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之科技新貴最新章節列表 > 第713章 要能耐得住寂寞,坐得起冷板凳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13章 要能耐得住寂寞,坐得起冷板凳

對於葉子書想一出是一出的習慣,王長田也習慣了,由於這件事情屬於綜合性經營,也不方便放在現有的子公司框架裡面。

所以這件事情暫時交給集團總部監管,等探索出一條合適的發展道路之後,再成立專門的子公司經營,這樣資金排程也方便很多。

葉子書建議他們將這件事情和萬城基業的城市化建設進行一體化設計,這樣盛世文化集團操心的事情就要少很多。

而萬城基業也因為這些附屬設施的建設,既賺了一筆建設費,同時還能帶動周邊房地產價值的提升,可謂是一舉兩得。

在建築設計上,葉子書要求更大膽一些,每一座藝術文化中心都要具備獨一無二性,最好能夠成為城市的標誌性建築。

這個要求就很高了,如果是一兩座建築的話,做起來還不算很難,但是幾百座都要別具一格,那難度就比較大了。

好在他並沒有時間要求,這是一個比較長期的計劃,可以配合城市化發展進行,同時也是給盛世文化集團一些餘地。

反正一般人是不會做這些無聊的產業,根本就沒有競爭對手,因為投資這麼大,回報週期卻是非常長,如果沒有配套演出規劃的話,就等於是無用建築。

在建築功能上,葉子書也略微講了一下,文化藝術中心並不只是用於傳統文藝演出,還可以存在一定的商業經營。

例如可以適當安排餐飲業和商品經營場所,這樣既可以方便居民,同時還能獲得額外的經營收入。

除此之外,可以將電影院和圖書館也考慮進去,特別是圖書館,他認為是很有必要的,雖然不怎麼賺錢,但是可以提升文化藝術中心的檔次。

在內容經營上,葉子書認為要多樣化經營,高雅藝術可以有,但是接地氣的節目也要有,因為不同人有不同的需求。

在門票價格上要考慮市民的可接受程度,要將觀看文化藝術演出變成市民日常可消費品,而不是只限於少數有錢人的娛樂方式。

如果條件允許的話,裡面應該包含演唱會場所,因為一般這種場所空間要大,葉子書倒是沒有強求,只是讓他們可以考慮進去。

以前演唱會一般都是在省會城市舉行,但是有觀看演唱會需求的人,肯定不止這些城市的人,說明還有很多人其實沒有那個條件。

音樂行業想要持續發展,且能夠容納更多的人,絕對不能只是捧頭部藝人,而是要搭建更複雜的生態,讓每個從業者都能獲得容身之所。

聽了他的話,王長田也明白什麼意思,就是將演唱會這種表演方式,也進行市民化,變成日常消費品,而不是奢侈品。

像前世動輒幾百元甚至是幾千上萬元的演唱會門票,不是說不能有,而是不能成為普遍現象,既尊重市場規律,又要給不是大腕的藝人提供機會。

也正是因為不確定這樣的模式能不能辦成,所以他才要求盛世文化集團自己建設這樣的文化藝術中心。

因為這樣至少不用繳納高昂的租金,在價格調控上可以做到更自主,也才有可能將價格降低到成為市民日常消費品的程度。

他希望每個週末家家戶戶都有能力去看場演出,對他這個理想,王長田雖然覺得很難,但是也沒有反駁,且試試看。

在投資上,葉子書強調自己並沒有設限,前面只是打個比方,具體投資可以根據未來城市發展需要以及自身資金實力來決定。

其實他覺得每個文化藝術中心投資5億元,是最低限度,想要將其打造成城市地標建築,或者是建築群,起碼也要投資20億元以上。

所以他才強調可以按步驟來建設,而不是真的一擁而上,那樣的話,就算是盛世文化集團再能賺錢,也無法承擔得起。

要做就要做最好,這是他的一貫理念,哪怕為此多花點錢和時間也是值得的,因為這本身就不是純粹的商業行為。

在人才培養上,葉子書強調了要正規化,以前那種師傅帶徒弟的辦法,不是說不行,但是缺點也很明顯。

他認為可以兩種方式同步進行,一方面和藝術院校合作培養相關人才,不一定要從頭開始,也可以從民間招募有底子的人才,進行再培養。

另一方面則是採取傳統的培養方式,但是要摒棄之前的家長制,希望能建立一套適合新時代發展的傳承關係。

在演出內容上,他強調不宜千變一律,而是在不同的地區挖掘當地的特色文化藝術,突出地方特色,允許差異化創作和經營。

工業產品上強調統一性沒多大問題,但是在文化藝術上強調統一性就有點荒謬,之所以單獨拿出來講,主要是強調這件事情的初衷。

這個專案除了具有一定的商業價值外,根本目的是弘揚和發展傳統藝術,但傳統藝術絕對不是只有我們電視上看到的那些。

其實每個地方都有其特色文化藝術表演形式,只是沒有那麼出名,能夠存活下來,說明還是具有一定的生命力。

除了這些之外,葉子書還要求盛世文化集團做好資料化工作,一方面是便於進行改進分析,另一方面是供人工智慧學習創作。

就算他提供的演算法再厲害,也要有內容供人工智慧學習,這一步是絕對少不得,大門類的藝術,資料化資料還算多,但是地方特色藝術形式,資料化資料就比較少了。

最後葉子書強調,做這件事情要耐得住寂寞,經得起坐冷板凳的考驗,要沉下心來,將此事做好做紮實。

這個專案短期內不會給盛世文化集團帶來很大的收益,就算將來繁榮發展了,也要控制貪婪的慾望,只獲取適當的利益。

前世那種恨不得榨乾吃乾淨的做法,他是不贊同的,特別是這種現場表演藝術,本身賺錢就不會特別豐厚,要給予從業人員體面的收入。

只有資本控制住自己的貪慾,才能將這項事業做成長久性事業,才能形成良性循環,而不是像蝗蟲過境一樣,最後留下一堆爛攤子。

聊完這個話題之後,葉子書詢問了盛世文化集團主辦的天問藝術學院的事宜,主要是瞭解他們現在做的工作,以及整體進度情況。

我國在傳統藝術上有一整套完善的培養體系,但是工業藝術卻是乏善可陳,如何辦好,將會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現在他們正在做的工作主要有兩項,第一項就是組建適合工業藝術研究和教學的師資力量,這也是他們當前最主要的工作內容。

第二項就是整理工業藝術門類的相關資料,收集國內傳統工業藝術和海外工業藝術,形成教學科目和教學大綱。

這項工作其實相對容易一些,因為鳳凰科技公司一直在進行人類文明資料的整理工作,其中就有關於各國文化藝術內容,甚至還進行了更詳細分類。

這在資料整理上幫了他們很大的忙,甚至他們還派遣了專門的團隊,去和鳳凰科技公司一起做這項工作。

在內容分析上使用了人工智慧技術,對內容是進行了解構和重組,既保證知識的系統化,有能將文化藝術和工業進行結合,產生新的藝術形式。

也只有人工智慧才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這項工作,如果用人力來做好這件事情,需要的時間和人力資源會非常多。

更重要的是,人工智慧在分析和重組的過程中,不會有任何偏見,對人類所有的文化藝術都是一視同仁,這一點也很重要。

哪怕是葉子書為我國的文化藝術很自豪,但是也不敢說別人的文化藝術就是渣渣,只有保持足夠的尊重和理解,才能吸取別人的長處為我所用,變成自己的東西。

在籌辦進度上,速度倒是不慢,天問藝術學院的校園建築主體都已經完成,現在進行內外裝修和校園美化工作。

由於是藝術學院,他們在設計的時候,力求每處細節都要充滿藝術氣息,就連每棟建築都要力求藝術氣息濃厚,不能千變一律。

所以在校園設計階段,他們和萬城基業的設計團隊,為此花費了巨大的時間和精力,這也是他們拖到現在才完成建築主體的原因。

到今年年底,整個校園的建設工作會全部完成,後面的工作就是逐漸將這所學校運作起來,為明年自主招生做好準備。

這所學校採取的是百分百自主招生,除了要求學生要有雄厚的藝術底子,在文化課程上的要求也很高,這是他們和傳統藝術院校不同的地方。

工業藝術如果只懂藝術肯定不行,還要有很好的理工科底子,在課程設定上,也會安排理工課程,而且還不只是做做樣子,佔比還不少。

他們目前還不清楚滿足這兩個要求的人才會有多少,所以並沒有定下確定的招生名額,如果人才少就少招,如果人才多就多招,採取的是寧缺毋濫的態度。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而培養人才的最低標準,就是哪怕不從事藝術類工作,最起碼也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工程師,如果能成為科學家就更好了。

反過來同樣如此,出了校門不從事和理工科有關的工作,也要能在藝術領域站穩腳跟。

也就是說,從這所學校培養出來的人才,必須要能文能武,兩者不可偏廢,在當今高校人才培養方面相當奇葩。

但是他們也不用擔心市場接受不了,反正葉子書旗下的產業會接納,他們對工業藝術設計人才的需求缺口很大,有足夠的崗位留給這些學生。

葉子書對他們的工作表示肯定,希望他們保持高標準教學要求,爭取將每個人都當成頂尖人才培養。

------題外話------

求訂閱!