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之科技新貴最新章節列表 > 第449章 基因研究還是謹慎為好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49章 基因研究還是謹慎為好

葉子書將基因檢測技術和裝置相關的資料全部整理完畢後,確認沒有任何遺漏,將技術透過加密網路,放到了太極集團技術資料檔案庫裡面。

然後透過聊天軟體知會了一下裴晴,葉子書親口告訴裴晴,這套技術和裝置,能夠讓人體基因檢測時間縮短到半個月的時間。

這還是為了將準確率提高到一定的水平,不然檢測速度會更快,作為科學研究專案,檢測準確率屬於優先考慮向,反而時間長點就長點。

如果是用於醫學檢測的話,會允許一定的錯誤率存在,那麼檢測速度就非常快,兩三天的時間,就可以拿到醫學基因檢測報告。

這樣的檢測效率,在目前醫學領域和科學領域都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沒有必要再弄更先進的技術。

因為越是先進的技術,越需要先進的基礎技術和零部件支援,這就意味著需要一整套產業鏈配合,做起來成本非常高。

他這個是根據目前配套的技術水平,能夠做出來的極限,這樣生產出來的裝置成本不算很高,同時使用成本也不會很高,太極集團也有利可圖。

看到裴晴高興的語氣,葉子書卻是說道:“基因檢測是基因研究領域最基礎的技術,也是最簡單的技術,不要高興太早!”

其實葉子書也找到了和基因解析相關的資料,雖然不一定很全,但是和現有的基因解析理論和技術相比,還是要先進得多。

只是基於對生物學和基因的謹慎,他沒有經過驗證不敢隨便拿出來,這和其他的技術不同,其他技術就算錯誤,損失對他來說不算很大,心理壓力也不會很大。

所以他現在學習的時候,都是從人體生物學基礎性知識學起,同時會參照基因解析基礎理論和案例分析,相互印證。

甚至還需要在虛擬實驗室裡面進行相關的實驗,經過驗證之後會記錄下來,這樣的技術和理論,才可以放心拿出來。

這導致的結果就是學習的人體生物學知識和基因相關知識不少,但是驗證的知識卻是相對較少,導致總體進度比較慢。

他想要建立一套基因解析分析軟件系統,但是由於缺乏足夠已驗證的理論知識,遲遲都沒有動手編寫。

他這次給裴晴的基因檢測技術和裝置之外,還有一整套基因數字化讀取和存儲技術,能夠很直觀地看到基因系列,同時提供了眾多分析工具。

這些分析工具非常有利於基因片段的功能解析,不過和他想象當中的智慧基因解析技術相比,還有著十萬八千裡的差距。

按照他的想法,就是使用超級計算機,根據基因基礎性理論,能夠對基因系列進行自行解讀,然後還能夠做到自我檢測驗證。

驗證的辦法也很簡單,那就是將解析出來的基因功能系列,作為生物體基礎,透過模擬系統看看能否構建出來目標生物。

如果構建出來的目標生物體符合預期,那麼就說明解讀是正確的,如果不符合預期,說明基因解讀存在瑕疵。

有了這樣一套系統,人類才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解析自然界基因的奧秘,不然按照一般性方法,想要全面解析出來,難度非常高。

“你們和新東方教育集團聯合申請的天問醫學院辦學資格,到現在還沒有下來嗎?”葉子書問道。

隨著他旗下產業發展越來越大,對於高精尖產業的涉及力度越來越強,範圍越來越廣,明顯感覺到我國高等教育存在明顯的局限性。

他倒是想要呼籲加強高等教育投入,但是他自認為沒有多少作用,就算有一部分人認可他的說法,想要短期內有所改觀也不太可能。

這也是他要自己辦高等院校的原因之一,就算是貼錢進去也在所不惜,相比起獲得的人才,這些投入在他看來都不值一提。

前提是這些人才能夠被他所用,如果被別人所用的話,那就得不償失了,培養頂尖人才花費的成本可是非常高昂。

“我們已經獲得了一些國內外學者的承諾,只要我們的醫學院辦起來了,並且承諾每年投資額度,那麼他們就會到我們這邊來搞教學和科研。

目前名單人數已經達到了100名,其中還有諾獎級別的專家學者和國內院士級別的專家學者,已經具備很大的分量了。

我們已經將這份人員清單遞交給了教育部,聽說原本不動的流程又啟動了,目前還在走流程,應該會在年底前後會有結果。”裴晴說道。

“你們現在申請的是什麼學歷辦學資格?”葉子書問道。

“原本準備申請本科學歷辦學資格,但是看了下這份名單,我們和新東方教育集團一致認為完全有資格申請研究生學歷辦學資格。”裴晴說道。

聽到她這麼說,葉子書忍不住笑了,不過說實話,醫學研究相當耗時間,光是本科學歷,只能說是瞭解了皮毛。

不過隨著大量自動化醫療檢測裝置和診斷裝置的出現,醫療機構入行門檻也將下降一大截,本科畢業的醫學專業學生還是有一定的用武之地。

不過立志成為國內乃至國際最頂尖的醫學院,肯定不會滿足於本科學歷培養資格,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培養才是他們需要的。

說到這裡,裴晴忍不住吐槽道:“還是我們太極集團的實力不夠響亮,不然人員名單上不止這麼點人,至少要翻一倍。”

太極集團目前還沒有證明自己,大部分營收都是來自保健品,除此之外,其他業務都乏善可陳,在很多科研大牛眼裡,就是屬於大而不強的企業。

這對於不是特別在意錢財,或者是科研上受到資金限制很少的人來說,太極集團丟擲的橄欖枝沒有多大吸引力。

這導致很多他們看上的科研人才並沒有答應他們之間的合作,這也是裴晴吐槽的重要原因。

如果光是沉浸在企業巨大的營收上,裴晴就不會有這樣的煩惱,但是當真正要幹點事情的時候,才發現光是有錢還不行,還要得到同行的認可。

如果在實力上得到同行認可,就算沒有那麼多錢,也能做到一呼百應,因為大家相信他們能夠最終取得輝煌的成就。

“吐槽歸吐槽,但是你們目前發展的速度已經很快了,如果再快的話,你們的管理和科研力量能否跟得上,還是一個未知數。

任何發展都要有一個過程,特別是和醫療有關的產業,發展更不可能很快,你還是要有點耐心才好。”葉子書笑著說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道理我自然懂,只是真正經歷了一些事情,還是忍不住吐槽,你是沒有見過,可能沒有深入體會到那種滋味。”裴晴說道。

“那可不一定,如果我去請人的話,可能要比你們容易多了!”葉子書笑著說道。

如果他去請人的話,只需要在討論的時候,丟擲對方感興趣的課題,就能夠吸引對方前來做研究,只是他覺得完全沒有必要這麼做。

雖然他確實是求才若渴,但是發展快一些慢一些,他都是可以接受的,反而因為這個浪費大量的時間,在他看來不值得。

很多深奧的問題,不是一兩個頂尖學者就能夠弄明白的,實際上他自己手裡就有很多沒發表過的理論知識,對此他都不在意,更不會在意一兩個頂尖學者了。

有固然好,沒有他也不會感到可惜,完全一副佛系心態,這次問天問醫學院的事情,主要還是想要看看相關部門對待私立高校的態度如何。

因為這牽扯到後面一系列要建立的學院,如果第一步就受到打擊,後面的事情就更難辦了,如果第一步走成了,後面成立新的學院就順理成章了。

“要不你出馬一下?”裴晴問道。

“算了,我手上有忙不完的事情,哪有那種閒工夫!”葉子書拒絕道。

第449章 基因研究還是謹慎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