迷茫之中。

工業化領域還好說一些,雖然也需要具備創新研發能力,但是工業領域的迭代更換週期比較長,甚至一些技術和產品,幾十年依然是市場上的主流。

但是軟體和網際網路領域不一樣,更換迭代週期要短得多,特別是在網際網路發展初期,一款新的網際網路應用起來速度是非常快的。

可能幾年之內就代替老網際網路應用,成為新的主角,而原本的網際網路企業只不過是打了個盹,結果就面臨被市場邊緣化的局面。

工業化產品,升級換代是有據可循的,像記憶體,無非是越做越大,越做速度越快而已,只要朝著這個目標做研發,基本上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

但是軟體和網際網路領域不同,他們如果只是專注於當前應用的更新,是遠遠無法做到持續佔據領先地位的。

也正是因為軟體和網際網路企業具備的特徵不一樣,葉子書才不由自主地給雷軍說這麼多,就是想要讓他清醒地認識到企業將來會面臨的問題。

更何況現在正處於單挑眾多國際軟件巨頭的階段,這不是一個短時間內能結束的戰爭,快的話需要三到五年,慢的話可能要持續十幾年,甚至更久。

除了要應對已有國際軟件巨頭的反撲,還要應對新崛起企業的衝擊,形勢絕沒有他們想象得那麼美好。

“我正在經歷第四次產業革命,前三次是工業革命、生產力革命和管理革命,這些針對性的改革,都誕生了一批有影響力的企業。

而我們現在正面臨的是創意革命,創意是將來商業的主要驅動力,這不僅僅指你們軟體和網際網路行業,實際上各行各業都面臨創意變革的需求。

就拿已經發展上百年非常成熟的汽車產業來說,我們為什麼不能做成用電驅動的汽車?這樣不是減少了汽車尾氣,相對更加環保,而且更加節能。

我們為什麼一定要人去駕駛汽車,為什麼不能讓汽車自己駕駛,載著我們安全的到達目的地?

實際上人類的需求千百年來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針對需求提供的產品卻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創新並沒有那麼難,一是要深刻理解人類各方面的本質需求,只有理解透徹了,就知道自己產品研發的目的是什麼。

二是圍繞著這些需求,展開廣泛的探索,可以天馬行空,就算當前技術條件沒有達到,也可以投入資金研發。

也可以根據當前技術條件,進行產品設計上的創新,例如我們現在有了人工智慧,為什麼不研發自動掃地機器人,這個難度並不高。

而你們軟體行業,實際上也是如此,無非就是為農業、工業和服務業賦能,提升他們的生產效率,提升服務體驗。

例如我這樣的人,出門不太願意帶錢包,甚至會經常忘記帶錢出門,那麼你們能否解決這個問題呢?

實際上我們只需要依託現有的網際網路支付系統,再依託正在研發的3G通訊技術和智能手機,將現金支付變成實時網路支付就可以了。

今後出門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機就足夠了,到店後只需要掃二維碼就可以立即支付,或者是利用短程無線通信技術輕輕一碰就可以支付。

而這些創意如何來,肯定不是憑藉一兩個人坐在辦公室就能夠想出來,而是需要觀察社會百態,洞悉實際應用需求。

創新的本質是想要改變目前的生活上的不方便,或者是改變目前提供產品和服務的缺陷,從而讓人類的生活更加方便舒適。

實際上有了人工智慧,我們就可以研發更加先進的工業機器人,先不管工業機器人的出現,會不會導致大量產業工人失業。

但是工業機器生產替代人類生產,是發展的趨勢,你們完全可以提前做好技術儲備,一旦大家生活富裕起來了,不願意再在生產線上機械地勞動。

而服務業又能夠容納足夠多的勞動者就業,工業機器人不就可以派上用場了嗎?這些都是創新。

實際上創新是無處不在,只需要一雙能發現的眼睛,而單純依靠一兩個人來觀察發現是很難做到的。

這就是我為什麼要說,使用以前服從性管理模式,是很難讓企業形成創新型氛圍,依靠你們幾個領導,是不可能產生很多創意的。

這就要求我們的管理手段需要變化,從之前傳統的激勵轉變為賦能,就是為創意精英提供更合適創造的環境和工具。

而如何為員工賦能,這就需要從企業管理方式和企業文化著手,管理上採取更扁平化的管理模式,削弱以往上下級嚴格遵守命令的情況。

讓每一個員工都感覺他們和管理者是平等的,他們也是公司創業者的一員,而不僅僅是一個拿著工資的打工者而已。

當然,扁平化管理模式,一不小心就會演變成懶散的風氣,每個人彷彿都不知道自己應該幹什麼。

所以需要配合各種先進的企業管理技術來實現以往需要嚴格的上下級命令傳遞才能達到的效果。

我想做到這一點應該不難,完全可以利用信息化技術和辦公自動化技術,來實現這個目的。

我們再來說說企業文化,賦能比傳統的激勵更加依賴文化,只有文化才能把這些創意精英整合在一起,因為他們都是自驅動、自組織的。

為了享受合適的文化,他們會主動地維護和付出,一個好的文化和價值觀,也會吸引更多氣味相投的人才加入進來。”葉子書說道。

說完這些之後,葉子書沒有再繼續說下去,因為在我國目前階段,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做到以上要求。

而雷軍聽完之後,則是陷入沉思,良久之後,他說道:“雖然我對葉總的很多觀點是認可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但是目前我們鳳凰科技公司想要做到你說的那種程度很難,因為我們所接受的教育,就是服從教育,觀念一時難以改變過來。

所以具體實施不能操之過急,一個人一下子從服從模式變成了自主模式,不但不會誕生創新,反而會陷入迷茫當中。

這對於企業的發展是不利的,畢竟企業根本的目的是為了生產,一旦陷入迷茫,生產力就會大打折扣。”

葉子書點頭認同雷軍的話,說道:“你說得沒錯,我說這些並不是要你們立即就發生180度的改變。

鳳凰科技公司還沒有到需要刮骨療傷的地步,只是讓你知道這些,在實際管理上,有意識地慢慢改變,最終目的就是建立一家具備創新性極強的企業。

你們可以透過小步走的改革方式,在小規模改革的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比一上來就用猛藥好得多。

例如員工辦公場所,敞開的模式比小隔間更加利於溝通,而創意往往誕生於交流和溝通當中,這也是一種管理模式的改變。

又例如我們可不可以在工作場地上設定得更加擁擠一些,因為員工距離越近,溝通就越方便,且溝通和表達的慾望越強烈。

鳳凰軟體公司總部建設這麼大,只是為了給員工更多放鬆的空間,而不是說給員工非常大的工位面積。

你們完全可以做一些這方面的小嘗試,這樣的嘗試並不會影響公司的整體經營,但是如果效果不錯的話,就是額外的正向回饋。

當然,在管理創新上,也不一定就是你們領導來做決策,員工也可以提供建議,因為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員工有時候比你們還要清楚。”

“葉總說的是,我們回去之後,召開一次管理創新會議,將你這次說話的內容進行集體學習,探索一種適合我們自己的創新管理模式。”雷軍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