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之科技新貴最新章節列表 > 第457章 好像沒那麼簡單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57章 好像沒那麼簡單

這還不是讓葉子書最意外的,麒麟能源工業集團竟然還拿到了輸電網建設許可,雖然只是專網建設,但是也出乎意料之外。

當初之所以在申請材料裡面加了一份電網建設,目的就是為了進一步節約成本,儘量別在輸電上損耗過大,導致終端成本過高。

特別是基礎民生物資的生產,終端銷售價格不能過高,不然居民生活成本會很大,就像他前面提到過的糧食生產,就是能源成本過高導致的。

解決這個問題有兩條路,第一條就是將產業佈置在靠近能源所在地,這樣就可以節約輸電成本,但是這麼做並沒有完全解決問題。

因為產品生產出來後,也需要運輸到消費端,同樣需要不菲的成本,甚至他覺得產品運輸成本比輸電成本更高。

目前的能源產地一般都位於地廣人稀的西北地區,從那邊不管是運輸什麼,運輸成本都會高得離譜。

他從來就沒有考慮過將糧食生產基地放在能源基地旁邊,而是會在各個省份都建設基地,能夠就近為各個省提供糧食供應,減少運輸成本。

像天然氣這樣的產品,才比較適合放到能源基地附近生產,然後利用管道輸送到各個需求市場,損耗和輸送成本不會特別高。

第二條路就是建設輸電專網,利用先進的輸電技術,將電能以更低的成本輸送到各個生產基地,這是一條比較理想的狀態。

現在的輸電技術是無法達到他的要求,要知道太陽能發電廠都是比較集中的,輸電壓力非常大,如果想要將這些電能全部輸送出去,建設成本同樣不菲。

就拿他們打算在青海建設的太陽能發電廠,建設預期是年產電10萬億千瓦時,目前還沒有任何一個輸電網路,能夠承擔得起如此龐大的輸電任務。

如果是普通的高壓輸電,就需要從能源產地建設密密麻麻的輸電線路延伸到全國各地,成本比建設輸氣管道還要高得多。

所以必須要有新的輸電技術,將這些電能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損耗輸送出去,這也是他一併成立麒麟電氣工業集團的意義所在。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按照他的想法,想要進入到常規輸電網路市場很難,至少他是沒有信心能夠撬開這個大門,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

希望能夠建設輸電專網,將電能從能源生產基地輸送到中東部能源消耗地區,以實現終端能源費用進一步降低為目標。

本來沒有抱多大希望,只不過是想要試一試,如果不透過的話,他也沒有多少損失,如果透過了的話,他就佔了大便宜。

結果沒想到還真透過了,反而讓他有股不真實的感覺,隨後他有開始思考如何真正的解決輸電問題。

之前他講過兩種辦法,第一種就是採用特高壓輸電技術,這樣既可以提高輸電功率,又可以減少電阻帶來的能耗。

第二種就是採用新型輸電線,降低輸電線電阻,提升輸電線承載能力,這樣可以進一步降低輸電壓力。

如果麒麟電氣工業集團只是給第三方電網提供技術和裝置,他可能只會單獨採取第一種辦法,因為這是最容易實現的。

現在臨到自己有需求了,他就覺得光是第一種辦法還遠遠不夠,倒不是心疼輸電過程中的損耗,而是擔心輸電功率不夠,無法及時將能源基地的電能輸送出來。

正如前面所說,使用傳統的導線輸電,需要建設密密麻麻的輸電線路,將能源基地的電能集中輸送出來,不然根本就完不成這個艱鉅的輸電任務。

以前他只是想要儘量降低輸電線電阻,他提出來的碳奈米特殊結構輸電線,確實能夠做到這一點。

優點就是電阻率比銀還要低一個數量級,但是並不代表輸電效率會很高,因為碳奈米特殊結構受限於碳本身的物理特性,單位體積電子數量並不算高。

單位體積只有電子數量越多,輸電效率會越高,這個道理大家都知道,為了彌補單位體積自由電子數量不足,只能增加電子遷移率。

碳奈米特殊結構材料,在電子遷移率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能夠有效彌補單位體積自由電子數量不足的缺點,讓他們的整體輸電效率達到了金屬導線的水平。

也就說,使用特殊結構的碳納米材料輸電,最終的表現只是降低了電耗,其他方面並沒有多少優勢。

如果只是賣給別人,葉子書覺得這樣的產品已經足夠了,畢竟降低電耗,就是為客戶節約成本,更何況是降低一個數量級,已經具有足夠的市場競爭力。

畢竟作為材料銷售方,自然是希望對方購買的材料越多越好,如果輸電效率非常高,材料購買就不會那麼多了,這是正常的商人思維邏輯。

但是臨到自己,情況就不同了,對他自己來說,自然是希望能夠使用更少的輸電線路,就能完成龐大的輸電任務。

於是他就不再滿足於現有的輸電材料,而是想要拿出更好的材料,一勞永逸解決根本性問題。

而這種材料就是超導材料,現在已經有低溫超導材料和高溫超導材料,超導並不算什麼新鮮的概念。

只是高溫超導說是高溫,相比起常溫而言,還是需要維持很低的溫度,而維持低溫就意味著能耗的增加,成本自然也就上升了。

這也是幾十年後,所謂的超導輸電還停留在實驗室階段,因為根本就不具備大規模應用的可能性,帶來的好處無法覆蓋其本身具有的劣勢。

所以他如果想要建設超導輸電線,必然是常溫超導材料,臨界溫度起碼也要在45攝氏度以上,不然無法作為常規輸電線使用。

超導輸電的好處自然是一目瞭然,首先就是電耗會極大地降低,其次就是節約了輸電空間,不需要建設太多的走線設施,施工成本會大幅下降。

只是之前他沒有想過這麼早就拿出常溫超導材料,因為對現有科技水平而言,簡直就是黑科技級別的存在。

帶來的後果如何,他無法準確判斷,這是他不願意拿出過於先進的技術的原因,太先進有時候不是一件好事。

坐在座位上的他,心思百轉千回,就是想要弄明白常規超導材料問世之後,會產生哪些影響,評估可能給他帶來不利的部分能否承受得起。

經過良久的思考之後,他覺得這件事情不是不可以幹,畢竟超導材料已經問世,不是做不出來,只是需要維持低溫,限制了使用範圍。

但是對於高精尖領域而言,維持低溫的損耗是完全可以承擔得起,這說明常溫超導材料出現後,對於高精尖領域有一定的影響,但是還不足以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而且他拿出來的常溫超導材料,不管生產成本高低如何,終端銷售價格肯定不便宜,不然無法體現這項技術的價值。

這又提高了日常生活和普通工業領域對常溫超導材料的使用門檻,對現有普通工業和日常生活,產生的影響也不算很大。

拿出超導帶來的其他改變也是很大的,既然常溫超導材料都拿出來了,磁懸浮列車的實現難度將會大幅減低。

不過磁懸浮列車使用的超導材料和輸電使用的超導材料肯定不是一種,因為他們的臨界磁場要求是不一致的。

他的意思是既然拿出了一種常溫超導材料,不介意拿出更多的常溫超導材料,這可以拓寬超導在某些特殊領域的使用,例如上面說的磁懸浮列車。

之前他打算讓寰宇集團只涉足軌道超高速列車的研發,常溫超導材料的出現,完全可以繞過軌道超高速列車,直接上馬超高速磁懸浮列車的研發。

至於磁懸浮列車會不會出現載重量有限,會不會發生運營故障後不容易處理,會不會不容易剎車等問題,在他看來都不是問題。

他看重磁懸浮列車的優點,不僅僅是速度快,還有就是能耗非常低,這可以降低運營成本,甚至可能比前世的高鐵票價還要便宜得多。

如果弄出來高科技,百姓卻用不起,那就說明普及性很低,拿出來除了賺噱頭之外,並沒有實質意義。

好像這麼一弄,很多計劃就要發生變化,突然他意識到,這麼容易就拿到本以為很難拿到的許可,背後好像並不簡單。

一方面是這些產業的投資規模都很大,這和單純提供技術有著本質的區別,而這些投資確實可以實實在在產生經濟價值,提高我國的經濟規模。

現在知道他手裡錢不少的人很多,之前還只是太極集團是個金疙瘩,現在青龍科技公司和玄武科技公司也變成了金疙瘩。

從國家層面來說,當然是希望這些資金儘量投資到國內,促進國內各項產業快速發展,讓經濟發展得更快一些。

更重要的是,他的這些投資,和普通投資不同,不用擔心會投資過熱導致資金回報率太低,因為這些都是高科技產業,回報率都不低。

另一方面則是需要他拿出更多的技術出來,因為他就是那種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的那種性格,不排除有人分析出他這種性格。

這樣就可以充分利用他這種性格,加上他目前表現出來的才華,加速國內科學技術的升級,提高國內整體科學技術水平。

如果真的有這些目的,而且如預想的那樣達到他們的預期,多給他這些許可完全是值得的,甚至說回報遠遠大於給出的這點利益。

不管他如何賺錢,都是在這一畝三分地上,經濟發展起來了,光是稅收帶來的利益,也遠遠超過把持這些產業帶來的利益要大得多。

第457章 好像沒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