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之科技新貴最新章節列表 > 第529章 “奇怪”的系統評價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29章 “奇怪”的系統評價

接下來的這些天裡面,葉子書抓緊完成手頭上的事情,睡的更晚了,終於在4月1日這天,完成了後面的兩大智慧內容創作系統。

文字內容創作系統葉子書直接交給了鯤鵬資訊科技公司來做,影視內容創作系統則是交給了鳳凰特效公司。

智慧影視創作系統的上線,也標誌著他們之前用的那套系統正式退役了, 但是這套系統也不能浪費,被交給了盛世影視公司。

在葉子書的規劃裡面,盛世影視公司負責真人電影的創作,用於探索人類影視創新能力,原來的那套特效系統交給他們,也算是物盡其用, 可以減少他們的經營成本。

而鳳凰特效公司有了新的系統之後, 製作影視劇的成本將會進一步降低, 葉子書也允許他們從事影視作品的創作,沒有任何經營限制。

鳳凰特效公司的定位就是虛擬影視作品的創作,打算為鯤鵬資訊科技公司的流媒體平臺提供海量的低成本影視劇。

低成本不意味著就是低質量,只是相比起真人電影高昂的各項成本,完全智能化的創作,需要的成本就要低廉得多。

結合智慧文學創作系統,兩者配合相得益彰,可以短時間內為鯤鵬資訊科技公司提供海量的影視劇內容。

按照他們的計劃,初期準備每天上線100部影視劇作品,這個數量在他看來是相對適中,別看貌似很多,其實這個數量並不多。

全球有那麼多國家,平均下來其實並沒有多少,就算是按照文化關聯性分類,平均下來也不算很多。

全球那麼多影視公司,每天完成的真人影視劇作品也不少,甚至有可能比這個還要多, 只是大部分沒有登入播放平臺的機會。

當然, 鯤鵬資訊科技公司也不只是上線這些虛擬影視作品, 還會上線其他影視公司的作品,只是獲利水平比虛擬影視作品要低,甚至有可能出現虧損。

虛擬影視作品的加入,一方面是增加了他們在內容領域的地位,至少有了這些作品的加入,不用擔心競爭對手反超。

另一方面是為了降低整個流媒體平臺的經營成本,這部分獲得的收益,覆蓋真人電影採購造成的一些損失。

不過鳳凰特效公司也不是光奉獻,按照他們達成的協議,鯤鵬資訊科技公司還需要幫助他們進行內容版權運營。

本來這一塊交給盛世文化公司更合適,也確實授權給盛世文化公司做這一塊內容,不過同時也讓鯤鵬資訊科技公司幫他們做。

一個會專注於做線下內容版權工作,一個專注於做線上版權工作,不同之處在於,鯤鵬資訊科技公司是免費幫鳳凰特效公司做這一塊業務。

兩家公司屬於一個集團公司,加上鳳凰特效公司提供的影視劇作品,確實解決了鯤鵬資訊科技公司很多問題, 也進行了大量的讓利。

鯤鵬資訊科技公司在這方面也沒有斤斤計較, 反正所獲得的收入, 也是在一個集團框架下進行的,鯤鵬資訊科技公司間接沾了光。

就在文字內容創作系統上線後,青龍科技公司就給他傳送了郵件,準備推出他們早就準備好的文字內容閱讀器。

之前他們的主要工作還是在版權談判上,可是在這方面進展並不是特別順利,導致他們這個閱讀器一直沒有推向市場。

傳統出版社怕他們的這項業務,損害了他們的利益,談判也就不是那麼爽快,甚至出現獅子大開口的情況。

這種情況,要麼是對方不想合作,提高條件讓他們知難而退,要麼就是把他們當冤大頭,特別是青龍科技公司現在是一時無兩,想要狠狠敲詐一筆。

這種事情怎麼能幹,青龍科技公司寧願拖著不推出產品,也要和這些版權商耗著,反正他們也不是特別著急。

沒想到柳暗花明,鯤鵬資訊科技公司的文字內容平臺一上線,他們就看到了曙光,趕緊和鯤鵬資訊科技公司達成合作。

乾脆將他們兩塊內容合併在一起,青龍科技公司甚至還出了一筆錢,佔據了這個內容平臺40%的股份,並且將他們已經談成的版權讓給了這個平臺。

同時在青龍科技公司的閱讀器裡面內建鯤鵬資訊科技公司的文字內容平臺,這樣的合作,算是雙贏的局面。

在青龍科技公司的閱讀器上市的時候,他們的平臺就擁有各種類型書籍50萬本,足夠支撐閱讀器的銷售,也能滿足閱讀器購買者的閱讀需求。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只是第一步,也就是達到了上市銷售的要求,情況其實還不太讓青龍科技公司滿意,因為讀者還是有很多作品沒法在這個平臺找到。

按照青龍科技公司的想法,就是消費者今後不再需要購買實體書籍,一切書籍都能在閱讀器上面找到,價格還便宜。

根本目的其實還是想要統治文字內容閱讀渠道,這樣賺的錢才會更多,只是這個想法一時難以實現。

現在他們依然會和實體出版商談版權的問題,只是比之前還要不上心,因為他們想等等看,看他們的閱讀器賣得如何。

現在他們也拿不出多少籌碼放在談判桌上,等到他們的閱讀器賣出去幾千萬上億的時候,那麼他們就處於強勢地位,談判也就不會這麼艱難。

有意思的是,鯤鵬資訊科技公司為了配合青龍科技公司的計劃,讓青龍科技公司提供早就準備好的實體版權圖書。

然後讓智慧文字創作系統學習後,有針對性地推出很多類似的書籍,就是模彷裡面的結構設定和情節設定,文字內容卻是完全不一樣。

這些模彷的書籍,連原作者不仔細分析都不一定能看出門道,這就是智慧內容創作系統的恐怖之處。

除了和實體版權商談判之外,平臺也在積極接觸文字內容創作者,希望他們能夠將版權分開銷售,將電子版權專門授權給自己的平臺。

這個做法其實非常艱難,目前實體出版商佔據絕對的優勢,這種版權分開的方式,嚴重損害了他們的利益,作者這麼做,會遭到他們的抵制。

所以在書籍分成上,平臺給予了很大的讓步,直接跟內容創作者五五分成,而實體出版,他們只能拿到10%左右的版稅。

這樣還讓一部分創作者不放心,於是平臺又推出了一項合作者福利,只要他們上傳的書籍內容得到平臺的認可,就可以獲得這筆費用。

這筆費用具體有多少,需要根據平臺的評估分數來決定,評估分數越高,這筆費用就越高,甚至有的作者光是這個費用就有可能超過10萬元。

之所以推出這項計劃,一是彌補作者對後續銷售信心不足的問題,有了這筆錢至少能夠解決創作者的生活問題。

二是平臺也需要更多的原創者加入,為人工智慧提供更多原創性的內容,不然人工智慧吃老本遲早會陷入死衚衕。

叄是能獲得更多創作者的青睞,等於是挖實體出版商的根,當大家都覺得在這個平臺更有利可圖的時候,就不會搭理實體出版商。

當然,這樣的書籍都是已經完本的書籍,在平臺上還有連載類別的書籍,就是模彷前世的小說閱讀網站,連載作品就沒有這項福利。

因為平臺也無法從連載作品的開頭評價好壞和原創性,但是為了鼓勵連載作者提高原創性和完結率,會在作品完結後,給出系統評價,額外獎勵一筆費用。

系統評價和作品受歡迎程度沒有太大的關聯,有些作品賣得很好,但是系統評價不會特別高,因為人工智慧認為從這部作品當中沒什麼可學習的。

而有些作品明明不受讀者的喜歡,但是能夠獲得系統的高評價,從而獲得高獎勵,這種評價方式讓很多人認為很怪異。

有趣的是,在平臺推薦當中,又是以受歡迎程度多少為優先項,同時讀者的個人喜好和閱讀習慣,又和系統評價高低沒多大關係。

彷佛平臺的系統評價就是為了給作者發錢而存在的,很多人一開始根本就摸不清這裡面的門道。

透過在社交平臺上或論壇上激烈的討論,大家開始得出一些相對準確的猜想,於是又有人開始實驗,來驗證這個設想是否正確。

不過這些都是後面才發生的事情,等摸出了門道之後,有一幫人就是依靠這個系統評價生存。

有意思的是,這種在外人看來薅羊毛的行為,平臺一直是視而不見,有些作者也很有意思,就專門寫一些高評分的中短篇小說。

因為系統評價一本書籍,和文字長短沒有必然聯系,完全是看對人工智慧創作能力有多大的提升,故事短小但是有趣,同樣能獲得很高的評分。

這裡面也有很多垃圾作品,很多人以為平臺是傻子,隨便寫點東西都能獲得評分,顯然他們的算盤打錯了,這種垃圾別說獲得評分了,連稽核透過的資格都沒有。

總之鯤鵬資訊科技公司的文字內容平臺上線之後,就引起不錯的反響,後面的熱度一直處於持續走高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