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之科技新貴最新章節列表 > 第571章 不放過任何機會(求訂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71章 不放過任何機會(求訂閱!)

人工智慧是鳳凰科技公司的核心技術,校長倒是識趣沒有詢問如何實現的,別說是外人了,就是鳳凰科技公司內部都沒人清楚。

校長不愧是技術學者,剛說完這話,又忍不住問道:“現在人工智慧都做到了這個程度,軟體部分的難題已經解決。

那麼是否就意味著,只要能解決硬體上的難題,電影裡面的類人機器人就能夠生產出來了?”

葉子書點了點頭,說道:“理論上是可以的,但是硬體上的問題,並不比軟體上的難題好解決,甚至說更難解決。

軟體上的難題只要人的思想不受侷限,憑藉個人超強的能力,還是有可能解決,畢竟不需要有太多依賴。

但是硬體難題就不同了,需要整個社會工業能力達到一定程度,還要面臨很多新的物理化學理論的突破難題。

按照現在的發展速度,想要做到電影裡面的類人機器人水平,起步時間也要上百年,甚至需要更久的時間。”

聽到他這話,校長有些失望,但是轉而一想,又兩眼冒光地看著他,問道:“我知道你旗下也有很多工業企業,發展速度同樣不慢。

我們還親自去了你們玄武科技公司調研,瞭解我國電子半導體技術水平,我記得當時給我們調研組帶來了很大的震撼。

從玄武科技公司發展的脈絡來看,這家公司幾乎和鳳凰科技公司一個套路,彷佛一夜之間就擁有了如此多的先進技術。”

說到這裡,校長眼含深意地看著葉子書,好在葉子書也不是“小年輕”,面對校長的眼神,他依然泰然自若。

在他這裡沒有得到更多的反饋,校長說道:“如果是按照正常的科技發展速度,你口中所說的上百年一點都不誇張。

但是我比你想象的要樂觀,也許只需要幾十年甚至是十幾年,就能取得全面突破,這從我們當前技術發展速度就可以看得出來。”

“校長倒是對科學技術發展充滿信心,真希望能借你吉言,早日讓這個技術出現在世間,到時候整個世界應該也截然不同吧。

只是好的方面我們容易看到,不好的方面我們卻容易忽略或者不可預知,在此之前,針對機器人時代的相關研究,也是我們今後要重點研究的領域。

新技術的出現必然伴隨著社會結構的改變、生產方式的改變、政治架構的改變等等,一個處理不好,可能就是社會動盪的局面。

哪怕不出現混亂,也有可能會讓新技術能發揮的能力受到限制,提前研究新技術對社會、經濟、政治等產生的影響,我認為是非常有必要的。

作為學者,不能總是跟在新事物後面搞研究,那不叫指導性研究,而是總結性研究,我覺得國內學術界,可以在這方面適當超前。

其實按照這個思路搞研究,我們國內的研究有可能實現超越,亦步亦趨不是說不行,卻是和目前國內的發展速度不匹配。

等於是學界研究出來的成果,一出來就面臨被淘汰的局面,前瞻性是學術研究的前提,至少是高階學術研究的前提。”葉子書說道。

葉子書的意思很明白,就算機器人技術真的突破了,能不能順利生產出來,也是一個未知數。

像這種級別的技術,不單純是技術的事情,因為影響是方方面面,如果沒有相關的研究成果來支撐,到時候面臨什麼局面,誰也不清楚。

作為清華大學的校長,在國內學術界的影響力自然不低,他希望能夠藉助他的影響力,提前對這方面進行研究。

就算沒有研究出重量級的成果,也至少比臨時抱佛腳要強得多,這也是他說這番話的初衷,希望能夠有些作用。

這不是葉子書杞人憂天,我們只想著機器人的出現,可以讓人不用工作,就能獲得足夠豐富的物質享受。

這種情況只要是個人都清楚,但是僅僅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嗎?一片繁華的背後,往往隱藏著巨大的危機。

有項研究表明,如果一個種群沒有任何生存壓力,每個成員都能獲得足夠的食物,最後的結果竟然是滅亡了。

整個種群不再繁育,這種研究結果實在是有悖常理,但是事實就是如此,如果機器人完全替代人類工作,人類是否也有可能面臨的這種情況?

雖然不能從個例推廣到全部,但是他希望可以針對這些進行更多的研究,確定是種群的特殊性,還是具有普遍性。

類似的研究課題還有很多,他希望能夠發動國內的學者,對這些問題進行研究,他自然是沒時間負責這樣的研究工作。

而且國內目前還處於嚴重偏向理工科的研究風氣,對社會學科的研究卻不怎麼重視,學術研究薄弱,投入也不高,人才更是說不上豐富。

這個情況他是可以理解,畢竟我們還處於技術追趕階段,偏向理工科是有必要的,但是社會科學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視。

就像剛才說的,物質越豐富是否意味著繁育能力越差,這個其實從現實當中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那就是經濟越發達的國家,人口增長速度越慢,個人經濟條件越好的人,越沒有生育很多的慾望。

看上去像是種種壓力壓得很多人不願意生,難道真的是如此嗎?人類所謂的優生,最後就真的能夠有好的結果嗎?

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課題,有時候研究結果會顛覆我們常規認知,並不是我以為的就一定是真的。

“葉同學對此還有什麼建議?”校長問道。

本來他準備說到這裡就不打算繼續說,但是顯然校長聽出了他的弦外之音,他也不得不多一嘴,說道:“我個人建議國內也應該重視社會科學或社會哲學的研究。”

清華大學是理工科高校,按理說不應該對他們說這些,但是這所高校的影響力很大,希望能夠透過這番話,能帶來一些效果。

而且社會科學的研究,不僅僅是研究本身,也牽涉到輿論的掌控力,前世我們很多社會科學結論,都是轉載國外的研究。

這個情況其實很危險,你不清楚這些研究到底是真的研究結果,還是為了某些目的編造出來的結果。

想要去偽存真,就必須要建立我們自己的社會科學研究邏輯,這樣就不用擔心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話已經說到這裡,葉子書覺得自己有必要抽時間整理一下社會科學研究理論,為國內社會科學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論支援。

針對理科理論,他都會有意留一手,但是對社會科學理論研究方法,他倒是不排斥,因為不會產生諸多不可預知的後果。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你這個建議,我覺得很有價值。”校長評價道,倒是沒有直接說會向有關方面建議,葉子書也沒有因此失望。

任何事情都有一個發展的過程,哪怕真的沒啥效果,大不了自己建立一所這樣的高校,專門研究社會科學。

這就是有錢的好處,他覺得有錢不在於能夠獲得多少享受,而是在於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一些事情,錢對他最大的作用就在這裡。

這話題到這裡也沒有繼續深入的意義,葉子書打算將話題拉回到智慧教育上來,他不想放過任何機會來推廣智慧基礎教育,想要引起更廣泛重視。

於是說道:“新東方教育集團的智慧教育平臺的教學水平如何,校長應該很清楚。

既然有這麼好的教育資源,光是進行專業教育有點浪費,我們想著,是否能夠給我們國內的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特別是基礎教育,我國目前面臨著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想要短期解決很難辦到,可以說隨著城市化的推進,城鄉教育水平的差距越來越大。

寒門出貴子將會變得越來越困難,也許今後像我這樣出身農村的人,在高校學生當中的佔比會越來越低,而且越是頂尖高校,佔比會越低。

加上利益使然,很有可能會將公共教育和地方利益掛鉤,使得教育資源分配變得更加不均衡,階層分化會越來越嚴重。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新東方教育集團推出的智慧基礎教育平臺基本上沒有打算賺錢,就是想要讓全國的孩子都能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資源。

奈何國內經濟水平差距很大,還是有很多家庭沒能力給孩子購買智慧教育終端,甚至連網際網路都沒有能力接入。

我們針對這些問題也想了很多辦法,例如給困難的家庭提供小額貸款,但是收效甚微,成為我的一個心病。

在教育領域,校長的影響力肯定比我大,希望能夠透過更高層次、更多力量參與進來,一同解決這個問題。

只要每個孩子都能獲得智慧基礎教育平臺學習的機會,就意味著每個孩子都有一個專屬自己的私人教師。

可以全程陪伴孩子的成長,也能時刻引導孩子的學習,我相信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未來的發展更加前途無量。

孩子的未來,就是國家的未來,這個道理你我都懂,不管是從國家未來著想,還是從孩子個人發展來講,還是從社會公平來講,都是很有必要的。”

------題外話------

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