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之科技新貴最新章節列表 > 第385章 資本不是萬能的(2/4)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85章 資本不是萬能的(2/4)

“雖然上面猜測的可能性要大很多,甚至可以說是必然的,只是目前他們還不知道能夠創造多大的價值,需要一些時間來評估。

畢竟現在網際網路人數只有1000萬,就算是年底增加到2000萬,相比起總人口,數量還是很少的。

不過未來的發展潛力,他們應該是可以預期的,就按照全球總人口的一半計算網際網路使用者,數量也會高達30多億。

只要每人每年貢獻200元用於互聯網內容消費,市場規模就是6000億元的規模,加上網際網路廣告收入,突破萬億元規模並不是難事。

現在他們只是對網際網路廣告的收入無法做出精準的預測,因為這是新事物,能否被廣告商廣泛接受,還未可知。

對於資本企業來說,只有在較精準預測市場規模後,才能說動他們的金主,投入多少也要有較精準的資料作為依據。

不過目前的網速下,高清流媒體的技術門檻還是很高的,他們做出來的流媒體平臺,清晰度應該不會很高。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且流媒體對於網際網路流量的使用非常高,這就意味著成本相比普通的平臺要高得多,加上版權等問題,想要短期內獲利幾乎是不可能的。

但是音樂平臺不同,流量成本要低得多,加上合作模式合適的話,版權問題也不會有多大的成本,做起來相對容易。

新聞門戶對他們來說更簡單了,幾乎沒有難度,他們最有可能向你們發起挑戰的,應該是新聞門戶。

其次就是音樂平臺,倒不是難度高低的問題,而是想要整合幾大巨頭,並不是那麼容易,分配各自利益需要一定的時間。

所以這半年的時間非常關鍵,儘量要讓你們的幾大網際網路平臺佔據所有網際網路使用者的網際網路使用時間,這一點很重要。”葉子書說道。

雷軍聽葉子書的分析,也是認可的,入口網站雖說也不是大白菜,但是要說很難,就有點自欺欺人了,只要投入足夠的人力,半年時間就能夠做出來。

現在雷軍除了儘量增加用戶數量之外,就是將希望寄託在葉子書的新版新聞平臺上了,期望能夠在服務體驗上超越其他競爭對手。

新版新聞平臺,技術含量比起現在版本來說,就要高得多,大量智能算法和人工智慧的應用,能夠極大提升使用者的使用體驗。

到時候新聞平臺使用者發現,彷彿這個網站知道心中所想一樣,每一條推薦的新聞,都會是他們感興趣的,這比從眾多新聞裡面尋找感興趣的內容要方便得多。

而對於鯤鵬資訊科技公司來說,推薦演算法的使用,能夠增加各種新聞內容的覆蓋率,讓每條新聞都有機會和使用者見面。

像現在的排版模式,只有排在前面的內容,受到使用者閱讀的機會很多,至於大量其他的新聞內容,卻是很少有機會和眾多使用者碰面。

這也是為什麼想要發展自媒體,就必須要有推薦演算法的支援,可以讓每個自媒體都能夠精準定位自己的觀眾群體,擁有自己的受眾範圍。

如果沒有推薦演算法的支援,絕大多數自媒體是做不起來的,因為根本就沒有機會和網站使用者見面,自然也就不會有收入。

當別人還在模仿鯤鵬資訊科技公司現在的新聞門戶,他們就可以轉到下一代新聞平臺上,而技術將是他們之間競爭的鴻溝。

有了眾多自媒體依附在這個新聞平臺上,就可以源源不斷產生內容,而且內容的豐富程度,不是傳統媒體能夠做得到的。

傳統媒體都喜歡關注國際大事件,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這些,有人就喜歡家長裡短,甚至是一些知識分享。

這樣導致平臺內容的覆蓋面就要遠遠超越傳統新聞門戶的邊界,到時候這個新聞平臺就不是單純的新聞平臺,而是一個全球新聞生態的集合。

所有人都可以在這個平臺分享自己的點滴,所有人又可以從這個平臺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

只要新版新聞平臺出來,就標誌著兩者之間不在一個競爭層面上,兩者對於使用者的吸引力,絕對不在一個水平上。

到時候新版新聞平臺,依託全球的自媒體,每時每刻都產生海量的內容,而依託傳統媒體提供內容的傳統新聞門戶,不管在哪方面都是落伍的。

“你也不用過於擔心,從現在開始,就啟動你們的自媒體發展專案,提前制定計劃,到時候新版網站上線,你們就可以立即執行。”葉子書說道。

“我回去立即組建一個自媒體發展項目組,做好這方面的準備。”雷軍說道。

“你們做計劃的時候,主要任務還是尋找具有分量的自媒體合作伙伴,初期肯定是需要依靠高水平的人來做這一塊內容。

所以大部分自媒體人應該是來自傳統媒體人,他們都有較高的媒體水平,其次就是高校教授,他們都具備專業豐富的知識,對事物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這些自媒體人需要你們主動去拉攏,可以派遣團隊積極向這些人裡面有影響力的人推廣,作為我們平臺的頭部自媒體人。

有了這些人的加入,我們新聞平臺的影響力就不會很差,除此之外,也可以邀請各大傳統媒體以企業賬戶的形式入駐我們的平臺。

這樣他們透過企業賬戶獲得的收入,可以成為他們企業收入的一部分,如果做大之後,獲得的收益並不比他們的傳統渠道獲得收入低。

最後對於普通人想要當自媒體也不要限制,想要我們的新聞平臺繁榮起來,就要讓每個人都有成為自媒體的可能性。

他們不一定就非常專業,也許釋出的是身邊的小事,也許就是抒發個人感受,或者就是跟著熱點事件架秧子看熱鬧。

想要成為生態豐富的新聞平臺,除了頭部自媒體之外,還要眾多中小自媒體人,成為這個森林中的枝枝蔓蔓。

讓每個人都能夠從這個平臺找到自己想要的,或者是金錢,或者是輕鬆,或者是知識,或者只是表達的慾望。”葉子書說道。

這些內容不難理解,雷軍聽後點頭表示認可,想要成為全球頂級新聞平臺,就必須要海納百川,這一點沒毛病。

葉子書繼續說道:“現在的新聞內容主要是以文字為主,對於寫作具有很高的要求,入行門檻還是相對較高。

而且看文字時間長了會讓人覺得疲憊,消耗的時間也較多,一般知識層次較高的人,才會安靜地看長篇新聞內容。

所以我們的新版新聞平臺,將會大量增加影片內容的支援,一方面是可以降低進入自媒體的門檻,不需要有良好的文筆表達能力。

另一方面是增加使用者群體,讓文化層次較低的使用者,也能夠找到更多適合自己的影片內容,而且比單純的文字更加豐滿,更加容易傳遞觀點。

最重要的是,眾多影片內容的加入,進一步提高了新聞平臺的技術水平,讓競爭對手比較難以模仿。

影片資訊對於流量的消耗要遠遠高於文字資訊,流量成本在網際網路發展初期,可是非常高昂,這將是他們無法承受的成本壓力。

而我們有超級壓縮技術在手,不僅能夠大幅減少影片資源對流量的消耗,同時還能夠流暢提供高畫質影片內容。

這些都是競爭對手目前無法做到的,也是我們獨一無二的優勢所在,到時候從內容形式上,他們就落敗了。”

“那和我們的流媒體平臺有什麼區別?”雷軍說道。

“兩者還是有區別的,我們的流媒體平臺主要專注於影視作品和電視節目影片,屬於長影片平臺範疇。

而新聞平臺的影片,內容都比較短,短的不超過1分鐘,長的一般不會超過半個小時,當然也可以發更長的,只是觀眾沒耐心全部看完。”葉子書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