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之科技新貴最新章節列表 > 第691章 頂尖操作工人都是寶貝疙瘩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91章 頂尖操作工人都是寶貝疙瘩

凌晨忙完一天的工作,走出辦公室,看到辦公室門口兩邊站著人,他愣了一下,然後搖了搖頭,自己都笑了起來。

說實話,初次遇到這種情況,他還真有點不適應,以前都是獨來獨往,現在身邊時刻跟著人,有點不自在。

第二天白虎科技公司那邊傳來訊息,衛星發射安排在5天后,他們需要將火箭拉到發射場,還要做發射前的準備工作,程式比較復雜。

這個他倒是可以接受,但是第二次發射中間的間隔就比較長了,竟然要一個月的時間,這就讓他比較糾結。

原本寫書的心情也沒了,直接站了起來,拿上外套就直接出門,去了一趟白虎科技公司的火箭生產工廠,看看他們這邊的情況如何。

火箭生產廠房非常大,如果是按照傳統的生產模式,火箭基本上都是豎著組裝,然後又豎著運輸到發射場。

這麼做的目的主要是保證火箭組裝狀態和發射狀態一致,因為如果出現一丁點問題,可能就會導致發射失敗。

可是白虎科技公司的組裝廠房卻是採用了平躺模式,這麼做的好處就是廠房建設速度快,組裝也更加方便快捷,運輸工作也好做。

難點就是如何保證組裝後的狀態和發射時的狀態一致,在設計的時候,要具備一定的容錯率,萬一出現點問題,也不至於造成嚴重的後果。

而想要解決這個問題,他主要是從材料和結構設計著手,只有更強的材料才能談容錯率,不然結構設計再好,也扛不住發射時的複雜情況。

結構設計主要是減少組裝和運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就算是材料再強,也不能完全無視重大錯誤,所以從這兩個方面著手,都非常有必要。

當葉子書到達的時候,這邊的生產線正在構建當中,但是關鍵性裝置卻沒有到位,現在做的都是一些基礎性工作。

然後葉子書又去了其他零部件工廠看了下,材料和結構件生產工廠,基本上已經建設完畢,已經可以生產相關零部件。

但是火箭發動機生產線,還沒有建設完成,理由是一樣的,那就是關鍵性裝置還沒有到位,後續工作無法完成。

火箭發動機屬於高精密零部件,對組裝生產的要求很高,要麼使用高水平的工程師,要麼就等高精度組裝裝置到位。

葉子書不想將人力浪費在這些組裝工作上,寧願讓這些人去實驗室搞研究,所以對有些管理層認為可以先使用人工進行組裝的建議給否決了。

後面他又去了主要材料生產工廠看了下,這邊倒是沒有多大問題,相關裝置已經建設完畢,開始進行相關材料的生產。

之所以這麼快,是因為這些生產材料相關的裝置,基本上是從麒麟基礎工業集團採購的,白虎科技公司不用對這些裝置進行專門研究和生產,節約了大量的時間。

麒麟基礎工業集團本身就擁有龐大的材料生產業務,自身就擁有眾多頂尖的材料生產裝置,白虎科技公司沒有必要做重復性勞動。

一圈逛下來,問題的癥結都出在了高精密裝置上,包括高精密組裝機械設備、整體檢測裝置等等。

不過也可以理解,這些裝置的精密程度太高,別說是研發難度較大,就是生產難度同樣非常高。

因為這些裝置需要人工慢慢生產,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做到最小誤差,生產效率其實並不高,至少第一批裝置需要如此做。

等到第一批裝置生產出來,利用誤差補償技術,就可以實現裝置生產裝置的操作,不僅減少了人工需求,同時還大幅提升生產效率。

頂尖操作工人比科研人員還要稀缺,培養這麼一個工人,可能需要花費十幾二十年的時間,如果全部需要這樣的頂尖操作工人操作,想要大規模擴產是不可能的。

為什麼有些頂尖裝備擴產就那麼困難,並不是材料生產困難,而是頂尖操作工人數量不足,這種工人不是流水線工人,可遇不可求,培養也極為困難。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只能採取機器生產機器的模式,但是機器生產機器有精度下滑的問題。

本來人工操作的話,精度可以達到0.1微米,然後使用這個精度的裝置生產裝置,精度可能就下滑到0.5微米了。

所以他為此專門研發出來了配套的精度補償技術和裝置,不僅不會產生精度下降的情況,在這些裝置的輔助下,精度還會進一步提高。

如果沒有這套技術設備,人類的製造業就很難突破人類本身的極限,而人類的極限是不可能無限增長的。

這對於人類的發展就是一個巨大的束縛,有了精度補償技術和裝置,這樣的困局就徹底解除了,機器生產機器的精度只會越來越高。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當然,這個也不是無限提升的,到達一定的精度,就沒法進一步提升,需要更換更高階的技術來實現更高的精度。

當他到達高精度機械手生產工廠,外面直接站著兩個人,不允許在工作期間任何人進入,因為裡面屬於絕對靜音區域。

這麼做的目的是減少一切可能影響精度的因素干擾,哪怕是他葉子書,也只能乖乖地在外面等待,等裡面完成了工作後,才能和相關人員交流。

生產過程中,一個任務要一氣呵成完成,中部不能停停歇歇,因為一旦中間停一段時間,工人前後的感覺就不一樣,但凡差異超過一定界限,生產出來的東西就不合格。

所以他們制定生產任務的時候,是儘量將任務壓縮在12個小時以內,工人進去之後,基本上是不吃不喝,直接工作12個小時,中間不會有任何間斷。

而12小時持續性高強度高專注度的工作,是一個人的極限,超過了這個時間,各方面狀態都會下滑很嚴重。

白虎科技公司本身是沒有這種頂尖工人的,都是從國家有關單位借過來的,等到這批裝置生產出來,就可以實現機器生產機器的生產模式。

而且工人這麼上班一次之後,中途會休息至少一天,至於到底休息多少天,還得看工人保持的狀態如何,一般間隔兩三天。

正是因為有這些嚴苛的要求,導致這個環節的生產效率非常低,到現在還沒有完成一整套裝置的人工生產,後面的環節只能乾瞪眼。

主要還是人數太少了,白虎科技公司只借來了10位這樣的人才,聽說已經將國家有關單位的寶貝人才全弄過來了,雖然不知道這話真假,但應該也差不多。

這樣的人才,不僅僅是培養就能成功,還需要天賦,身體各項機能和協調性要達到非常高的水平,滿足這些苛刻要求的人,全國也不會很多。

當然,這些人才拿到的薪酬也是頂尖的,像他們這樣工作一次,也就是最多12個小時,白虎科技公司開出了10萬元。

整套裝置完成的話,光是人工成本就要幾千萬元,幸好白虎科技公司只需要在第一套裝置上花費這麼多錢,不然每套都這麼幹,成本實在是太高了。

其實錢還是次要的,別覺得在很多商人眼裡,錢多麼重要,實際上在國家眼裡,錢就是數字,如果錢能換來等價物的話,國家並不介意多生產出一些錢。

真正的難題是有錢也無法買到等價物,全國就這麼有數的幾個頂尖工人,生產效率實在是太慢了,如果按照這個速度,產能擴張就變得遙遙無期。

葉子書在這裡等了半個小時,依然沒有看到工人出來,他決定不再等了,直接將這個工廠負責人喊了過來,讓他彙報這邊的情況。

根據負責人的彙報,這邊正式開工建造已經兩個月了,關鍵零部件完成還要半個月的時間,完成了關鍵部分,剩下的部分就好辦多了。

他們已經在另外一個工廠將其他難度不算太高的零部件完成了加工,因為這些零部件可以使用高精度數控加工裝置來完成。

聽到他說半個月後就能搞定,葉子書松了口氣,也就意味著最遲1個月後,就能完成第一套裝置的生產工作。

後面機器生產機器,就是指數級遞增,別看人工需要花費如此長的時間,如果是機器來生產,一兩天就能完成同樣的工作量。

如果這些進度都沒錯的話,倒是能夠趕得上白虎科技公司制定的總體進度,6月份還真的能夠將新型火箭生產出來。

這個還不是主要的,圍繞著這些高精密自動化裝置構建起來的生產線,將會全線打通,生產其他裝備也將不會像現在這麼麻煩。

為此這段時間的等待是完全值得的,瞭解完情況之後,葉子書直接離開了這裡,也沒有出言催促,因為也沒有用,人家有自己的工作節奏。

現在反而是遙感衛星那邊的進度有點讓他擔心了,他決定在寫書之餘,每天拿出兩個小時出來,去遙感衛星研發項目部轉轉,幫他們解決問題。

如果這個專案有延遲,那麼今年就有可能無法完成遙感衛星系統的建設,後面的節奏也有可能跟著亂了。

------題外話------

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