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之科技新貴最新章節列表 > 第601章 時代的步伐走得有點快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01章 時代的步伐走得有點快

接下來麒麟飲品工業集團總裁將他們的未來計劃給說了一遍,目前這個基地年產鮮奶1000萬噸,主要是供應南方地區。

接下來他們準備在河北建設一個北方基地,年產鮮奶也是1000萬噸,主要供應華北和東北地區,短期內他們認為這樣的產能是足夠的。

雖然我國人口眾多,就算是年產鮮奶達到1億噸也不算特別多,至少人均並不算很高,但是我國的經濟水平擺在這裡。

相比起吃飯穿衣,奶製品並不是生活必需品,需要等待國內的經濟起來之後,大家能夠輕鬆消費得起,才能有一個長足的增長。

除了這兩個供應內地的基地之外,還打算在山東建設一個1000萬噸的生產基地,主要是用於產品出口。

也就是說,這兩年內麒麟飲品工業集團的奶製品年總產量會在3000萬噸左右,不包括乳酪、奶粉等奶製品。

這個產能計劃其實很保守,但是對目前市場情況來說,卻是合適的,因為目前市場需求還不算特別明朗,產能太大的話,如果不能消化就很浪費。

目前他們生產1公斤標準鮮奶的成本是0.2元左右,這個成本不管是放在全球哪個國家,都是具有絕對競爭力。

這還是按照現在的電費價格來計算的,因為一公斤牛奶裡面大部分都是水,蛋白質等營養成分佔比並不高。

如果將來電能成本降下來了,他們認為每公斤的標準鮮奶成本可以降低到0.1元左右,這個就有點恐怖了。

如果真的要低價傾銷的話,全世界的奶牛養殖業都要消失無蹤,因為成本上他們根本沒有任何競爭力。

不過他們也不可能這麼做,就算是為了開啟市場,他們也不會將價格定得太低,只是同標準奶製品,價格稍微便宜一些。

但是在高階奶製品上,他們的價格還要定得比別人高,這樣才能樹立自己高階品牌形象,並不是價格越低就越好。

當然,也可以採取先低價掃清市場,然後再提價的方式,不過這種方式他比較反對,因為太沒有品了。

雖說商場如戰場,很多手段不是不可以用,但是他認為一旦使用了,帶來的副作用會更大,人家又不是木頭人,能任由你擺佈?

目前他們的定價策略是國內每升鮮牛奶的價格為2元左右,國外的定價就不一定了,需要根據各個國家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價格策略。

所以相比起國內的市場,目前他們更看好國際出口市場,建設1000萬噸出口產品基地,只是對國際市場進行試探。

如果國際市場反響良好的話,那麼就會繼續擴大生產,至於國內的情況,估計短時間內很難改變,加上他們也不能低價傾銷。

因為目前國內還有相當一部分奶農從事牛奶的生產,如果低價的話,這些人的生計頓時就要沒了。

所以想要讓國內的消費者享受到低價的奶製品,還得政府作出政策調整,積極引導相關從業者轉型。

當然,並不是說有了成本優勢就能吊打一切,因為這是人工合成牛奶,在廣告宣傳上不可能當成天然牛奶來宣傳。

這會涉及虛假宣傳,哪怕它們之間的成分並沒有任何差別,甚至人工合成牛奶的營養價值更高,也不能這麼幹。

所以市場能不能接受人工合成牛奶將是開啟市場的關鍵,而麒麟飲品工業集團需要花費大量的成本用於宣傳,同時還要資助大量的科研機構來對此進行研究。

只有從這兩方面下力氣,才能扭轉全球民眾對人工合成牛奶的偏見,糾正思維認知,才能開啟全球市場。

反正他們也不怕研究,牛奶配方可是葉子書提供的,標準鮮奶是按照最好的奶牛產的鮮奶對比的,就算有人抹黑也拿不出充足的證據。

當然,在宣傳上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例如人工合成奶製品更加環保,對動物的友好度更高等等,這些都是可以作為宣傳賣點。

和考察團吃完飯之後,葉子書則是和麒麟飲品工業集團這邊的人開了一次會議,詳細瞭解了他們的渠道發展情況。

目前只有一個基地,產量還不算特別大,在國內應該可以消化得了,不是其他,而是足夠便宜,這個定價比奶農生產出來的牛奶還是要便宜不少。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只是第二、三個生產基地就要在明年年初投產,到時候國內供應量增加一倍,如何消化將成為重要的問題。

其次就是國際市場如何開啟,這些都要提前做好預桉,提前找好合作商,現在也有樣品,這方面的工作可以提前做。

除了批次銷售之外,還需要讓他們在國際上建立自己的品牌,專注於高端奶製品,不能完全將渠道交給國際貿易商,將來可能會比較被動。

除了鮮奶之外,他們還有很多產品,例如前面說的乳酪、奶油、乳酸奶、奶粉等產品,都需要開拓市場。

這次會議開完,之間已經到了晚上11點多,散會之後,葉子書在住處繼續忙白虎科技公司的技術資料整理。

第二天一大早,考察團吃完早飯就立即前往長沙,這裡是麒麟糧油工業集團總部所在地,也是目前糧食和食用油生產基地。

這邊的糧食生產規模並不大,年產量只有1000萬噸,相比起國內的糧食消耗量來說,不值一提,但是這些糧食都是高階糧食產品,無論是營養還是口感都非常出色。

按照他們的市場定價策略,這裡生產的高階大米,每公斤的市場價格為28元,比市面上的大米價格高出幾十倍。

這裡的產能優先供應國內,如果國內消化不了,就拿到國際上銷售,反正大米的儲存期要比奶製品長很多。

在糧食生產上,他們只是進行了試探性生產,至於什麼時候擴大,還要和有關部門協調,不能盲目擴大產能,而且目前生產普通糧食,整體上也不賺錢。

所以這邊主要生產業務還是集中在食用油上,雖然普通的豆油價格也不高,市場價格只有4.8元每公斤,但是比糧食還是要賺錢很多。

而這裡除了生產國內常用的豆油、菜籽油外,還生產價格較高的花生油、麻油以及更高階的橄欖油和茶油。

其實生產這些食用油的成本相差不會很大,豆油、菜籽油每公斤的生產成本為1.5元左右,而花生油、橄欖油和茶油的生產成本也只要1.5元到1.6元左右。

主要是裡面的營養成分有差異,但是這種營養成分佔比並不高,大部分還是脂肪為主,雖然脂肪型別略有不同,但是生產成本幾乎是一樣的。

要不是為了區分低中高階產品,他其實很願意全部生產出好的食用油,只是顯然這不現實,也不符合市場規律。

在產能方面,豆油、菜籽油等普通食用油的年產量為2000萬噸,這個供應量足夠滿足國內的需求量。

要知道國內到2018年食用油消耗總量也才3700多萬噸,在這個年代大家還是比較節省的,這麼龐大的產量,差不多可以供應全國的需要。

按照歷史價格來算,像豆油這樣的食用油,會在1995到1996年進行大幅漲價,到了1997年,每公斤豆油的價格達到9元左右。

現在麒麟糧油工業集團由於生產成本很低,不打算跟著市場亂動,不但不漲價,還要略微比市場低一些,準備打掃一下國內食用油市場。

哪怕是市場價格為4元每公斤,他們拋除運輸成本和銷售渠道成本,也能獲得100%的毛利,絕對是有利可圖的。

而花生油、麻油等中端食用油,目前設計產能為1000萬噸,一部分供應國內市場,如果消化不了,就供應國際市場。

而橄欖油的產能設計為年300萬噸,而全球橄欖油的產量也才差不多是這個數,但是由於他們這邊的價格低很多,市場消費量可能會擴大不少。

而茶籽油的年產量為100萬噸,價格比橄欖油還要貴一些,至於如何定價,暫時沒有一個準確的數字。

但是像橄欖油這樣的產品,離岸價格為每公斤50元左右,茶油離岸價格每公斤為80元左右,至於終端市場如何賣,就要看經銷商的策略了。

聽到這邊的產業規劃,讓人聽了就感覺有點不真實感,如果按照他們的產能和市場銷售全部消化完,將會創造6000多億元的產值。

別說是在當前年代了,就是在幾十年後,這個產值規模也不算少,而且按照這種生產模式,幾乎是想要多少就要多少。

只要市場能夠消化得了,他們就可以生產出滿足需求的產量,根本就沒有瓶頸,和傳統農業生產方式相比,簡直先進太多了。

考察團這兩天看到的情況,讓很多人有種不真實感,如果再解決肉制品工業化生產的難題,那麼土地上難道只能種蔬菜嗎?

還別說,葉子書準備在後面,將工業化肉制品產業給解決了,想要做全球最大的糧商,沒道理會放過這一塊。

當這一天考察結束後,農業部領導忍不住向葉子書感慨道:“這兩天看下來,感覺自己老了,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了。”

聽到他這話,葉子書有一句話沒說,那就是明天的安排,可能還要重新整理一次他們的傳統觀念,因為比這個還要離奇。

“您可別這麼說,我們也只是先走了一步而已,根本目的其實還是為了切實解決我國在這方面的難題,穩定、高效、量大、質好,是我們做這行的初衷。”葉子書說道。

“你四個詞總結得好呀,這兩天看下來,確實做到了這四個字,以前靠天吃飯的日子,可能真的要一去不復返了。”領導笑著說道。

------題外話------

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